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一般需要做些什么呢
三伏天一般需要做些什么呢最新
傳統(tǒng)歷書規(guī)定:“夏至三庚便數(shù)伏”,意思是說,“從夏至日”開始往后數(shù),數(shù)到第三個“庚日”便開始入伏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伏天一般需要做些什么呢,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與分享喲!
三伏天一般需要做些什么呢?
“吃”是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北方有句俚語很流行,“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一來有麥收后嘗新的意思,二來在提醒人們,夏季飲食不能含糊。
夏天人們?nèi)菀资秤徽瘢溩釉趥鹘y(tǒng)習(xí)俗里恰好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另外還有一種說法稱,餃子的外形像元寶,也有“元寶藏?!钡囊馑迹燥溩酉笳髦鉂M滿。
伏日吃面的習(xí)慣也由來已久?!段菏洗呵铩酚涊d,何晏“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用新小麥磨成面粉煮湯吃,營養(yǎng)豐富又能發(fā)汗。
“三伏烙餅攤雞蛋”,末伏時天氣往往會稍微涼爽一些,烙餅也不會覺得太熱。再煮上一鍋綠豆粥,攤幾個雞蛋與烙餅一起食用,也算是美味。
烙餅也好,餃子也罷,每逢三伏,人們一直都在想方設(shè)法避暑,逐漸形成一種獨特的食俗文化。比如,北宋夏日節(jié)食是“伏日綠荷包子”,用荷葉裹包子,據(jù)說有清暑的作用。
揚州則有說法稱“入暑三伏,一伏一對童子雞”,指的是入伏以后有一種傳統(tǒng)進補方法,就是吃童子雞,一般以清蒸為主,有溫中健脾、補氣補血之功效。
“就老北京而言,以往越是天熱,越要來一碗冬瓜羊肉湯,趁熱喝了,有一個好處就是多出汗,借此把體內(nèi)的‘濕毒’及時排出來?!崩媳本┤粟w興力表示。
氣候炎熱時,室外活動要適度。飲食之外,沿湖賞荷花,也是一種消暑佳趣。盛夏時分荷花盛開,人們往往會挑一個適宜的天氣,出門賞荷。
三伏天由來
“三伏天”的“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我國古代采用“干支紀日法”,用天干與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金怕火燒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規(guī)定從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10天),從夏至后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份的10天,有的份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也稱終伏(有10天),總稱為三伏。
當(dāng)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xiàn)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xiàn)5個庚日,則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時10天,有時是20天,而“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因此,由于中伏的時間不確定,三伏的總長度,有時是30天,有時是40天。
三伏天美食
1、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tǒng)習(xí)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xí)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伏日吃面習(xí)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面。所謂炒面是用鍋將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后再磨面食之。
伏天吃餃子、烙餅、面條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麥之后糧食充足的喜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們,夏天飲食不可太湊合,要經(jīng)常犒勞一下自己,多吃點蛋白質(zhì)和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
2、伏天吃藕滋_涼血
藕作為一種養(yǎng)生食物,有清熱涼血,通便止瀉、健脾開胃,益血生肌,止血散瘀之功效,健康人群均可食用,老幼婦孺、體弱多病者尤宜,特別適宜高熱病人、吐血者、高血壓、肝病、食欲不振、缺鐵_貧血、營養(yǎng)不良者,可多食用。三伏天多吃些藕,對健康好處多多。
3、小暑黃鱔賽人參
俗語中常有“魚生火、肉生痰”的說法,那么魚和肉這些容易“上火”的食物,夏天自然應(yīng)該少吃。不過,黃鱔卻是個例外。黃鱔肉嫩鮮美,營養(yǎng)豐富,滋補作用強,所以在我國民間享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美譽!
4、酷暑吃伏羊冬病夏治
三伏天品食羊肉俗稱“伏羊”,歷史傳說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期。我國魯西南、蘇北、皖北、豫東等地區(qū)的人們認為此法能“以熱治熱、發(fā)汗排毒”,長久以來流傳著“夏天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yī)開_方”、“大暑吃羊肉湯,冬天不用穿絨衫”的說法。
三伏天一般需要做些什么呢相關(guān)文章:
★ 2019三伏天治風(fēng)濕的方式,三伏天治風(fēng)濕的妙方
★ 2019三伏天孕婦吃什么好,三伏天孕婦應(yīng)該注意什么
★ 三伏天可以游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