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風俗說明文作文
寫作文是一種表達思想和情感的方式,通過文字將內心深處的想法和感受表達出來,讓讀者能夠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內心世界。家鄉(xiāng)的風俗說明文作文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分享家鄉(xiāng)的風俗說明文作文,供大家參考。
家鄉(xiāng)的風俗說明文作文篇1
正月初七吃“七樣羹”,這是潮汕地區(qū)頗有特色的一種風俗。
傳說:女媧制造萬物,第一日造雞,二日造狗,三日造豬,四日造羊,五日造牛,六日造馬,七日造出了人,因而正月初七又稱為人日。人日這一天必須食一種用七樣青菜做成的餅食,又稱“七樣羹”。
今年正月初七早上,媽媽買來一大袋蔬菜。我一看,芹菜、春菜、韭菜……差不多可以辦一個小型的蔬菜展覽會了。我不解地問:“媽媽,您不會是要我們今天一整天都吃菜吧?減肥呀?”媽媽卻笑著說:“傻孩子,今天是正月初七,咱們得吃七樣羹呀!”我又疑惑了:“七樣羹是什么呢?”媽媽隨手拿出幾樣菜,說:“七樣羹就是由七種蔬菜混在一起煮的菜肴?!蔽以桨l(fā)疑惑了:“為什么要七種蔬菜?有什么含義嗎?”媽媽笑著說:“這里邊學問可大了。七種蔬菜分別有不同的寓意。比如大菜,代表發(fā)大財;厚合菜代表合家平安;春菜是春回大地,春財滾滾來;芹菜是勤奮努力;韭菜是長長久久;蒜是‘算’,能寫會算有錢藏;蔥是聰明的意思。當然,也可以換其他好意頭的菜來煮!”“哇!這么說來,我可要多吃一些了?!毕騺聿幌矚g吃菜的我興奮地叫了起來。
趁著媽媽在廚房忙碌的間隔,我用手機在網(wǎng)上搜索了一下,原來,正月初七吃七樣羹還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的: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蔬菜逐漸多起來。人們經(jīng)過春節(jié)大魚大肉之后,再吃七樣羹,既調理了腸胃,又適應了季節(jié)的轉變。
這時,廚房飄來七樣羹濃郁的肉汁菜香味,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媽媽一邊給我們每人盛了一碗七樣羹,一邊隨口說了一句潮汕諺語:“七樣羹,愈吃愈后生(年輕)?!?/p>
原來七樣羹不僅美味還寄托了人們的美好祝福。人們希望新一年身體健康,財運興旺,這也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期盼。
正月初七吃七樣羹,真是潮汕地區(qū)獨特的風俗,也是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
家鄉(xiāng)的風俗說明文作文篇2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小小的鄉(xiāng)鎮(zhèn)——張家港市合興鎮(zhèn)。但在這個小鎮(zhèn)中,卻流傳著許多風俗。比如新娘離開娘家時,一定要痛哭,意示對娘家的依戀;來迎接新娘的新郎不能直接進入新娘家中,而要在新娘家門口等候多時,表示對新娘的真心。而使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過年時做饅頭與吃饅頭時的情景。
在我的家鄉(xiāng),每逢過年都要做饅頭。饅頭做得越多越大就說明來年的運氣越好,財氣越旺。一般做饅頭會選在過年前的某一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圍著一張圓桌坐在一起,會包饅頭的包饅頭,會做饅頭餡的做饅頭餡,分工明確,井井有條。只見那些經(jīng)驗豐富的老年人,一手抓起一個面團,在手心里來回的一搓一揉,然后兩手一合,就壓成一個扁扁的圓形,把餡放入其中,再把四周的邊一拗一擰,一個饅頭就做成了。那些不熟練的人,就連抓起一團面疙瘩也要一段時間。做完了饅頭,就把饅頭一個一個地放入蒸籠中。大約蒸了一個多小時,饅頭就可以出爐了,一個個饅頭熱氣騰騰,那么豐滿,活像一個個挺著大肚子耀武揚威的將軍。這時,我們就會沖上去,搶饅頭吃,不管饅頭燙手不燙手,搶到以后就一個勁地往嘴里塞,喲,新出爐的饅頭又軟又香,別提有多好吃!有的小孩長得矮小,還沒來得及擠上去搶就被別人搶光了,只能在一旁傷心地哭。每當這個時候,大人就會拿著一個大饅頭,逗他說:“你不哭,我就把這個大饅頭給你?!蹦切『⒈懔⒓赐V箍蘼晱拇笕耸种袚屵^饅頭就吃,這時周圍的人看見那小孩狼吞虎咽的樣子,都會忍俊不禁的大笑起來。
可見我們家鄉(xiāng)的風俗是多么富有樂趣呀!
家鄉(xiāng)的風俗說明文作文篇3
盼呀盼,新年終于到來了。歡樂的氣充盈著我們家,整個家里的樣子經(jīng)過一番打掃煥然一新,我寫的新對聯(lián)貼在了門口。當然,來我們家拜年的人也絡繹不絕,這也為我們家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
不過,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來我們家拜年的人吃剩的糖紙會四處亂扔,媽媽卻不勸阻。我向媽媽提出了心里的疑惑,還自告奮勇地去拿掃把。媽媽卻一把拉住:“我不要去掃這些糖紙,這個不能掃!”不能掃地?真是奇怪。我理直氣地反問道:“媽,我們家‘掃房’時不是弄得平干凈凈嗎?要是這么個臟樣來待客怎么能行?”
媽媽語重長地說:“這個就是不能掃,至于為什么,你自己上網(wǎng)去查吧!”
于是,我真的去網(wǎng)上找到了答案:原里糖紙代表著財氣,如果掃出門,就相當于把財氣掃出了門,所以不能掃糖紙。
我還在網(wǎng)上找到了過年的多項禁忌,比如初一不能喝粥,因為這代表一年四季窮苦,是不吉利的;比如不能吃紅薯,因為這代表著眼睛會出火毒;比如過年不能吃藥,這個像象征著這一年會疾病纏身。還有一些言語上的禁忌,例如有船的家庭新年時不可以說“翻”這個字,因為這會讓船翻掉……
原來,過年也有不少學問,只要你用心發(fā)現(xiàn),就能發(fā)現(xiàn)它的樂趣所在。
家鄉(xiāng)的風俗說明文作文篇4
按照廣東的老規(guī)矩,在除夕前是要大掃除一次的,把灰塵都掃干凈。然后還要去逛花街?;ń掷镆慌枧桴r花爭芳斗艷,一盆盆金桔碩果累累。金桔象征著大吉大利,所以通常人們都會在屋外擺放一盆大桔樹,屋內擺放一棵結著金光閃閃果實的小金桔樹,以求來年大吉大利。
盼著盼著,除夕終于來臨了,人人都穿上了喜慶活潑的新衣。屋里擺上了糖果餅干,屋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大人們忙得不亦樂乎,又是忙著準備飯菜又需要裝點屋子,忙得不可開交。孩子們也忙著,又是吃餅干,又是吃糖果。吃完中午飯大人們又忙了起來,為的是晚上的那頓年夜飯,有的人在酒樓也早早訂好了酒席。天一黑,人們就陸陸續(xù)續(xù)的去酒樓,酒樓里可謂是人山人海,還沒走進去就已經(jīng)被喧鬧聲包圍了。好不容易年夜飯做好了,開飯了。餐桌上有雞寓意“有計”;有魚,寓意“年年有余”;有生菜寓意“生財”,還有很多……
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說有笑。一轉眼八點了,電視機里的春晚就要開始了,家人們團團圍坐在電視機旁,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十一點了,還不能睡,因為要守歲“五、四、三、二、一”,隨著新年鐘聲響起,新年來臨了!“嘭嘭嘭”屋外,有人放上了美麗的煙花,我也沒心思去看,回到房間倒頭就睡。
大年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這天人們不再忙碌,都在休息。街道里時不時傳來舞龍舞獅的鑼鼓聲,人們見面都會說新年好。從初二開始人們就會去好友親戚家拜年,一進門小孩子就會說恭喜發(fā)財隨之紅包也會到來。孩子收到紅包后,不管大小多少都是笑盈盈的。當父母口不停地和主人聊家常時,孩子們也口不停地吃東西。在初二至十五的那段日子,父母的手機都“叮叮?!钡仨憘€不停,都是親朋好友發(fā)來的新年祝福。待到十五那天,元宵節(jié),大家還要吃元宵,春節(jié)才算結束。
春節(jié)來地快,又離開地快。細細回味,我還意猶未盡,仿佛又聽到了那一聲聲新年好。
家鄉(xiāng)的風俗說明文作文篇5
我的家鄉(xiāng)山西忻州過春節(jié)的時候,有很多習俗,今日我給大家介紹其中的一項——蒸花饃?;x表達了人們對完美生活的向往,除了過年,小孩子過十二歲生日,結婚辦喜事都要蒸花饃。花饃能夠捏成不一樣樣貌的,十二生肖,各種花鳥,技藝高的連龍鳳都能捏出來,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藝術品。
我過十二歲生日時,奶奶要送給我一份厚禮,我十分好奇,所以跟著來到廚房,到底要做什么呢?我一再追問下,奶奶最終說出了這份厚禮——花饃。奶奶在案板上撒了些面粉,拿出發(fā)好的面,就在案板上使勁揉搓,不一會兒就揉出了一個大面團。奶奶還說面團不能太硬,否則蒸出的饅頭容易裂開,也不能太軟,否則成不了形,我似懂非懂地在旁邊點了點頭。揉了好長時間,奶奶將大面團切成幾小塊,又開始揉起來,我詢問奶奶要做什么樣貌的,奶奶想了會兒說要做十二生肖。奶奶拽了一點面在案板上搓,越搓越細,最終在較粗的那一端用剪刀剪開一個小口,在兩側粘上黑豆,一條小蛇便做了出來。之后,奶奶又揪了稍大一點的面團,捏出上下大小一致的形狀,輕輕拉出耳朵,用剪刀在靠上的面部中間剪了一下,在中間的身子部分剪出手腳,再用紅豆做眼睛,兔子也做好了,奶奶用蛇纏住兔子,名為“蛇盤兔”,祝我節(jié)節(jié)高升,我高興地拍起掌來!
之后我了解到,“魚”指五谷豐登、“龍”指時運亨通、“蓮”指喜氣迎門?!盎x”這種藝術我們不應當讓它失傳,應當永久保留下來,因為那是老祖宗們留下來的東西,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去學習,去研究,去把它發(fā)揚光大!
家鄉(xiāng)的風俗說明文作文篇6
我的家鄉(xiāng)是福建,向海而生,四處討生活的福建人在哪里都有自己的食物家園。走南闖北,涉足海外,依然不改的家鄉(xiāng)風俗就是那一碗熱騰騰的餛飩。
大街小巷里,放眼望去,有各種各樣的小吃店,小挑餛飩的名稱隨著時代的變遷也變得有些名不副實,由走街串巷一根挑子到別具風味的小店。慢慢地美食街上的餛飩店都成為了特色小吃店,但店里的吆喝聲依然不改曾經(jīng)的經(jīng)典。每次回家鄉(xiāng),只要能吃到餛飩,聽到那地道的家鄉(xiāng)吆喝聲我就心滿意足了。
餛飩是一種湯食,湯食中的餡兒滿足了口感和味覺的需求,而湯流進了我們的胃里,溫暖了我們的整個身體。人們常說,福建的餛飩就有那一種鮮美味,在不知不覺間,這也成了我們的地理標簽,于是,回家的人,要吃一碗家鄉(xiāng)的餛飩也就演化成了家鄉(xiāng)的習俗。
記得我第一次吃餛飩還是幾年前跟爸爸回家鄉(xiāng),一路上風塵仆仆,回到老家已經(jīng)是黃昏了,可我們一家人還沒吃晚飯,早已是饑腸咕嚕了。于是爸爸就帶著我們到了一個餛飩店,他說他小時候經(jīng)常在這吃呢!不知道老店還在不在。但讓父親眼前一亮的是,幾十年的老店不僅還在,門簾也越發(fā)的威武了。爸爸點了幾碗餛飩,幾分鐘后,餛飩終于上來了,看著冒著熱氣同時又散發(fā)著香氣的餛飩,我想起來父親多次給我形容的家鄉(xiāng)美味,就有點期待。
只見餛飩有透明感,似乎古代形容美人的臉,吹彈得破。而且每個都包成精致的蝴蝶狀,這就有了一種體型美。我把它吹了幾下,放入口中,它滑溜溜的,好像在我的嘴巴里跳舞。當一口咬下,那一口餛飩,一股肉香頓時彌漫了整個口腔,它的餡肉質鮮嫩,口感爽嫩。而餛飩湯是原本單調的面湯,加上配菜和配料,烹煮后,湯和配菜、配料融入到一起,湯就變得更加有味了。滋滋有味吃了個底朝天,那味道,簡直幸福感爆棚!在那次之后,我就開始喜歡上了餛飩。
走過很多地方的路,品過很多鮮美的食物,唯獨帶著家鄉(xiāng)味的餛飩,讓我回味悠長,長大后慢慢明白,那餛飩里包的不僅是美味,還有家鄉(xiāng)的風俗。
家鄉(xiāng)的風俗說明文作文篇7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的家在被譽為“道德之鄉(xiāng)”——渦陽縣城的一個村莊,也有獨特的民風民俗,就拿過年來說吧!
大年三十俗稱除夕,在這一天家家都吃肉餃,寓意是昏昏沉沉地過完了一年。在吃餃子時要比家里的人口數(shù)多盛一碗,就是希望“年年有余”呀!
除夕晚上,每家都會點上兩根大紅蠟燭,徹夜不滅,并且一直點燃到大年初一早上。也有人會在這一晚“守歲”,老年人守歲是對匆匆流去時光的惋惜,而小孩守歲,則是為了延長長輩的壽命。俗話說“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p>
大年初一凌晨五、六點的時候,我們這可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墳。一大早,我們便動身去上墳,拿著冥幣、黃紙,還有鞭炮。人們在上墳的時候,會將黃紙點燃后放在墳頭前,那燃過的黃紙灰被寒風吹起,像是逝者對人間親人的問候。
大年初一,家家吃素餃,而不會像前一天那樣吃肉餃,寓意是今年不能像去年那樣昏昏沉沉地過了。吃完早飯,男人通常會帶著一群小孩去挨家挨戶地拜年,而女人們則在家里接待來拜年的客人。拜年時,最能吸引孩子們的就是拿紅包了,不過這紅包得來的可不容易呢,因為這是小孩跪地磕頭得來的。
隨后在大年初幾的這幾天,吃飯都要放鞭炮,而且放鞭炮的時間都是在一天三頓飯之前,所以,這幾天鞭炮聲會此起彼伏,不絕于耳,顯示出春節(jié)歡慶而熱鬧的氣氛。
一個普通平凡的習俗,更能體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這些文化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這些結晶需要我們繼承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