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古幣有什么價值
收藏古幣有什么價值
古幣是指古代金屬的鑄幣以及它們的衍生物。古錢包括先秦時期的各類鑄幣和秦漢以后的各類方孔圓錢,方孔圓錢的鑄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國初年。那么下面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古幣的收藏價值,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p>
古幣的收藏價值
事實上先秦時期的實物貨幣,譬如夏商時代的海貝,以及仿制的貝化(貨);金屬稱量貨幣,譬如西周時代的青銅塊等等,也都包括在古幣的范疇之內(nèi)。中國古代正式發(fā)行的鑄幣是以銅、鐵等低值金屬為主要原材料的,但各類古錢的情況不盡相同,所以就材質(zhì)而言,除了大量的銅、鐵錢之外,也有金、銀、錫、鉛等其它金屬鑄造的,還有玉、石、木、蚌、骨、玳瑁以及陶土等各種不同材料制造的錢幣。
中國古代錢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紛繁,多姿多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幾千年來中國的貨幣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才能,創(chuàng)造出自成體系、光彩奪目、獨具特色的東方貨幣文化。古錢幣又稱之為泉、布、帛,孔方兄等。已成為新的收藏投資熱點,不少古錢幣在拍賣會上表現(xiàn)突出。收藏和鑒賞古錢幣需掌握包括貨幣史、錢幣學、考古學、金石學及文物、古漢語等諸多知識,有些錢幣外貌看上去很普通,實則是珍品,行家們則很容易從不太懂古錢幣價值的賣家手中獲得珍寶。
古幣的收藏投資價值
歷史價值
一般說來,錢幣鑄造時代越久遠,其收藏價值就越高,如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三字刀幣,價格已達數(shù)萬元。
同時代的“三孔布”,售價高達10萬元左右,且有價無貨。但是,并不是越古越好。漢朝“五銖”錢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由于其發(fā)行量又大,流通時間長,達730多年,目前存世數(shù)量仍較多,全國各地常有批量出土,即使初學收藏者也易集得,價格不過在5元左右。
同樣是“五銖”錢,一種象雞的眼睛大小的精制特小“五銖”卻不易集得。目前市價已超過80元。清朝“宣統(tǒng)通寶”及民國時期“民國通寶”距今雖然只有幾十年,卻不易收集到,價格卻能遠遠超過漢朝五銖。清朝“祺祥通寶”距今不過一百多年,卻成為藏家難得的珍稀幣。
“物以稀為貴”。既要看年代是否久遠、流通時間的長短,更要看存世量的多少。我國錢幣有近5000年的歷史,從先秦到清代貨幣,品種有數(shù)萬種之多。先秦貨幣如齊、燕、趙等國的刀幣等,由于年代久遠存世數(shù)量稀少而價格昂貴。遼代貨幣流通時間短暫,發(fā)行數(shù)量少,即使最常見的“大安元寶”,價格也已超過300元。清代“乾隆通寶”是存世數(shù)量極多的一種錢幣,市價不過幾元一枚,然而,一枚乾隆大樣價格卻在百元之上,一種開爐大錢更是藏家難得的罕見品。“皇宋通寶”是宋錢中極為多見的一種,其中的“九疊篆”存世數(shù)量卻曲指可數(shù),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明末李自成、張獻忠和清末太平天國的錢幣,因為流通時間很短,有地域性局限,發(fā)行量也小,所以價值就較高。
一枚小小的古錢幣,往往因為其文化品位、藝術(shù)價值不同,其價格也會有天壤之別。如王莽新朝時的“布泉”、“貨布”等錢幣,用的是優(yōu)美懸針篆,北周時期“五行大布”為典型的玉箸篆,而“永通萬國”則是介于玉箸篆和鐵線篆之間的一種獨特書體,因而倍受藏家青睞。北宋的折十“大觀通寶”,存世數(shù)量并不少,其書法乃宋徽宗趙佶書寫的瘦金體,鐵畫銀勾,遒勁有力,在中國書法史上自成一派,其價值已突破千元大關(guān)。
南北朝陳宣帝鑄行的“太貨六銖”錢為漂亮的玉筋篆,它的出現(xiàn)而導(dǎo)致了貨幣貶值。朝廷規(guī)定,一枚太貨六銖錢要抵五銖錢十枚,而實際上兩者的重量相當,以此來搜刮民脂民膏,引起老百姓的強烈不滿。這種錢幣上的篆文“六”字,頗像一個人雙手叉腰一樣,于是百姓就咒罵“叉腰哭天子”,暗示皇帝早日歸天,事實上,陳王朝不久就壽終就寢了,因其傳說,成為錢幣愛好家難得的精品,目前市價已超過1000元。
清代“羅漢康熙錢”是專為康熙皇帝六十壽辰而鑄的一種祝壽錢。由于康熙是清代在位最久的皇帝,長達六十一年,傳說“羅漢康熙錢”因摻入金質(zhì)羅漢的材料而得名,所以后人把它打制成戒指,或把它熔煉提出金子,或當作壓歲錢賜予晚輩,或在女兒出嫁時作為壓箱錢,致使存世數(shù)量越來越少,至今已成為泉家不易多得的少見品種。
古錢幣的收藏投資價值、增幅大小與品相密切相關(guān),同一錢幣若有品相差異,則價格之差往往高達十幾倍甚至幾十、上百倍,足見其品相的重要。剛剛出土的生坑綠銹錢幣要比傳世的錢幣價格高出很多。無論錢幣珍罕與否,凡幣面模糊、輪廓缺損、銹蝕嚴重、形制較差者,價格往往大打折扣。如元朝的八思巴文大元通寶,一枚傳世品價格不過在400元左右,若為剛剛出土的孔雀藍銹,品相絕佳,其價格卻在千元之上。
古幣的鑒定收藏方法
一看歷史價值。珍稀古錢幣是貨幣歷史的實物,更是歷史的見證。因此在收藏前必須弄清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十文中統(tǒng)元寶交鈔”是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紙幣,被學術(shù)界視為無價之寶;吉林的“廣平銀幣”被認為是我國第一枚機制幣;1985年8月在黑龍江阿城縣出土的“承安寶貨”為我國“一兩半計數(shù)白銀幣”的罕品。短命王朝或農(nóng)民起義時的鑄幣,由于流通時間短,發(fā)行量少,大多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二看現(xiàn)存數(shù)量。齊、燕、趙等國的刀幣,韓、魏、秦等國的布幣等年代久遠,比圓形錢稀少,價格昂貴。存世數(shù)量少的錢幣還有唐代叛軍史思明占領(lǐng)洛陽后鑄的“得壹元寶”[1],后發(fā)現(xiàn)“得壹”兩字不吉利,便改為“順天”,鑄“順天通寶”。這兩種錢幣傳世很少,“得壹元寶”尤其罕見,為稀世珍品。
三看文化價值。一些傳世并不太少的品類,則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藝術(shù)價值極高而備受青睞。如漢代王莽新朝時的“貨泉”、“布泉”等錢幣,用的是垂針篆;北宋仁宗時所鑄的九疊篆書體“泉體通寶”,是中國最早的美術(shù)字,為收藏珍品。
四看品相。無論錢幣珍罕與否,凡有幣面模糊、輪廓缺損、銹蝕嚴重、看相較差者,盡量不要收藏。收藏古錢幣時還應(yīng)注意是否有月紋、星紋等標識,古錢的鑒別以背文來區(qū)分鑄造年代和地址,品評其稀珍。一般來說,錢幣背面有月紋、星紋等記號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更有收藏價值。值得收藏的錢幣中,用金、銀、白銅等精制而成的宮廷錢幣,鑄量少,質(zhì)量佳,屬珍貴文物。
錢文讀法
唐以前,從春秋戰(zhàn)國至秦漢錢文的讀法基本依漢字書寫習慣,由右向左讀,如“半兩”、“五銖”等,也有一些特殊的讀法,比如從左至右、傳形、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讀。這種情況下雙字錢文一般不容易誤讀。最容易讀錯的是多字錢文圜錢,大多依圓隨形,按順時針方向旋讀。如“漆垣一釿”、“銖重一兩·十二”等。
唐以后各代多以“通寶”、“元寶”作寶文,順讀、旋讀并行,形成一定的結(jié)構(gòu)。
明以后建立了專以“通寶”為寶義、順讀的固定結(jié)構(gòu),其間的演化過程容易造成誤讀,如受唐“乾元重寶”的影響而將宋的“乾道元寶”誤讀為“乾元道寶”等等。
只要掌握了各代錢文規(guī)律,即可避免這種錯誤。
順讀:按上下右左、先縱后橫的順序讀,始見于新莽的“六泉”,至元明清占絕對優(yōu)勢,遂成定型。如“小泉值一”、“咸豐通寶”等比比皆是。
旋讀:按上右下左順時針方向旋讀,宋錢中較多,元以后絕跡。如“大泉當千”、“大夏真興”、“天福元寶”、“淳化元寶”等。
先縱后左橫讀:按上下左右順序讀,極為少見,有“乾亨重寶”,且“重寶”二字為傳形,是漢以后所僅見。
右起先橫后縱讀:按右左上下順序讀,如“永安一百”、“太平天國”等。
左起先橫后縱讀:按左右上下讀,僅見“永安一十”孤例。
此外,新莽時期所鑄仿古布向十品的錢文是以上下兩橫列為序,先上列后下列由右向左讀,如“么布一百”至“次布九百”、“大布黃千”等,是比較特殊的讀法。
錢幣形制
古代貨幣形制十分復(fù)雜,僅用作貨幣的的幣材就不下幾十種,如銅、鉛、鐵、金、銀、玉、龜、貝、牲畜、皮革、谷帛、紙張等。但沿襲幾千年的基本形態(tài)是方孔圓形銅錢,其標準式樣是西漢元狩五銖、上林三官錢及唐初開元通寶,輕重適中,重約4克,肉好皆有周郭。此外也有圓形圓孔、圓形無孔、鏟形、刀形、長方形(錢牌)、不規(guī)則橢圓形等形式。同一錢,又有大小、輕重、成分、質(zhì)料、版別、錢面文字、錢背符號、有郭或無郭、重輪、重好、四出、決文、傳形等區(qū)別,有合背、合面、剪邊、磨邊、對讀、旋讀、復(fù)文等不同情況,按錢幣性質(zhì)分,又有記重錢、記值錢、年號錢、國號錢、記號錢、紀年錢、鎮(zhèn)庫錢、紀數(shù)錢、厭勝錢、廟宇錢、撒帳錢、羅漢錢、對錢、母錢、祖錢、開爐錢、樣錢等,這些情況有時有兩種以上并存現(xiàn)象,名目繁多,不勝枚舉。至于錢幣鑒定和文物考古方面所定的專門分類,那就更多了。
銅錢最普通的形制是小平錢,即一文小錢,又稱平錢,它是使用銅錢時代的最小貨幣單位,其直徑約2.4—2.5厘米,重約3—4克,又有折二、折三、折五、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四十、當五十甚至當百、當千大錢。
古幣的收藏誤區(qū)
花錢種類繁多,其中云貴爐花錢風格粗放,個性率真,但多數(shù)藏家對粗放之美、率真之美的認識還相當不足,因此,目光多局限于蘇爐和川爐工藝的如銅版畫般精致的花錢,但往往一絲不茍的略顯呆板。粗線條勾勒的,多重神韻不重細節(jié),隨意揮灑,一氣呵成,但卻不被市場認可。
目前,花錢收藏的主流是吉語花錢,較冷僻的宗教類花錢重視程度不足。只因宗教似蒙著一層神秘面紗,多數(shù)收藏者不愿感悟宗教的文化和魅力,這是“山鬼無精品”這類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
花錢收藏,重視天圓地方的正統(tǒng)之美,而輕視異形之美。如掛牌類花錢能表達其它花錢所表達的一切主題,還可用掛部分更多地展現(xiàn)文字或者圖案。掛部分的形制、線條、文字等信息可以作為判斷爐別的重要依據(jù),但多數(shù)藏家僅因其形狀便否定了其價值。[4]
古幣的收藏知識
貨幣自古今來就是人們發(fā)明出來用于商品流通的替代品。鑒定古錢首先要熟悉歷史,要熟悉和掌握貨幣史,要具備錢幣學的知識。
錢幣學是一門研究錢幣發(fā)生、發(fā)展與錢幣不同版別、質(zhì)地、形制、鑄造等特征的學科。在中國歷史上,錢幣根據(jù)厚薄、大小、錢文、紋飾可以分出許多不同的版別來,特別對宋代錢幣,人們研究的側(cè)重點更是在版別方面。錢幣一般有銅、鐵、鉛、金、銀等質(zhì)地,哪一個朝代曾鑄造過哪一種或幾種質(zhì)地的錢幣,對于鑒定來說,尤其顯得重要。
中國各個歷史時期鑄造錢幣使用的工藝技術(shù)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唐以前使用的是范鑄法,唐以后使用的是母錢翻砂法,就是這兩種鑄造錢幣的方法在各個時代所表現(xiàn)出來的工藝過程和技術(shù)水平也不盡相同。
比如先秦時期,貨幣以刀、布、圓錢、蟻鼻錢(又稱鬼臉錢)等為主。大部分的刀、布幣幣身極薄,刀幣的澆口在首端。
刀、布的澆口及邊緣常有澆鑄時擠出范外的多銅,因未加磨琢而呈自然狀態(tài)。
有些偽造的刀、布幣邊緣被挫磨光滑,實際上是畫蛇添足,暴露了偽造痕跡;又比如宋代錢幣一般是每換一次年號就新鑄一種錢,其鑄量、種類之多,為歷朝罕有。
北宋南宋時期基本以小平及折二錢為主,其間也曾發(fā)行大錢,其輪廓、大小都有一定標準。
自南宋淳熙七年開始,錢背以數(shù)字紀年,錢文書體也逐漸以宋體為主??偟膩碇v,兩宋錢幣的鑄工考究,徽宗時期尤為突出,別具一格的瘦金體用于錢文,秀美纖細的書法配以精湛絕倫的鑄工。
常使各種贗品相形見絀;宋錢的另一特征就是版別很多,有宣和、政和等數(shù)百種版別。南宋的嘉定鐵錢除大小不同外,又有通寶、元寶、重寶、新寶、永寶、真寶、珍寶、正寶、之寶、萬寶等十余種,而背文則以紀地、紀年、紀值的區(qū)別,如此現(xiàn)象自歷朝以來,實屬罕見,故宋錢收藏別有情趣。
目前市面上普通宋錢無人偽造,而康定、至和重寶背坊、虢,圣宋通寶、靖康通寶、元寶等高檔品種的偽錢較多,凡遇到這類錢幣時須慎重對待,要仔細觀察是否有做偽痕跡,是否與大量的普通北宋錢形制相符合。
猜你感興趣:
2.古錢幣收藏的方法
5.古錢幣收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