關(guān)于《懷念母親》的短文章
關(guān)于《懷念母親》的短文章
世界上最美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今天學(xué)習(xí)啦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guān)于《懷念母親》的短文章,希望對你有用!
關(guān)于《懷念母親》的短文章篇1:懷念母親
母親已于2012年11月27日13點10分去世了,是永遠的離開我了。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能像她那樣的愛我、心疼我、保護我、寬容我了。
母親的一生是清貧的一生,勞累的一生。在她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偉大事跡。但她為人隨和,助人不求回報。
母親1925年生于祖國甘肅省白銀市黃茂井村。在她的一生中,經(jīng)歷了許多坎坷與磨難。這些苦難,讓她的人生充滿了不平凡,也彰顯了她的堅定、堅強和偉大。
她16歲出嫁,用自己的雙手為全家的衣食住行辛勤勞碌著。在她的操持下,一家人熬過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的時期,使我們都健康、順利地長大成人,并擁有了自己美滿、幸福的家庭。她勤儉持家,一心一生為兒女操勞,一心一生為兒女牽掛,一心一生為兒女體貼,無欲無求。她為父親一生奉獻,一生付出,一生寬容,無怨無悔。她的音容笑貌,她的美好品德,值得我紀念,直到永遠。
母親去世前我在遙遠的外地,未能在她老人家的床前同她一起回憶過去的時光……母親走了,悲傷的心情一直,我卻無能挽留,這種傷痛在我心里埋的很深,這種感覺好像缺少了許多,失去了許多。
現(xiàn)在,只要想到母親就會心痛,就會無法克制對母親的思念之情。母親的離去,留給我無盡的悲哀。母親給我的溫柔、善良、剛毅與堅強以及為人的誠信與親和力,是我永遠的榜樣。
2012年11月28日于東莞
關(guān)于《懷念母親》的短文章篇2:懷念母親
世界上最美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但丁
我的母親像天底下所有的母親一樣,平凡而樸實。她未讀過一天書,卻能熟背三國、隋唐,未拜過一位師,卻精通中醫(yī)針灸。我佩服母親的博聞強記,我更慶幸母親賜予我一個健全人格。在母親的教誨下,兄長大學(xué)畢業(yè)后成為一位教師,而我則一直從事理論宣傳工作。兩個出身貧寒的兒子都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盡忠盡責(zé),報效著養(yǎng)育他們的土地,執(zhí)著于心中熱愛的事業(yè)。今年,母親離開我們已經(jīng)十六年了,她雖然沒有給我們留下任何物質(zhì)財富,但她卻用她一生的愛和美德影響著我,我覺得,這比太陽更光輝,比黃金還珍貴。
今天,焚香撰文,寄予天國,傾訴感恩母親心聲,聊慰懷念慈母之情。
母親,每當(dāng)孩兒想您的時候,我都在回憶您那滿含北方家鄉(xiāng)泥土氣息的粗糙而親切的雙手,閉上眼睛,仿佛從我臉上拂過,輕輕擦掉我孤獨的淚水,告訴我要堅強面對;母親,每當(dāng)孩兒彷徨的時候,我都在默念您講過的話,“人到萬難須放膽,事當(dāng)兩可要平心”,如撥云見日,堅定著我的信念,蕩滌著我的思想;母親,每當(dāng)孩兒成功的時候,我都在懷念您烙的餅做的發(fā)糕,告訴我“路遙知馬力,不為小成而喜”。您用您那沒讀過書的眼睛,用靠記憶累積的智慧,鞭策我不斷奮進,繼續(xù)前行!
母疼兒身,兒知母心。慈母的牽掛,是兒手中的碗,是兒身上的衣;慈母的牽掛,是兒居住的城市,是兒手中握的香煙,杯中倒的烈酒,是兒心中的喜樂與憂愁;慈母的牽掛,是長沙的天氣和飲食,生怕兒出門未帶傘,辣椒吃不慣;慈母的牽掛,是兒前面的路,腳上的鞋,是風(fēng)霜雨雪,是春夏秋冬;慈母的感恩,是每一雙在困難時幫助過兒的手,是每一片在烈日下為兒遮過蔭的云。
母親,我深深懷念的老母親。想起您,總是您那一頭白發(fā)。我拜托風(fēng)兒,輕輕撩起它,讓我看清您盼兒的神情;母親,我深深懷念的老母親。想起您,總是您那依樹而立的身影。我拜托明月,照亮您的夢境,讓您看一看兒尋覓您的眼睛。
母親,孩兒想您,想您到長沙住住,好讓兒為您洗洗頭,為您捶捶背,為您炒個菜,然后,咱們再備上一壺家鄉(xiāng)的老酒,母子對飲,給您談一談兒的心得體會。
母親,孩兒想您,想您就在身邊,能陪您聊聊天,能陪您散散步,能給您讀一讀我寫的每一篇詩歌論文。
母親,孩兒想您,想讓您看一看您的小孫女兒,她那稚嫩的語言,迷人的小眼睛,一定會讓您樂得合不攏嘴。
母親,我失敗過,但從不敢氣餒;我成功過,但從不會驕傲。我知道,您的要求是更加堅定更加努力,好為他人分憂,好為百姓干事。您說,只有這樣,才配得上做一個人,一個真正的男人。
母親,您是孩兒面前的鏡子,讓我在找到不足中前行;
母親,您是孩兒腳下的梯子,讓我在一步一個腳印中不斷攀登;
母親,您是孩兒頭頂上的鞭子,我怎敢懈怠,一定只爭朝夕,克己容人,求真務(wù)實,風(fēng)雨兼程。
母親,我深深懷念的老母親……
關(guān)于《懷念母親》的短文章篇3:母親節(jié)懷念母親
又是一個春意融融的五月;又是一個讓人溫馨的母親節(jié)。沫浴著北方春天的溫暖陽光,好像母親仍然活在我的身邊。
□□童年的時候,母親對我們雖然很嚴厲,但是我還是比較依戀母親,因為母親在他們那個時代的女人里面,屬于賢妻良母型的女人。母親的知書達理,母親溫良恭儉讓的性格,母親善良堅毅的品格,就像一盞人生的明燈,照耀著我們的成長之路。
我們家七八口人,只依賴父親每個月五六十元的工資,是根本支撐不下來的,而且父親不知道為什么,一年倒有半年在家里休病假,休病假的時候,每個月只能拿回來四十幾元。如果不是母親善于勤儉持家,我們家的日子真的沒法過下去。
記得我們小的時候,母親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的,除了要算計著每天的一日三餐,還要精打細算怎樣用父親那微薄的收入,讓家里的人都吃飽肚子,都能穿上衣服穿上鞋子。這樣,母親不得不付出艱辛的勞作。把親戚送給我們的舊衣服改成我們能穿的衣服。那時候,一個人每年二十四尺布票,既要添置被褥,每年過年的時候,還要給全家大人孩子沒每人做一套新衣服,所以,我們?nèi)粘L鎿Q的衣服,都是用舊衣服改的。即使是舊衣服改的衣服,母親也要做的板板整整的,穿在身上非常合體。我們穿破的衣服實在不能再補了,母親就把衣服拆了洗干凈了,打成袼褙,用來做鞋子。一家人冬棉夏單的衣服,冬棉夏單的鞋子,都要靠母親一針一線的縫起來,那是多大的工作量,現(xiàn)在的人是無法想象的。記得小的時候,半夜起來尿尿,看見母親還坐在燈下做針線活。
母親的針線活做得非常好,那細密均勻的針腳,即便是補塊補丁,也平平展展的,如果用同樣顏色的布做補丁,不細看都看不出來是補丁。母親做的布鞋,鞋底用麻繩納的經(jīng)緯分明,細看都是一個個小方塊,鞋幫都是做衣服時裁下來的邊角料,做出來的鞋子,穿在腳上非常的合腳。所以,母親的針線活在我們那一片是很出名的,鄰居們給孩子做新衣服的時候,都來求母親給裁剪。無論誰來求母親做針線活,母親都有求必應(yīng),而且比給自己家做的活還細心。
記得我上四年級的時候,因為我是少先隊的中隊長,過六一兒童節(jié)的時候,我參加學(xué)校的演出隊演節(jié)目,輔導(dǎo)員老師要求我必須穿新的白襯衫,我回家跟母親說讓母親給我做一件白襯衫,母親犯愁地說:“兒子,不是媽不想給你做,是今年的布票已經(jīng)用了了,你還穿你去年的那件白襯衣就可以。”
我當(dāng)時就抹起了眼淚,不知道為什么,我小的時候很愛哭的。正巧,緊挨門的鄰居胡嬸在我們家跟我母親嘮嗑呢,看我哭了,就對我母親說;“嫂子,孩子一年就過這么一個孩子的節(jié)日,快去商店扯幾尺白漂布,給孩子做件衣服吧,我這就回家給你拿布票去。”
母親用胡嬸送來的布票,到商店扯了四尺白漂布,給我做了一件白漂布的上衣,袖子是緊口系扣的。
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我穿上母親給我做的白漂布襯衣,系上紅領(lǐng)巾,左胳膊上戴上兩道杠,顯得特別的精神。
母親在她們那一代人的女人里,應(yīng)該算是有文化的女人,母親的一筆娟秀的鋼筆字寫的很流利。而且,母親還擅長美術(shù),母親的花鳥畫畫的非常的逼真。童年的時候,我就喜歡纏著母親,讓母親給我畫小鳥,或者是讓母親用彩紙給我剪出小鳥小動物。不過,母親大多數(shù)時間都用在做家務(wù)上,很少有時間哄我們玩。即便如此,我也跟母親學(xué)到了很多的在學(xué)校學(xué)不到的知識,比如美術(shù)和詩詞,我在入學(xué)前,就會背很多的唐詩,那都是母親教我的。
好像是在我上小學(xué)六年級的時候,放暑假時,我在姨媽家住了幾天,姨媽給我講過姥姥家的事,說解放前姥姥家在鎮(zhèn)上開著一家雜貨鋪,我的兩個舅舅,還有母親都讀過六年書,只有姨媽讀得書少,大舅一天書都沒讀過,早早的就在雜貨鋪跟著打雜。二舅和母親書念的最好,但是二舅患有肺結(jié)核,二十幾歲就病逝了,撇下一個女兒。我這個表姐在我八九歲的時候,到我們家來過一次。解放后,劃成分時姥姥家被劃成小業(yè)主,隨后,那家小雜貨鋪就公私合營了。姥爺積勞成疾,不到五十歲也去世了。姥姥在姥爺去世后,帶著全家搬到了吉林省扶余縣三岔河鎮(zhèn)。
母親可是從來沒跟我們說起過姥姥家的事,也從來沒跟我們說起她上學(xué)時候的事。我只是奇怪,在煤礦,母親那個年齡段的女人,基本上都沒有文化,像母親這樣既有文化又有修養(yǎng)的女人為什么沒參加工作。大概是母親受孔老夫子“三從四德”的毒害太深了吧。就從母親對父親百依百順的事情上看,就可以看出這一點。父親一輩子都不求上進,在穆棱礦干了幾十年,換了很多工種,都是干個年把的,就干夠了,就想換個工種。跟父親一起參加工作的,有的都長到七級工了,最次的也長到五級工了,可是父親一直到“”開始了,還是個小四級工。即使這樣,母親也從來沒有抱怨過父親,更沒有當(dāng)著我們的面跟父親吵過。但是,我卻看見過母親在生活實在太艱難的時候,自己一邊做針線活一邊暗暗的掉眼淚。所以我和哥哥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幫著母親干活。每年的寒暑假,除了完成作業(yè)外,其余的時間,我和哥哥都用來到井口的矸石山去撿煤,要不就上山去拖樹枝子,或者去撿橡子,解決我們自己的學(xué)費和書費。我們家那十幾年,從來沒買過煤,都是我和哥哥撿回來的。
□□記得是在大饑荒的那幾年,左右鄰居的叔叔大爺,都為了每天領(lǐng)那一個面包,堅持著上班,但是父親寧可餓著肚子,還是在家里休病假。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我們家最困難的時候,爺爺從關(guān)里到我們家來度饑荒來了。本來只能吃半飽的我們家,填了一張嘴,更顯得捉襟見肘了。即使這樣,母親仍然沒忘了盡孝道,每頓飯都給爺爺和父親一人一個大窩窩頭,自己跟我們一樣只吃一個小窩窩頭,有時候看著我們饑餓的眼神,只好把自己那個小窩頭掰開分給我們吃,自己喝碗玉米面糊糊。那時候我才深切地感受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含義,沒有糧食,母親也無可奈何,只好自己餓著肚子,讓我們能多吃一點。
說起母親的的孝,讓我想起五八年大躍進的時候,礦上為了提高礦上的產(chǎn)量,動員礦工家屬到礦上開的小煤井工作。母親也去了小煤井,在井上推大轉(zhuǎn)盤,每天給一元五角錢的工錢。那是母親唯一的一次走出家門,去參加集體勞動。不過那段時間,我們家的生活是最好的一段時期。正在這時候,爺爺?shù)谝淮蔚轿覀兗襾怼D赣H除了上班,每天還要做家務(wù)。但是即使再勞累,晚上的時候,母親都要炒上幾個菜,給爺爺燙一壺酒,讓父親陪著爺爺喝點酒。爺爺在我們家住了兩個多月,母親總是笑呵呵的,即使我們淘氣的時候,母親也一改往日跟我們板著臉訓(xùn)斥我們,說話總是和顏悅色的。那時候,我和哥哥滿心希望爺爺能多住些日子,我們每天就都能吃到魚和肉了,而且母親也不會因為我們有了過錯而責(zé)罰我們。但是到了該秋收的時候,爺爺還是趕回老家收莊稼去了。因為爺爺這個保護傘不在了,我和哥哥就不敢那么放肆的淘氣了。因為母親對我們哥倆管的是非常的嚴的,跟鄰居家的孩子玩的時候,不許罵人,不許說臟話,不許跟別的孩子打架,不許上房掏家雀,不許爬樹,不許到河里洗澡。見到鄰居家的叔叔大爺,或者嬸子大娘,一定要先打招呼。那時候,因為我是少先隊的中隊長,同學(xué)們經(jīng)常到我們家來寫作業(yè),有時候還要組織少先隊員到軍烈屬家里幫著干活。同學(xué)們到我們家的時候,母親經(jīng)常向他們詢問我在學(xué)校的學(xué)習(xí)成績和道德品質(zhì)。老師每學(xué)期來家訪的時候,母親都會詳細的了解我和哥哥在學(xué)校的表現(xiàn)。哥哥從小學(xué)三年級開始,年年都是三好學(xué)生,我從四年級開始,也年年都是三好學(xué)生。在我們那個居民委里,我和哥哥在鄰居們的眼里,是大家公認的最懂事的孩子,在同學(xué)們的中間,我和哥哥也是同學(xué)們認可的優(yōu)秀學(xué)生,這都是母親對我們進行操守教育的結(jié)果。應(yīng)該說,母親是我的第一任老師,而且是非常稱職的老師,我從母親身上學(xué)到的善良寬容堅毅,樂于幫助人的品質(zhì),影響著我的一生,無論做什么工作,我都會做的最好,生活和工作上無論有多大的困難,我都會想辦法去克服。
那是大饑荒過去后的第二年,母親為了解決家里人口多,吃肉的困難。在春天的時候,讓父親去梨樹街里抓回來一頭小豬,那還是我們家第一次養(yǎng)豬。在院子里的一角上用板皮夾了一個豬圈,父親用板子釘了個豬槽子,把小豬放到里面。母親當(dāng)時就煮了一鍋豬食,用小桶舀了一桶,倒在豬槽子里,那頭小豬甩開腮幫子,呱唧呱唧吃的可香了。畢竟是吃供應(yīng)糧,剛剛度過饑荒年,全家剛剛開始能填飽肚子,哪兒有富余的糧食喂豬,第二天,我就跟哥哥挎著籃子到山上去采豬食菜,給豬準(zhǔn)備飼料。母親又讓父親去找父親在糧庫的一個姓溫的朋友,買回來四塊十八斤一塊的豆餅。每天早晨,母親用刷鍋水,再用刀削下點豆餅,大部分都是野菜,煮出一鍋豬食,這就是一天的豬食。
過了清明的時候,母親張羅著,要到山坡上開點荒地,種點苞米黃豆的,一是可以填補點口糧,二是可以給豬多加點精飼料。這樣,我們?nèi)揖妄R上陣,母親背著剛剛幾個月的二妹妹,領(lǐng)著腿有毛病的大妹妹,爸爸帶著我和哥哥,扛著兩把搞頭拿著一把鐮刀,浩浩蕩蕩的來到東山的前山坡上,在一大片榛柴棵子里開始了開荒,先是把榛柴棵子用鐮刀割下來,再用搞頭把榛柴棵子的根全部刨出來。哥哥還能幫著父母干點體力活,我只能在旁邊照看著兩個妹妹。足足的干了一個星期,開出來五六分地。母親的手掌上磨出來兩個大水泡?;氐郊依铮赣H把馬尾穿到針鼻里,再把針從水泡里橫穿過去,把針拿下來,把馬尾留在水泡里,水泡里的水就順著馬尾流出來。母親處理水泡的時候,我都有點不敢看,但是我知道一定會很疼的,但是母親也只是皺了皺眉頭。
地里的黃豆苞米出來后,父親母親帶著我們?nèi)ョP地,這時候,山坡上開滿了各種野花,黃花菜開得金燦燦的非常的耀眼,還有山丹丹,紅艷艷的。我讓大妹妹照看著二妹妹,我就在坡上采野花,父母休息的時候,母親也過來采集黃花菜和山丹丹花。回家的時候,母親就把黃花菜和山丹丹摘干凈了,花用水焯出來,再晾干了留著冬天當(dāng)菜吃。
那年老天爺還真挺照顧人的,夏秋兩季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秋天的時候,父親母親帶著我和哥哥,把黃豆割下來,捆成一捆一捆的挑回來;扒苞米幫掰下來,裝到袋子里背回來。攤開在院子里,晾干了,把黃豆打出來把苞米粒搓下來。竟然收獲了一百多斤黃豆,一百多斤苞米。
糧食是收回來了,加工成苞米面和豆油,必須到梨樹公社的油坊和糧食加工廠去加工。
星期天,母親到我大姨家(干姨媽)借了一輛小推車,把苞米和黃豆裝到車子上,又拿了兩條面袋子,和兩個小油桶。母親怕我們中午回不來,又給我們帶了二斤糧票,十元錢。父親推著車子,我和哥哥跟著,從東山的大坡下去,順著鐵路邊上的小路,走了四十分鐘,才進了梨樹街里。梨樹公社的油坊和糧食加工廠,在中北村。我們爺仨個又走了十幾分鐘,才到了中北村的油坊,把黃豆過了稱,油坊的會計給開了油票,告訴下午來取豆油。父親領(lǐng)著我們又把苞米送到糧食加工廠,拿到玉米面加工票,也是下午取。父親帶的十元錢,交了加工費,還剩下六元四毛錢。
中午的時候,父親帶著我們在梨樹唯一的一家國營飯店,買了四個饅頭,三碗菠菜湯,花了三毛五分錢。大概是走遠道的原因,我和哥哥狼吞虎咽的一人吃了一個饅頭喝了一碗湯。
下午,我們跟著父親回到中北村的油坊,豆油還沒榨出來。父親在油坊里等著,我和哥哥在鄉(xiāng)村的小路上瘋跑著,捉那些落在杖子上的蜻蜓,農(nóng)村的蜻蜓真多啊,一會飛起來一會落下。遠處傳來老牛沉悶的叫聲,雖然中北村的街道很臟很亂,但是鄉(xiāng)村的景色還是挺迷人的。
父親拎著兩小桶豆油從油坊出來了,我和哥哥接過來油桶,父親又到糧食加工廠把兩袋玉米面拎出來,放到小推車上,把兩個小油桶用繩子綁在車架子上,沿著來時的路往回走。那年秋天第一次嘗到收獲勞動果實的喜悅,十三斤豆油,一百二十斤新玉米面,給我們?nèi)胰藥砹藴仫柕耐瑫r,也帶來了物質(zhì)上的享受。因為母親第一次用豆油給全家炸了五斤面的麻花,這五斤面的麻花,母親只吃了半根,每天母親看著我們吃著麻花,那種舒暢的樣子,心里好像特別的滿足。
別說,那年我們家的那頭小豬,在母親精心的伺候下,長得還真挺胖的。到年底的時候,母親把我大姨夫(母親的干姐夫)找來,把我們家那頭養(yǎng)了八個月的豬殺了。那年的春節(jié),我們家從我記事后,頭一次吃上了八個盤子的肉菜,還有一個肉丸的餃子。那是自己家養(yǎng)的豬,伺候的也好,那豬肉吃起來是格外的香,不像現(xiàn)在市場上賣的豬肉,一點肉味都沒有。生活變得這么好,這都是母親的功勞,沒有母親的籌劃,沒有母親的辛勞,我們?nèi)揖筒豢赡苓^上這樣讓人滿足的生活。從那年以后,到“”開始,我們家每年到要在春天到梨樹街里抓一頭小豬養(yǎng)著,盡管這一年全家人都要為這頭豬忙活著,但是,到春節(jié)的時候,那種幸福的生活在等待著我們。
母親畢竟是個有文化的女人,喜歡看書,喜歡寫寫畫畫。稍有余暇,母親就會在廢紙上花一些花鳥畫,雖然只是素描,也非常的形象逼真。尤其是春節(jié)時,母親在燈籠上扎的那些紙花,幾可與鮮花亂真。左右鄰居在年前,都會把彩紙送到我們家,求母親給他們扎紙花。
記得母親有一套線裝的《石頭記》,也就是《紅樓夢》,和一本線裝的《西廂記》,那是母親的寶貝,誰也借不出來的。那兩本書里的每一個章節(jié),母親都能講下來。母親心情好的時候,也會給我們講一段《紅樓夢》里的故事,或者是《西廂記》里的故事。母親不在家的時候,我偷著把《紅樓夢》這本書看完了,回想母親講過的情節(jié),覺得跟書上的情節(jié)幾乎沒有出入。可惜的是,在我受工傷后在家休養(yǎng)的時候,因為我畫的《紅樓夢》里的仕女畫,被坑口領(lǐng)導(dǎo)看見了,同時被發(fā)現(xiàn)的還有放在桌子上的《石頭記》,結(jié)果,《石頭記》被當(dāng)作封資修的讀物,讓坑口的領(lǐng)導(dǎo)沒收了。
母親是個很有才華的女人,我現(xiàn)在的一點文學(xué)功底,和無師自通的美術(shù)愛好,應(yīng)該說是得自于母親的傳承。
看了“關(guān)于《懷念母親》的短文章”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