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孩子控制情緒
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能識別出自己的各種情緒。怎樣教育孩子控制情緒呢?下面學習啦小編收集了一些關于教育孩子控制情緒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了解孩子情緒的來源
首先,我覺得孩子的情緒來自學習。在我們國家,學習會占據(jù)孩子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所以學習的好壞或者說學習的情況非常影響孩子的情緒。那些學習不好的孩子,也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也許會受到同學的小瞧,也會遭到家長的抱怨和指責,這些孩子就會時常處于挫敗、害怕等情緒狀態(tài)里,當接收到來自外界的壓力的時候,還會有憤怒等等的情緒出來。那些學習太好的孩子呢,因為高出不勝寒,也經(jīng)常會有擔心、不安等等情緒里。而考試則幾乎是所有孩子壓力的來源,讓孩子時常處于不好的情緒里。
情緒的另外一個來源會來自孩子身體上。女孩子身體發(fā)胖或者臉上長痘痘,都能困擾到她們的情緒。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在意自己的外表,所以,這也算正常表現(xiàn)。家長先不著急,首先從內心里就有,無論我的孩子是啥樣,我都是愛他的心理,然后再言行舉止上,讓孩子感受到我爸媽就是愛我的。
還有來自人際交往的問題對孩子情緒的影響。挨了老師批評的孩子、跟同學打了架的孩子,談戀愛的失戀的孩子、以及親子關系不好的孩子,她們的情緒都會很受影響,而且也會有大的波動。
10個小技巧教會孩子管理情緒
一、幫助孩子認知情緒
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能識別出自己的各種情緒。我們可以隨時指出孩子的各種情緒:激動、失望、自豪、孤獨、期待等等,不斷豐富孩子的情緒詞匯庫。
孩子能識別出的情緒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達出來,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就是處理情緒的開端。能表達,他才能溝通,才能想辦法。有時,只需表達出來,情緒就解決了。
二、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事物
品味美好,有很多方法。比如,隨時給孩子指出值得品味的各種細節(jié)。生活中的點滴很容易被忽視略過,我們指給孩子看,就是在延長這些瞬間、擴大這些細節(jié)。
品味美好的另一個方法是,存儲記憶,延長美好。就是說,給好事拍照、錄像、寫日記記錄、存檔,經(jīng)常跟孩子一起看,回顧這些美好的瞬間。
另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分享。鼓勵孩子主動分享,他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小孩之所以有時不愿意分享,是因為他對所有權還缺乏安全感,邏輯思維能力也有限,對環(huán)境感到不可控、難以預期。這些大人都要理解。
三、隨時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
我們平時少看孩子的所謂缺點和錯誤,以及能力上的種種不足,多去發(fā)現(xiàn)孩子這些優(yōu)秀品格的表現(xiàn),一旦發(fā)現(xiàn),就及時肯定,這樣久了,孩子就會更多地朝這些方向去發(fā)展。
現(xiàn)在的家長們對能力上關注過多。我們可以這樣想,孩子長大后,哪樣能力有機會得到發(fā)揮,這很難說,但好的性格和品格卻是處處有用的。能力有可能被埋沒被荒廢,但性格和品格卻永遠不會。
四、對成長感的識別和強調
成年人都會在發(fā)現(xiàn)自己有所成長時感到欣喜,對于孩子來說,成長就更是他們的全部,所以更加重要。每當孩子有進步時,家長及時指出來,讓他看到,告訴他,你記得不,你去年、上個月還是什么樣呢,現(xiàn)在都可以做到這樣了!
進步、提高、成長,這是最能體現(xiàn)孩子自身價值的。隨時抓住時機,發(fā)現(xiàn)具體的進步,告訴孩子,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優(yōu)秀!
五、培養(yǎng)興趣愛好,給孩子提供投入做事的機會
對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怎么強調都不過分。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一個有著成熟的興趣愛好的人,他們對新事情更感興趣,學習能力更強。因為他們的學習更是出于內在動機,他們有更頑強的意志力和激情。
興趣愛好的作用,除了益智、陶冶情操、休閑等等,它還可以像一個心靈上的朋友一樣,讓人在歡樂時去跟它分享、憂傷時跟它傾訴。興趣愛好能給我們提供一個讓我們能全身心投入去做事情的機會,這種投入的感覺非常寶貴。有心理學家把這叫“酣暢感”,據(jù)說這是一個快樂的重要來源。
所以家長應該想想,應該選擇哪些事情給孩子去做。我們出于愛心,總想給孩子更多的享受。但是,讓他被動地享受,比如看電視、吃東西,他的樂趣也有,只是這些樂趣膚淺、短暫。而稍有點挑戰(zhàn)的事,他反倒更能投入。難度如果過大,他就又沒了興趣。
其實小孩在玩游戲時,常常就能體驗到這種酣暢感。孩子大一些之后,做事往往就參雜了很多功利心,有了壓力,難以全心投入?,F(xiàn)在很多的興趣班更是把興趣變得沒趣了。我們家長要多反思自己在其中的作用。
六、給孩子“心理玩具”
心理學家在做提升幸福感的干預實驗時,有一些看似很普通、有點幼稚的做法,如,記錄下來當天發(fā)生的好事,并解釋為什么你感覺不錯;寫下能展現(xiàn)你好的一面的事情,每天去溫習。據(jù)調查,每天寫下三件讓你感覺好的事,這個做法效果很好,效果的持續(xù)時間也長。
家長自己也可以這樣做,也可以引導孩子這樣做。我們可以在情緒有些低落時,把這些好事當作心理玩具,拿出來玩味。我們也可以每天睡覺前或在其他空閑時間里,沒事就在腦子里。
七、不做情緒綁架
有的專家告訴家長,跟孩子說:“你那樣做,媽媽很生氣”、“那樣做,媽媽不喜歡”。我們大人正常的情緒反應,可以讓孩子知道,不必刻意掩飾。我們可以生氣,但是如果總是用家長的情緒去管教孩子,這不是好辦法??傔@樣說,孩子會覺得他應該對大人的情緒負責。他會忘記遵守規(guī)則的本來的意義,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責和內疚。
正確的方法是,讓孩子看到他的不好的行為會有怎樣的不好的結果,讓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對家長的情緒負責。教給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負責。家長也是,也要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八、接受孩子的消極情緒
對于孩子的消極情緒,我們不要去否認、壓制、貶低、懷疑,不要說“這有什么可怕的”、“你不應該感到失望”、“你沒有理由生氣”等等,而是要幫助孩子去接受、識別,然后再教給處理辦法。
教給孩子管理消極情緒的前提是,我們自己要能從容去對待。要改變這種反應,首先要認識到,消極情緒對孩子是有益的,是他認識自己、提高情商、學習成長的一個好機會。它是中性的,不是壞事。把它當作一陣風吧,控制好,甚至利用它去發(fā)電、放風箏。
只有當我們自己接受了孩子的消極情緒,我們才能做到不去否認、壓制、貶低、懷疑他的情緒,并且教給孩子去接受他的情緒。
九、給孩子自己處理消極情緒的機會
孩子發(fā)脾氣,我們本能地想救火。如果認識到消極情緒的意義,我們就知道,不必急于讓情緒消失,而是要盡量給孩子機會,讓他感受、識別,同時自己鍛煉著平復下來。他每自己平復一次,他的情緒控制能力就得到了一次鍛煉。
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家長自己能保持中性態(tài)度,這會幫助孩子更好地平復情緒。有很多情況,孩子是被家長的壞情緒火上澆油,愈演愈烈。
十、教給他處理消極情緒的辦法
宣泄法:比如打沙發(fā)打枕頭(當然對于愛打人的小男孩慎用)、撕紙(其實這些宣泄法背后的道理就是,要以破壞性最小,不影響別人的方式發(fā)泄情緒);傾訴法:找人聊天、寫日記、隨意畫畫;鎮(zhèn)靜法:數(shù)數(shù)、深呼吸;轉移法:看景色、聽歌、運動、做自己的愛好。還有就是前面寫過的那些能引起積極情緒的方法,比如想好事、品味美好等等。
然后,當自己冷靜一些之后,教給孩子去分析思考,想想剛才的情緒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引起的,以后可以怎樣做才能避免那種情況。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