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啟的基本簡介
夏啟是禹的兒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夏啟的基本簡介是怎樣的呢?本文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夏啟的基本簡介的資料,僅供參考。
夏啟的基本簡介
夏朝皇帝姒啟,在位年不詳,姒禹之子。姒禹病死后,姒啟通過武力征伐伯益,將其擊敗后繼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yōu)?ldquo;世襲制”的第一人。繼位后,姒啟又通過甘之戰(zhàn),擊敗強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華夏族內(nèi)的反對勢力。姒啟在位晚期,發(fā)生武觀之亂,政局動蕩。姒啟驕奢淫逸,最終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人物簡介
姒啟的母親是涂山氏。屈原的《天問》中載傳說說,姒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與涂山氏相遇于臺桑,旋即分別。懷孕的涂山氏女在傷念中生下姒啟后就死了。姒禹死后,姒啟破壞了禪讓制,自行襲位,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從此,原始社會宣告結束,開始了奴隸社會,啟也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帝王。姒啟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今汾澮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
夏啟的人物生平
益啟之爭
媯舜以后,王權進一步強化,傳說姒禹涂山會盟時“執(zhí)玉帛者萬國”,“朝諸侯之君會稽之上,防風之君后至,而禹斬之”。此涂山就是河南嵩縣的三涂山,亦即會稽山,正在夏人活動中心地區(qū)附近??梢娊?jīng)姒鯀、姒禹兩代經(jīng)營,夏后氏已形成一支強大的勢力,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隨著王權的產(chǎn)生,氏族制度的機關已部分被改造,部分被拋棄,唯繼任領袖的人選要經(jīng)議事會認可的形式尚存。而從媯舜到姒禹正處于社會大發(fā)展的時代,各種人才輩出,首先被舉為姒禹繼任者的是當時曾掌五刑、負責獄訟的皋陶。皋陶先姒禹而死,部落聯(lián)合體議事會又推舉了益,即伯益。他是顓頊和少典氏的后裔,又名大費,與皋陶有一定的血緣親屬關系,曾協(xié)助姒禹平水土,有功而受到媯舜的器重,被任命為掌管山澤、調(diào)馴鳥獸的“虞”,古文獻曾有“益主虞、山澤辟”之說,有學者認為他的功績在首創(chuàng)畜牧業(yè)。所以按照傳統(tǒng)習俗,姒啟作為領袖之子在議事會討論繼任者人選時,雖被優(yōu)先提名,但他的功績與威名無法與益相敵,益很自然的成為議事會認可的法定繼承人。
然而,在益和姒啟的時代,傳統(tǒng)習俗已被新的價值觀念取代。姒禹死后,姒啟立即發(fā)動了對法定繼承人的攻擊,奪取了領袖的職位。關于這場斗爭的經(jīng)過,有記載說:“益代禹立,拘啟禁之,啟反起殺益,以承禹祀”;或說“古者禹死,將傳天下于益,啟之人因相與攻益而立啟”;還有說“禹授益,而以啟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于益,其實令啟自取之”??傊?,斗爭很激烈,而幾經(jīng)波折,“叛亂”的姒啟曾遭益的有力反擊,一度處于劣勢,甚至被拘禁,終于因有姒禹的經(jīng)營和培植,夏后氏根基更深、實力更強,在擁護者的支持下,夏后氏及其擁護者聯(lián)合起來對益發(fā)動戰(zhàn)爭,終于殺益,使姒啟奪得領袖的權位。
甘之戰(zhàn)
姒啟奪得領袖職位后,在今河南禹縣舉行盟會,通報聯(lián)合體內(nèi)部各部落和附近酋邦,爭取支持者,以確立自己的統(tǒng)治,這就是文獻記載中的夏啟有鈞臺之享[13]。但是姒啟破壞傳統(tǒng)習俗的篡奪行為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滿,尤其是那些實力雄厚,同樣覬覦聯(lián)盟最高權位的部落首領,以有扈氏為代表,公然表示不服從姒啟作新的領袖,從而發(fā)生了姒啟伐有扈氏的甘之戰(zhàn)。
夏啟生平事跡
身世傳說
啟的母親是涂山氏,屈原在其《天問》中曾記載“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與涂山氏相遇于臺桑,懷孕的涂山氏女生下了啟”。
王位之爭
舜以后,王權進一步強化,傳說姒禹涂山會盟時“執(zhí)玉帛者萬國”[1] ,“朝諸侯之君會稽之上,防風之君后至,而禹斬之”[3] 。此涂山就是河南嵩縣的三涂山,亦即會稽山,正在夏人活動中心地區(qū)附近。可見經(jīng)鯀、禹兩代經(jīng)營,夏后氏已形成一支強大的勢力,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隨著王權的產(chǎn)生,氏族制度的機關已部分被改造,部分被拋棄,唯繼任領袖的人選要經(jīng)議事會認可的形式尚存。而從媯舜到姒禹正處于社會大發(fā)展的時代,各種人才輩出,首先被舉為姒禹繼任者的是當時曾掌五刑、負責獄訟的皋陶。皋陶先姒禹而死,部落聯(lián)合體議事會又推舉了益,即伯益。他是顓頊和少典氏的后裔,又名大費,與皋陶有一定的血緣親屬關系,曾協(xié)助姒禹平水土,有功而受到媯舜的器重,被任命為掌管山澤、調(diào)馴鳥獸的“虞”[4] ,古文獻曾有“益主虞、山澤辟”之說,有學者認為他的功績在首創(chuàng)畜牧業(yè)[5] 。所以按照傳統(tǒng)習俗,姒啟作為領袖之子在議事會討論繼任者人選時,雖被優(yōu)先提名,但他的功績與威名無法與益相敵,益很自然的成為議事會認可的法定繼承人。[6]
然而,在益和啟的時代,傳統(tǒng)習俗已被新的價值觀念取代。禹死后,啟立即發(fā)動了對法定繼承人的攻擊,奪取了領袖的職位。關于這場斗爭的經(jīng)過,有記載說:“益代禹立,拘啟禁之,啟反起殺益,以承禹祀”;或說“古者禹死,將傳天下于益,啟之人因相與攻益而立啟”[7] ;還有說“禹授益,而以啟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于益,其實令啟自取之”[8] ??傊?,斗爭很激烈,而幾經(jīng)波折,“叛亂”的姒啟曾遭益的有力反擊,一度處于劣勢,甚至被拘禁,終于因有姒禹的經(jīng)營和培植,夏后氏根基更深、實力更強,在擁護者的支持下,夏后氏及其擁護者聯(lián)合起來對益發(fā)動戰(zhàn)爭,終于殺益,使啟奪得領袖的權位。[9]
甘之戰(zhàn)
啟奪得領袖職位后,在今河南禹縣舉行盟會,通報聯(lián)合體內(nèi)部各
部落和附近酋邦,爭取支持者,以確立自己的統(tǒng)治,這就是文獻記載中的夏啟有鈞臺之享[10] 。但是姒啟破壞傳統(tǒng)習俗的篡奪行為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滿,尤其是那些實力雄厚,同樣覬覦聯(lián)盟最高權位的部落首領,以有扈氏為代表,公然表示不服從姒啟作新的領袖,從而發(fā)生了姒啟伐有扈氏的甘之戰(zhàn)。[11]
有扈氏是當時一個強大的部落或酋邦。傳說姒禹時就曾發(fā)生過“攻有扈”,“以行其教”[12] 的戰(zhàn)爭。戰(zhàn)前,姒禹在誓師之辭中說:“日中,今予與有扈氏爭一日之命,且爾卿大夫庶人,予非爾田野葆士之欲也,予共行天之罰也。”宣告要和有扈氏決一死戰(zhàn),標榜自己不是為了貪圖有扈氏的土地、人民、財貨,而是代天行罰。還傳說:“昔禹與有扈氏戰(zhàn),三陣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請服。”這些傳說都反映姒禹與有扈氏之戰(zhàn),是一場權力之爭。有扈氏以其強大,意欲僭取聯(lián)合體王權而起兵,所以姒禹伐有扈“以行其教”、“行天之罰”,而且將戰(zhàn)爭的手段與加強政教的手段結合,最終才戰(zhàn)勝有扈氏。姒啟伐有扈,在一定意義上可謂是禹伐有扈的繼續(xù)。[11]
啟伐有扈氏的甘之戰(zhàn)是兩強相遇,因而打得十分激烈,但留下的有文字記載的史料不多,主要是姒啟的一篇戰(zhàn)斗動員令《尚書·甘誓》,全文為:“大戰(zhàn)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于祖;不用命,戮于社。”[13-14]
文中第一段介紹《甘誓》背景,是啟在戰(zhàn)于甘之前,召集左右高級官吏申明紀律約戒的誓師詞。“六卿”過去的解釋多認為是六軍之將,實際上“六卿”和“六軍”都是周代以后出現(xiàn)的,是成書時借用的后代詞匯,其所指當即下文中的“六事之人”。在古文字中事和史是一個字,商代甲骨文中商王所稱的“我史”、“朕史”、“東史”、“西史”等往往參與征戰(zhàn),所以夏后啟召“六事之人”傳達戰(zhàn)爭約戒就很容易理解了。第二段是誓師詞全文,首先宣布有扈氏罪狀是“威侮五行、怠棄三正”,意思是指責敵人上不敬天象,下不敬大臣,引起天怒人怨,所以伐有扈是代天行罰。其次宣布軍事紀律,命令部屬各自奉行命令,忠于職守,努力戰(zhàn)斗,還申命奉行命令者將在祖廟中受到獎賞,違背命令者,將在社壇前處死。和伐三苗的《禹誓》相比,可見啟時最高行政長官的權威是前一個歷史時代無法相比的。[14]
相傳啟初“與有扈氏戰(zhàn)于甘澤而不勝”,總結原因說“吾地不淺,吾民不寡,戰(zhàn)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于是勵精圖治,“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15] 。可見姒啟取得甘之戰(zhàn)的勝利,“滅有扈氏,天下咸朝”[16] 是很不容易的。[17]
武觀之亂
對財富和權力的追逐,終于打破了氏族制度下自然發(fā)生的共同體權力,國家出現(xiàn)了,但對財富和權力的追逐不僅沒有結束,而且愈演愈烈。姒啟用暴力手段結束“禪讓制”后,他的兒子們又發(fā)生了爭奪繼承權的骨肉相殘,這就是武觀之亂。[18]
在周代文獻中,曾將“夏有觀、扈”和“虞有三苗”并論[10] ,其中的扈是有扈氏,觀則為武觀,或作五觀。還將他與堯子丹朱、舜子商均、湯子太甲、文王之子管蔡相比,說“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奸子……”[19] ,可證姒武觀是姒啟之“奸子”。關于武觀之亂的經(jīng)過留下的記載很少,僅見今本《竹書紀年》中有:“(啟)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觀于西河。十五年,武觀以西河叛,彭伯壽師師征西河,武觀來歸。”[20]
時代更早的《逸周書·嘗麥》篇也記述了對這次叛亂的征討:“其在啟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國無正,用胥興作亂,遂兇厥國?;侍彀в?,賜以彭壽,卑正夏略。”文中的“五子”當為“五觀”之誤。據(jù)今本《竹書紀年》啟在位十六年。約略可知在姒啟的晚年已發(fā)生了諸子爭立的動亂,季子武觀因此被放逐西河。后來,當繼任問題進一步提到日程上時,姒武觀發(fā)動叛亂,效法姒啟用暴力奪取繼承權,這場權力之爭幾乎瓦解了夏王朝的統(tǒng)治,幸而有彭伯壽率師出征西河,才平定姒武觀的叛亂。關于西河之地望歷來說法不一,較多說法是在河水之東的晉南或河水之西的陜西韓城一帶,還有河南安陽附近的內(nèi)黃說等。以在晉南河汾之間的可能性最大,關于夏文化的考古發(fā)現(xiàn)、研究成果也為晉南說提供較多的證明。[21]
夏啟的后人評價
啟稟承天命,贊繼大禹之道,順利地實現(xiàn)從禪讓走向世襲,實在是眾望所歸,啟無疑是歷史一個重德修賢的圣明君主。——許風申[22]
自姒啟建立夏王朝以后,逐漸拋棄了姒禹的節(jié)儉傳統(tǒng),毫無顧忌地“淫溢康樂”,管磬并作,“湛濁于酒、渝食于野”,飲酒無度、游田無度。[21]
看了夏啟的基本簡介的人還看了:
2.夏朝皇帝啟簡介
5.夏朝歷史文化簡介
夏啟的基本簡介
精選文章
-
夏啟是誰的兒子
啟(生卒年不詳):也稱夏啟、帝啟、夏后啟、夏王啟,夏啟是誰的兒子呢?本文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夏啟是誰的兒子的資料,僅供參考。 夏啟是誰的兒子 中國
-
第二任君王夏啟的故事
啟(生卒年不詳):也稱夏啟、帝啟、夏后啟、夏王啟,他是禹的兒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夏朝第二任君王夏啟的故事是怎樣的呢?本文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夏
-
夏朝歷代帝王簡介
夏朝(約前2070年約前1600年)是中國傳統(tǒng)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中原世襲制奴隸制朝代。夏朝歷代帝王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夏朝歷代帝王簡介的資
-
夏啟的妻子是誰_叫什么名字
禹死后,夏啟通過武力征伐伯益,將其擊敗后繼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yōu)槭酪u制的第一人。那么你知道夏啟的妻子是誰嗎?他有幾個兒子?下面一
熱門文章
- 1 洛陽歷史事件甘之戰(zhàn)簡介
- 2 夏太康的人物簡介
- 3 夏泄姒泄的人物簡介
- 4 夏啟建制的意義
- 5 夏朝夏啟的故事
- 6 姒槐的人物簡介
- 7 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夏啟
- 8 夏禹的人物簡介
- 9 姒啟為什么立國號為夏
- 10 夏朝戰(zhàn)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