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十月中學國旗下講話
走進十月中學國旗下講話
金秋十月,碧空如洗,涼爽舒適。路邊的野花隨風搖擺,默默祝福著秋的收獲。那么在這金秋十月,小編為大家?guī)淼氖顷P于國旗下講話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進十月國旗下講話】一
2016年10月7日,市三女中2016學年第一學期第8周升旗儀式在五四樓前的大草坪舉行。本周升旗儀式圍繞“情志高雅,學識博雅,言行優(yōu)雅”的主題展開,升旗班是高三(4)班,主持人是高三(4)班的羅依琳同學。
本周,學校已推出了《至雅》讀本,就如讀本所說——至雅,是市三人的理想:至,代表著不懈的追求;至,也代表著最高的境界。學校的新一屆學生會干部們就了解、推崇乃至傳承市三雅文化進行了發(fā)言。
首先,由學生會主席,來自高二(5)班的馮嫻妮同學為我們講述了市三的優(yōu)雅歷史。從創(chuàng)辦于1881年的圣瑪麗亞女校到如今的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市三走過的悠久歷程正是市三人的驕傲。我們應像馮嫻妮同學所說的,用高雅的情志書寫學校的歷史。
在此之后,來自高二(1)班的張弘睿同學向我們介紹了市三獨有的優(yōu)雅課程。這些課程給予了我們獨一無二的至雅教育,培養(yǎng)了我們優(yōu)雅的學識與氣質,更是讓我們在課下時時保持一種優(yōu)雅意識,因為只有將言行舉止的每一個細微做到盡善至雅,才能成為真正的優(yōu)雅女性。
那么,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將優(yōu)雅進行到底?高二(8)班學生會副主席顧燕婷就此展開了演講,以親身體會呼吁大家從身邊小事做起,注重生活細節(jié),做端莊整潔的優(yōu)雅女生。
升旗儀式的最后,學校對獲得九月環(huán)境評比優(yōu)勝獎的班級進行了表彰,本次獲獎的有高一1、2、3、6班;高二1、4、6、8班;高三1、2、6、8班。整潔、美好的教室環(huán)境也是市三女生優(yōu)雅的體現(xiàn),這些班級在此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異,值得我們學習!
若我們能真正做到如同學們所說,那么便離成為情志高雅,學識高雅,言行優(yōu)雅的杰出女性也就更近一步了。讓我們將“雅”文化融入到今后生活的每一個點滴中來,做秀外慧中的優(yōu)雅女生。
【走進十月國旗下講話】二
孝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作為文字,“孝”在甲骨文中已經出現(xiàn)。在卜辭里,它的形狀像一棵樹,枝繁葉茂,上面有枝葉,底下是根;不管枝葉多么繁茂,源于根。我們看“孝”這個字,是由“老”和“子”構成的,上為“老”,下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親,順其意?!敖獭边@個字,由“孝”和“文”構成,左為“孝”,右為“文”,意即教育的根本就是在孝的基礎上化育人民。
“孝”字在《論語》中出現(xiàn)17次,孔子多次與弟子談論孝。有人問孔子:“怎樣才能算做是孝?”孔子說:“不要違背禮儀。”又有弟子不理解這話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解釋說:“當父母活著的時候,應按一定的禮節(jié)侍奉他們;他們去世了,應按一定的禮儀要求安葬他們、祭奠他們?!痹诳鬃涌磥恚⑹且环N禮節(jié),而且是每一個人一生中最基礎的禮節(jié)?!蹲髠鳌分幸舱f:“孝者,禮之始也”。由此可見,孝在傳統(tǒng)社會中的重要性。
在我國古代,有兩部專門記載、論述孝道的著作,即《孝經》和《二十四孝》,流傳甚廣,影響巨大。《孝經》成書于秦漢時期,在唐代被尊為經書,南宋以后被列為十三經之一?!缎⒔洝酚醒裕骸胺蛐?,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吧眢w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是孝之終?!缎⒔洝肥状伟研⒂H與忠君聯(lián)系起來,從此產生“忠孝兩全”的說法?!抖男ⅰ烦蓵谠?,由郭居敬整理、編寫,書中講述了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huán)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由于后來的印本大都配以圖畫,故又稱《二十四孝圖》。魯迅曾經在《朝花夕拾》中寫文章嚴厲批判所謂“二十四孝”之流毒。
結合歷史來看,“孝”在后世的發(fā)展和演變與最初孔子所倡導的“孝”的有一定的偏差,宋明以來,很多學者違背了孔孟關于孝道的思想。過去有一段時期,曾經把孝道當作“封建性糟粕”,這是對傳統(tǒng)孝道的誤解?,F(xiàn)在社會上提倡孝道,認為它是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基礎。
于丹老師曾經講過一個關于孝的小故事。有一幫朋友在一起聊天,有一個人說,我在外面時間這么長,我要給爸爸媽媽打個電話告訴他們一聲。然后,他撥了一遍號碼,停了一下掛斷,又撥了一遍號碼,拿著聽筒等著,接著跟他父母說話。他的朋友們很奇怪,問,撥第一遍占線啊?他說沒有。朋友問,那為什么要撥兩遍呢?這個人淡淡地說,我爸爸媽媽年紀大了,腿腳不好,他們只要聽見電話就覺得是我的,每次都是不顧一切往前沖,恨不得撲在電話機上。我媽因為這樣就經常被桌子腿絆了。后來我就跟他們說好,我會經常打電話,但前提是你們一定不要跑,我第一次撥通電話就響兩三聲,然后掛上,你們慢慢走到電話機邊等著,過一會兒我一定還會打過來的。
這個故事中的孝,充滿了感人的溫情?,F(xiàn)代社會,就需要這樣富有時代氣息的孝道故事。孝是為人之本,就讓我們回到本源,向孔子致敬,傳承孝道,發(fā)揚孝道吧。
【走進十月國旗下講話】三
曾經有很多同學在作文中日記里不止一次地發(fā)過這樣的牢騷:我們每天在教室、食堂、寢室這三點一線中過著枯燥乏味的生活;我們的世界里除了學習,還是學習,除了考試,還是考試。甚至還會有同學說,學習的壓力可真要讓我崩潰了。顯然,說這些話的同學已經跳進了被動學習的陷阱,學習已經成為沉重的包袱,成為了完完全全的負擔。
其實,在我們的世界里,成長是永恒的主題。如果你靜下心來想一想,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成長多么令自己驚喜。
三年前,每個人站在起點上,腳下踩著一個零;三年后,每個人都掌握了很多文化知識,成為合格的初中畢業(yè)生。這就是學習的結果,一粒種子經過努力學習終會發(fā)芽、開花、結果。而花開得是不是更鮮艷、更芬芳,果實結得是不是更豐碩、更甜美,就看你努力的程度了。
我們同學曾在作文里寫道,愛迪生為發(fā)明白熾燈,經過13個月的艱苦奮斗,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于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他屢敗屢戰(zhàn)、鍥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其實,愛迪生太過遙遠,你只要看一下我們的周圍,就能發(fā)現(xiàn)很多具有堅持不懈精神的“愛迪生”。原本普普通通的同學經過努力取得了優(yōu)秀的成績,沒有堅持不懈,怎么辦得到呢?
也許三年前你面對困難時會手足無措,但三年后的你一定會鎮(zhèn)定自若,因為你已經經歷過很多次的失敗,現(xiàn)在變得堅強了。這就是成長的魔力。它讓我們像一滴水似的不停地敲擊,最終成功地擊穿了堅硬的石塊。一滴水的能量不可忽視,一個人的潛能不可估量,我們在學習中同樣能找到開啟自我潛能的金鑰匙。
也許在有些同學的眼里,學習只不過是為了博取高分,那些考取高分的學生只不過是高分低能而已。的確,分數(shù)不是學習的唯一目的,而是目的之一種。所以我們需要更關注分數(shù)背后的努力,分數(shù)背后的精神。相信一個能長期堅持不懈學習的同學,在工作中也一定能鍥而不舍的努力。如果我們把學習當成鍛煉自己意志,強悍自己精神的舞臺,把分數(shù)當成副產品,那么高分的,一定是高能的。社會也許不認可分數(shù),但社會一定會認可一個人的能力,認可一個人的素質。所以,我們只有要通過學習為現(xiàn)在的自己打造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才能拿到未來社會的通行證。
如果有同學說,我已經快被學習的壓力壓垮了,崩潰了,這時候我們可以對他說:“恭喜你,你變得更頑強了。因為當你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們感受到你沒有垮,那最后一根稻草又成為你成長的見證了?!?/p>
【走進十月國旗下講話】四
中華民族是一個優(yōu)秀的民族。在近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中,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重視教育的傳統(tǒng)?!叭酥酰员旧?,性相近,習相遠”。一個人從出生開始便接受蒙學經典的熏陶。到了少年時期,求知欲更加旺盛,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后往往手不釋卷,興趣盎然地學習更多的經典,良好的品行和道德情操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步入青年,對世界的認識愈加深刻,現(xiàn)實中的為人處世之道,良好的道德教育都能給予我們正確的答案和啟示。等到暮年,便能達到,孔子所言的:“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庇纱丝梢?,我們一生都在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源泉。不論過去還是將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凝聚國家人民,激勵我們戰(zhàn)勝困難和挑戰(zhàn)的巨大力量。炎黃子孫歷經磨難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孕育的勤勞勇敢,不屈不撓,樂觀自信的民族精神是其根本所在。民族精神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而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年來上下求索、流血犧牲的奮斗過程中歷練而成的,是炎黃子孫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作為正中的學子,學習古文經典是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好途徑。
比如:“篤學尚行,止于至善”體現(xiàn)了中國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蘊。 “篤”是篤實、篤厚的意思,強調以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做學問?!吧行小碧岢珜嶋H行動,尊崇實踐,強調運用知識服務社會?!昂V學尚行”強調的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止于至善”意思是達到極完美的境界。這是為學之道、為事之道與為人之道的有機結合。對于青年人來說,“篤學尚行,止于至善”體現(xiàn)了強大的價值引領作用。我們“篤學”,不能僅僅局限于書本知識,更多的應是做人行事的方法和原則。從人生價值上看,學和行是相得益彰的兩頭:沒有學,行難善;沒有行,學無成。再比如:儒家倡導的“君子坦蕩蕩”的人格品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處事原則,“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氣節(jié),“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等,都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生動寫照。
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傳統(tǒng)文化時強調: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弘揚時代新風,振奮中華民族精神。這一重要論述,體現(xiàn)了我們黨高度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鮮明立場和態(tài)度,為繼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繁榮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正中人,我們必須從綿延數(shù)千年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為基礎,樹立道德基本規(guī)范,加強道德建設,營造講良心、講誠信、講責任的道德氛圍。我們要以經典誦讀為先導,更好的加強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比如,我們可以利用課余空閑時間,飽覽古今傳統(tǒng)經典,從“學而知”入手,逐步達到“知而行”,從而完成“行更知”的最高境界。我們要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從學習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凝聚起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努力鑄造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新輝煌
【走進十月國旗下講話】五
什么是人生規(guī)劃?
所謂人生規(guī)劃就是一個人根據(jù)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和個人發(fā)展的志向,對自身有限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對自己的未來的發(fā)展道路做出一種預先的策劃和設計。
人生規(guī)劃很重要嗎?
答案是肯定的。
英國BBC曾經有一部了不起的紀錄片,導演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蹤拍攝,每七年記錄一次:從7歲開始,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56歲。這部紀錄片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讀。從人生規(guī)劃的角度看,那些最后獲得成功的人,大多具有清晰的人生目標和規(guī)劃。
由此可見,是否有好的人生規(guī)劃,決定了人生是否能獲得成功。
人生好比是一次航行。面對浩瀚無垠的大海,如果我們想擁有精彩的人生之旅,那就需要精心設計航程。沒有規(guī)劃的人生,就好比漫無目的的航行。只有精心準備的航行才會愜意,也只有科學規(guī)劃的人生才會更精彩??茖W的人生規(guī)劃能引導我們努力追尋理想的生活方式,享受美好的人生。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扮演何種角色、過怎樣的生活,應該由我們自己來把握,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人生的規(guī)劃者和耕耘者。
作為正中的學生,我們也都有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有的同學想成為科學家,為科技興國助力;有的同學想成為文學家,用文字記錄人生;也有的同學想成為軍事家,報效祖國……。
同學們有這樣的人生規(guī)劃,是一件好事。然而,你有沒有想到,這么宏大的人生規(guī)劃應該怎樣具體實現(xiàn)呢?
我認為,同學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讓積極的進取之心成為一種習慣,并把它貫徹到每一天,每一個行動中去。目標和規(guī)劃的實現(xiàn)是需要用堅強的毅力和積極的心態(tài)來支撐的,要永不言放棄,永遠保持進取之心,并把它變成一種習慣。
第二,學會分解目標。我覺得人生的總規(guī)劃應該是這樣的:1.我的終極奮斗目標;2.我的十年奮斗目標;3.我的三年奮斗目標;4.我這個月的奮斗目標;5.本周的奮斗目標。只有把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分階段地實施,才能減少無用功,避免盲目性。
第三,盡可能超額完成計劃。在不影響自己身心健康的情況下,給自己點壓力,把計劃的完成時間盡可能提前一點,會給你帶來輕松和自信,對完成計劃更有信心和興致,還能有更多時間的思考自己的目標是否切合實際。
第四,節(jié)省時間,巧妙地利用時間。目標的實現(xiàn)是需要有足夠的時間來做保證的。如果不善用時間,我們就會總覺得事情處理不完,手忙腳亂,還耽誤了目標的完成。我給大家提供幾個有效節(jié)省時間的方法:1.從最重要的事做起。2.就地解決。3.不緬懷過去。4.善用空閑時間。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可能悔棋?!边@句話告訴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不僅要清楚自己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更重要的是選擇下一步所要邁出的方向,認真做好人生規(guī)劃。
同學們,讓我們立足當下,著眼未來,做好人生規(guī)劃!只有這樣,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才不會迷失方向,才能創(chuàng)造出人生的輝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