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作文加教師評語
中學作文教學,對于學生語言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中學生作文加教師評語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中學生作文加教師評語一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佇立于茫茫天地之間,感受著匆匆歲月無情。秋風,送來了涼爽;秋風,送來了沉甸甸的果實;秋風,使樹葉翩翩起舞。如果說春天之葉如妙齡少女的臉那么柔嫩,夏天之葉如一位成熟女性的臉那么香滑,那么秋天之葉就像是位老婆婆,經雨的一番清洗,雖然表面上像涂上一層胭脂,有點鮮艷,但那從內到外逐漸泛黃的疲態(tài)卻出賣了它脆弱的靈魂,被秋雨任意肆虐的樹葉的點點飄零已經宣告了秋天成為大自然的主宰,落葉紛紛揚的飄落下來,宛如一只只美麗的蝴蝶穿梭在大自然中,獨自一人徜徉在落葉曼舞的小徑,任思緒在秋風中漸漸遠去,直到被若即若離的惆悵占個上峰,也只好在遠去的秋風中嘆息一聲“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了。我惋惜這短暫的美,更惋惜秋葉的剛烈。它如此奮力地掙扎,是為了擺脫大樹的約束,但是,難道它不知道落葉終要歸根嗎?為了獲得如此短暫的自由,卻將自己永遠地埋在深深的樹根下,值得嗎?可我又想,這也許正是秋葉的精神吧。它們掙脫大樹束縛的真正目的,也許并不在那剎那間的自由,它們是為了將自己最后的注入樹根,好讓大樹在寒冷的冬天能有充足的養(yǎng)分。在來年的春天,樹枝上又會長出新的、更茁壯的新葉,那些新葉子不正是它們當年的身影嗎?想到這里,我又為秋葉感到驕傲,沒想到它們竟會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太不可思議了?;蛟S是神秘的大自然賜予的吧。“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秋雨是最有個性的,秋雨中的景物也分外有特點,個個卓而不凡,與命運進行無聲的抵抗,雖然美好的歲月已經接近尾聲,但是他們卻在秋雨中歡快地唱著歌。
雨絲如夢如幻,飄飄灑灑,稀稀疏疏地時有時無,仿佛清晨薄衫的秋氣。雨落無聲,漸漸將蒼白的大地染上淺淺的眉黛。長街靜默,延續(xù)著秋憂郁的性情;風情脈脈,不無企盼地向懷人敞開凄清的愁思。不論悲喜,不帶炎寒,只那一股涼意吹去,淡淡地摩挲著肌膚,仿佛微微的雨絲落在心間,為激烈的熱血降溫。碧水揚波,層林微低。風未止,雨未盡,衣未溫,思緒的溫度與云的暗色相隨。于是惆悵,嘆流年如夢,去日苦多。而今朝之思混混沌沌,無頭無緒,無有盡期,飄然如瀟瀟秋雨,輕盈靈動,輾轉纏綿,似有還無,落在幽空,和清風共醉。
秋天悄然的來臨,為大自然的結束增添了一份美景,為銀裝素裹的冬天帶來了準備,讓那落葉靜靜地飄灑吧!
【點評】本篇寫景散文以秋天和落葉獨特的美感入筆,運用了細致的觀察和感觸,清新而柔和的筆調刻畫出了獨屬于作者的那一份秋韻。文章的語言飄逸纏綿,淡雅素潔,營造出極其有畫面感的意境,讓人流連忘返。
中學生作文加教師評語二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可我認為書籍卻好比一杯醇酒,令我沉迷,令我陶醉。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這種明智讓我陶醉。如果說歷史是山那邊的海,那么,只有不怕苦難者才能睹其容顏。如果說歷史是一口深邃不見底的井,那么只有不懈者才能掘出清冽的泉水。如果說歷史是一本淳厚的書,那么,只有懂得去思考才能悟其精髓……“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看那司馬遷的《史記》彈指瞬間,縱橫幾萬年來,為陳勝那一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而陶醉,為劉邦那句“大丈夫當如此也”的豪邁而陶醉。看那《三國演義》,我為那常山趙子龍單槍匹馬七進七出的豪情萬丈而陶醉,為那橫刀立馬征戰(zhàn)沙場的紅臉關公而陶醉,更為那正襟危坐,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的臥龍諸葛陶醉,還有為那在蒼勁中如琥珀般老而彌堅的曹操而陶醉。讀史使我明白在人類數千年的文明歷程中,繁榮或衰敗,戰(zhàn)爭或和平,繁衍或滅亡,才寫就了這蕩氣回腸的歷史。
培根說“讀詩使人靈秀”,這種空靈令我陶醉。詩詞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精華,歷代詩人那種詩詞的情意意境總以其獨特的魅力感染著我,使我們沉醉于其特有的魅力中,并深深的被陶醉???ldquo;縱酒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陶醉于李白縱橫天地的狂傲不羈;讀“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陶醉于蘇軾抗擊敵人的壯志和決心;品“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陶醉于毛澤東那睥睨天下的豪情。唐詩宋詞讓我向往,那真摯感情,豪情壯志讓我陶醉。然而,讀詩詞,不僅是享受靈魂的洗禮,更是對人格的歷煉。在詩詞中我讀到了李白那蕩氣回腸的詩篇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他釀出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美,他釀出了“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秀美,我陶醉在他那豪放之中。在詩詞中我讀到了,李清照的悲痛。“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面對著物是人非,面對著斷香殘酒,沒有同道,沒有知己,只有一杯濁酒洗清愁,我陶醉于她的那種憂愁。
培根說“閱讀使人充實。”這種無與倫比的充實感使我深深的沉醉于其中。任憑思緒如駿馬般奔騰,全身心投入于閱讀之中,你可以品嘗到哲學的睿智和超凡的感悟,讓理性之光縈繞于你的腦海,鑒別異域的風情,揣摩人生的至理。如古人所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到那時你會明白,命運的多變,人世的滄桑,引發(fā)出你的激情與感悟,充實著你的靈魂,滋潤著你的心田。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書籍中沉醉,在書海中暢游,我愿在書的指引下幻化顧蝶。
【點評】這篇以“書”為題的文章,開頭引莎士比亞的名言破題,簡潔優(yōu)美如鳳頭。文中采用并列式結構,每段開頭都以培根有關讀書的名言總領,構思大膽新穎,層次分明。在內容的闡述中巧妙的把歷史、古詩句融合在文章中,富有文采。語言華美絢麗又慷慨激昂,讀后既激情澎湃又滿口余香。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語言積淀,和駕馭語言的高超技藝。
中學生作文加教師評語三
以歌樂之柔婉轉繞人心襟,以宋詞之憂愁伴風飄零,以羽裳之輕盈翩然落下,以洞蕭之曲催淚磅礴。以蝴蝶不飛滄海舞出輕舟蝶舞飛揚,以大千之世界繪出生命之色彩。
偉人蘇武舞出生命之火紅,大漢的丹青上書寫下了民族不屈的堅貞氣節(jié)。
悠悠歲月,歷盡多少冷暖;滾滾浪花,淘盡多少英雄,但偉人之風永存。朔風凌冽,他與冷月作伴。南顧中原,將“生是大漢人,死是大汗臣”的高貴銘記在心靈深處。胡茄幽怨,他與孤冢為伍,悵望大漠飛雪,將“榮華富貴,千金封侯”的許諾拋置于不顧。地窖冰冷,他講滿口氈毛與草皮一塊咽下,渾身的熱血卻沸騰著一個至死不渝的信念,銘記祖國,精忠報國。冰雪飄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錚錚傲骨卻敲響千秋的絕唱!
揮一揮羊鞭,錦帽貂裘,他將其扔至云霄深處;弄一支禿筆,矮紙斜行,他雕刻出大漢最深切的眷顧。他是歷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晨星,那一抹鮮艷的紅指引著我們勇往直前而又不迷失。
詩人陶淵明繪出萬物之綠,詩歌的記載上描繪出世外桃源的悠然自得。
“采菊東臨下,悠然見南山”,細細流水,念古至今,那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飄飄然著一個身影,那悠然自得的樣子讓人感覺怡然靜心,那萬山之綠竟比不上那一抹白色的身影,那種“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感想不是世人能比的。“山徑人稀,翠蘿深處,啼鳥兩三聲,霽霞散曉月幽冥,疏木掛殘星”大概也就是這般怡然自得的情景吧。
夕陽的余暉,把他的心照得如同明鏡,那抹綠色的身影,似在孤獨訴說著什么。暗夜星辰映照在他的頭頂,大自然之間又多了一抹綠。
詩者蘇東坡寫下世間之白色,淡泊的萬千世界上涂寫出了世俗的沉浮無奈。
“把盞臨風,牽黃擎蒼嘆英雄,一蓑煙雨任平生,踏雪飛鴻”。蘇東坡的一生極為坎坷,仕途的偃怚,愛情的曲折,輾轉的勞累與奔波。多少次,他的心里矛盾重重:放棄仕途,怎能報效祖國,放棄文學,怎能躋身文壇?最終,他將功名利祿換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掛疏桐之夜有感:“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雪踏泥”之淡泊,他不為“蠅頭微利,蝸角虛名”所觸動,只愿“滄海寄余生”
一夜北風緊,沉默的白色調嚴厲的接管著人世。淺黃深碧落盡,風雨敲窗,驚破尚余綠意的秋夢,菊殘在他袖口,以變灰白。
筆鋒劃過紙頁,書寫的人世間有著溫度的心靈。緩緩走來,我們無法片葉不沾衣,那就擷下人生中最美的色彩,繪就生之底色。
【點評】這是一篇優(yōu)秀的議論文,題目新穎,引人注目,中心論點鮮明,論述有理有據,列舉了蘇武、蘇東坡、陶淵明的事例,描繪了人生的不同,生命底色的不同,語言詩意美好,富有豐富的意蘊,耐人尋味。
中學生作文加教師評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