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之墓觀后感5篇600字
雖然《螢火蟲》這部片子的主題是控訴戰(zhàn)爭,可是難以避免再現軍國主義的魂。讓人看完后反思時不由得覺得不舒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奈灮鹣x之墓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螢火蟲之墓觀后感1
《螢火蟲之墓》這個作品是1988年宮崎駿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日本動畫。內容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前后的神戶周邊為舞臺,描寫父母雙亡的兄妹二人清太和節(jié)子艱難求生的悲傷故事。整部電影運用了情節(jié)催人淚下。具有鮮明的反戰(zhàn)情節(jié)。
這篇故事主要講了:美日戰(zhàn)爭爆發(fā),14歲的清太帶著年幼的妹妹到處逃命,當他們到達防空洞的時候,母親已受到了重傷,沒過多久便不久便去世了。兩兄妹自此過著相依為命的日子。他們只好投靠了母親的姐妹,縱使他們把家里所有的家當都送給了阿姨,但當食物吃完,他們就越感到了寄人籬下的感覺,清太決定帶著妹妹離開獨自生活。火災硝煙中的生活并不好過,清太為了妹妹四處偷取食物,被警察抓去審問。最后妹妹還是因為嚴重營養(yǎng)不良而離開了這個世界……
"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這是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的第一句臺詞。一個人的靈魂在冷冷的宣讀自己的死亡的命運。當我看到這句話時,我鎮(zhèn)住了,我想,這不是一個平凡的故事。一個死去的人怎么會說話?這使我更有興趣看下去了,但在清太的媽媽死去的時候,我就想,接下來,肯定會有許多人被炸彈炸死。
我看完這則電影時,感動的淚流滿面!我們應該倡導和平,不要戰(zhàn)爭,讓世界不再有硝煙,讓世界不再有戰(zhàn)爭,讓世界不再有死亡。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在戰(zhàn)爭時期的.人們沒有好日子過,就算有也是暫時的。所以,大家不要再戰(zhàn)爭了,讓我們安心過著美好的生活!
螢火蟲之墓觀后感2
戰(zhàn)爭,總是殘酷的。是人們?yōu)榱艘环N利益、一種權利而發(fā)起的一場爭奪戰(zhàn)。然而,因此而吃苦的不只是士兵,還有老百姓。從天而降的、深入人心的子彈、鋒利無比的刀刃……這些武器都成為了奪取利益的工具,也成為了屠殺百姓的工具。多少個家庭因此破碎,多少個孩子因此成為孤兒,多少個地方因此人群減少,多少棟房屋因此倒下……
同樣,深受戰(zhàn)爭之苦的一個家庭,也因此受到傷害,并且家破人亡。這就是本篇觀后感所要講述的電影——《螢火蟲之墓》。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家庭因為戰(zhàn)爭,家破人亡的故事。采用了倒敘的方式,由一個男孩的尸體延伸他的回憶。先是母親去世,接著受到姑姑的冷淡,帶著妹妹過艱苦生活。唯一的精神支柱是父親,可就在妹妹生病之時卻得到父親壯烈犧牲的信息。得到噩耗之后,又發(fā)現妹妹的病已嚴重到出現幻覺,隨后妹妹也離開了這個少年。孤獨活在世上的他,最后也英年早逝。
一連串的遭遇,一個不幸的家庭,這些悲慘的故事讓我們深感凄涼。在悲痛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做出深思?是什么讓這個家庭遭到如此凄慘的待遇?在戰(zhàn)爭的背后,是老百姓的悲哀,是平民的不得已,是長官的兇狠,是人性的泯滅。千萬百姓的苦衷只能歸到一個點——勝利的必需品。
螢火蟲,是散發(fā)著微弱光芒的昆蟲。那微弱的光芒,卻讓人倍感溫暖。這星星點點卻又讓人倍感溫暖的光芒,是希望,是點亮遠方的火種,是激勵勞苦大眾的使者。這百姓的希望,卻被戰(zhàn)爭的殘酷給掩埋。這溫暖人心激勵大眾的光榮使者,就被這樣送進了墳墓。螢火蟲之墓,就是希望之墓。螢火蟲之墓,就是熄滅火種的暴風雨。螢火蟲之墓,就是為領導人們暖人心扉的好領導設計的陷阱!
螢火蟲之墓觀后感3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它的名字叫《螢火蟲之墓》,也叫做《再見,螢火蟲》,使日本出版的。這部電影非常感人,使我不斷地在流淚。
我來講述一下吧:哇田是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他有個妹妹,妹妹叫做小節(jié),這個時侯正是美國侵虐日本的時候,哇田的父親去打仗,母親去避難,哇田負責照顧好小節(jié)。哇田在路上一邊背著小節(jié),以便避免炸彈炸傷,他們到了親戚的家,親戚收養(yǎng)了這兩個孤兒。一天,哇田出去,有人把他叫到一個病床前,病床上躺著哇田的媽媽,他的媽媽被炸傷了,渾身包著白布,到處都是血,過了幾天,他媽媽去世了,哇田還瞞著他的家人以及他的妹妹,說媽媽在醫(yī)院。最終,哇田還是告訴了他的親戚,那個親戚很著急的給哇田的父親發(fā)了個信,但他的父親依然沒回信。
親戚收留了他們兄妹倆,可是時間一長,親戚們非常嫌棄他們,他的親戚勸他們到別的地方去過,因為他們把媽媽的衣服賣了,最后還是沒飯吃了。他們自己挖了個山洞,洞里很簡陋,只有一張床,他們吃的飯是找別人要的。一次的晚上,哇田把螢火蟲放在房間里,屋子里顯得格外的亮。哇田和小節(jié)早上起來,螢火蟲都死了,哇田看見小節(jié)在埋螢火蟲,哇田問小節(jié):“你在干什么?”小節(jié)難過地說:“我聽嬸嬸說的,媽媽死了,也是這樣埋得。”他們都哭了。過了幾天,他們沒吃到有營養(yǎng)的東西了,小節(jié)被餓死了。哇田把小節(jié)埋了,燒了。最后天空中出現了許多螢火蟲。
日本著名動漫大師宮崎駿的一部動漫《螢火蟲之墓》被拍成了電影,其導演是高畑勛,看過了這部電影,現在說說我的一些看法。影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末期,作為日本軍國主義所發(fā)動戰(zhàn)爭的犧牲品的日本民眾的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以及普遍心理。
可能是作為老一代人的緣故,高畑勛并沒有過多的去描述這場戰(zhàn)爭的背景,也許是認為這些事是不用過多交代的常識吧。但對于缺乏大戰(zhàn)歷史知識的年輕一代日本國人,在他們看到前人的懺悔時是否會明白其真意呢?他們應該先補上歷史背景知識,再來觀看該片,有人說該片是在控訴戰(zhàn)爭,我覺得這其實并不準確,它其實是在抨擊導致戰(zhàn)爭的日本西斯。
螢火蟲之墓觀后感4
影片以主人公14歲的清太和4歲妹妹節(jié)子—戰(zhàn)爭的直接受害者由生到死為主線,真實地呈現了二戰(zhàn)中日本民眾因生存而改變了人性中的美好,取而代之的是人在難以自保的情況下產生的自私。我并不想批判因食物短缺而愈發(fā)自私的妹倆的遠房姨媽,相反,我還要肯定她的決絕,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活下去,她放棄了她所能放棄的一切。
影片以螢火蟲為名,螢火蟲本身即是一種寓意。戰(zhàn)亂中的這對兄妹,就好像是黑夜里的螢火蟲之光悄然的飛向那落寞結局……這樣的場景賺取了許多感性的女生的眼淚,死亡是那么的可怕,活著的人對死去的人難免會有憐憫惻隱之心。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提過一個觀點: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對此我很難贊成,因為我更看重的是生,至于死的內涵,我無法發(fā)掘,也不愿意發(fā)掘,只得逃避。
清太和節(jié)子的父親是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大佐,身為海軍軍官后代的他們有著富足的生活,而受軍國主義教育下的當地民眾對這樣的家庭自然懷充滿敬意,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前的他們是幸福的。
然而,戰(zhàn)爭的爆發(fā)改變了這本美好的一切,父親受命與美國海軍激戰(zhàn)太平洋,生死難料。臨行前,父親叮囑清太:“父親保衛(wèi)日本,清太守護媽媽和妹妹”?,F在看來,這只是父親的一廂情愿,日軍的聯合艦隊不是美國海軍的對手,年僅14的清太的稚嫩雙肩也無法承載家庭的重擔。最終,日軍聯合艦隊全軍覆沒,父親也死于海戰(zhàn)。在一次美軍的空襲中,母親也撒手人寰,留下年幼的兄妹倆如浮萍般湮沒于戰(zhàn)爭的暴風雨中。
螢火蟲之墓觀后感5
螢火蟲之墓是1988年由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日本動畫。內容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前后的神戶周邊為舞臺,描寫父母雙亡的兄妹二人清太和節(jié)子艱難求生的悲傷故事,情節(jié)催人淚下。但這同時也是一部倍受爭議的作品,一邊令人感動著,但作為中國人看完后思考時卻又有憤怒。
看完這部電影首先是被感動的一塌糊,雖然一開始就知道這是一個悲劇。但當悲劇終于落下帷幕的時候,淚水還是不能抑制地滿溢眼框,直到淚流滿面。再見螢火蟲,再見那漫天飛舞的美麗,少年和他的妹妹在這溫馨的螢光中安睡在這螢火蟲的墓地中,永遠的,幸福的,安睡著。
沒有母親面目全非的尸體,沒有杳無音訊的父親的死訊,沒有被夷為平地的家園,也沒有指桑罵槐的親戚的白眼……再沒有人可以打擾他們,再沒有人可以打擾他們的安寧,這用生命才換來的安寧!
以死亡開始,以死亡結束。自始至終貫穿全劇的悲哀,如絲如縷纏繞著,讓人心境猶如沉入厚重的泥潭,整個人消融在彌漫的情感中。而在結尾的那一刻,在明知道的死亡來臨的那一刻,黑沉沉的一片悲哀爆發(fā),把人死死地壓住令人幾欲窒息。飛舞縈繞的螢火蟲,企盼永遠不會吃光的糖罐,最后一起甜蜜分享的西瓜,放在衣服口袋里的揉皺了的爸爸的照片,生活能給予他們的也只有這些。
注視著燈火通明的城市,兄妹倆安詳地睡去,那個糖罐此刻再也不會空了,伴隨著永遠的糖果的聲響,一個普通少年,他只想養(yǎng)活自己的妹妹、和妹妹一起追逐那點美麗的螢火。但,在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里,實現他愿望的唯一方式只能是——死亡!
色調灰暗,充滿了悲涼無奈的氣氛。漫天螢火的美麗更加反襯出戰(zhàn)爭的殘酷以及帶給人類身體以及心靈的傷害。發(fā)動這場戰(zhàn)爭的人類啊,你們有多么的愚蠢,你們又多么的冷酷和殘忍!無論以什么名義所進行的戰(zhàn)爭,它所帶給人民的,永遠是不盡的悲哀和刻骨銘心的傷痛呢!而活著的我們,是否應該不斷地進行反思和祈禱呢?反思戰(zhàn)爭,反思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傷痛,祈禱和平,祈禱和平永遠不要再跑掉。
螢火蟲之墓觀后感5篇6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