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精品沙发,日韩在线精品视频,亚洲Av每日更新在线观看,亚洲国产另类一区在线5

<pre id="hdphd"></pre>

  • <div id="hdphd"><small id="hdphd"></small></div>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導游詞大全 > 山東導游詞 >

      山東導游詞模板范文

      時間: 詩琪1201 分享

        下面是小編整理整合的關于山東的一些導游詞,歡迎閱讀借鑒,希望對你們喜歡。

        南京棲霞寺導游詞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南京棲霞寺旅游,首先我先給大家介紹下南京棲霞寺~

        棲霞山位于南京城東北22公里,又名攝山,南朝時山中建有“棲霞精舍”,因此得名。棲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撥286米,又名鳳翔峰;東北一山,形若臥龍,名為龍山;西北一山,狀如伏虎,名稱虎山。棲霞山古跡名勝很多,她的深秋紅葉,特別是2000年發(fā)現(xiàn)的“東飛天”石窟,成為蜚聲海內(nèi)外的旅游勝地。

        棲霞山?jīng)]有鐘山高峻,但清幽怡靜,風景迷人,名勝古跡,遍布諸峰,被譽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棲霞,楓林如火,漫山紅遍,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素有“春牛首,秋棲霞”之說。

        棲霞山馳名江南,因為不僅有一座棲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巖和隋朝名構(gòu)舍利塔,還因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譽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間素有“春牛首、秋棲霞”。山西側(cè)稱楓嶺,有成片的楓樹,深秋的棲霞,紅葉如火,登高遠望,甚為壯觀,景色十分迷人。

        棲霞山風景區(qū)的第一景是明鏡湖,有“彩虹明鏡”碑立于湖邊,它位于棲霞寺大門西面,面積約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間興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橋與岸相連,造型精巧,向東有月牙池,向前就來到棲霞寺大門。

        棲霞寺座落在棲霞山中峰西麓。南齊永明元年(483年),隱士明僧紹舍宅為寺,稱"棲霞精舍",后成為江南佛教三論宗的發(fā)祥地。 棲霞寺是南京地區(qū)最大的佛寺,現(xiàn)有山門、天王殿、毗盧殿、藏經(jīng)樓、鑒真紀念堂等主體建筑。

        棲霞寺座落在棲霞山中峰西麓。南齊永明元年(483年),隱士明僧紹舍宅為寺,稱“棲霞精舍”,后成為江南佛教三論宗的發(fā)祥地。),唐代時稱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間,規(guī)模很大,與山東長清的靈巖寺、湖北荊山的玉泉寺、浙江天臺的國清寺并稱天下四大叢林。清咸豐年間毀于火災。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現(xiàn)主要建筑有山門、天王殿、毗盧殿、攝翠樓、藏經(jīng)樓等,為南京地區(qū)最大的寺廟。

        千佛巖在鳳翔峰西南麓。聞名遐邇的“東飛天”就在中102號佛龕中。南齊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紹之子與智度禪師合作開鑿三圣像以紀念明僧紹。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龕上出現(xiàn)佛光,驚動齊梁貴族,于是紛紛前來鑿石造像,從南朝齊永明二年至梁天監(jiān)十年(484-511年)逐漸開鑿而成。又據(jù)傳,棲霞寺創(chuàng)建人僧紹曾夢見西巖壁上有如來佛光,于是立志在此鑿造佛像。

        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齊永明二年(484年)開始與僧智度禪師在西壁上鑿佛龕,鐫刻了三尊佛像,這三佛合稱“西方三圣”,該殿也稱“三圣殿”。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龕,或七八尊一室。佛像始有515尊,分鑿于294個佛龕中,望之如峰房鴿舍,號稱千佛崖。

        后來,唐、宋、元、明各代相繼在紗帽峰都有開鑿,連南朝在內(nèi),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數(shù)丈,小者僅盈尺。其中“大佛閣”為開鑿時間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石窟,鑿于南齊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無量壽佛坐像高達12米。

        2000年南京旅游界要說有什么大事恐怕只有棲霞山發(fā)現(xiàn)“東飛天”,各大媒體更是抓住這一熱點進行大量報道,學術界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使“東敦煌”、“東飛天”蜚聲海內(nèi)外,很多人慕名而來。“東飛天”位于中102號佛龕中。

        這個洞龕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頂?shù)膬山M飛天為橙色,線條清晰可辨,中間佛像頭頂?shù)幕鹧骐[約可見。雖然僅有這么兩對飛天,但這是我國所發(fā)現(xiàn)的最東部的“敦煌遺跡”。最近又傳來消息稱在千佛巖旁的舍利塔上又發(fā)現(xiàn)了飛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線條皆與敦煌相似,據(jù)有關報道稱,這一發(fā)現(xiàn)進一步豐富了"東敦煌"的文化內(nèi)容。

        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壽元年(601年),始為木塔,后毀于唐武宗會昌年間?,F(xiàn)存之塔系南唐時高越、林仁肇建造。從棲霞寺南側(cè)圍墻外山路向東行不遠,就可看到舍利塔,該塔用白石砌成,五層八面,高約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態(tài)生動傳神。

        塔基上刻著釋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誕生、出游、苦行、坐禪、說法、降魔、涅般。該塔為五級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塔基上浮雕釋迦八相圖和海石榴、魚、龍、鳳、花卉等圖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賢騎象圖和文殊菩薩像,像上還刻有“匠人徐知謙”等題名。

        塔檐下雕飛天、樂天、供養(yǎng)人等像。第二層以上每面都刻兩個圓拱形龕,均內(nèi)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計64尊,雕刻精細,甚為生動。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細膩、精湛,裝飾華麗,為佛教藝術在江南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88年舍利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棲霞山還有若干自然奇觀,饒有情趣。如棲霞寺東北,平山頭的南坡上有一處青灰?guī)r石,表面呈波浪狀,人稱“迭浪巖”,十分罕見。此外還有“青鋒劍”、“天開巖”、“一線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觀。

        南朝石刻

        體現(xiàn)南京南朝古都神韻的藝術瑰寶——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蘇省內(nèi)共有32處,其中南京地區(qū)有19處,分布在江寧、棲霞等處,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劉宋,距今約1500年,19處陵墓石刻中,帝陵共3處,另有失考墓7處。

        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方向,石刻距陵墓約千米左右,一般都包括鎮(zhèn)墓神獸、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幾種。鎮(zhèn)墓神獸分雙角天祿、獨角麒麟與無角辟邪三種,形態(tài)基本相似,均體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張齒露,目含兇光,腹部兩側(cè)刻有雙翼,四足前后交錯,神態(tài)威猛莊嚴。天祿與麒麟僅限用于帝陵,辟邪則專用于王侯墓前。

        位于棲霞區(qū)獅子沖陳文帝陳倩永寧陵前的天祿、麒麟,是帝陵石獸的代表作。它們相向而立,造型矯健靈活,雕刻手法細致圓熟,已脫盡漢代簡樸作風,給人以挺拔、豐滿的印象。而位于仙鶴門張家?guī)齑宓牧号R川王蕭宏墓,墓前的辟邪雄渾簡練,雕刻技法嫻熟,造型的整體和局部皆十分和諧,顯示出一種勻稱美,是王侯墓前石辟邪的代表作。

        神道石柱又稱華表,以棲霞十月村吳平忠侯蕭詹墓的碑文保存最為完整。南朝立碑較少,千百個碑毀散湮沒,流傳極少,而此碑巍然獨存。石碑通高5.16米,分碑首、 碑身、龜趺三部分。碑身鐫刻當時著名書法家貝義淵所書2840多字的楷體碑文,是十分罕見的書法藝術珍品。

        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漢,下啟隋唐,而與同時代的北朝石窟藝術遙相媲美,在中國石雕藝術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中國古代石雕藝術的杰作,也稱得上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珍品,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祿、麒麟雕刻

        精美者,當屬位于棲霞鎮(zhèn)獅子沖的陳文帝永寧陵石刻。天祿又稱“天鹿”,也稱“挑撥”、“符撥”,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與“天命”和“祿位”有關。麒麟是傳說中的“仁獸”,它的出現(xiàn),往往被附會為圣賢的降生,是太平盛世的象征,永寧陵現(xiàn)存石天祿、麒麟各一只,昂首而立,凌空欲飛,富有動感,給人以挺撥、豐富的印象。

        好,游客朋友們,今天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張公洞導游詞

        稀奇古怪,說也不信。真正絕妙,到者方知。”這是中國國畫大師徐悲鴻先生游覽張公洞風景區(qū)后的贊譽。1919年開發(fā),1934年11月11日開放以來,共接待海內(nèi)外游客近億人次。張公洞景區(qū)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qū),是中國最早開放的國家級名勝風景區(qū),是中國道教五十八福地。

        今天的張公洞風景區(qū),已是面目一新。“和合賜水”的神奇、五百米“地下河探險”的驚險、一千五百米“江蘇第一漂流”的刺激、“大型立體水幕電影”的震撼、以及擁有三千年道教文化史的“洞靈觀”和讓您親自制作的陶藝館(作品免費帶走),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的溶洞旅游理念,將自然、歷史、道教文化、娛樂完美結(jié)合,最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自然風貌、文化歷史、精神思想的共同需求,也適應各階層、各類型、各年齡段游客的不同需要,處處給你新、奇、特的感受和體驗。

        白公堤石幢導游詞

        白公堤石幢位于閶門外山塘街775號的五人墓旁,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白公堤即山塘街,自閶門至虎丘,傍山塘河,長約七華里,號稱七里山塘,為唐代詩人白居易出任蘇州刺史時所筑。后人為紀念白居易,遂又稱山塘街為白公堤。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白公堤因年久失修多處被水沖塌,木鈴和尚發(fā)愿募化修堤,精誠所至,蘇州官紳土商千余人捐資助修。大功告成后,范允臨、王稚登各寫了一篇《重修白公堤記》,分別勒石立于青山、綠水兩橋之間,前者為碑,后者為幢。時隔幾個世紀,如今碑已下落不明,幢則于1981年文物調(diào)查中在甘露律院遺址被重新發(fā)現(xiàn),1983年遷移到五人墓旁建方亭加以保護。

        白公堤石幢俗稱方碑,作方柱體,由基座、幢身、幢頂三部分組成,通高3.16米。幢身正面鐫有《重修白公堤記》,明萬歷三十九年十二月(16l2年1月)王稚登撰文,文從簡書丹,正楷,字跡大部分可辨認。碑文有“記”和“銘”兩部分,敘述萬歷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重修白公堤的經(jīng)過,贊頌木鈴和尚發(fā)愿募化修堤的精神和長洲縣知縣韓原善帶頭捐俸助修的善舉。背面上鐫木鈴和尚所畫線描大勢至菩薩像,下刻木鈴長跋行及捐助修堤功德人姓名,有申時行、張鳳翼、 文震孟、 馮時可、劉弘道等千余人,然字跡現(xiàn)已模糊,大部分已難以辨認。左側(cè)面為五百尊者線刻像,題刻“弟子周廷策拜寫,木鈴衲子勒石”。左側(cè)面鐫薛明益所畫寒山、拾得像,上方有陳元素和薛明益所書寒山子詩。幢頂中心立雕彌勒佛坐像,四邊各浮雕坐相佛四尊。基座雕飾須彌山和卷云紋。

        白公堤石幢造型獨特,雕刻精致,內(nèi)容豐富,撰文、書丹、畫像、題詩及捐助修堤者多為當時吳中名士,是一處珍貴的具有佛教色彩的明代文物,也是記載白公堤(山塘街)歷史的重要古跡。

        文峰公園導游詞

        三元橋東,文峰塔南,有一座以田園神韻取勝的公園,這就是1989年建成的文峰公園(原名長春園)。此園三面臨水,東邊與紡織博物館相連。占地近10公頃,除園畔流過的濠河外,園內(nèi)與濠河相通的河面就有3.3公頃,可謂"水包園,園包水"。文峰公園以植物造園為主,借鑒傳統(tǒng)的造園手法,仿山摹水再現(xiàn)自然山水之靈,依地形、山體之勢,巧妙布局,顯出幽遠與開闊明朗相兼的景觀。

        文峰公園的北門,與文峰塔隔濠河相望。走過橫跨于濠河上的"塔影橋",迎面便可看一座寬闊的塑石假山,高約10米,面積約 450平方米。整座假山東高而西低,通體自然渾圓,峻峭處則顯得崢嶸。假山頂上有一?飛來石",狀似蘑菇,頗為奇特。山洞隱現(xiàn)流泉,奔涌而下,山下成一碧潭。有山有水,有靜有動,構(gòu)思精巧,野趣天成。山上有石刻二處,一為書法家顧廷龍先生的古篆"長春"二字,一為園林藝術家、同濟大學陳從周教授的手跡"鳥啼花落,山石流泉"。名人題字更增添了山水的風采。山腳處,有一洞,游人經(jīng)此入園,尋奇覓勝。

        由石洞入園后,一幅高4米、寬8米的石崖浮雕呈現(xiàn)眼前。此浮雕赭白壁,人物形象生動,頗具情趣。浮雕名為"生命在于運動圖",亦名"青春浮雕",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原始漁獵圖",再現(xiàn)遠古代體育運動的原始初態(tài),一輪紅日高掛天空,下有飛禽走獸與游魚,男子或彎弓射箭,或追逐奔鹿,女子細腰豐臀,似正為收獲而翩翩起舞。第二部分為“老少練功圖”,左側(cè)有一少年,正欲舉石擔,右側(cè)一老者,正練"太極拳",展現(xiàn)"白鶴亮翅"之勢。第三部分為"少女練功圖",有兩位現(xiàn)代少女,一位亭亭玉立,雙手握劍于臂后,一位仰坐,雙臂后撐,昂首挺胸,正做自由體操,形態(tài)十分優(yōu)美。整座浮雕充滿青春活力,游人見之,精神陡增。此浮雕在園中起分隔作用,將其前后有關景觀分隔開來,避免游人一覽無遺。

        欣賞畢入口處的石崖浮雕,轉(zhuǎn)身入園,但見芳草如茵。在150平方米的草坪東邊,有一組白色羊雕。走近觀看,見一只公羊、一只母羊和一只小羊羔親昵相依。羊雕高2.5米,寬3米。三只白羊,栩栩如生,神態(tài)各異。公羊昂昂豎角,目光警惕地注視著林間小徑,母羊及小羊,溫馴地依在其身邊,似在尋求保護。這組"三羊開泰"雕塑,溫馨可人。在羊雕北邊有一座六角亭,上有張緒武題寫的匾額"圣萱亭"。系由旅日華僑日本大阪學院經(jīng)濟教授"圣萱亭"。系由旅日華僑日本大阪學院經(jīng)濟學教授邢?生為其母九十壽辰而捐建的。羊群雕塑表現(xiàn)了公羊、母羊?qū)π⊙蚋岬暮亲o、慈愛;而此亭則表達了游子對慈母的一片孝心,可謂相得益彰,發(fā)人深思。

        向前走去,在河邊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建筑物,這就是文峰公園中的主體建筑長春樓(又名茗憩樓)。此樓臨水而建,韻味甚濃,造型獨特,別有情趣。大坡度、尖鉆式、不規(guī)則的幾何形狀的屋面,簡潔而新奇。整座樓中有亭、院、廊,保留了中國園林傳統(tǒng)的特色。此樓在設計方面別具匠心,如樓底面低于水平面1.5米,涉水感強;外廊到長廓之間,有水相隔,采用五塊古典規(guī)則式的丁步石作過渡,使游人如在水中走過;樓內(nèi)水泥磨石子地飾以甲骨文圖案.長春樓內(nèi)外無一處景致相雷同,移步轉(zhuǎn)景,俯仰皆令人賞心悅目。尤其是在樓前有寬闊的水面,若在樓上玲瓏而雅潔的茶座中品茶、觀景,乃一大樂事。

        園內(nèi)遍值花木,有牡丹園、杜鵑園、櫻花園、桂花園、梅園、月季園等,四季有花。在東南南角有一座掩映于一片竹叢之中的"映竹精舍",內(nèi)設有棋室及藍印花布藝術展覽館。牡丹園內(nèi)數(shù)百株牡丹,春日花開,雍容華麗,秀韻多姿。由牡丹園向南至梅園,須經(jīng)一條小河,河面上有大小不一的圓形鵝卵石"丁步"作橋,河中塑有白色群鵝,或展翅欲飛,或仰天長鳴,姿態(tài)生動。在河邊還塑造一位綄紗女,神態(tài)優(yōu)美,仿佛在迎接前來的游人。梅園占地9畝,有300多棵梅花,開花時節(jié),艷如彩霞。梅園四周樹林蔥蘢,種有廣玉蘭、雪松、水杉、香檀、石楠、合歡、紫薇、繡球,環(huán)境幽雅。常有新郎新娘特來此佳境攝影留念。

        在文峰公園西邊,沿河的建筑有"中日友誼石碑"。碑上刻"中日友好"四字。1986年10月日本豐橋慶祝建市80周年時,與南通市建立友好城市,立此碑以資紀念。園內(nèi)西南角濠河邊的"中日友誼閣",建于1989年8月,部分資金由日本豐橋契獅子俱樂部捐贈。閣樓高14.5米,共3層,它具有日本傳統(tǒng)建筑風格,與北邊的文峰塔遙相呼應。在園內(nèi)水池邊還有一"雙吉亭",為1995年5月名古屋銀行日中友好協(xié)會所贈建。兩座四方亭相連,別具一格。旁豎一快2米多高的巨石,上鐫刻"雙吉亭"三字,由南通書法家仲貞子所書。亭中柱上有楹聯(lián)兩副,一為"文峰園兼容兩國旖旎景,濠河水澆灌千秋友誼花",另一為"湖映新亭晴后月,樓伴古塔大同風"。

        園的最南端有中心島,南北兩面臨水,島上香樟叢樹使人流連忘返,即使炎炎夏日,游人至此仍有涼爽之感。一座三孔石橋,將園中東西兩邊的景物相連,使園中景色渾然一體。

        文峰公園內(nèi)還設有南通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動物園,華南虎、非洲獅、金錢豹、孔雀、棕熊等30余種珍奇禽獸,令游人大開眼界。

        在文峰園的西邊另有一門,亦瀕濠河,有精美的石拱橋架于河上,與外面的公路相通。

        文峰公園受人喜愛,不但是由于地理位置正處于"半村半廓"的濠河東南風景區(qū),而且它本身造園藝術具有魅力,故而能吸引四方游人,給人以美的享受。


      山東導游詞相關文章:

      1.山東導游詞

      2.山東導游詞

      3.關于青島海底世界的導游詞

      4.山東十大旅游景點 去了還想再去玩

      5.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導游詞3篇

      4089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