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奧會主題口號
2022年北京冬奧會主題口號是什么
冬奧會也是一個國際性的賽事,它也屬于奧林匹克運動,所以有各種各樣國家的人都可以參與到冬奧會的過程之中。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022年北京冬奧會主題口號,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北京2022年冬奧會主題口號
1.中文:一起向未來
2.英文: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3.意義:在全球應對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北京冬奧會主題口號發(fā)出的聲音是匯聚、是共享、是未來。
“一起(Together)”展現了人類在面對困境時的堅強姿態(tài),指明了戰(zhàn)勝困難、開創(chuàng)未來的成功之道。“向未來(for a SharedFuture)”表達了人類對美好明天的憧憬,傳遞了信心和希望;
“一起向未來(Together for a SharedFuture)”是態(tài)度、是倡議、更是行動方案,倡導追求團結、和平、進步、包容的共同目標,是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奧林匹克精神的中國宣揚,表達了世界需要攜手走向美好未來的共同愿望。
主題口號是歷屆奧運會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主辦國、主辦城市的獨特文化和精神風貌的生動體現。為了充分表達北京冬奧會的舉辦愿景和目標,創(chuàng)作出獨具風格的主題口號,北京冬奧組委自2020年5月起啟動了主題口號創(chuàng)作征集工作,通過定向委托創(chuàng)作的方式,面向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征集主題口號創(chuàng)意,后經過多輪評審,聽取有關方面和專家意見,并和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取得一致后,最終決定將“一起向未來”(英文為:“Togetherfor a Shared Future”)作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主題口號。
冬奧會比賽冰壺項目介紹
比賽城市:北京
比賽場地:國家游泳中心
冰壺,兩隊之間比賽,每隊四人,兩隊輪流擲球,不僅需要使冰壺準確到達營壘的中心,同時讓對方的冰壺遠離圓心,最后以冰壺距離營壘圓心的遠近決定勝負。冰壺1998年正式列入冬奧會比賽項目。
冬奧會冰壺比賽,男女各十支隊伍進行比賽,決出男女組冠軍。
2014冬奧會冰壺比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循環(huán)賽,10支隊伍兩兩交手,根據勝負場進行排名,排在前四名的球隊進入四強。如果有勝負場相同的球隊,則需要進行加賽。第二階段是四強賽,分別進行兩場半決賽,其中獲勝兩支隊伍晉級決賽爭奪最終的冠軍,而半決賽失利的兩支隊伍爭奪銅牌。
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簡介及賽事場地
北京冬奧會比賽項目——短道速滑
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比賽共設男女500米、1000米、1500米,女子3000米接力和男子5000米接力共8個小項。
比賽場地:首都體育館
短道速滑項目簡介
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Skating)起源于加拿大。19世紀80年代,加拿大修建室內冰球場,一些速度滑冰愛好者經常到室內冰球場練習。及至90年代中期,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魁北克、溫尼伯等城市相繼出現室內速度滑冰比賽。1905年加拿大首次舉行全國短道速滑錦標賽,后逐漸在歐美國家廣泛開展。
1969年加拿大在第33屆國際滑冰聯(lián)盟代表大會上,向與會代表散發(fā)了《短跑道速度滑冰規(guī)則》,1975年國際滑冰聯(lián)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術委員會。1976年首次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尚佩思舉行國際短道速滑賽,1981年起舉辦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
短道速滑在1992年被列為冬奧會比賽項目,有男子500米(1994年列入)、1000米(1992年列入)、5000米接力(1992年列入),女子500米(1994年列入)、1000米(1994年列入)、3000米接力(1992年列入)。
短道速滑在中國的發(fā)展
短道速滑項目在1981年被引進中國。1982年2月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了第一次全國短道速滑集訓比賽。1983年起被國家體委列為年度全國比賽和全國冬季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在1987年第六屆全國冬運會上,李金艷超過女子3000米的世界紀錄,給長期在艱苦條件下努力奮斗的冰雪界帶來了信心和希望。
在1988年加拿大卡爾加里舉行的冬奧會上,短道速滑被列為表演項目。李琰勇奪1000米金牌,并打破1000米、1500米世界紀錄;在1989年世界錦標賽上,郭洪茹獲得3000米第一名,成為冰雪項目時隔26年之后的第一位世界冠軍;1995年世界錦標賽,中國隊獲得第一枚集體項目女子3000米接力的金牌;1996年世界錦標賽上,李佳軍在1000米項目上的金牌,使中國在短道速滑項目上獲得了第一個男子世界冠軍。
1997年楊揚在日本長野舉行的世界錦標賽上獲得中國的第一個全能世界冠軍,至2002年世界錦標賽她連續(xù)奪取六屆的全能冠軍。2002年,在美國鹽湖城舉行的十九屆冬奧會上,楊揚勇奪500米、1000米兩塊金牌,為中國實現了冬奧會上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第20屆都靈冬奧會上,王蒙奪得500米金牌。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中國隊包攬女子比賽四枚金牌。
短道速滑比賽規(guī)則
短道速滑比賽每個國家或地區(qū)在一個項目中最多可以派3名選手參賽,比賽采用淘汰制,以預賽、1/4決賽、半決賽、決賽的比賽方式進行。四或者六名運動員在一條起跑線上同時起跑出發(fā),站位通過抽簽決定。比賽途中在不違犯規(guī)則的前提下運動員可以隨時超越對手。獲得小組前兩名的運動員將緊急下一輪,直到決出最終決賽的四名選手。
短道速滑男女接力賽分兩天進行,由半決賽和決賽組成,男女各八支隊伍參加比賽,每隊四名運動員,每個隊伍自己決定每個運動員要滑多少圈,但最后兩圈必須由一個人完成,對于任何一名運動員來說,能夠完成超過1.5圈比賽就很不尋常了,這也就是說一個運動員有可能會上場參加7、8次接力。與普通的田徑比賽中接力要用接力棒不同的是,短道速滑的接力比賽運動員只需要在到達接力地點的時候推送下一個隊友出發(fā)就是完成了接力。
短道速滑比賽場地
比賽場地面積為30×60米,橢圓形跑道每圈長111.12米,直道寬不小于7米,彎道半徑8米,直道長28.85米。場地兩端弧形彎道處擺放黑色橡膠塊,作為標志線,也增加比賽的安全性,運動員不得滑入標志線內。直道區(qū)則沒有標志線,可以任意滑行。
短道速滑比賽裝備
1)短道速滑安全頭盔應符合現行的ASTM標準。頭盔必須有一個規(guī)則的形狀不能有突起。
2)耐切割手套或皮革制成的連指手套,或不含羊毛的合成材料手套。
3)防割、防扎耐用材料的護腿。
4)符合97.1402號MU型安全比賽服。
5)長袖長褲連身服。
6)軟墊或軟墊的硬殼護膝。
7)冰刀管必須是封閉的,刀根必須是園弧形。最小半徑為10毫米。刀管最少有兩點固定在鞋上,沒有可動的部分。
8)所有運動員必須佩戴國際滑冰協(xié)會批準使用的護頸。
冰壺項目簡介
冰壺(Curlings)又稱擲冰壺、冰上溜石,是以隊為單位在冰上進行的一種投擲性競賽項目,被大家喻為冰上的“國際象棋”,它屬于冬奧會比賽項目,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冰壺設有男女兩個小項。
冰壺16世紀起源于蘇格蘭,至今在蘇格蘭還保存刻有1511年份的砥石(即冰壺),它是在冬天結冰的池堤或江河上開展的一種游戲,出現后深受人們喜愛,經過漫長的發(fā)展過程,演變成為現在的冰壺運動。。
1795年,第一個冰壺俱樂部在蘇格蘭創(chuàng)立,1838年蘇格蘭冰壺俱樂部制定第一個正式的比賽規(guī)則。
1807年冰壺運動傳入加拿大,1820年起在美國等地流行。從此,冰壺作為一項冬季運動在歐洲和北美逐漸開展起來。
20世紀初,通過加拿大冰壺愛好者的努力,使這項運動的比賽規(guī)則和方法更加完美,并由室外逐漸移入室內,并于1927年舉行首次全國冰壺比賽。首屆世界冰壺錦標賽始于1959年,最初稱為蘇格蘭威士忌杯賽,1968年改稱加拿大銀掃帚錦標賽,1986年正式定名為世界冰壺錦標賽。
1955年冰壺傳入亞洲地區(qū),目前日本、韓國等地非常流行。
1924年,冰壺首次以表演項目的形式在奧運會上亮相。1966年國際冰壺聯(lián)合會成立,1991年改為世界冰壺聯(lián)合會,同時獲得了國際奧委會的承認。冰壺曾于1924年、1932年、1936年、1964年、1968年、1992年6次被列為冬奧會表演項目。1993年國際奧委會決定,從1998年開始,冰壺列為冬奧會正式比賽項目。在亞洲,冰壺從第五屆亞冬會開始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中國女子冰壺隊曾經在2009年世錦賽上奪得冠軍,創(chuàng)造了歷史。
冰壺比賽場地
冰壺為圓壺狀,由特殊石材制成,周長約為91.44厘米,高(壺的底部與頂部)11.43厘米,重量(包括壺柄和壺栓)最大為19.96公斤。
冰壺比賽是在長44.5米、寬4.42米的冰壺場地內進行的,冰道的一端畫有一個直徑為1.83米的圓圈作為球員的發(fā)球區(qū),被稱作本壘。冰道的另一端也畫有一圓圈,被稱為營壘。營壘是由4個半徑為0.15米、0.61米、1.22米和1.83米的同心圓組成。外面兩圓之間涂為紅色。在場地兩端各裝有一個斜面橡膠起蹬器。在冰壺場地前后兩端各有一條藍色的實線稱為“前衛(wèi)線”和“后衛(wèi)線”。冰壺擲出后,如果未進前衛(wèi)線或越過后衛(wèi)線都視作無效,將被清出場外。
為增大壺與冰面的摩擦,比賽前要在冰面上均勻噴灑水珠,形成點狀麻面。比賽中,壺投出后,運動員可為運動的冰壺擦冰,以增加滑行距離。
邊線(side line):任何接觸到邊線的石球都被視為出局,應立即從場地中移開。
圓壘(house):冰道(sheet)兩端各一,由數個同心圓所構成。
起滑架(hack):位于場地邊緣與圓壘之間,球員在擲球時可藉此將腿后蹬而向前。
場地示意圖圓心線(teeline):擲球時,若石球已通過擲球區(qū)的圓心線,則不可再重擲。石球擲出后,己方的刷冰員可在石球通過標的區(qū)的圓心線之前進行刷冰;之后,則對方主將有權進行刷冰,以使球離開圓心。
前擲線(hogline):擲球時,球員必須在擲球區(qū)的欄線之前將球離手。擲球后,若石球未完全通過標的區(qū)的欄線便停止,則此球視為出局。但若曾與在局中的球發(fā)生碰撞,則該球無須完全通過欄線。
冰壺比賽規(guī)則
比賽時每隊出場4人,每人每局擲壺兩次,壺投出后運動員可為運動的冰壺擦冰。雙方按照一壘、二壘、三壘和四壘的順序進行一對一的對抗比賽,兩個隊共投完16個壺為一局,最后一壺投完后,大本營內距中心近的壺的一方得分,比賽打10局,得分多者為勝。
在一名隊員擲球時,由兩名本方隊員手持毛刷在冰壺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刷冰面使冰壺能準確到達營壘的中心。同時對方的隊員為使冰壺遠離圓心,也可在冰壺的前面擦掃冰面。
球員擲球時,身體下蹲,蹬冰腳踏在起蹬器上用力前蹬,使身體跪式向前滑行,同時手持冰壺從本壘圓心推球向前,至前衛(wèi)線時,放開冰壺使其自行以直線或弧線軌道滑向營壘中心。擲球隊員在力求將冰壺滑向圓心的同時,也可在主力隊員的指揮下用冰壺將對方的冰壺撞出營壘或將場上本方的冰壺撞向營壘圓心。
冰壺比賽中隊員位置
為避免擁擠,比賽規(guī)則對于球員的位置也有所規(guī)定:
非擲壺隊:四壘及三壘(third)可站在標的端之底線后方,四壘也可站在擲壺隊的四壘之后。下一順位之擲壺員可站在后板(backboard)附近,而其他球員則可站在冰道底端之后或兩欄線之間。
擲壺隊:持冰刷之四壘(或三壘)可站在標的端圓心線后方之任何位置。
冰壺比賽中特殊情況
若擲壺員未在冰壺抵達擲球端欄線之前將冰壺離手,則對手有權選擇該冰壺之處理方式:
1、仍視該冰壺為有效;
2、將該冰壺視為出局,并將所有受該冰壺碰撞之局內冰壺放為原位。
當冰壺擲出,正在滑行時,若擲壺方的球員(通常是刷冰員)不慎以身體、衣服或是冰刷碰觸此冰壺,此冰壺即視為受觸冰壺。在其滑行完成后,另隊可就以下三者任擇之一,對該球進行處分:
1、仍視該冰壺為有效。
2、將該冰壺視為出局,并將所有受該冰壺碰撞之局內球放為原位。
3、估算若冰壺未受碰觸,則場中各冰壺的位置應會如何。并將場中各冰壺移至其估算之位置。
冰壺比賽中刷冰規(guī)則
擲壺方的刷冰員可在兩圓心線間為己方任何在移動中的冰壺刷冰。但在圓心線之后,每隊僅有一名球員可為己方的冰壺刷冰,且僅有四壘可為對方的冰壺刷冰。
計分
冰壺位于圓壘(house)中、位置最接近圓壘中心的隊伍得分。該隊每顆位于圓壘中、位置較對手所有冰壺都更接近圓心之冰壺皆可獲計一分。在移動任何冰壺之前,兩隊應對得分情形獲得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