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的讀后感600字怎么寫
《邊城》是沈從文先生理想的夢境,他將對山水的熱愛化作文字融入夢境。茶峒自然風景清新雋秀,江水清麗綿延,江上的渡船每日運行于山水之間,儼然點綴了這如詩的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邊城的讀后感600字,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幫助!
邊城的讀后感600字怎么寫1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山清水秀名為"茶峒"的小山城,小溪潺潺,溪邊一戶人家,一位老人,一個女孩,一只黃狗相依為命。老人與女孩負責過渡人渡船。他們相伴在清晨聽鳥鳴犬吠,相靠在黃昏看朝霞余暉,十分悠然自得。后來女孩與掌水碼頭的兩個兒子相識,他們都喜歡上這個女孩,最后大兒子為成全弟弟,傷心外出卻遇難,而二兒子因愧疚哥哥便未迎娶女孩,女孩的爺爺也在風雨中離去。女孩執(zhí)著的等待二兒子歸來。
《邊城》的作者沈從文在這本書中用許多筆墨來刻畫翠翠這一形象。從黑黑的皮膚,水晶清明的眸子,為人天真活潑又乖巧到初遇二兒子儺送情竇初開的羞澀……沈從文都刻畫得栩栩如生,大兒子天保性情豪放豁達。
二兒子儺送眉清目秀,聰明富于感情,很受父親偏愛,人稱“岳云”。儺送從與翠翠初遇被誤會了自己好意到與哥哥輪流唱歌追求翠翠,再到最后的因心里對哥哥有虧欠不愿娶翠翠,很富有情感。爺爺也是整本書中關鍵人物,爺爺善良淳樸,熱心好客,因為女兒和女婿的悲劇,在他內心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害怕翠翠走母親老路,結果因天保的死,造成孫女的悲劇,他又無能為力,只能撒手而去,最后死于意外,也許正是他孤獨的歸宿。
書的結尾"或許他永遠不會回來,或許他明天就會回來",哀不傷,在凄婉中結束。兩顆雙子星,一顆在這頭,一顆在那頭。無情的洞庭湖吞噬了天保,只留下儺送在岸上遙遙的觀望。他一半的熱情隨哥哥的死而消失了,內心的自責又將另一半隱去,在某個寂寞的早晨,二老悄悄離去,帶著滿心的傷痛,去尋找自己的命途,留下翠翠無止的等待。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對二老的行為不免有些責備,他辜負了翠翠的一片癡情。也許對翠翠來說,等待縱是孤獨,但已在最美的年華相遇,夫復何求?結尾造物弄人,但我們知道,并非每個故事結尾都是完美的,有了生活中的悲歡離合,故事也會更加真實。
邊城原始淳樸的民風和人情,謳歌了一種淳樸的象征著愛和美的人性和人生,也表達了作者的理想追求。
邊城的讀后感600字怎么寫2
來到地下室,東西雜亂無章地堆著,母親讓我好好收拾收拾,我有些心不在焉,隨意的翻騰著,眼前一個小盒子孤單的在墻角放置著。思緒來到幾年前。
那是外婆去世的幾天前,她已經被病折磨得下不了床,整個人面黃肌瘦,講的話也不清不楚,當時她喊來我,指了指床底下,我知道那有個小盒子,是外婆最寶貝的,之前外婆時不時的就會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輕輕的擦拭著,但是那時的外婆,已經沒有這么多力氣去再將它擦洗。我小心翼翼的拿了出來,輕輕撣了撣上面的灰塵,打開了正前面的小扣,里面躺著的是一本破舊的書,書名依稀可以辨認,是《邊城》。
我拿著走上客廳,母親和我一起翻閱了起來?!哆叧恰返闹魅斯写浯?,翠翠的爺爺,儺送還有天保。邊城寫的是一個戀愛故事,情節(jié)樸素優(yōu)美。湘西山城茶峒順順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同時愛上了城邊碧溪老船夫的孫女翠翠,天保明白了這個三角戀的實情,深知不能勉強,主動選擇了退出。這種手足情深讓我有些情不能自己,我知道這是哥哥對弟弟的愛。結果卻是讓我意外,天保孤獨的外出闖蕩,死于意外。天保的死給儺送也帶來了承重的打擊,以至于最后儺送也離開了,看到這,我覺得為了親情放棄了愛情,是可悲的,而翠翠獨自承擔著所有的變故,在等著,等著那個也許永遠不回來,也許明天就回來的人。
《邊城》里那些淳樸善良的鄉(xiāng)親們也讓我向往。翠翠和祖父去看龍舟比賽,當地的龍頭大哥順順送他們很多吃的。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們過河不收渡船錢。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圍的鄉(xiāng)親都來幫忙。他們雖然生活很清苦,卻能夠互相幫助,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那個偏僻的小鎮(zhèn)。每一個人都有寧靜的理想,人與人之間沒有私心,愛護著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彼此互幫互助,共同建造一個家一樣的世界。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像《邊城》中的人一樣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去生活。
故事的結尾,不是那么堅定有力,充滿希望的,我看到了無奈。但是讓我回憶更多的是人性的美麗,是愛情的美麗,親情的美麗,鄰里之間友愛的美麗。讓我的心靈得到了凈化,好似一股清泉流淌于全身。
或許全書著重在于愛情,但是我看到的是更多的親情,在我心中,那種血濃于水的親情,一直揮之不去,久久縈繞。
邊城的讀后感600字怎么寫3
沈從文先生的一本《湘行散記》將我們帶入了那陌生而又神秘的湘西,而他的《邊城》讓我們認識了生活在那片熱土上的人民。
在我初讀《邊城》一書時,書的內容似乎只是一個發(fā)生在湘西苗族異地略帶凄美的愛情故事,但當我再次細讀兩遍之后,其實沈從文還在全書中表達了些更深層的東西,除了愛情,更反映了當時湘西的一個社會。
透視《邊城》的深層文化隱喻,可以發(fā)現,沈從文先生對湘西文化的眷戀和他對苗漢、中西文化沖突的思考與隱憂。正如這位“對于農民與兵士,懷了不可言說的溫愛”的沈從文先生所說,“我將把這個民族為歷史所帶走向一個不可知的命運中前進時,一些小人物在變動中的憂患,與由于營養(yǎng)不足所產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樣活下去’的觀念和欲望,來作樸素的敘述。”,也正是在這“樸素的敘述”和《邊城》中的幾個普通角色中,我們所看到的卻是漪瀾萬狀,莫可方物。在全書中既有湘西溫婉矯健的民俗風韻,更有著深入骨髓肌里的東方神韻,同時也不乏作者對于潛藏憂患的深層思考。
翠翠是沈從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翠翠在風日里長養(yǎng)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麋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到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啾著那陌生人。
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心機后,就從從容容在水邊玩耍了?!边@個形象可以說是“優(yōu)美、健康、自然”,也正表現了沈從文先生發(fā)自心底的對于湘西苗族人民的熱愛。不過這形象也含有深深的隱痛,“黃麋一樣……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隱喻苗族先人在漢族的壓力下,從中原地區(qū)向洞庭湖地區(qū)遷徙,并溯沅水退入湘西的深山里,深山是他們最后的庇護所和自由天地。
翠翠這個無所歸依的孤雛無疑是湘西苗族文化的象征。
邊城的讀后感600字怎么寫4
15歲的花季,每個正在成長中的少女的腦中充滿的都是各種奇妙的幻想。在她們不愿向別人透露的心中不乏有情竇初開的悸動和遇見心上人的抨抨心跳,這是每個少女共有的秘密。中國京派小說代表人物沈從文先生筆下的《邊城》就描寫了一位15歲妙齡少女和她善良祖父的故事。
《邊城》著部小說共有4位主要人物。任性,嬌氣,孝順的翠翠;閱盡人事,飽經風霜的苗族老船夫;豪爽,正直,與人搏斗時敢于挺身而出,吃苦,出力時從不退縮的天保,儺送兄弟。這四個人的行為,感情便成了《邊城》的線索?!哆叧恰纷鳛橐徊恐袊泥l(xiāng)土抒情的經典之作,也就是作為一部“牧歌”的經典之作,集中體現了湘西的人性之善,人性之美。這部小說的主要內容是:在風光秀麗的湘西峒水流域的一個小城市中,與世無爭的70歲擺渡老人和15歲外孫女翠翠相依為命。美麗純潔的翠翠在一次端午與船總的二兒子儺送邂逅,并對他一見鐘情。
沒想到船總的大兒子天保也喜歡翠翠。更嚴重的是,一座新碾坊又加入了這場競爭——團總將它作為虐人的陪嫁,正托人向順順放口風,要儺送作女婿!為了翠翠的幸福,老船夫竭力奔走,為翠翠的事操碎了心;另一方面,儺送兄弟也約好以唱山歌的方式來贏得翠翠的心。結果,天保不敵儺送,不幸敗北,又在一場意外中喪生。儺送和船總順順都誤以為是老船夫的錯。儺送被逼賭氣下行,老船夫因為不被人所理解,心力交瘁,終于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去世,只留下翠翠一人獨自守在渡口,等待儺送的歸來。
《邊城》的結局是一個悲劇,末尾不禁令人傷感。回頭想想,在這里面有很多構成悲劇的因素。從現實來講,碾坊和渡船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碾坊代表了一種實用的,功利的一金錢地位為標準的婚戀觀;渡船所代表的是一種自由的,出于心靈相互吸引的傳統(tǒng)古樸的愛情觀。這兩種愛情觀發(fā)生了沖突。在作品里邊,事實上是以碾坊為代表的這種力量,這種勢力取得了勝利。爺爺之死,兩個人沒有最終結合,都跟現實層面的這兩種力量沖突有著密切的關系。
邊城的讀后感600字怎么寫5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合上手中的書,古樸的封面,單一的色調,正如沈先生的文字一般,有著讓人在紛亂中心安的作用。讀了沈先生的《邊城》之后,我好像也變得如茶峒人那樣安靜、和平了。
翠綠的山,清澈的溪水。孕育著茶峒小鎮(zhèn)一班厚實而又樸素的人。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茶峒人是不功利的。爺爺擺渡死不肯收錢,反而到處請人喝酒,買豬肉互相推錢,小鎮(zhèn)里婚嫁自由,只要兒女們喜歡。即便是文中最有錢的順順,也是一個不十分在意錢的人,慷慨得很。而小鎮(zhèn)里,有錢人家的兒子喜歡窮人家的姑娘,拋了門當戶對的聘禮,要娶窮人家姑娘,也不是什么新聞。
生活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擺渡的依然來回于河岸之間,打牌的依然喧鬧著……然而這一切正常的好像令人發(fā)慌。也許這真的應驗了那一句話:暴風雨來臨之前總是平靜的。翠翠跟爺爺相依為命的生活依然如故,然而在哪一天,有個男孩的身影闖進了她的心里,于是她就有了秘密,那跟虎耳草與山歌有關系的秘密。這個屬于她的秘密在她看來是甜蜜的,因為在她睡覺的時候也咧著嘴笑,一副甜蜜快樂的樣子就可以知道。
翠翠與二老第一次的見面兩人便已一見鐘情。情竇初開的翠翠把心中情愫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著,不對任何人提起,甚至是她至親的爺爺。日子如翠翠家門前的溪水一樣靜靜地向前流淌著,少女的羞澀使翠翠在面對二佬時更多的是出奇的冷漠。而此時,大老也愛上了翠翠并請人做媒。翠翠驚慌之中雖未向他人表明她的心意,但她已經有了自己內心的選擇。
悄然出現的重利輕義的外來文化,透露出沈先生的擔憂。邊城中最具“勢利”性的,就是那間碾坊,而碾坊的主人出場,就是金錢相伴,碾坊夫人十分自然地從身上摸出一銅子,塞到翠翠手中,就走了,完全不同于當地風情。邊城式的鄉(xiāng)土氣息,在外來文化的侵蝕中,到底往何處去,這是沈先生的一直來的擔憂,他既愛這泥土氣味,憎惡重利輕義,以鄉(xiāng)下人自居,但又看到大勢必然,純粹爺爺式的文化傳統(tǒng)行將死去,翠翠的去向象征著這邊城文化到底往何處去。
翠翠嫁給已請人說媒大老,沈先生對大老不滿,嫁二老,象征著本土文化的變質,但是以沈先生的性格,又不愿看到翠翠又不好的結局,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其實竭力呵護著他們。因此,邊城以等待做結局,不讓翠翠走向必然走向的未來。
在天寶和儺送互相表明態(tài)度后,天寶溺死在湍急的漩渦之中;儺送之前只要渡船不要碾坊的決心也由于大哥的死也變得不再堅定如初,加上家人的反對,他毅然離家闖天下,沒有人知道他什么時候會回到恬靜的茶峒。孤獨的翠翠再沒有聽到在夢里將她拖起的悠揚的歌聲,她對此還一點都不知情。
在恬靜的后面,暴風雨來的是如此的猛烈,全不顧一個柔弱的女孩子是否能承受——爺爺在一次暴風雨后死去,剩下她伶仃一人,每天只能形影相伴;接著是二老的出走,只留給翠翠漫長而又無期的等待。思念——翠翠只有苦苦的思念,苦苦的幻想。
可不管經歷多少狂風暴雨,翠翠性格中茶峒人的向上永遠不會改變,對美好明天的向往永遠不會改變,宛如那座白塔,永遠在翠翠心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