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歷史高考模擬題
新課程背景下,材料的引用使高考歷史選擇題命題水平不斷提高,給高三師生的備考復習也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關于浙江省歷史高考模擬題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浙江省歷史高考模擬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1. 樊樹志在《國史十六講》中說:“政治與血緣的結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實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給諸侯叫做‘建國’,諸侯授土授民給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對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國’與‘家’的對立,他們把自己的宗族稱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國’。”材料表明( )
A.分封制隱含著國家分裂割據的因素 B.宗法制與分封制是互為表里的關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歷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描述了四家思想流派的起源狀況如下表,對此解讀合理的是
A.儒家產生環(huán)境特殊,流傳時間最為久遠
B.墨家受儒家影響巨大,同樣擁護宗法倫理
C.法家異地而同心,與當時社會現(xiàn)實最適應
D.商朝舊貴族被封楚地,道家有殷商遺民背景
3. 2016年3月,考古專家確認江西南昌?;韬钅怪魃矸轂?quot;漢廢帝"劉賀。據史書記載,劉賀在當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從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禮儀"的罪名。但劉賀墓出土了編鐘、琴瑟、大量的竹簡和孔子圣賢像,諸多學者據此認為劉賀是知書達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對劉賀的不同評價說明
A.文獻史料真?zhèn)坞y以辨別 B.歷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證
C.歷史人物評價難有定論 D.歷史記載要經過考古發(fā)現(xiàn)證實
4. 北宋真宗時,益州16家富商聯(lián)合發(fā)行“交子”,在市場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發(fā)行,以鐵錢為后備金,流通區(qū)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紹興三十年“初命臨安府印造會子,許于城內外與銅錢并行”,“千里之遠,數(shù)萬之緡,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對該材料理解準確的是( )
A.宋代紙幣取代金屬貨幣 B.會子成為了世界上最早發(fā)行的紙幣
C.長途販運貿易開始出現(xiàn) D.紙幣從信用憑證到官方法定的過程
5. 科舉時代流傳著“家貧、親老,不能不望科舉”的說法,到明代更是出現(xiàn)了考取功名者“強半寒素之家”的現(xiàn)象。由此可見科舉制
A.禁錮了人們思想 B.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
C.強化了君主專制 D.重視由下而上推薦人才
6. 清末,英國照會清政府履行與列強簽訂的諸條約,時任駐英公使曾紀澤表示贊同,但要求列強也守約,并據條約及國際法明細了列強在華的活動。曾紀澤的舉措使清朝
A.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收回了部分國家主權
C.外交活動規(guī)范性增強 D.構建起近代外交體系
7.史學家陳旭麓指出,19世紀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國社會從古代到近代變革過程中前后相接的三個歷史環(huán)節(jié)。貫穿這三個歷史環(huán)節(jié)的主題是( )
A.反抗封建專制與建立君主立憲的統(tǒng)一B.批判傳統(tǒng)與全面引進西方文化的統(tǒng)一
C.發(fā)展資本主義與建立民主共和的統(tǒng)一D.反抗西方侵略與學習西方文化的統(tǒng)一
8. 擔任美國駐華代理公使的何天爵曾指出:“要追根尋源,就必須回到六十年以前中國人和外國人開始有外交接觸或聯(lián)系的時候。要懂得它的勢頭和力量,必須探索當時發(fā)起時席卷全國的排外情緒,研究它是由一個接著一個的事件所孕育,被上千次互相誤解與不平的真實原因所加重。”此處分析的歷史事件是
A.虎門銷煙 B.北伐戰(zhàn)爭 C.義和團運動 D.五四愛國運動
9. 近年來,在“低碳出行”的倡議下,新型有軌電車成為很多城市的新寵。但1906年電車在天津出現(xiàn)時,當時許多人認為電車會電死人而不敢上車,街上經常出現(xiàn)“好人不坐電車”的標語,這一現(xiàn)象說明20世紀初的中國
①西方工業(yè)革命成果已傳入 ②舊思想觀念依然濃厚
?、劢煌ㄟ\輸業(yè)逐步近代化 ④中西方文化沖突嚴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右圖是毛譯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撰寫的一本著作的目錄,這本著作的名稱是
A.《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吿》B.《井岡山的斗爭》
C.《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D.《新民主主義論》
11.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天津東亞毛呢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棐卿用“抵羊牌”作為公司毛線的商標(見右圖),實業(yè)部長孔祥熙給與“抵羊牌”毛線以免稅的特惠政策,僅僅三年,其銷量就占據了國內銷售市場的87%,并出口東南亞十幾個國家。該企業(yè)快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經濟的進一步解體 B.列強暫時放松對華侵略
C.反帝愛國運動巨大影響 D.北洋政府支持經濟發(fā)展
12.有外國記者報道:“(中國)……有選舉權的公民都集中在會場上,每一個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選出領導者。選舉結果公布后,人們歡呼雀躍,燃放鞭炮,場面讓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這個 “場面”的出現(xiàn)是因為實施了
A.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B.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
C.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D.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3. 下圖是“1949—2008年全國各級各類學校招生數(shù)”。讀圖,從中能得到的結論是
A. 改革開放促進了各級各類教育的發(fā)展
B.普通中學與職業(yè)中學平衡發(fā)展
C.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體系
D.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
14. 公元前2世紀的羅馬,行政長官必須根據當事人的陳述記錄原告的請求、請求的原因、法官的任命及判決的要旨等并形成一定程式的書狀,后邊有行政長官附加的事項。法官則要檢查書狀中所提出的事實,傾聽雙方的證詞,審查雙方的證據,并依據書狀內容判斷是否作出判決。據此可以推斷當時的羅馬( )
A.行政權力干涉司法事務B.法官審理案件重視證據
C.司法審查程序較為嚴格D.法律注重保護當事人利益
15.下圖是歐洲宗教改革時期的一幅圖片,圖右邊是新教,左邊是天主教,中間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傾斜,里面裝著《圣經》,旁邊站著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著的是教皇、紅衣主教等,他們被翹起。它反映的最主要信息是
A.教會內部分裂,天主教與新教斗爭激烈B.新教主張簡化宗教儀式
C.蔑視教皇和天主教會,肯定《圣經》的權威D.新教否定上帝的存在
16. 《公司的力量》一書中如此表述:“在大航海時代帶來的時代劇變中,人類數(shù)千年來建立在親友、鄉(xiāng)鄰關系基礎上的傳統(tǒng)商業(yè)組織,已無法提供足夠的人力和資金。商業(yè)合作必須跨越血緣和地緣,超越人格和親情……”,這段話反映了地理大發(fā)現(xiàn)以后歐洲商業(yè)革命的主要表現(xiàn)是:
?、偕唐贩N類增多 ②貿易范圍擴大 ③貿易中心轉移 ④經營方式轉變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 經歷了20世紀70年代整整十年在“滯脹”泥潭中的痛苦掙扎,到1981年里根上臺時,美國經濟已陷入衰退。但與此同時,“國家已經做好準備,把經濟政策徹底地的向右轉”。此處的美國經濟政策“向右轉”是指 ()
A.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B.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C.加大社會福利資金投入D.增加國有經濟的比重
18.“用原始藝術來摧毀古典審美”,“這幅畫上,不僅是比例,就連人體有機的完整性和延續(xù)性,都遭到了否定,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他破壞了許多東西,可是,那種破壞卻是相當?shù)鼐袟l:所有的東西,無論是形象還是背景,都被分解為帶角的幾何塊面。”該材料所敘述的畫派是
A.現(xiàn)代主義 B.現(xiàn)實主義 C.浪漫主義 D.印象畫派
19.關于下面三幅漫畫的寓意,不正確的說法是( )
A.圖1:德國被分區(qū)占領,雅爾塔體制形成
B.圖2:柏林增加大了隔膜,美蘇對峙加劇
C.圖3:民間暗中交往,德國統(tǒng)一,“冷戰(zhàn)”結束
D.三幅漫畫反映了德國歷史和國際關系演變
20.與下列宣傳畫報相關的主題分別是
A.知識經濟、經濟全球化、經濟區(qū)域集團化
B.經濟區(qū)域集團化、經濟全球化、可持續(xù)發(fā)展
C.可持續(xù)發(fā)展、經濟全球化、經濟區(qū)域集團化
D.經濟全球化、可持續(xù)發(fā)展、知識經濟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滿分60分。其中21題14分,22題、23題各13分,24、25題各10分。
21.(14分)君民關系是中國傳統(tǒng)治國理論的核心之一,是影響中國治國安邦大業(yè)幾千年之久的政治思想。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表是我國古代思想家關于“君民關系”的言論匯編
材料二 唐太宗一即位就聲明,要“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并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
——摘編自樊樹志《國史概要》
材料三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指普天下的民眾,下同。)有公利而莫或興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古之人君)出,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君》
材料四 生民之初;本無所謂君臣,則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舉一民為君。夫曰共舉之,則非君擇民,而民擇君也。夫曰共舉之,則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無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豈可因君而累及民哉!夫曰共舉之,則且必可共廢之。君也者,為民辦事者也。
——摘編自譚嗣同《仁學》
請回答:
(1)材料一體現(xiàn)了植根于中華文化悠久歷史傳統(tǒng)中的哪一理念?依據材料一中概括該理念的具體內容。(不得摘抄原文)(4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是如何看待君民關系問題的?其出發(fā)點是什么?(3分)
(3)依據材料三、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黃宗羲與譚嗣同對于君民關系認識的相同之處。(3分)結合時代背景分析譚嗣同在君民關系認識上有何發(fā)展?(4分)
22.(13分)近代西方代議制民主政治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它在不同的國家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憲法的締造者們真正有分歧的問題,是如何確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權利融入聯(lián)邦權力,以及他們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獨立。如果國民按人數(shù)或按選區(qū)選舉,人口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壓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數(shù)選舉代表,則永不能獲致必要的聯(lián)合,舊邦聯(lián)的所有弊端將永遠保留下去。
——摘編自[英]阿克頓《自由與權力》
材料二 美國議會民主制的最大特點,„„在于地方分權,并且在分權的幌子下又隱藏著集權的本質,即通過相互制衡把權力集中在最高權力機關的大多數(shù)人手中。但憲法規(guī)定,若兩院議員2/3多數(shù)認為必要,可提出對聯(lián)邦憲法的修正案,經適當方式批準后即可生效,賦予憲法必要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從而增加了聯(lián)邦憲法的生命力。
——何順果《美國史通論》
材料三 帝國皇帝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任命議會主席、召開和解散聯(lián)邦議會。帝國議會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選舉制選出,然而,它未能組成代議制的政府,帝國議會不能自行通過任何一項對政府不利的法案,因為一切法律和其他決議都必須取得聯(lián)邦議會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摘編自孫炳輝、鄭寅達《德國史綱》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憲法的締造者們”想要解決什么問題?結合1787年憲法內容,指出他們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4分)
(2)據材料二、三,分別歸納美、德代議制的特點。(5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德國特征形成的 原因。(2分)
(3)綜合上述材料,請你談談對近代美、德代議制的不同特征有何認識?(2分)
23.(13分)改革須從國情出發(fā)、從經濟社會發(fā)展實際出發(fā)。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2年“一號文件”,第一次正面肯定“包產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1983年的“一號文件”,把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稱為“我們農民偉大的創(chuàng)造”,從根本上確定了農業(yè)的基本經營制度。
——《中國農村改革與變遷》
材料二 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在經歷了80年代初以農村改革為重點的第一階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為重點、城鄉(xiāng)聯(lián)動和全面改革以來,以中國共產黨十四大為標志,改革進入了新階段。……新階段是改革的攻堅階段,是以建立新體制為主要使命的階段。
——寧可主編《中國經濟發(fā)展史》
材料三 由于長期政局不穩(wěn)、社會動蕩,以及在經濟改革和發(fā)展的決策方面屢有失誤,1988年起蘇聯(lián)的經濟每況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機之中。……據蘇聯(lián)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表的數(shù)字,與1989年相比,1990年蘇聯(lián)國民收入下降4%,國民生產總值下降2%,勞動生產率下降3%,對外貿易額下降6.9%……
——周尚文等《蘇聯(lián)興亡史》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哪兩個省份試行?指出材料中農業(yè)“基本經營制度”的性質和方式。(4分)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進程的主要特點。(4分)
(3)據材料三說出當時蘇聯(lián)的經濟狀況,這一時期是哪位領導人執(zhí)政?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蘇聯(lián)發(fā)生劇變和最終解體的內外原因。(5分)
24A.【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懲腐倡廉、弘揚正氣是歷代政治改革的重要內容,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吏明知民知法令也,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不敢犯法以干法官也„„吏知其如此,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又不敢犯法。如此,天下之吏民雖有賢良辯慧,不能開一言以枉法;雖有千金,不能以用一銖。故知詐賢能者,皆作而為善,皆務自治奉公。
——《商君書•定兮》
材料二 今給其俸,則清者足以息其濫竊,貪者足以感而勸善;若不班祿,則貪者肆其奸情,清者不能自保。難易之驗,灼然可知,如何一朝,便欲去俸?淮南之議,不亦謬乎?
——《魏書•高閭傳》
材料三 “增祿不厚,不可責其廉謹” „„“計贓錢不滿一百徒一年,每一百錢加一等;一千流二千里,每一千加一等,罪止流三千里„„徒罪皆配五百里外牢城,流罪皆配千里外,滿十千即受贓為首者配沙門島。”
——《續(xù)資治通鑒長編》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商鞅認為實現(xiàn)“知詐賢能者,皆作而為善,皆務自治奉公”的主要途徑是什么? (2分)
(2)據材料二,指出北魏吏治改革的目標和措施。(2分)
(3)據材料三,指出王安石是如何整頓吏治的?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背景。(3分)
(4)綜合上述材料,請你為當今“廉潔政治”建設提幾點建議?(3分)
24B.【中外歷史人物評述】(10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出現(xiàn)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涌現(xiàn)出許多著名的民族主義者,甘地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9年,當大英帝國的地位受到布爾戰(zhàn)爭(英國人和布爾人為爭奪南非殖民地的戰(zhàn)爭)挑戰(zhàn)時,甘地自愿服務組織了一個志愿戰(zhàn)地救援隊„„1906年,面臨祖魯人(南部非洲民族之一)的叛亂,甘地再次組織擔架隊,服務直到叛亂被平息„„1914年,英國與德國爆發(fā)戰(zhàn)爭(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甘地在倫敦又招募了一支志愿救護車隊„„。甘地之所以這樣不遺余力的竭誠奔走,是相信,憑借著這樣的付出,能夠為印度同胞在帝國中贏得一種完全平等地位。
——凱瑟琳·布什《甘地》
材料二 1930年3月12日,61歲的圣雄甘地率領78名非暴力運動積極分子,從古吉拉特邦艾哈邁達巴德市徒步到丹迪游行,游行共持續(xù)25天,行程達388公里,„„當甘地長途跋涉到達海邊雙手捧起一把鹽時,英國殖民當局為之震動。史學家認為,正是這次“鹽游行”„„迫使英國殖民當局舉行正式談判,并且最終使印度在1947年取得獨立。這次游行被稱作是印度獨立奮斗史上一個重要轉折點。
——《印度:重演“鹽游行”》
材料三 1942年7月14日,國大黨工作委員會通過了由甘地起草的„„決議。其中說:“迄今發(fā)生的種種事件和印度人民的切身經驗使國大黨確信,英國在印度的統(tǒng)治必須立刻結束。這不僅是因為外國的統(tǒng)治即便在最好的情況下也是個災禍,是對被統(tǒng)治人民的繼續(xù)宰割,而且,以一個被捆綁的印度,也決不能在保衛(wèi)自己和影響這個正在毀滅人類的戰(zhàn)爭的結局上起有效的作用 。
——V·T·巴提爾《甘地、尼赫魯和退出印度運動》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甘地的行動的目的。(2分)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描述的具體事件及其影響。(3分)
(3)材料三中甘地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張?據材料概括,他認為必須實現(xiàn)這一主張的理由。(3分)
(4)綜合上述材料,甘地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手段有什么變化?(2分)
浙江省歷史高考模擬題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題,每題3分,共60分。
1-10:ACBDB CDDAB 11-20:DCACD BAACB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題,滿分60分。
21.(1)理念:民本思想(或以民為本)(1分)內容:民眾是立國之本的“重民”思想;關心民眾勞苦的“愛民”思想;取信于民的“信民”思想。(3分)
(2)認識: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民貴君輕)(1分)出發(fā)點:贏得民心,鞏固統(tǒng)治。(2分)
(3)相同之處:君主不是天生的,其出現(xiàn)有一定的社會背景;君主應民眾的需求而出現(xiàn);反對君主專制;君主應為民謀公利。(3分,任答3點即可)
時代背景:帝國主義侵略,民族危機加劇;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西方政治學說逐漸傳播。(3分)
發(fā)展:提出民可廢君的民主思想。(1分)
22. (1)問題:聯(lián)邦政府與各州的權力分配;大州和小州的矛盾。(2分)
解決:聯(lián)邦政府擁有大權,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國會選舉中參議員每州兩名,眾議員按 各州人口比例確定。(2分)
(2)美國:地方權力與聯(lián)邦權力相互制衡;以權力分立防止過度集權。(2分)
德國:議會選舉體現(xiàn)民主性,但未能組成政府;議會擁有立法權,但不能監(jiān)督政府;議會立法受行政權力控制。(3分)
成因:德國在長期分裂后完成統(tǒng)一,鞏固統(tǒng)一成為首要問題;普魯士專制色彩濃厚,在帝國中占有統(tǒng)治地位。(2分)
(3)認識:美德代議制的差異是由各自國情決定的;權力制衡方面的差異影響民主政治的發(fā)展。(2分)
23.(1)安徽、四川(2分)。性質: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公有制經濟)(1分)。方式: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生產自主權獨立。(1分,任答一點即可)
(2)主要特點:首先在農村進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開;先試點,后推廣(由點到面);探索并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分,任答兩點即可)
(3)經濟衰退或經濟惡化(1分)戈爾巴喬夫(1分)內: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弊端和政策錯誤長期得不到糾正;戈爾巴喬夫的政治體制改革背離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方向。(2分)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實施“和平演變”戰(zhàn)略(1分)
24A.(1)百姓知法(監(jiān)督),官吏守法(2分)(答“以法治國”給1分)
(2)目標:反貪(政治清明)(1分)
措施:實行俸祿制(1分)
(3)內容:高薪養(yǎng)廉,嚴懲貪腐(2分)
背景:冗官冗吏,人浮于事,貪腐現(xiàn)象嚴重(1分,任答一點即可)
(4)重視法制,強化監(jiān)督,加強懲戒(3分)
24B.(1)目的:為印度在英帝國中贏得完全平等地位(2分)
(2)事件:食鹽進軍(1分)
影響:是印度獨立奮斗史上的轉折點;嚴重打擊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2分)
(3)主張:英國退出印度(印度獨立)(1分)
理由:獨立才能擺脫英國殖民者對印度的宰割;獨立才能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保衛(wèi)印度爭取勝利。(2分)
(4)從與英國當局合作到非暴力不合作(2分)
猜你感興趣:
2.歷史高考模擬題
浙江省歷史高考模擬題
上一篇:遼寧省高考歷史真題
下一篇:歷史高考文綜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