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精品沙发,日韩在线精品视频,亚洲Av每日更新在线观看,亚洲国产另类一区在线5

<pre id="hdphd"></pre>

  • <div id="hdphd"><small id="hdphd"></small></div>
      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國學知識 > 哲學 > 對哲學的認識論文(2)

      對哲學的認識論文(2)

      時間: 坤杰951 分享

      對哲學的認識論文

        對哲學的認識論文篇二

        對老子哲學思想及其歷史地位的再認識

        【摘要】對老子的哲學思想及其歷史地位的認識和評價至今仍然存在著嚴重的分歧與爭議。為了更好地發(fā)掘老子哲學的現(xiàn)代意義,有必要對老子的哲學思想及其歷史地位進行再認識。筆者認為老子不僅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最偉大的哲學家,而且是中國哲學的始祖。老子所著的《老子》即《道德經(jīng)》一書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哲學著作。老子在書中既回答了哲學最根本的問題,即世界、萬物的本原,又回答了世界是怎樣的,以及人與世界、宇宙、自然的關(guān)系,包含了本體論、辯證法、認識論、社會歷史觀等哲學的重要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老子哲學;歷史地位;再認識

        【中圖分類號】B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139(2013)01—0104-6

        一、老子的主要哲學思想

        老子不僅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最偉大的哲學家,而且正如胡適所認定的,老子是中國哲學的始祖。因為老子所著的《老子》即《道德經(jīng)》一書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哲學著作。老子在書中既回答了哲學最根本的問題,即世界、萬物的本原,又回答了世界是怎樣的,以及人與世界、宇宙、自然的關(guān)系,包含了本體論、辯證法、認識論、社會歷史觀等哲學的重要內(nèi)容。

        1.老子的本體論。

        老子在《老子》一書中首先回答了世界、萬物的本原問題。老子認為,道是萬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是從道產(chǎn)生出來的。例如老子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四章)這是說,道是空虛無形的,但卻永遠用不盡。它非常淵深,好像是萬物的根本,它非常深暗,好像是存在的。我不知到它是由誰產(chǎn)生的,好像在上帝之先就已存在。道又是“視之不見名日夷,昕之不聞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日微”(《老子》十四章),即道是無形、無聲、無體,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但老子認為,道又是萬物的根本,一切事物都產(chǎn)生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四十二章)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派生出來的。如果一定要描述它,那么“道之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這是說,“道”是一種恍惚不定的東西,它好像有形,又好像有物,又不可捉摸,但它是確實存在的,這是真實可信的,它是萬物的本原。老子還解釋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強為之名日大。”(《老子》二十五章)這是說有一種混然一體的東西,它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產(chǎn)生,它無聲無息,獨立存在而不改變,永遠循環(huán)運動而不停止,可以成為天下萬物之母,萬物之的根本。我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叫它道,如果一定要給它取一個名字的話也可以叫做大。老子的“道”是萬物的本原,這是沒有爭議的。但老子的“道”是物質(zhì)性的東西還是精神的東西,則是長期爭論的焦點。這種爭議—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北京師范大學的周桂鈿先生在2000年出版的《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一書中認為,“道只是《老子》用來說明宇宙演化的精神實體?!独献印钒岩粋€精神實體的道作為宇宙的唯一本原,那它的宇宙觀就是客觀唯心主義的道的一元論”[1]。2003年出版的北京大學哲學系主編的《中國哲學史》也仍然認為老子的“道”是一種“最高精神實體”[2]。

        筆者認為老子所說的“道”,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是一種無形的東西,當它還沒有任何名稱時,老子又把它稱之為無,但這里的無,并不是什么都沒有,而是一種混沌的物質(zhì),它又是真實存在的,卻生成了萬物,是萬物的根本。所以老子說:“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老子》四十章)因此,老子的“道”既是無,又是有。當它還沒有形成具體的物體時,就稱之為無,而這種無并不是什么都沒有,它又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又是有。當由這種沒有具體形態(tài)、名稱的混沌的東西而產(chǎn)生出有形的、有了具體名稱的東西時,也稱之為有。老子認為有無相生,有是從無生出來的。它是生成一切事物的本原,這就是“道”。因此,老子的“道”在這里并不是許多人所認為的是一種客觀的精神的東西,而實質(zhì)上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不依耐人的主觀意識而存在的,因此是一種物質(zhì)性的東西,是一種沒有固定形態(tài)的、高度抽象的物質(zhì),這相對于古代的其他唯物主義哲學家把某種具體的事物,如水、氣、火、原子等看成是一切事物的統(tǒng)一本原,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老子的“道”有時也指事物運動的規(guī)律和原則。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人以地為運動的原則,地以天為運動的原則,天以道為運動的原則,道以自然為運動的原則,而這里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一切事物本身運動的規(guī)律,因此,道就是自然,是一切事物運動的最高原則、一般規(guī)律。一切事物都必須服從。老子提出的“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的治國之道就是根據(jù)他關(guān)于“道”的理論而提出來的。

        因此,老子的“道”既是萬物的本原,又是萬物運動的規(guī)律,“道”是老子整個哲學思想的核心和基礎,它的其它部分都是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的。老子用“道”的范疇來解釋世界的本原、存在和變化,力圖用客觀的、物質(zhì)的、自然的因素來說明世界,這就否定了天是有人格意志的神,已具有唯物主義的性質(zhì),相對于當時的唯心主義的神創(chuàng)論、天命論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2.老子的辯證法。

        老子的哲學思想包含了豐富的辯證法,在中國哲學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老子看到了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周行而不殆”,而且包含著矛盾,對立的事物和現(xiàn)象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包含、相輔相成的,即矛盾是事物的普遍現(xiàn)象。他指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老子》第二章)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大音與細聲、前與后這些現(xiàn)象都既是對立的,又是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相比較而存在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老子》第五十八章)災禍中又常常伴隨著幸福;幸福中又往往潛伏著災禍。誰知道它們?yōu)槭裁匆嗷マD(zhuǎn)化?它們的變化沒有規(guī)則。正可以轉(zhuǎn)變?yōu)樾?,善可以轉(zhuǎn)變?yōu)閻?。老子在這里還看到了矛盾雙方的地位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可以相互包含、相互轉(zhuǎn)化的。   2003年出版的北京大學哲學系主編的《中國哲學史》一書認為:“在這里老子雖說看到了對立面互相轉(zhuǎn)化,但是他講這些轉(zhuǎn)化都是不講條件的,因此這樣的轉(zhuǎn)化是不可能的,它實際上只是為老子守柔處下,明哲保身,在政治上消極無為作論證而已”[3]。筆者認為這一評價是不準確的。實際上老子已猜到了事物轉(zhuǎn)化的條件,即事物的反面就是事物轉(zhuǎn)化的條件和方向,例如他說:“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老子》第三十六章)老子這里說要想收斂它,必先擴張它;要想削弱它,必先強大它;要想廢棄它,必先興旺它;要想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就是非常微妙而又明白的道理。因此柔弱的一方也可以戰(zhàn)勝剛強。老子這里已發(fā)現(xiàn)矛盾的對立面是轉(zhuǎn)化的必要條件和動力。他認為“反者,道之動”,(《老子》第四十章)事物總是向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老子》第二十二章)即要想保全必須先委曲,要想直必須先彎曲,要得到新必須先破舊,要想多收獲必須少取,而貪多則會陷入迷惑。所以圣人堅持這一為天下不可改變的道理。圣人不與別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古人所說的委曲可以求全,難道是空話嗎?這實在是能夠?qū)崿F(xiàn)的。這里的委曲是保全的條件,彎曲是直的條件,洼是盈的條件,舊是新的條件,少是多的條件,多是迷惑的條件,不爭是爭的條件。事物總是以對立面為自己轉(zhuǎn)化的方向和重要條件??梢哉f,處處都閃耀著辯證法的光輝。

        老子的辯證法思想還初步具有了質(zhì)量互變的思想。他不僅認為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而且當達到一定的量,就會產(chǎn)生質(zhì)的變化。例如,《老子》第六十四章中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用合抱的大樹,是由毫末一樣的幼芽長大而成;九層的高臺,是由一筐一筐的土累積而成;千里遠的路程,是由腳下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說明事物的發(fā)展有一個量的積累過程。老子這里已看到了一定的量變是事物質(zhì)變的條件。

        當然,老子的辯證法思想還是樸素的、不完整的。他看到事物是運動變化的,矛盾的普遍性,矛盾雙方可以相互轉(zhuǎn)化,量變可以引起質(zhì)變,這些都是非常可貴的。但對矛盾雙方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原因和條件、量變可以引起質(zhì)變的原因和條件還并不清楚,還不了解量變轉(zhuǎn)化為質(zhì)變的數(shù)量的極限一一度。老子雖然承認事物是運動變化的,但是他還并不懂得事物是發(fā)展的,不理解什么是發(fā)展,因此把事物的運動、變化僅僅理解為一種循環(huán)運動,即“周行而不殆”,“各復歸其根”(《老子》十六章),即返本歸根,又回到事物的本原或原處,最終又陷入了形而上學,這是老子的辯證法的歷史局限性。

        3.老子的認識論

        老子的認識論受到的批評是最多的,被認為是否認和排斥感性認識的一種神秘主義認識論[4]。如北京大學哲學系主編的《中國哲學史》認為:“老子認為,對事物的認識不應到客觀世界中去求,認識不是從實踐中來的。”[5]這是因為“他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四十七章》)這就是說,你越是深入到客觀實際中去,你得到的認識就越少,相反,足不出戶,眼不看窗外,天下萬事萬物和其總的規(guī)律就都能被我認識得清清楚楚了。所以他認為,‘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6],圣人是不用實踐就有知識,不用觀察就可作出判斷,不用去實干就可以取得成果的。”[7]這里被理解為老子認為認識可以不經(jīng)過實踐就可以得到。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嚴重的誤解,一種典型的斷章取義,僅憑一段話就簡單地下了結(jié)論。因為實際上老子并不反對觀察和經(jīng)驗,例如他在五十四章中說:“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可見,老子不但不是否認和排斥感性經(jīng)驗,而且還非常重視觀察、重視感性經(jīng)驗,非常注重從事物本身認識事物的,而不是從主觀愿望出發(fā)。況且,老子所說的圣人“不出戶,知天下”,并不等于就是否定和反對感性經(jīng)驗。因為圣人不出戶,仍然可以通過學習前人的間接經(jīng)驗而知天下。而人的知識大部分都是通過學習前人的間接經(jīng)驗而來的。如果不學習,雖然走得很遠,他能夠直接得到的知識則仍然很少。因此善于學習的人都比一般人的知識更多。

        但老子又并不限于或停留于觀察和感性經(jīng)驗,他認為事物的本質(zhì)是不能完全看得見的,還需要理性的反思,如他所說的“靜思”與“玄覽”。他在第十章說:“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意思是說只有清除心中的各種主觀片面的雜念,能做到?jīng)]有任何瑕疵,從整體上全面認識事物,要根據(jù)事物的本來面貌去認識事物,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質(zhì)即道。第十六章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日靜,靜日復命。復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這里是說,要達到極度的虛心與寧靜,去反復地觀察萬物的生長運動變化,才能認識世界上的萬物。世界上的萬物不管怎樣變化,最終都要回到他的本原?;氐奖驹?,就叫靜。只有靜才是他的本質(zhì)。而本質(zhì)的東西就叫常,常就是長久不變的規(guī)律即事物的道。只有認識把握了事物的規(guī)律即道,才叫做明。明就是對事物的道的認識與把握。如果不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道,而輕舉妄動,就必然會遭受災難、禍害。認識了事物的道,才能包容一切,做到大公無私,做到大公無私,才能處事周全而不致犯錯誤,而處事周全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就是符合道。只有符合道才能長久立于不敗之地??梢姡献硬粌H重視觀察與感性經(jīng)驗,重視從事物本身認識事物,而且還非常重視理性思考。他認為僅僅觀察是不夠的,而要在反復觀察的基礎上,去除思想上的各種主觀雜念,達到虛心與寧靜,通過反復思考,從整體上去全面地認識事物,才能透過復雜的、變化多端的現(xiàn)象認識與把握事物的常,即本質(zhì)和道。老子的學說就是他長期觀察事物和社會發(fā)展變化,認真學習和繼承前人的思想,通過反思、靜思、玄覽總結(jié)而形成的。   關(guān)于對知識的態(tài)度問題,老子受到的批判也是很多的。如北京大學哲學系主編的《中國哲學史》認為:“老子對知識采取了一種否定的態(tài)度”[8],“他主張‘絕圣棄智’,‘絕學無憂’。他是把知識看成人精神上的一種負擔,造成社會紛爭的原因之一。所以他明確地說,他求的‘道’和一般所謂的求‘學’不一樣。‘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四十八章》)這是說,一般的學習,總是要不斷地增加知識,可是他追求的‘道’卻是要日益減少知識。因為在老子看來,知識的增加也就是欲望的增加,知識的減少,欲望才能減少。這樣,求‘道’就是要使知識、欲望減之又減,減到最后以至于一無所知,因而也就無所追求,無所作為了,于是就達到了精神上徹底解放的最高境界。”[9]筆者認為這種理解是不準確的,這是把老子所反對的當時的“圣人之學”完全等同于一切知識,并把老子的“道”同一切知識完全對立起來。實際上老子的“絕圣棄智”、“絕學無憂”反對的并不是一切知識,而是僅僅指當時的所謂的“圣人’之學。老子對當時的“圣人’所提倡的所謂“仁義”、“智慧”之學進行了極其尖銳的批判,認為所謂“仁義”、“智慧”之學增加了人們的欲望和虛偽、欺詐,是天下大亂和百姓受苦的根本原因,只有徹底拋棄,“絕圣棄智”,才會“民利百倍”(《老子》十九章),天下才會無憂。因此老子強烈反對學習當時的“仁義、智慧”之學,因為“為學日益”,只能增加人們的欲望和不道德的行為,給社會帶來災難。而老子主張“為道日損”,就是要人們通過學習“道”來減少私心雜念和過多的欲望,而且只有認識和把握了事物的“道”,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才能服從道,以道行事,以道治國,做到“順其自然”,實現(xiàn)“無為而治”,而不是無所作為,而是“無為而無不為”。

        況且,如果老子否定一切知識,他又何必寫出《道德經(jīng)》一書呢?這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梢?,老子否定的只是當時的“圣人’所提倡的所謂“仁義”、“智慧”之學,而不是一切知識。他提倡的是他的關(guān)于“道”的理論,包括《道德經(jīng)》中的所有認識。

        4.老子的社會歷史觀

        老子的社會歷史觀與他的核心思想“道”是一致的,或者說“道”是老子社會歷史觀的理論基礎。他認為“道”是一切事物的本原,一切都是由“道”派生的,人類社會也必然如此。而“道”是一種無形的、混沌的物質(zhì)形態(tài),這就否認了神創(chuàng)論,屬于一種無神論的歷史觀,這在當時有神論占統(tǒng)治地位的情況下是一種很大的進步。

        他還認為,人類社會與自然、宇宙一樣有“道”,而且必須服從“道”,是按“道”運動、變化、發(fā)展的,有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不能人為地改變。在當時生產(chǎn)力還非常落后的歷史條件下,老子還看不到人類社會實踐、生產(chǎn)力發(fā)展對歷史的重大作用,看不到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重要反作用,因此,他主張無為而治,順應自然,不要人為地過多地干預,把社會發(fā)展看成是一種完全自發(fā)實現(xiàn)的過程。

        同時,隨著生產(chǎn)工具的改進,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原有的奴隸制生產(chǎn)關(guān)系已不適合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奴隸與奴隸主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奴隸大量逃亡、起義,產(chǎn)生了新的封建生產(chǎn)關(guān)系和新興的封建地主階級,奴隸制開始崩潰,出現(xiàn)了禮崩樂壞、社會制度變化的動蕩局面。面對這種情況,老子由于受到認識上的局限性,開不出新的治國處方,看不到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新的方向和前途,只好提出恢復古代小國寡民的政治理想。他說:“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八十章)老子的這一理想,代表了當時中下層普通百姓的愿望,即反對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剝削壓迫,反對戰(zhàn)爭和動亂,希望過上和平、富裕、人人平等的美好生活,希望能回到?jīng)]有剝削、沒有戰(zhàn)爭、沒有復雜的階級矛盾的結(jié)繩記事的原始純樸社會。這種愿望是美好的,但只是一種空想,具有極大的歷史局限性。他的社會歷史觀中也包含有許多合理的內(nèi)容,如他認為人類社會有它自身發(fā)展的道即客觀規(guī)律(雖然他還未認識清楚),人類應當服從道,而不能隨心所欲地違反道的思想,他反對戰(zhàn)爭,反對統(tǒng)治階級剝削壓迫人民,主張平等和諧的思想,至今具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二、老子哲學的歷史地位

        關(guān)于老子哲學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問題,也是一個歷來有嚴重分歧和爭議的問題。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shù),罷黜百家以后,儒家和孔子的思想就在中國歷史上占統(tǒng)治地位,孔子就被視為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的代表和始祖。1919年胡適在《中國古代哲學史》提出老子是中國哲學始祖的觀點,又引起了對老子哲學地位的爭論,—直延續(xù)到今天,孔子被視為中國哲學的代表和始祖的觀點仍然占主流。2003年版的北京大學哲學系主編的《中國哲學史》雖然承認老子比孔子年長,仍然把孔子排在老子之前,可見這種影響之深。筆者贊成胡適的觀點,認為應該承認和恢復老子是中國哲學的始祖的歷史地位。理由如下:

        綜上所述,老子哲學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老子創(chuàng)立的以“道”為核心的哲學理論,初步探討了宇宙、自然、社會和人生的真諦,回答了哲學最根本的問題,即世界、萬物的本原,同時又回答了世界是怎樣的,宇宙萬物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以及人與宇宙、自然的關(guān)系,包含了本體論、辯證法、認識論、歷史觀等哲學的重要內(nèi)容??梢哉f,只有《道德經(jīng)》一書才能真正稱得上是我國古代最早和最完整的哲學著作。而且老子的以“道”為核心的哲學對我國古代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儒、墨、法、刑、名、縱橫、陰陽、兵家等諸家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老子應該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古代哲學的始祖。老子又是道家文化的創(chuàng)始人。道家文化與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共同成為公認的影響我國歷史發(fā)展的三大重要思想源頭,而且一直延續(xù)到今天。正如臺灣學者陳鼓應在《老子與孔子思想比較研究》中指出的:“老子建立了相當完備的形而上學體系,而孔子在宇宙論和本體論方面是空白的;老子倡導‘靜觀’,‘玄覽’的認識方法,而孔子在認識論方面是貧乏的,老子有相當多的辯證法思維,而孔子在這方面是闕如的,在這些主要的哲學領域一一無論就形而上學領域、認識論范圍或思想方法上——老子哲學思維的豐富性與孔子哲學思維的欠缺性,確實相形懸殊。”[10]因此,“老子是中國第一位哲學家,孔子是中國第一位倫理學家。”[11]   老子哲學與最早的西方哲學——古希臘的自然哲學差不多處于同一歷史時期。古希臘的唯物主義自然哲學家們探討了世界的本原問題。他們把世界的本原歸結(jié)為某些具體物質(zhì)形態(tài),用物質(zhì)來說明世界的物質(zhì)統(tǒng)一性,從而否定了宗教迷信和神創(chuàng)論,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例如: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的本原,萬物生于水而歸于水,水是不變的本體。阿那克西美尼認為氣為萬物的始基或本原。他說:“我們的靈魂是氣,這氣使我們結(jié)成整體,整個世界也是一樣,由氣息和氣包圍著。”[12]赫拉克利特認為火是萬物的本原。他說:“這個世界,對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樣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創(chuàng)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創(chuàng)造的;它過去、現(xiàn)在、未來永遠是一團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燒,在一定的分寸上熄滅。”[13]阿那克薩戈拉的“種子”說認為“種子”是萬物的本原。“種子”是一種具有各種不同性質(zhì)的、數(shù)目無限多的物質(zhì)微粒。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說認為火、水、土、氣是生成萬物的四個根,即四種元素,萬物都是由這四種元素形成的,火、水、土、氣就是萬物的本原。德謨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論,認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虛空。原子是一種最后不可分割的物質(zhì)微粒。虛空是空洞的空間,是原子活動的場所。原子和虛空都是不可見的,但都是客觀存在的。而老子在這一時期也探討了世界的本原,他提出了“道”這一最高范疇,認為“道”是一切事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是由“道”產(chǎn)生的,但“道”是一種沒有任何固定形狀的、看不見、摸不著的而又客觀存在的物質(zhì)形態(tài)。老子哲學也是用“道”這種物質(zhì)形態(tài)來說明世界的本原,說明世界的物質(zhì)統(tǒng)一性,從而否定了宗教迷信和神創(chuàng)論。但是,老子這里的“道”已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同古希臘唯物主義自然哲學家們把世界的本原歸結(jié)為某幾種具體的、有形的物質(zhì)形態(tài)比較,顯然在哲學史上具有更加進步的意義。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一書中包含的辯證法思想也非常豐富,已認識到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雙方相輔相成、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相互轉(zhuǎn)化,還初步具有了質(zhì)量互變的思想。這些哲學思想與西方哲學的源頭古希臘哲學相比,一點也不遜色。老子把他的這些重要的哲學思想廣泛地運用于政治、經(jīng)濟、科學、軍事、管理、處事、美學、養(yǎng)生等各個方面,都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影響。這也是長期以來老子的哲學能夠引起古今中外哲學家、科學家們高度重視的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

        [1]周桂鈿,中國傳統(tǒng)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79.

        [2][3][4][5][6][7][8][9]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中國哲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38.37,38,39.

        [10][11]胡道靜,十家論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06.

        [12][13]全增嘏。西方哲學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37,43.

      對哲學的認識論文相關(guān)文章:

      1.哲學的論文范文

      2.大學選修哲學論文

      3.哲學大學生論文

      4.關(guān)于哲學畢業(yè)論文

      5.大學哲學論文范文

      242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