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海關新政有關代購嚴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這是中國網絡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明確加強了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打擊網絡詐騙。下面小編整理的關于代購海關新政策。一起來看看吧。
海關代購新政
人肉代購將被限——中國旅客進境攜帶在海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若不在“自用合理數量”范圍內,海關將暫不予放行,并對物品進行暫存。
人肉代購將被限,海關:超自用數量行李不放行
從6月1日開始,中國海關總署《關于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有關事項的公告》正式施行,明確規(guī)定5類境行李不予放行,執(zhí)行針對入境旅客的行李和入境快件的全面監(jiān)管。
中國海關總署網站發(fā)布的2016年第14號公告正式實施。公告規(guī)定,中國旅客進境攜帶在海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若不在“自用合理數量”范圍內,海關將暫不予放行,并對物品進行暫存。
記者了解到,公告中的“自用”指旅客本人自用、饋贈親友而非為出售或出租。“合理數量”指海關根據旅客旅行目的和居留時間所確定的正常數量。
人肉代購將被限,微商代購或將告別舞臺
人肉代購將被限,微商黨該郁悶了!個人正常攜帶不受限,但要有明顯商業(yè)用途那就不行了。也就是說如果在海外購物數量太大,又或者是“人肉代購”的話,在入關時將面臨行李被扣暫存的問題。
人肉代購將被限 微商代購或將告別舞臺
從6月1日開始,中國海關總署《關于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有關事項的公告》正式施行,明確規(guī)定5類入境行李不予放行,執(zhí)行針對入境旅客的行李和入境快件的全面監(jiān)管。
中國海關總署網站發(fā)布的2016年第14號公告正式實施。公告規(guī)定,中國旅客進境攜帶在海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若不在“自用合理數量”范圍內,海關將暫不予放行,并對物品進行暫存。
記者了解到,公告中的“自用”指旅客本人自用、饋贈親友而非為出售或出租。“合理數量”指海關根據旅客旅行目的和居留時間所確定的正常數量。
業(yè)內人士對新政的理解是,比如:以皮鞋為例,個人正常攜帶一兩雙皮鞋進境不會受影響,但如果一名旅客攜帶五六雙甚至更多同一款式的皮鞋進境,就可能被認定為用于商業(yè)用途, 不予放行。
也就是說,如果在海外購物數量太大,又或者是“人肉代購”的話,在入關時將面臨行李被扣暫存的問題。
記者舉例一些常見物品相關規(guī)定及免稅額度?香煙:旅客從香港、澳門可免稅帶回香煙20 〇支(一條),從其他地區(qū)可免稅帶回香煙400支(兩條)?光碟:單碟(盤)發(fā)行的音像制品每人每次20盤以下;成套發(fā)行的音像制品,每人每次3套以下?而手機、照相機、筆記本電腦均屬于不予免稅商品,按規(guī)定征稅?如需從境內帶出并帶回的,請在出境前主動向梅關申報, 并填寫申報單,在回國時主動向梅關人員出示申報單即可免稅驗放。
此次5種行李暫不放行的情況包括:①旅客不能當場繳納進境物品稅款的;?進出境的物 品屬于許可證件管理的范圍,但旅客不能當場提交的;③進出境的物品起出自用合理數量,按 規(guī)定應當辦理貨物報關手續(xù)或其他梅關手續(xù),其尚未辦理的;5對進出境物品的屬性、內容存 疑,需要由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認定、鑒定、驗核的;⑤按規(guī)定暫不予以放行的其他行李物品。
另外,市民們需要注意的是,海關暫不予放行的物品,自暫存之日起3個月內,旅客應當 辦結梅關手續(xù)?逾期不辦的,由海關依法對物品進行處理。
海關新規(guī)今起施行的變化
【海關新規(guī)今起施行】自6月1日起海關新規(guī)今起施行,又有一批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正式實施,涉及海關行李入境、網絡信息安全、個人信息安全、農藥減量使用、民用無人機實名制、新媒體平臺新聞信息發(fā)布等。
● 5類入境行李海關不予放行
中國海關《關于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有關事項的公告》正式施行,明確規(guī)定5類入境行李不予放行:旅客不能當場繳納進境物品稅款的;進出境物品屬于許可證件管理范圍,但旅客不能當場提交許可證的;進出境物品超出自用合理數量,按規(guī)定應當辦理貨物報關手續(xù)或其他海關手續(xù),其尚未辦理的;對進出境物品的屬性、內容存疑,需要由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認定、鑒定、驗核的;按規(guī)定暫不予放行的其他行李物品。
另外,海關暫不予放行的物品,自暫存之日起3個月內,旅客應當辦結海關手續(xù)。逾期不辦的,由海關對暫扣物品依法處理。
海關新規(guī)今起施行 有哪些新變化趕緊了解下
● 網絡運營者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施行。這是中國網絡領域的基礎性法律。其中規(guī)定,網絡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網絡運營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并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和與用戶的約定,處理其保存的個人信息。
法律明確打擊網絡詐騙,懲治攻擊破壞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境外組織和個人。
● 出售50條公民個人信息將入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開始施行。該解釋共13條,包括明確了“公民個人信息”的范圍、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標準等10個方面內容。
海關新規(guī)今起施行 有哪些新變化趕緊了解下
● 鼓勵減少農藥使用量
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開始施行。新的管理條例支持并鼓勵通過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先進施藥器械等措施,逐步減少農藥使用量。
新條例指出,農藥使用者應當嚴格按照農藥的標簽標注的使用范圍、使用方法和劑量、使用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使用農藥,不得擴大使用范圍、加大用藥劑量或者改變使用方法。
另外,農產品生產企業(yè)、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倉儲企業(yè)、專業(yè)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和從事農產品生產的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等應當建立農藥使用記錄,且應當保存兩年以上。
● 民用無人機實行實名制
中國民航局發(fā)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guī)定》正式施行,要求民用無人機的擁有者必須進行實名登記。規(guī)定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最大起飛重量為250克以上(含250克)的民用無人機。另外,民用無人機制造商和民用無人機擁有者須在“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無人機實名登記系統(tǒng)”(https://uas.caac.gov.cn)上申請賬戶,并將系統(tǒng)給定的登記標志粘貼在無人機上。
● 規(guī)范“新媒體”新聞信息發(fā)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guī)定》正式施行。規(guī)定要求,通過互聯網站、應用程序、論壇、博客、微博客、公眾賬號、即時通信工具、網絡直播等形式,向社會公眾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應當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禁止未經許可或超越許可范圍開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活動。
規(guī)定明確,新聞信息包括有關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社會公共事務的報道、評論以及有關社會突發(fā)事件的報道、評論。
規(guī)定還指出,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轉載新聞信息,應當轉載中央新聞單位或省區(qū)市直屬新聞單位等國家規(guī)定范圍內的單位發(fā)布的新聞信息,不得歪曲、篡改標題原意和新聞信息內容。
該解釋明確,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征信信息、財產信息等個人敏感信息50條以上的,即構成犯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首次明確“人肉搜索”案件中,行為人未經權利人同意即將其身份、照片、姓名、生活細節(jié)等個人信息公布于眾,實際是向不特定多數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人肉代購將被限——中國旅客進境攜帶在海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若不在“自用合理數量”范圍內,海關將暫不予放行,并對物品進行暫存。
人肉代購將被限,海關:超自用數量行李不放行
從6月1日開始,中國海關總署《關于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有關事項的公告》正式施行,明確規(guī)定5類境行李不予放行,執(zhí)行針對入境旅客的行李和入境快件的全面監(jiān)管。
中國海關總署網站發(fā)布的2016年第14號公告正式實施。公告規(guī)定,中國旅客進境攜帶在海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若不在“自用合理數量”范圍內,海關將暫不予放行,并對物品進行暫存。
記者了解到,公告中的“自用”指旅客本人自用、饋贈親友而非為出售或出租。“合理數量”指海關根據旅客旅行目的和居留時間所確定的正常數量。
人肉代購將被限,微商代購或將告別舞臺
人肉代購將被限,微商黨該郁悶了!個人正常攜帶不受限,但要有明顯商業(yè)用途那就不行了。也就是說如果在海外購物數量太大,又或者是“人肉代購”的話,在入關時將面臨行李被扣暫存的問題。
人肉代購將被限 微商代購或將告別舞臺
從6月1日開始,中國海關總署《關于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有關事項的公告》正式施行,明確規(guī)定5類入境行李不予放行,執(zhí)行針對入境旅客的行李和入境快件的全面監(jiān)管。
中國海關總署網站發(fā)布的2016年第14號公告正式實施。公告規(guī)定,中國旅客進境攜帶在海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若不在“自用合理數量”范圍內,海關將暫不予放行,并對物品進行暫存。
記者了解到,公告中的“自用”指旅客本人自用、饋贈親友而非為出售或出租。“合理數量”指海關根據旅客旅行目的和居留時間所確定的正常數量。
業(yè)內人士對新政的理解是,比如:以皮鞋為例,個人正常攜帶一兩雙皮鞋進境不會受影響,但如果一名旅客攜帶五六雙甚至更多同一款式的皮鞋進境,就可能被認定為用于商業(yè)用途, 不予放行。
也就是說,如果在海外購物數量太大,又或者是“人肉代購”的話,在入關時將面臨行李被扣暫存的問題。
記者舉例一些常見物品相關規(guī)定及免稅額度?香煙:旅客從香港、澳門可免稅帶回香煙20 〇支(一條),從其他地區(qū)可免稅帶回香煙400支(兩條)?光碟:單碟(盤)發(fā)行的音像制品每人每次20盤以下;成套發(fā)行的音像制品,每人每次3套以下?而手機、照相機、筆記本電腦均屬于不予免稅商品,按規(guī)定征稅?如需從境內帶出并帶回的,請在出境前主動向梅關申報, 并填寫申報單,在回國時主動向梅關人員出示申報單即可免稅驗放。
此次5種行李暫不放行的情況包括:①旅客不能當場繳納進境物品稅款的;?進出境的物 品屬于許可證件管理的范圍,但旅客不能當場提交的;③進出境的物品起出自用合理數量,按 規(guī)定應當辦理貨物報關手續(xù)或其他梅關手續(xù),其尚未辦理的;5對進出境物品的屬性、內容存 疑,需要由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認定、鑒定、驗核的;⑤按規(guī)定暫不予以放行的其他行李物品。
另外,市民們需要注意的是,海關暫不予放行的物品,自暫存之日起3個月內,旅客應當 辦結梅關手續(xù)?逾期不辦的,由海關依法對物品進行處理。
海關新規(guī)今起施行 有哪些新變化趕緊了解下
【海關新規(guī)今起施行】自6月1日起海關新規(guī)今起施行,又有一批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正式實施,涉及海關行李入境、網絡信息安全、個人信息安全、農藥減量使用、民用無人機實名制、新媒體平臺新聞信息發(fā)布等。
● 5類入境行李海關不予放行
中國海關《關于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有關事項的公告》正式施行,明確規(guī)定5類入境行李不予放行:旅客不能當場繳納進境物品稅款的;進出境物品屬于許可證件管理范圍,但旅客不能當場提交許可證的;進出境物品超出自用合理數量,按規(guī)定應當辦理貨物報關手續(xù)或其他海關手續(xù),其尚未辦理的;對進出境物品的屬性、內容存疑,需要由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認定、鑒定、驗核的;按規(guī)定暫不予放行的其他行李物品。
另外,海關暫不予放行的物品,自暫存之日起3個月內,旅客應當辦結海關手續(xù)。逾期不辦的,由海關對暫扣物品依法處理。
海關新規(guī)今起施行 有哪些新變化趕緊了解下
● 網絡運營者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施行。這是中國網絡領域的基礎性法律。其中規(guī)定,網絡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網絡運營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并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和與用戶的約定,處理其保存的個人信息。
法律明確打擊網絡詐騙,懲治攻擊破壞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境外組織和個人。
● 出售50條公民個人信息將入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開始施行。該解釋共13條,包括明確了“公民個人信息”的范圍、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標準等10個方面內容。
海關新規(guī)今起施行 有哪些新變化趕緊了解下
● 鼓勵減少農藥使用量
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開始施行。新的管理條例支持并鼓勵通過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先進施藥器械等措施,逐步減少農藥使用量。
新條例指出,農藥使用者應當嚴格按照農藥的標簽標注的使用范圍、使用方法和劑量、使用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使用農藥,不得擴大使用范圍、加大用藥劑量或者改變使用方法。
另外,農產品生產企業(yè)、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倉儲企業(yè)、專業(yè)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和從事農產品生產的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等應當建立農藥使用記錄,且應當保存兩年以上。
● 民用無人機實行實名制
中國民航局發(fā)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guī)定》正式施行,要求民用無人機的擁有者必須進行實名登記。規(guī)定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最大起飛重量為250克以上(含250克)的民用無人機。另外,民用無人機制造商和民用無人機擁有者須在“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無人機實名登記系統(tǒng)”(https://uas.caac.gov.cn)上申請賬戶,并將系統(tǒng)給定的登記標志粘貼在無人機上。
● 規(guī)范“新媒體”新聞信息發(fā)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guī)定》正式施行。規(guī)定要求,通過互聯網站、應用程序、論壇、博客、微博客、公眾賬號、即時通信工具、網絡直播等形式,向社會公眾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應當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禁止未經許可或超越許可范圍開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活動。
規(guī)定明確,新聞信息包括有關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社會公共事務的報道、評論以及有關社會突發(fā)事件的報道、評論。
規(guī)定還指出,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轉載新聞信息,應當轉載中央新聞單位或省區(qū)市直屬新聞單位等國家規(guī)定范圍內的單位發(fā)布的新聞信息,不得歪曲、篡改標題原意和新聞信息內容。
該解釋明確,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征信信息、財產信息等個人敏感信息50條以上的,即構成犯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首次明確“人肉搜索”案件中,行為人未經權利人同意即將其身份、照片、姓名、生活細節(jié)等個人信息公布于眾,實際是向不特定多數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代購偷稅漏稅處理方法
海關總署8月1日實施的第56號公告《關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jiān)管事宜的公告》引發(fā)大量網友關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個人代購如果不報關繳稅,可能涉嫌走私,人人可舉報。”類似消息在網上流傳。
針對網友熱議,8月11日,海關總署對媒體表示:“公告主要針對的是在與海關聯網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跨境交易的電商企業(yè)和個人,微信朋友圈代購不屬此公告監(jiān)管范圍。”
雖然朋友圈代購不在新政監(jiān)管范圍內,但個人代購是否涉嫌走私仍倍受關注。
門檻低 生意火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的海外購物大致分為“海淘”和“海代”兩類,前者是通過電商網站,如亞馬遜、天貓等海外代購頻道,專業(yè)的“海淘”網站購買;后者是通過個人幫助從海外購買,經手人往往是出國留學生、空旅人員,他們將商品通過郵寄或隨身攜帶的方式入境,這樣僅需繳納小額行郵稅(行李和郵遞物品進口稅簡稱),然后再將購買的商品放在淘寶、微博、朋友圈中進行二次銷售。
《2013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jiān)測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767億元,較上一年度的483億元增長了58.8%,預計今年底,海外代購交易規(guī)模有望攀升至1549億元。
在繁榮景象背后,私人“海代”未經備案其實屬違法行為,但一直都處于法律監(jiān)控的“灰色地帶”,并沒有明確的管理措施。也有一些不法商人,甚至利用代購之名售賣假貨。一旦消費者買到假貨,則會因訴訟主體不明確而投訴無門。
“美國代購倩碧精華,價格優(yōu)惠”“澳洲奶粉,品質保證”……這樣的海外代購“吆喝”,在微信朋友圈里并不陌生。在微博上搜索“代購”,一連串營銷賬號便會映入眼簾,這些“微店”大多以經營奶粉、化妝品、國際名品服飾為主。
由于個人代購的門檻較低,可觀的收益使許多人兼職加入了“代購大軍”。jojo在澳洲讀研究生期間,每次回國都會幫親友代購物品。去年畢業(yè)后,她開始利用工作閑暇時間做起了海外代購生意。“主要是奶粉和保健品,顧客下單后,我每周五結單,然后把品牌數量報給朋友,周六他把奶粉送到我家,我進行打包填單,周日物流上門取貨。”jojo說,一年前投入的“創(chuàng)業(yè)資金”早已回本。
經營日本化妝品代購的在日留學生小傅告訴記者:“我代購的貨物一直以自用物品寄回,平均貨重3公斤左右,行郵費與快遞費總共二三百元人民幣。”
從事美國代購的璐璐由于經營衣服、鞋、護膚品等多個品類,基本上每天都會往國內郵一箱重2.5公斤、價值1000元左右的貨物。“過海關被抽查的幾率在10%左右,有時候會被查,一旦扣留,衣服和鞋應收關稅占總價的10%,護膚品是50%,我一箱貨一般要被扣稅100多元。”
海關解釋“海代”觀望
8月1日,海關總署第56號文正式實施。公告要求:“電子商務企業(yè)或個人通過經海關認可并且與海關聯網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跨境交易進出境貨物、物品的,按照本公告接受海關監(jiān)管。”“電子商務企業(yè)或個人、支付企業(yè)、物流企業(yè)應在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申報前,分別向海關提交訂單、支付、物流等信息。”
海關加強監(jiān)管的消息傳出,在越來越多的私人“海代”看來,“已經感到了不小的監(jiān)管壓力。”“朋友圈代購或涉嫌走私”的新聞被大量網友轉發(fā),“海代”買家紛紛擔心商品會因繳稅而漲價,賣家則考慮是否減少在朋友圈中發(fā)代購信息,有“生意”不景氣的賣家甚至干脆打算不干了。不過,大多數人持觀望態(tài)度。
一位長期代購韓國化妝品的網店店主向記者坦言:“每天入境的包裹這么多,海關只是對有疑問的包裹進行抽查,我覺得應該不會那么倒霉吧。”這位店主還表示,自己售賣的商品暫不會漲價。記者又詢問了幾位經常網購進口商品的消費者,她們也表示還未發(fā)現代購商品漲價。
針對大家對公告的“議論”,海關總署8月11日表示:“公告主要針對的是在與海關聯網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跨境交易的電商企業(yè)和個人,微信朋友圈代購不屬此公告監(jiān)管范圍。”“與海關聯網進行跨境交易,能夠有效解決結匯、退稅等問題,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
采訪中記者得知,新規(guī)出臺不久,還沒有更細化的內容,其中像是超額或超重這方面就沒有明確標準,暫時依靠海關人員現場認定。而對于私人“海代”來說,多為個人行為,并且從事者眾多,監(jiān)管難度大。
一定數量要報關
海關總署對公告的解讀,讓不少個人代購商松了一口氣。但這并不表示任何個人代購都屬合法行為,如果超過“合理范圍”,將寄到或帶到境內的物品進行二次銷售,仍涉嫌偷稅漏稅,甚至構成走私。天津海關通關咨詢服務中心有關人員表示:“個人運送物品通關時,如果貨物達到一定數量要經海關報關,并繳納相應稅款,否則涉嫌走私。”
根據《海關法》相關規(guī)定:“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自用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含5000元,下同)以內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郵遞進境物品應繳進口稅超過50元人民幣的一律按商品價值全額征稅。”據了解,目前海外代購多以郵寄方式為主。也就是說,所寄物品一旦應繳稅費超過50元的,都必須按商品價值全額繳稅。
為了逃避納稅,許多個人代購商便將所經營的進口貨物拆分成多票,偽報為個人物品,利用個人物品免稅額優(yōu)惠規(guī)定,通過郵遞、快件渠道進境。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為了逃避監(jiān)管,不少商家故意將商品官方價格寫低,甚至將商品的標簽、發(fā)票與貨物分開郵寄。“進境包裹多,海關抽查不過來”是逃稅代購商存在的普遍心理。
但代購商“化整為零”的方式并不一定能逃避法律責任。比如2012年廣為人知的“空姐代購案”,法院認定李某偷逃稅款,判了3年有期徒刑。其實,根據《海關法》規(guī)定,不管是自帶入境或是郵寄,只要沒按規(guī)定報關納稅就涉嫌走私。但要達到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認定,需要符合主觀故意行為與偷逃稅款5萬元兩個標準。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海關新政施行,有望使規(guī)模性的跨境電商成為“正規(guī)軍”。本市一家電商企業(yè)負責人林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的網站經海關認可并與海關聯網后,海外代購行為得到規(guī)范。林先生還表示,“海關要求提前備案貨物信息,信息包括海關認可的貨物10位海關商品編碼及物品8位稅號。這意味著對于消費者來說,貨物是不是從國外進來,有沒有通過海關檢查和繳稅,海關系統(tǒng)上會一清二楚,買到假貨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猜你喜歡:
2017海關新政有關代購嚴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