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記憶觀后感800字
《國家記憶》邀請到當年《歷史的天空》的作者,南京軍區(qū)的蔣曉勤少將操刀劇本創(chuàng)作,把中國遠征軍在滇西、緬甸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搬上熒屏。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國家記憶觀后感800字,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國家記憶觀后感800字篇1
《國家記憶》是一部引起我心靈震撼的書。使我震撼的除去書的內(nèi)容外,還有書中資料的收集過程。書中所用的五百多張圖,是從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數(shù)萬張戰(zhàn)爭影像資料中,查出并復制出的23000多中緬印戰(zhàn)場的檔案照片里精選出來的。如此大量的查找、復制工作的完成,除去有章東磐和他的幾個朋友以及四個熱心的、做義工的美國朋友努力外,還與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資料豐富以及工作人員的周到服務分不開的。
該書的編者章東磐在書中描述其對美國國家檔案館的印象時說:
“盡管我心里做足了準備,第一眼看見美國國家檔案館,仍然嚇了一跳。……我放眼望過去,連人工建筑的影子都沒有,根本就是一片黑壓壓的、遮天蔽日的森林。這座只有六層的檔案館,建在六十公頃森林中間,汪洋大海里的一條船。六十公頃,六平方公里,也就是中國九千市畝土地,是馬里蘭大學捐贈給聯(lián)邦政府建國家檔案館的。在那里工作的幾天,每到眼睛累了,走到窗邊,看到的除了樹還是樹,除了藍天還是藍天。”
以上是環(huán)境,關于服務:
“按照國家檔案館的規(guī)定,你只要根據(jù)它的索引填寫索取表格,工作人員會為你整個文件夾,整個紙箱,整個小推車,甚至幾個小推車取來原始檔案供你查閱、摘抄、拍照、掃描。因為不允許帶進館外的紙張和筆,館內(nèi)備好了專用的紙張和鉛筆,任意取用。潔白的細棉紗手套也是無償提供,并且要求你在觸摸照片時必須戴,每天要換。”“那種裝檔案的不銹鋼推車裝滿文件夾,推起來其實是體力活。每天晚上工作人員要把文件全部收回去,第二天我們到了,幾分鐘又全部推到我們面前,好像我們是領導一樣。沒有一個人來告誡你,每次少要點,省得工作人員麻煩。而是每天下午特定時間在安靜的屋子里高聲提醒:還有誰要提交索取卡嗎?時不時工作人員會走到你身邊,輕聲問一句:有什么要幫忙嗎?”
這是美國的國家檔案館嗎?這是在為遠道而來、毫無背景的、地球那一端普通作家們服務嗎?他們所受的待遇在他們的故鄉(xiāng)是不能想象的。
但書中所描述的這一切我相信都是真的。我雖沒去過美國的國家檔案館,但我去過同在華盛頓的美國國立博物館、美術館和圖書館,還去過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在那里,進出是不需要什么手續(xù)或門票。在那里,無論是什么人都能享受到優(yōu)質(zhì)的服務。在博物館里,我看到了小學生們在一個個展館里上課。也是在那里,我理解了美國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人才和科學研究成果,這次我又從這本書里再次印證了我的結論。
國家記憶觀后感800字篇2
錢學森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兩彈一星元勛,是共和國永遠的豐碑。作為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科學界的一代偉人,錢學森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彪炳史冊的科學成就,還留下了彌足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觀看紀錄片《錢學森與中國航天60年》,我得以進一步了解錢學森的感人事跡,體悟錢學森精神的內(nèi)涵。這部紀錄片也喚起了我高中時觀看電影《錢學森》的時留下的記憶,聯(lián)系二者的內(nèi)容,我的心中頗有感觸。
錢學森是一代科學巨人、中華優(yōu)秀兒女的典范,他的成就可以說是高山仰止、大海無邊,雖然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取得像錢學森一樣的成就,但是我們?nèi)詰獙W習他的偉大精神——作為我國著名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錢學森教授的一生為中國的航空和國防事業(yè)付出了畢生的精力。他擁有著一顆赤誠火熱的中國心:他放棄了美國良好的生活條件,毅然選擇回到國內(nèi),回到一個在外國人眼里,被視作是一個農(nóng)耕社會的新中國。即使被美國人軟禁,即使已經(jīng)失去了教授的職位和地位,即使有無數(shù)的美國間諜監(jiān)視著他的私人生活,但他依然沒有向惡勢力低頭,依然堅持著自己回國的信念和執(zhí)著。回國后,為了黨中央毛主席周托付的重任,為了新中國的國防事業(yè)和航天事業(yè),為了新中國億萬同胞的安全,他一直在堅持著科學研究。他放下了身為天之驕子的些許傲慢,堅持帶領所有人學習導彈技術;他放下了和家人團聚的時間,堅持在前線指導工作。他為我國的科研付出了自己半生的心血和精力,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他偉大的另一面。與此同時,他對科學的精神同樣令人欽佩。在回國建設時,他在談及導彈的制造時說過:不能讓導彈帶著任何疑惑上天。他也從不放棄每一次機會,從不放棄每一個人;即便是失敗了,他都不會有任何的埋怨和指責,而是認真總結經(jīng)驗教訓,著手再一次的嘗試??茖W事業(yè)就是需要這樣一絲不茍、堅持不懈的精神。也正是因為以錢學森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們對待科學的精神,從新中國成立到如今的60余年里,中國才能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從弱小到強大,最終成為國際社會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在當今社會信仰缺失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需要錢學森式的愛國者。錢學森的事跡值得我們學習,錢學森的精神值得我們繼承和發(fā)揚。我們作為當代的大學生,首先就應學習錢學森的愛國精神,如他一樣對祖國充滿熱愛,對工作、生活充滿激情。其次,我們應學習他的奉獻精神,為科學奉獻一生的精神。或許我們此刻還沒到達他無私的境界,但至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心中時刻要裝有祖國裝有他人,要為祖國的利益,群眾的利益著想。最后,無論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都就應學習錢學森一絲不茍,艱苦奮斗的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學習貫徹錢學森精神,我們將能夠以端正的態(tài)度面對學習與生活,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進而實現(xiàn)自己理想和價值。
雖然錢學森永遠離我們而去了,但錢學森給予我們的震撼和感動長存心間,滌蕩著我們的心靈;錢學森精神將永垂不倒,激勵著我們無畏前行。
國家記憶觀后感800字篇3
2016年是中國航天事業(yè)創(chuàng)建60周年,也是中國航天的奠基人錢學森誕辰105周年。在今年,我國已經(jīng)發(fā)射了“長征七號”火箭和“天宮二號” 空間實驗室,還將在第四季度發(fā)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這將在全國掀起新一輪關注航天、關注科技創(chuàng)新的熱潮。
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央電視臺的支持下,中國航天系統(tǒng)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中國航天十二院)與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以高標準制作了專題紀錄片《國家記憶(錢學森與中國航天60年)》。該片共采訪了“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總體設計師孫家棟院士、載人航天工程原總設計師王永志院士、“神舟5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fā)軔院士、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等24位專家,拍攝了原國防部五院舊址、火箭研制廠、風洞實驗室、錢學森圖書館等10多處現(xiàn)場,查閱了大量歷史檔案。
經(jīng)過近4個月的緊張工作,順利完成了所有拍攝和制作工作,將于10月7日20:00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播出。
該片共包括5集,分別是《艱難歸國路》、《命運的抉擇》、《長箭趁東風(上)》、《長箭趁東風(下)》和《巡天第一星》。該片形象地反映了在毛主席、周和聶榮臻元帥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領導下,錢學森帶領航天科技工作者創(chuàng)建中國航天事業(yè)和研制“兩彈一星”工程等重大歷史事件,內(nèi)容豐富,史實確鑿,畫面震撼,情節(jié)感人。該片也是我國今年計劃播出的、唯一一個紀念錢學森與航天事業(yè)60周年的專題片。
在同類記錄片中,本專題片實現(xiàn)了多個突破:
首次反映了錢學森主動尋求歸國的艱難歷程。錢學森雖然具有優(yōu)渥的科研生活條件,但是,為了回到新中國,遭受了多重磨難,最后想盡辦法回到祖國。
首次展現(xiàn)了系統(tǒng)工程的重要作用。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錢學森帶領航天人探索出來的系統(tǒng)工程方法;該片反映了航天系統(tǒng)工程產(chǎn)生、發(fā)展和應用到社會經(jīng)濟領域的全過程。
首次披露了許多重要歷史事實,包括蘇聯(lián)專家?guī)椭兄?ldquo;東風一號”導彈、國家困難時期航天工程“下馬”之爭、兩次啟動衛(wèi)星研制工程等。該片在歷史性和藝術性兩個方面都達到一個新高度。
該紀錄片在送審時,得到了張文臺上將、錢永剛教授、“錢學森與中國航天課題組”專家、北京出版集團和中國航天十二院領導的高度評價。
國家記憶觀后感8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