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歷史論文范文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是當前初中歷史教學日益關注和重視的問題之一,因為它的落實關系到教學成效。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歷史論文,供大家參考。
初中歷史論文范文一:探究性思維教學初中歷史論文
1.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索性思維的必要性
初中歷史學科是學生認識歷史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和認知水平的提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必須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轉變學習方式,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適合探索性思維發(fā)展的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2.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思維的有效對策
2.1通過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探索性思維的情境
啟發(fā)式教學可以通過兩方面來進行,一方面將教學內容轉化成教學問題,相比單純的介紹內容,從問題引入,啟發(fā)學生主動思考更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性思維能力。例如,在教授紅軍長征一課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問題來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如“紅軍四次反圍剿勝利的原因是什么?第五次反圍剿為什么會失敗?第五次反圍剿的領導人是誰?”等等,這些問題的提出能夠讓學生主動思考,利于探索性思維的培養(yǎng)和知識點的記憶。另一方面營造情境同樣是培養(yǎng)探究性思維的重要手段,例如影音視頻、電視題材等多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再現(xiàn)歷史情境,深刻感受當時的情景[2]。
2.2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對歷史的學習熱情
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可以通過三方面進行:首先,提出科學性較強的問題,讓學生多角度探討。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問題,讓學生發(fā)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意見,例如“論唐玄宗是功大于過,還是過大于功。”這類問題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發(fā)表看法,有利于探索性思維的培養(yǎng)。其次,提出假設,讓學生大膽的去思考[3]。例如“有人說如果商朝沒有妲己,就不會滅亡,你對此怎么看?”教師可以讓學生探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思考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也深入掌握了歷史知識。最后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想象空間。這對于學習歷史也非常重要,想象能夠讓學生獨立創(chuàng)造出事物,創(chuàng)造歷史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加深學生的記憶。適時的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闡述自己的感受,描述對于歷史的印象能夠增強想象能力,提高學習歷史的探索性思維能力。
2.3充分發(fā)揮史料在培養(yǎng)學生探索性思維中的作用
史料是考證歷史、新編歷史的重要資料,正確的史料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例如南京大屠殺這一課,給學生觀看視頻,圖片等相關資料,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侵略者的痛恨,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侵略者為何會如此慘無人道?侵略者在戰(zhàn)爭中還有哪些罪行?……”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思考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性思維以及對于歷史的深入了解和探討,能夠深刻掌握歷史知識點,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打開思路,有利于探索性思維的培養(yǎng)。不同史料對于歷史和歷史人物的評判是不同的,學生在閱讀了大量的史料之后,會對評判內容形成自己的思考,判斷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有偏頗的,從而形成自己對于歷史的理解和認識,這相較于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的方法,更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和探索性思維,對于掌握歷史知識非常重要。
初中歷史論文范文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問題及對策
當前,為了讓教學目標更加明確,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形式更加貼近學生,教育部門及廣大教育工作者對各科教學進行了多次改革。在這一趨勢下,初中歷史教師也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在實際的教學中積極探索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讓當前的初中歷史教學表現(xiàn)出旺盛的活力與生機。但我們也必須看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依然存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需要廣大教師及時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適時作出調整。
一、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落后,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
雖然一直強調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但受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影響,部分教師對此的認識仍然不夠清楚,在實際的教學中仍然是“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授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yè)”這一流程。誠然,這種教學模式能幫助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較為系統(tǒng)地接受書本上的知識,但過于注重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聽講,完全沒有思考的空間和發(fā)揮的余地,久而久之,不僅嚴重消磨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也不夠不理想。
(二)教學空間及策略有限,學生學習興趣低下
由于初中階段的教學設施不夠完善和現(xiàn)代化,在教學中教師只能局限于課堂,無法靈活地將學生從課本引入現(xiàn)實,對學生的歷史學習造成了很大的阻礙。不止于此,教師的教學策略也相對陳舊,很多時候仍然依賴于課本和教參。這樣的教學過于生硬,學生學起來不僅略顯艱澀,更缺乏足夠的思考空間,學習毫無樂趣可言。
(三)教師隊伍參差不齊,整體素質有待加強
一名合格的歷史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等方面的基本功。但師資力量薄弱一直是歷史學科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很多學校對歷史教學不夠重視,現(xiàn)有的歷史教師不是年齡過大,就是主教其他課程的兼課教師,或者是缺乏教學經驗的年輕教師,這樣的師資隊伍根本無法保證教學質量。
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策略
(一)更新教學觀念,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對于初中歷史教師而言,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的歷史史實,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歷史知識,還有著培育學生歷史智慧,形成完美情感的任務,從更深層次來說,初中歷史課程擔負著訓練初中生歷史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的重要任務。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廣大教師必須堅決摒棄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觀念,從“滿堂灌”教學模式中掙脫出來,多給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共同討論合作學習的新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才能讓學生的智慧、情感與人格不斷得到發(fā)展、完善和升華,使教學效果最大化。
(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教育教學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教學的要求。要想做到與時俱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廣大歷史教師必須不斷豐富和完善教學方法和手段。首先,由故事引入歷史課堂。生動的歷史故事,能夠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比如,在講述“秦始皇統(tǒng)治時期”的這段歷史時,教師可以介紹“焚書坑儒”這一成語的由來,通過故事引入課本中的歷史事件,如此學生便會饒有興趣地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其次,采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歷史內容大多較為枯燥乏味,而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有效將視頻、圖像、動畫等方式與傳統(tǒng)教學結合起來,為學生更為直觀地感知歷史知識,提高學習興趣提供了支持。比如,在講授到“抗日戰(zhàn)爭”這段歷史時,教師可以適時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抗日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這段歷史的殘酷,喚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有了這一鋪墊,學生學習起來熱情高漲,遠勝過教師在課堂上的千言萬語。
(三)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完善評價體系
歷史教學的本質是讓學生認識過去,認識社會,認識人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不是僅僅作為一些過去的事情進行簡單介紹。因此,廣大教師必須積極通過各種途徑,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以便更好地完善評價體系,為學生的學習架橋鋪路。首先,深入反思,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時代在發(fā)展,教材在變化,教師也要學會自我反思、自我糾錯,在反思中吸取教訓,在糾錯中積累經驗,同時不斷學習更多的新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這樣才能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提升教學水平。其次,完善歷史教學的評價體系。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過于單一,只注重考試成績的優(yōu)劣,忽視了其他方面。實踐表明,只有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才能全面、客觀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并及時找出不足之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和特長。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結合學科實際和學生實際,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學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幫助學生建立信心,更好地學習歷史??傊?,歷史是一個國家文明傳承中的精髓。一個合格的公民,必須具備一定的史學知識和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初中歷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對此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廣大教師必須轉變思想,提高認識,積極總結當前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和問題所在,并在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以科學的教學方法、先進的教學手段,全面擴展歷史教學空間,提升教學質量,為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提供助力。
淺談初中歷史論文范文相關文章:
5.初中歷史教研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