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紫竹的方法
種植紫竹的方法
紫竹印度、日本及歐美許多國家均引種栽培。那么種植紫竹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種植紫竹的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紫竹的方法
繁殖方法
移植母竹或埋鞭根繁殖。母竹以選2—3年生,稈形較矮小,生長健壯者為佳。挖母竹時,應留鞭根1米許,并帶宿土,除去稈稍,留分枝5—6盤,以利成活。埋鞭繁殖,應選生長良好的鞭根約1.5米左右,筍芽飽滿,2—3年生者,于早春二月間栽植為宜。
竹子盆景矮化制作技巧:
精選品種:盆栽竹子應以桿形奇特細且矮,葉子狹小、生長緩慢的小竹類為宜,如大佛肚竹、羅漢竹、四方竹、觀音竹、紫竹、斑竹、米竹、金剛竹等。
淺盆適栽:竹子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北方土壤堿性強可加入0.2%的硫酸液鐵。盆土選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盆竹移植時,先置于普通泥盆中,經(jīng)過30到40天的緩苗期,成活后再移植到淺盆中,填土不要太多,盆土過多,其根系生長速度過快,難以控制竹子的高度。
留好新筍:盆竹發(fā)筍期一般在4至9月,其中,7至8月為盛期初期和盛期,此時發(fā)筍量多,節(jié)間短而粗壯,成竹質量好,應盡量選留。
適時控水:竹子喜濕潤,怕積水。在新筍出土和旺盛生長期,適當控制澆水,保持盆土偏干,多曬太陽,控制其頂端生長,使其矮壯。澆水宜在上午9時以前,下午4時以后進行,炎熱的夏季應每天向葉面噴水2 到3次,以免葉尖枯焦,陰雨天切忌雨淋和積水,防止根系腐爛。
追肥宜少:竹子喜肥,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如堆肥、圈肥、綠肥。但盆栽竹子追肥應盡量減少,且只能夠使用薄肥,在春、夏季水施0.5%的尿素和1%的復合肥。為促使盆竹生長健壯,在生長后期適當追施磷鉀肥。
適當剝筍:新筍出土后7至10天后,高約10厘米時,可根據(jù)生長情況,每隔1天由下而上剝除1到2張筍殼,使其提前成熟,抑制生長量,促其矮化。
合理整形:盆栽竹子宜矮而集中,筍數(shù)也常取單數(shù),每盆栽植3、 5、7筍,對那些節(jié)長、位置不當、生長過密過弱的筍竹要及時剪除。待留好的筍竹達到構圖所需要的理想高度時,則應去其頂梢,促使發(fā)出側枝,側枝達到一定高度也要除去梢尖。
種植紫竹的技巧
整地作床
選擇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塊作苗床。苗床寬1米,長5米,共計22個苗床。苗床深翻平整后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對苗床進行噴灑消毒。
埋穗選擇
除保留分枝3-5個節(jié)的小段外其余枝葉全部剪除。對于選中的分枝,在同一母竹上,竹稈的上、中、下部位節(jié)上發(fā)育的枝芽質量是完全不同的。一般而言,上部竹節(jié)分枝較好,但因母竹上部直徑小,節(jié)間短,貯藏養(yǎng)分少,竹芽發(fā)筍消耗養(yǎng)分后易退筍。母竹下部由于受光少,主枝發(fā)育不良,甚至無主枝和芽,僅有的分枝也普遍較為瘦弱。母竹中部各節(jié)分枝發(fā)育良好,隱芽飽滿充實,生活力強,生長快,竹稈貯藏養(yǎng)分豐實,埋植后成活率較高,此部分是最理想的連稈埋枝育苗繁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