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主題閱讀讀后感
自語文主題閱讀活動開展以后,教學成果斐然。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語文主題閱讀讀后感,希望你喜歡。
語文主題閱讀讀后感篇一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出于對孩子的生命自覺,出于傳承文化的神圣使命,我深知,我的任務絕不僅在于教孩子學習語文。我力求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語文的精神世界,創(chuàng)造一種幸福的語文課堂,創(chuàng)造一個享受的學習過程,力求用語文滋養(yǎng)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心靈愉悅,讓孩子心靈智慧,讓孩子心靈美麗。因為“心靈的素質(zhì),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塑造一個健康、美好、智慧的心靈,就等于為孩子鋪就一條灑滿陽光、鋪滿鮮花的成功大道。”
“新語文主題閱讀”陪伴孩子們一路走來,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個月,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這個教育理想不再是神話,而是變成了一種可觸。
一期以來,“讀書”成了孩子們課內(nèi)、課外的主要學習內(nèi)容,他們快樂地讀著,享受著。
上語文課,成了孩子們一件值得期盼的事情。每當一節(jié)課結(jié)束,我說“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分享!”,抑或偶爾調(diào)課,我宣布“下節(jié)課改上語文!”,孩子們會情不自禁地齊聲歡呼“吔!”,個個興奮溢于言表。因為語文課是真正屬于他們的課堂,他們隨著篇篇美文,走進廣闊的語文世界享受語文:在山水畫廊欣賞幅幅畫卷,體會畫山繡水中的詩情;沉醉于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領(lǐng)略心靈花朵的芬芳;走進自然,揭秘自然,感嘆“自然是人類之師”;透過硝煙里流淚的眼睛,喚起他們對和平的向往;聆聽一支支生命的贊歌,萌動了對生命的思考;行走鄉(xiāng)下人家,感受小橋流水的婉約;分享一份份成功的甜蜜,發(fā)現(xiàn)成功并不遙遠;在“故事樹”下乘涼,回味馨香一片……我引領(lǐng)孩子們在讀中品味:讀中賞景、讀中陶情、讀中悟法、讀中明理,嵌入自己的生命和靈魂,和作者及文中角色情情相融、心心相印,徹底打開生命的機體,讓生命中的每一個細胞、每一寸肌膚去感受、去觸摸,去享受文學的魅力,享受課堂的幸福。我與孩子們一起歡笑、一起流淚、一起沉思、一起震憾。
語文課上,我與孩子們平等對話,共同分享閱讀體驗。他們不再“悶課”,有感而發(fā)、主動質(zhì)疑、暢所欲言,甚至自主發(fā)言,站起來就說,不吐不快。感情朗讀,擬情擬境,人入文、心入文、情入文;品詞析句,“潛心會文本”,感受語言的無窮魅力;真情體驗,“入境始與親”,句句總關(guān)情;課堂辯論,唇槍舌劍、妙語連珠、高潮迭起……孩子們享受語文,享受文學,享受課堂,享受成長的快樂,思考的快樂,創(chuàng)造的快樂,智慧的快樂,人性的快樂……
家庭作業(yè),沒有了字詞抄寫,更沒有習題、試卷,孩子們有了足夠的時間享受讀書。
開學第一天,我送給每個孩子一本閱讀摘抄本,鼓勵他們除了在書上作閱讀批注,還可以摘抄文章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美語段,以達到積累的閱讀目的。孩子們?yōu)樽约旱恼救×藰O富個性的名字,寫下了一句自己喜歡的讀書格言,并畫圖畫、作裝飾,把本子打扮得漂漂亮亮。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說:“教育并不是一種告訴和被告知的關(guān)系,而是主動性和建設性的過程”。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主動性,把讀書的過程變成一個語言自主積累的過程,對閱讀摘抄我不作“量”的要求,只重“興趣”的激發(fā)、“方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yǎng)。我讓孩子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創(chuàng)意地設定摘抄欄目、自由摘抄、自由裝飾。孩子們的潛能被激發(fā),自主意識被喚醒,興趣之火被點燃,閱讀摘抄漸漸成了習慣,有的孩子甚至天天堅持。有時,我一早走進教室,就有孩子舉著他的摘抄本跑過來,興奮地說:“老師,看看我的摘抄!”“老師,昨晚我一摘抄就停不了筆!”“老師,我的摘抄本又換新的了!”……翻開一個個摘抄本,猶如欣賞孩子們的一份份杰作:“美詞花園”、“佳句森林”、“經(jīng)典存盤”、“詩詞回放”、“快樂文段” 、“他山之石”……留下了書中彌久飄香的文字;“心心相映”、“融入文章”、“我筆寫我心”、“我是小小評論家”、“舒心之談”……抒寫了心中蠢蠢涌動的真情;鋼筆字一筆一劃,提筆當練字,摘抄本上一定是孩子最工整的書寫;精美的邊框,意蘊豐富的配圖,分明就是孩子們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
除了主題閱讀,孩子們還快樂地誦讀著經(jīng)典?!墩撜Z》《弟子規(guī)》《大學.中庸》《墨子.修身》等選段,如涓涓溪流滋潤孩子的心田,讓他們接受中國幾千年精深文化的傳承與濡染;篇篇內(nèi)涵豐富、意義深遠的中外詩篇,我?guī)ьI(lǐng)孩子欣賞性誦讀,慢慢品味、咀嚼、感悟;首首兒童小詩,向兒童展示了一個個情趣豐富的想象世界,點燃了孩子想象、創(chuàng)作的火花……早間誦讀時,教室里書聲瑯瑯、其樂融融;課堂上,孩子們學以致用,旁征博引,體驗到了誦讀的成功;課后,他們分小組比賽,爭奪“背誦大王”。
孩子們在閱讀中思想深刻了,情感細膩了,語言豐富了。在新語文主題閱讀中,一個個主題打開了孩子們心靈的一扇扇窗戶,架起了通向生活的一道道橋梁,激發(fā)了寫作的靈感,豐富了寫作的素材,拓展了寫作的空間,提升了寫作的水平。主題單元作文,由讀到寫,水到渠成。“寫什么”、“用啥寫”、“怎樣寫”的幾個作文難題漸漸被解決了,孩子們仿寫、續(xù)寫、自由創(chuàng)作,寫讀后感、寫詩歌、寫隨筆,想寫就寫,想怎樣寫就怎樣寫,寫出了篇篇精彩的美文。例如,閱讀了“生命”主題的文章,汪姝含同學寫下了一首小詩——
生命的天平
假如我有一架天平,
一架神奇的天平,
一架可以稱量生命的天平,
我要為每個人放上生命的砝碼。
我在秤頭放上生命,
在秤尾放上嫉妒與仇恨,
呀!秤頭重重落下,
原來生活中需要拋棄的,
就是嫉妒與仇恨。
我在秤頭放上生命,
在秤尾放上快樂與自由,
呀!秤頭高高升起,
原來生活中需要收獲的,
就是快樂與自由。
我在秤頭放上生命,
在秤尾放上真誠與平凡,
呀!兩邊互相平衡,
原來生命的真諦,
在于真誠與平凡。
我想,假如我也有一架神奇的天平,我一定要為一期以來我的新語文主題閱讀之路稱量一番。使天平平衡的另一端放著的是什么呢?一定是我和孩子一學期的成長與收獲、快樂與享受,還有遺憾與不足……
我慶幸我是一位語文教師,我可以用語文滋養(yǎng)孩子的心靈;我慶幸我能牽手“新語文主題閱讀”,我可以和孩子一起享受語文!
感謝有你,新語文主題閱讀!
語文主題閱讀讀后感篇二
第一個單元備課時,我反反復復地讀著四本書中第一單元的每一篇文章,在書桌前坐了半天卻無從下筆。十四課時,按慣例教4篇課文,如今在同樣的時間內(nèi)怎樣整合四本教材的內(nèi)容組織教學?我在網(wǎng)站上查看了許多備課課例,又把這個最大的困惑在qq上與黃田小學的幾位老師交流——“樹立大語文觀”,“從教材出發(fā)”,“遵循整體性原則組織教學”,“以一個主題式問題引領(lǐng)單元閱讀”……仿佛開云見日,我的思想逐漸明晰:主題閱讀不再是一課書一課書地教,而是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地教;課堂的學習方式不再是一篇文章的散敲碎打,而是圍繞一個主題式問題的整組教學;課堂教學不再是繁瑣講解、不停發(fā)問,而是要把寶貴的時間用在“引領(lǐng)閱讀方法,分享閱讀體會”的刀刃上。
我翻開備課本,在第一頁上寫下了一句話:“以課堂之有限,引領(lǐng)閱讀之無限”,開始了第一單元的備課。
第一單元主題是“畫山繡水蘊詩情”。教材中第一課是三首描寫自然風光的詩詞,《桂林山水》《記金華的雙龍洞》《七月的天上》是三篇經(jīng)典游記;《新語文主題主題閱讀》中安排了八篇精美的寫景散文,作者用生動優(yōu)美的語句,并以他們獨特的感受,描繪了大自然各種令人神往的景觀;《經(jīng)典誦讀》中則是八首寫景的古詩和兩首現(xiàn)代詩;《拓展閱讀中》還有一些與教材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美文欣賞。首先,我確定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品味,感受語言的魅力;體會作者是怎樣用優(yōu)美詞句表情達意的;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千山萬水的熱愛之情。圍繞教學目標,我充分研讀每一篇文本,大膽地重組了教材,設計了本單元的整組教學:
學習《古詩詞三首》,我把三首寫景的詩詞進行比較教學:交流對三位作者的了解,并復習所學過的詩詞;放手讓學生憑借課文中的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嘗試學習,感知詩詞大意;比較三首詩詞所寫時間、景物、各自特點有什么不同;通過吟詠詩詞、想象畫面、體會意境,體會詩人在景物描寫中表達的三種不同的情感——“孤獨”、“喜愛”、“懷念”。接下來的兩節(jié)課,我又帶領(lǐng)孩子們一起賞析了《經(jīng)典誦讀》及《拓展閱讀》中自己喜歡的有關(guān)山水風光的古詩詞,并結(jié)合語文園地一“日積月累”的寫景詩詞名句進行了詩詞拓展誦讀。在分享賞析、反復誦讀中,同學們不知不覺背下了《春江花月夜》《江南春》《烏衣巷》《暮江吟》《憶江南》等多首同主題的詩詞。在最后的展示誦讀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興趣盎然,紛紛展示學習的收獲,分享積累的快樂。
教材中的《桂林山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值得學生反復品味詞句,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是引領(lǐng)學生閱讀同主題文章的典型范文。這課教學,我安排了兩課時:引入課題,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時,我讓孩子們閱讀了《拓展閱讀》中的《為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學習第二自然段,為了進一步了解漓江的水的特點,我引入了課后閱讀鏈接中小詩《濃碧》的賞析;在反復品味文章二、三自然段的語言特點后,學生模仿課文,用相同的句式進行了仿寫練習;學完課文,學生又欣賞了《拓展閱讀中》的美文《漓江美》,進一步豐富了他們對桂林山水的感受。
接下來,圍繞同一個主題式問題——“景物各有什么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的”,學生閱讀了《主題閱讀》中的《三峽之秋》《阿里山的云霧》《海南的冬天》《青海湖,夢幻般的湖》。在分享交流中,孩子們朗讀他們最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充分表達了他們對這些自然風光的喜愛,評價賞析了作者不同的表達風格。他們在愉快的閱讀交流中,積累了語言,學習了作者的表達方法,實現(xiàn)了單元主題閱讀的目標。
而《鼎湖山聽泉》《霧中情》《黃果樹瀑布》《游松山》幾篇游記則放在了教材課文《記金華的雙龍洞》《七月的天山》教學之后閱讀,除了體會景物的特點和作者的表達方法以外,便于學生在類比中學習,領(lǐng)悟“按游覽順序進行敘述”的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在本單元的最后一節(jié)主題閱讀分享課上,圍繞“最喜歡的語句段落和詩詞名句”、“印象最深的一種美景”、“最欣賞的一種表達方法”這三個問題,孩子們進行了單元閱讀分享。他們或情感誦讀,或抒情達意,或欣賞評論,或聯(lián)想品味……不難看出,在整整兩周的主題閱讀中,孩子們在大自然的美好畫卷里快樂徜徉,既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靈,又豐富了語言積累,增加了文化積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