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論文代發(fā)
小學英語論文代發(fā)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英語教學得到更多人的重視。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guān)于小學英語論文代發(fā)的內(nèi)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小學英語論文代發(fā)篇1
淺談小學英語文化教學
【摘要】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更要讓學生學習英語文化知識。我們可以從課堂用語、教學內(nèi)容以及在節(jié)日中學習英語文化知識。讓學生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不是單純的語言交流,而能從簡單的語言交流中透露出某種文化氣息,讓孩子做語言的使者,做最自信的交流。
【關(guān)鍵詞】文化; 語言; 教學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整體發(fā)展的基礎上。”而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只有在了解了英語國家的風俗習俗,生活方式,道德標準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了解了英語運用的文化背景,學生才能更得體地學以致用。
1 文化教學的必要性
語言和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結(jié)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鏡子。所以說,“語言與文化唇齒相依”,學習第二種語言就是學習第二種文化。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有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因此,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更要讓學生清楚地了解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歷史地理、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學生只有具備了在一定文化背景下恰當運用語言的能力,才能真正起到運用語言進行交際作用。所以,對英語教學來說,有關(guān)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是不容忽視的。
2 如何進行文化教學
結(jié)合自己的理論學習和教學體會,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文化教學:
2.1 課堂用語中進行文化教學:
每堂課之前師生之間都要問好,雖然很普通,但這卻是進行文化滲透的好機會。比如,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How are you? What’s the weather like? 雖然這些句子孩子們都會說,但是習慣之后,我就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課后和我打招呼也用這些句子,這說明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英美人見面時的用語。還有在課堂上用到的日常用語更多。教學中經(jīng)常會表揚學生,就會用到Good, You are a good boy/girl, How clever you are!等短語。獎勵學生禮物時,孩子們會說Thank you! 我也會回應You’re welcome!用得多學生就會很自然地掌握這些句子的用法,了解英美國家的一些習俗。
2.2 教學內(nèi)容中進行文化教學:
對話、課文是我們學習英語的主要來源。在課文學習中會有很多內(nèi)容可以進行文化意識的滲透。比如,學習How old are you?這個簡單的句子,就可以告訴學生,在中國詢問年齡很平常,但在國外就不能隨便問女士年齡,因為在西方,人們之間很注重隱私。面對贊美,中國人比較含蓄,而西方人卻勇于表現(xiàn)自我,他們會說:“Thank you!” 學到food時可以比較中國和西方食物的差異。比如Noodles are Chinese fast food. Chips are English fast food. In Chinese we use chopsticks. In England we use a knife and fork. 三年級有一課學到了The River Thames, Big Ben, The London Eye. 在這兒就可以給學生介紹更多:The Great Wall(China), The Statue of Liberty(America).通過點滴滲透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使學生逐漸接受兩種文化的異同,培養(yǎng)起跨文化意識。
2.3 在節(jié)日中進行文化教學:
節(jié)日是兒童最喜歡的日子,東、西方各國都有各自的節(jié)日。我們開展以節(jié)日文化為主題的交際活動,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感受西方文化:我們可以舉行新年晚會、生日晚會、圣誕晚會、慶祝母親節(jié)和父親節(jié)等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主題活動中感受節(jié)日文化。新年時,唱《Happy New Year》,制作賀卡互相祝福。學生生日時,全班唱《Happy birthday to you!》;圣誕節(jié)是西方國家最盛大的節(jié)日,我們學?;旧厦磕甓家e行圣誕節(jié)慶祝活動,給學生講解圣誕節(jié)的相關(guān)知識,讓學生了解圣誕節(jié)的由來和習俗,用小短劇、知識問答、歌舞欣賞等形式讓學生感受圣誕節(jié)的歡樂氣氛,讓學生聽聽歌曲《Silent Night》,體會圣誕的寧靜與祥和,然后許個心愿再互贈禮品,感受友情和親情,讓孩子們制作圣誕小報和圣誕賀卡,豐富孩子們的西方文化知識,同時也能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給學生講解母親節(jié)和父親節(jié)的由來,體會父母的愛,并讓學生制作禮物送給父母。
一個社會的語言是該社會文化的一個方面,語言和文化是部分與整體關(guān)系。曾有位學者說過,一種語言必然深深扎根于該民族文化之中,它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任何一個民族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心態(tài)、思維方式等無不在其語言中體現(xiàn)出來,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過程就是學生增長智慧、完善人格的過程。為了更好的交流,我們既要掌握外語,又要掌握相關(guān)文化知識,才能充分展現(xiàn)交際功能。教學中的文化資源開發(fā),生成,利用使學生形成對文化特有的敏感和洞查力,給了孩子學習語言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不是單純的語言交流,而能從簡單的語言交流中透露出某種文化氣息,讓孩子做語言的使者,做最自信的交流。
小學英語論文代發(fā)篇2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摘要:本文主要從教學中如何抓牢學生注意力、課堂上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以及教學時如何與學生溝通等方面闡述了小學英語教學的教學策略,旨在與同行共同探討,以便不斷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注意力 學習情境 師生溝通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受年齡特征的影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興趣所致。如果硬性將一些孤立的單詞、句子灌輸給學生,讓其去背讀這些孤立的語言點,勢必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的心理。那么小學英語教學還得要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做起。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小學英語教學需要教師在與學生建立起親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基礎上,應設計出讓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式,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牛津教材的特點,我覺得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學中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是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質(zhì)量的有力保證。據(jù)統(tǒng)計,三、四年級學生注意力可持續(xù)20分鐘左右,五、六年級學生則在30分鐘左右。那么,作為教師,應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呢?
1、注意的對象要新穎、生動、形象、鮮明。
例如,教師在教授“蘋果”這一單詞時,如果能采用懸念的方法出示實物,并配以卡通形象的圖片和單詞。那么學生每次在吃蘋果的時候,就會很自然地聯(lián)想起這個情景從而記起這個單詞。
2、注意對象的游戲化。
著名的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游戲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幼兒階段,生活即游戲,游戲即生活。如果把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成有趣的游戲,讓學生在愉悅的游戲中學習,必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授動物單詞的時候,可以分組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或形象,以此鞏固和加深對單詞的記憶。
二、采用逐步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的情感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開展豐富多彩、行之有效的課外活動使活動與教學緊密結(jié)合,其具體方法如下:
1、熱身運動。
這屬于課前的一種導入形式:用一個有趣的游戲或者歡快的歌謠,讓學生將注意力從課余活動中導入到課堂。但同時熱身運動又需要一種輕松活潑的氣氛,讓學生感覺從一種游戲轉(zhuǎn)入另一種游戲。
2、單詞呈現(xiàn)。
作為所涉及到的新的內(nèi)容的開始,單詞呈現(xiàn)是整個教學活動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小學生處于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階段,而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本身就是一個抽象無形的東西。所以,教師在呈現(xiàn)單詞的時候,不能千篇一律,要出“奇”招,出奇制勝,充分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首先把單詞卡片的一個角落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猜一猜是什么類型的單詞,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通過一些簡單的問題提示學生,最終呈現(xiàn)出單詞。
3、單詞游戲。
單詞游戲是教師在教授完新單詞后采用的一種鞏固和復習的方法。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使用的教具創(chuàng)設出輕松愉快的游戲環(huán)境,讓學生在開心的游戲中既能鞏固所學的東西,又能學到新的東西。但是在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境時,教師特別要注意的是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游戲中去。同時,教師還應該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征掌握游戲所要達到的效果:對于低年級只要求會讀,所以創(chuàng)設游戲時,要側(cè)重于讀的方法。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既要會讀又要會寫,并要進行相應的聽寫以豐富學生的詞匯量。
例如,在教授動物單詞時,教師就可以將全班同學分成兩個小組,讓他們比賽猜單詞,那樣既可以鞏固所學單詞,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如果教師能設立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小物品作為獎勵,就更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了。
4、句子的導入及講解。
小學生接觸的句子一般分為陳述句和疑問句。教師在教授時,應該采用先教授陳述句,然后通過陳述句導入疑問句的順序。例如在教授“What is your favourite fruit?”時,可以先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My favourite fruit is---”的陳述句,在熟悉陳述句后,引出疑問句,學生就很容易掌握了。
5、句子的游戲。
和單詞游戲一樣,句子的游戲也是對所學句子的鞏固和復習。同時,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活潑的游戲氛圍,并一定要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但與單詞不同的是,句子的游戲必須要包含所有學過的新單詞以達到鞏固的效果。
6、Chant and songs.
把所學的內(nèi)容,如單詞、句子、語法點,以輕松愉快的歌謠和歌曲的形式呈現(xiàn),這樣便于記憶,以此作為對所學內(nèi)容的復習和鞏固。
三、溝通
作為一個教師,授課的專業(yè)知識固然重要,但是懂得如何與學生溝通也是很重要的。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溝通,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知道課堂教學中是否還有學生不能接受的方法和方式。這樣有利與于教師更多地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以便因材施教。
1、與學生的溝通方法。
A、每次上課時提前幾分鐘到課堂,與學生聊聊天,加強交流,不僅要做一個嚴師,還要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B、熱忱相助。
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積極鼓勵他們克服困難。當學生讀錯音、做錯題時,要耐心幫助他們,同時還要說一些鼓勵的話,如“It’s OK,no problem. That’s OK. Don’t worry!”等。
C、師生情感交融。
教師應積極參與到各種學習、活動之中,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2、與家長的溝通方式。
A、與家長建立平等的關(guān)系。
很多家長都認為,教師是權(quán)威,高與他們,所以在關(guān)于孩子的學習方面,他們完全依賴于教師。但是教師每周每個班就幾節(jié)課,雖然教學中盡量顧及到全體,但難免有疏漏,如果孩子所學的課程能得到家長的密切配合,必然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與家長溝通時,教師要讓家長明白他們是平等的關(guān)系,都是可以督促孩子學習的。
B、 采用多種方式與家長進行交流。
此種方式便于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比如,最初的交流,定期的交流,電話交流等。但是如果采用電話交流,第一個電話一定要是褒義的,否則家長會產(chǎn)生一種心理障礙:每次老師打電話來,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在學校做錯了什么事,老師找到來了。如果教師和家長在時間上都很方便,可以適當?shù)剡M行父母與教師的討論會,那樣更有利于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的了解,也有利于教師對孩子在家復習狀況的掌握。有了這份了解,學生和家長就可以共同協(xié)商出一個更好的促進孩子學習的方法。
我認為,小學英語教學應針對不同年齡特征的學生,寓教學于豐富、生動乃至于引發(fā)學生極大興趣的教學方法,才是保證教學質(zhì)量的好的方法。雖然說“教無定法”,但它是有一定的教學 規(guī)律可尋的,我們小學英語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 總結(jié),以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