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為什么叫食鐵獸原因是什么
或許你不知道,在古代大熊貓也稱為食鐵獸,是為什么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大熊貓叫食鐵獸的原因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大熊貓叫食鐵獸的原因
大熊貓在古代被稱為“食鐵獸”,有學者認為是因為它常到民居覓食,舔食炊具,甚至用強有力的牙齒咬壞炊具,因而得名。還有一種說法是大熊貓在無鹽可食的情況下,就會闖進村民家舔食鐵鍋里殘存的鹽分,村民們不了解大熊貓的習性,誤以為大熊貓在吃鐵,從此便得名食鐵獸。貓熊這個名稱是在1940年確定下來的
大熊貓的行為特點
大熊貓每天除去一半進食的時間,剩下的一半時間多數(shù)便是在睡夢中度過。在野外,大熊貓在每兩次進食的中間睡2~4個小時,平躺、側躺、俯臥,伸展或蜷成一團都是它們喜好的睡覺方式。在動物園里面,飼養(yǎng)員每天兩次定時給它們喂食,所以大熊貓其他的時間都用來休息。即使在睡覺的時候大熊貓看起來也很可愛。它們非常的靈活,能夠把它們笨重的身體擺成各種各樣的姿勢。最喜歡的姿勢便是腿撐在樹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大熊貓最可愛的特點是它那胖嘟嘟的身體和他那內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這是因為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沒有天敵,沒必要行動很快。但是,正是它這種慢吞吞的動作使它能夠保存能量,以適應低能量的食物。它們有時候也會爬樹偵察情況,逃避入侵者,或是打盹。
大熊貓善于爬樹,也愛嬉戲。爬樹的行為一般是臨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險,或彼此相遇時弱者借以回避強者的一種方式。熊貓有時還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鍋盆桶具,尤其是圓形的器皿當成玩具,玩耍后棄置山野。有時它們還和羊、豬等家養(yǎng)的牲畜親善,隨著同吃同住。
通常情況下,大熊貓性情總是十分溫順,初次見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頭低下,不露真容。它們很少主動地攻擊其他動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時,總是采用回避的方式。但一但當上了媽媽,其小寶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關懷看望,也會惹怒母親大動肝火,張牙舞爪,動手動腳。有時它們還愛作一些修飾及其他一些求適活動。可以象貓一樣把身體伸直,前是伸開,后半身抬起,讓身軀靈活舒展,或睡醒以后,前肢直伸打哈欠。如果被水沾濕或過河涉水后,也可以象狗一樣把身上的水抖掉。
在野外,大熊貓通常在發(fā)情季節(jié)發(fā)生沖突,特別是當三到四只雄性追求一只發(fā)情的雌性時。有時候,雌性和雄性也會發(fā)生爭斗。在動物園,它們的爭斗通常是因為水,食物或某只大熊貓占據(jù)了好的地盤。
大熊貓的棲息環(huán)境
大熊貓棲于中國長江上游的高山深谷,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涼潮濕,其濕度常在80%以上,它們是一種喜濕性動物。大熊貓生活的6塊狹長地帶,包括岷山、邛崍山、涼山、大相嶺、小相嶺及秦嶺等幾大山系,橫跨川、陜、甘3省的45個縣(市),棲息地面積達20000平方公里以上,種群數(shù)量約16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內。它們活動的區(qū)域多在坳溝、山腹洼地、河谷階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緩坡地形。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類生長良好,氣溫相對較為穩(wěn)定,隱蔽條件良好,食物資源和水源都很豐富。
大熊貓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氣稀薄,云霧繚繞,氣溫低于20℃。一些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野外大熊貓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處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勢等。人為的干擾是現(xiàn)今影響大熊貓分布的主要因素。
大熊貓具有不懼寒濕,從不冬眠的性格。哪怕氣溫在-4~14℃它們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壓得很厚的竹叢中。它們也不怕潮濕,總愛在濕度80%以上的陰濕天地里生活。
看過“大熊貓叫食鐵獸的原因”的人還看了:
大熊貓為什么叫食鐵獸原因是什么
上一篇:大熊貓為什么會成為國寶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鱷魚會流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