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兌換現金是不是假的
詐騙短信層出不窮。近期,又有不法分子冒用95588(工商銀行)、95533(建設銀行)、10086(中國移動)等客服電話發(fā)布可用積分兌換現金的詐騙短信。對此,學習啦小編提醒,不要點擊短信的網址謹防上當受騙。
【案例】玉溪一市民曾被騙300多元
搜索發(fā)現,昆明尚未有因此被騙的報道,有關云南的也僅有7月31日媒體刊發(fā)的一條消息。
消息來源于一條名為《玉溪市民遭遇銀行卡積分兌換現金騙局,注意防范!》的網帖,其中顯示:“今天收到建設銀行95533發(fā)來的短信,說我的積分滿10000可以兌換現金;下午同事也收到同樣的短信,而且按要求錄入了信息,還輸入了驗證碼,最后卡里的現金遺失301元。”
網帖刊發(fā)在高古樓論壇后,迅速引起網友關注。玉溪市公安局紅塔分局民警介紹,今年7月份,該局接到有關銀行短信積分兌現金的詐騙案件2起,目前正在立案偵查。
相比而言,外省的此類報道并不少見。今年3月25日上午11點左右,廣州市民高先生的手機收到一條“10086”發(fā)來的積分兌換短信,他隨即用手機登錄短信上的鏈接網址,并按照手機的提示信息輸入與銀行卡捆綁的手機號碼、提現密碼。提交后,高先生的手機就收到工商銀行以及建設銀行發(fā)來的銀行卡被消費支出的提醒短信,他的工商銀行卡和建設銀行卡一共被消費支付16900元人民幣。高先生才發(fā)現被騙,隨即報警。
今年5月的一個上午,重慶市民劉女士收到這樣一條短信:“尊敬的用戶您好,您的工商銀行賬戶積分可兌換1998元,請及時登入我行網址進行兌換,逾期失效(工商銀行)。”劉女士見發(fā)件人是工商銀行服務電話95588,再加上她本就持有一張工商銀行銀行卡,便按照信息上的提示進入了網址,輸入銀行卡號、身份證號和手機驗證碼,這才發(fā)現卡里的幾百元沒有了。
分析報案者中“80后”占半數以上
昨天,受訪的多名市民表示,他們近期都收到了類似短信。
警方對此介紹,當前利用銀行積分兌換進行詐騙的案例屢屢發(fā)生,是因不法分子利用偽基站模仿了行業(yè)公眾號碼,取得受害人信任,然后再以一個釣魚網址誘騙受害人登錄,輸入賬號密碼。這個看似為官方網址鏈接的背后則是一個利用信用卡購買商品的鏈接,一旦用戶輸入賬號密碼后,就會完成購買,而用戶的信用卡就會被扣款。
警方表示,從2014年至今,云南警方已經接報同類型案件百余起。此類案件大多打著年底積分不兌換就要過期的名義實施詐騙。與以往電信詐騙所不同的是,這一類案件的受害者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在目前報案的受害者中,“80后”占半數以上。
與傳統(tǒng)電信詐騙不同的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上網和手機支付逐漸成為現代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因此,犯罪分子轉變了詐騙手段,將詐騙實現的終端從實體的銀行轉移到了手機上。“一方面在手機上操作,網址往往顯示得不清楚,操作者難以發(fā)現是釣魚網站;另一方面,利用手機轉賬跳過了銀行柜面這一關,少了一道提醒,使得這一類新型詐騙手段容易得手。”昆明警方介紹。
銀行客服 從未發(fā)過積分兌現金短信
面對類似詐騙短信,云南移動客服人員介紹,市民如果收到此類信息,可撥打10086咨詢求證,兌換手機積分要登錄正規(guī)的移動官方網站。工行和建行的工作人員也表示,他們從來沒有發(fā)過網上銀行失效和積分兌換現金的短信,他們建議用戶務必認清兩家銀行的官方網站后再進行操作,防止進入假網站被騙。
【警方提醒】 收到類似短信先打客服電話核實
警方建議市民,因此類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設置的偽基站多在廣州等沿海地區(qū),案件偵破難度很大。一直以來,類似案件的破案率并不高。因此,市民收到類似短信后,一定要提高警惕,尤其是提醒您積分兌換、中獎等信息,要多加甄別,最好撥打銀行客服電話核實,切不可按照短信中提供的網址和步驟操作,以免給自己帶來損失。
工商銀行兌換現金是不是假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