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克思主義藝術生產理論看藝術設計論文
馬克思的“藝術生產論”有多重意義。第一種意義是把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的藝術生產相比較,并不專指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的藝術現象;第二種意義是指實際的創(chuàng)作過程;第三種意義專指在資本發(fā)展時期,一切藝術生產是為資本創(chuàng)造價值,一切藝術品都具有商品的屬性。我們一般主要從第一種意義和第三種意義上來理解馬克思的“藝術生產論”。也就是說:文學藝術并非孤立的存在,我們必須從社會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實踐中,從生產、消費、分配、交換的關系中,才可能獲得對文學藝術的最終解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從馬克思主義藝術生產理論看藝術設計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從馬克思主義藝術生產理論看藝術設計全文如下:
摘 要:馬克思藝術生產理論把藝術生產歸納為一般的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主張藝術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揭示了藝術的起源和藝術的發(fā)展以及藝術的性質和藝術的特點,并集中研究了藝術生產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我們要善于運用馬克思藝術生產理論,從藝術設計與政治、經濟、文化的關系等方面著手,把藝術設計也看著是一種生產力,利用藝術設計來推動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藝術生產理論;藝術設計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藝術設計在我國的起源可追溯至石器時代,比歐洲和其他一些西方國家早很多年,但是起源早并不一定就等于發(fā)展快,因為藝術設計時時刻刻都在受到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和牽制,在封建社會,藝術設計的發(fā)展甚至還會受到統(tǒng)治者喜好的影響,唐玄宗喜歡音樂,在他統(tǒng)治期間給予音樂以高度的重視,在那一時期,音樂形式、音樂理論、音樂教育、樂器制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領先于世界各國,首都長安也成為了世界音樂中心,就如當今的“維也納”。封建社會末期,封建制度的腐朽,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經濟文化的落后,外國的侵略,如此內憂外患的情況之下,藝術設計似乎無法顧及了,新中國成立以后,雖然政治穩(wěn)定了,但由于經濟文化的相對落后,我國藝術設計的發(fā)展也并未得到太多重視。
直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藝術設計才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設計產業(yè)的范圍也覆蓋到社會經濟、科技、文化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善,而且為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有人說藝術設計起源于生活,有人說藝術設計開始于人,有人就有藝術,就有設計,原研哉在他的書中寫道:“生活本身,就是設計的起源地。而設計,歸根到底就是我們對生活的發(fā)言。”我國藝術設計雖然比器歐洲和其他一些西方國家早很多年,但是受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影響我國現代藝術設計的發(fā)展步伐卻比它們慢得多,由此看來藝術設計與經濟、政治、文化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本文結合馬克思主義藝術生產理論,對藝術設計與經濟、政治、文化之間的關系問題略加探討。
一、馬克思主義藝術生產原理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由人類社會的各個階段的矛盾所推動的,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方式內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和社會形態(tài)內部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因此人類社會的各個階段總是可以基本劃分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兩大部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動態(tài)結合構成了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動力和一般規(guī)律,即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和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guī)律。人類社會的各種活動也受這一規(guī)律的制約和支配,生產實踐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可分為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兩大類,藝術設計是一種人類有目的的并結合藝術和生活的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馬克思把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活動稱之為藝術生產,屬于精神生產的范疇,藝術是一種特殊的生產,同樣也受到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的制約和支配。
馬克思主義藝術生產理論主張藝術生產是一種特殊的生產力,是精神生產,精神生產是和實踐和意識緊密聯(lián)系的,而實踐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藝術設計也是一種實踐活動,藝術設計是人們有目的的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活動,而這種有目的的創(chuàng)造跟物質生產也是分不開的,藝術設計的內容是隨著人們時代生活的進步和人們審美情感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藝術生產是物質生產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階段上才產生的,它是從物質生產實踐中分化出來的,所以藝術設計與生產實踐和意識也是有著某種緊密聯(lián)系的,所以藝術設計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也需要考慮其與其他社會因素的關系。馬克思主義認為任何一件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與其他事物是聯(lián)系的,藝術設計作為特殊的生產力同樣與其他的社會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
二、藝術設計與經濟的關系
1.社會經濟是藝術設計發(fā)展的基礎
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看,經濟基礎是一種社會存在的表現形式,藝術設計是一種社會意識的體現形式,由此看來,社會經濟與藝術設計的關系的本質就是存在與思維的關系問題,即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換言之,社會經濟決定藝術設計,社會經濟是基礎,藝術設計為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服務,社會經濟狀況的興衰盛亡決定藝術設計的發(fā)展,藝術設計的發(fā)展也反作用于社會經濟,對社會經濟起著推動作用。
藝術設計是一種既具有藝術性又具有經濟性的社會實踐生產,藝術設計與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息息相關,繁榮的社會經濟造就繁榮的藝術設計,反過來,藝術設計也服務于社會經濟發(fā)展,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
2.藝術設計促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藝術設計是人們的一種有目的的創(chuàng)造活動,它不是純藝術,它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也是一種特殊的生產力,同樣推動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首先,藝術設計發(fā)展的原動力是人們對美的追求,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斷追求,正是這種不懈的追求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藝術設計時人類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它體現著藝術創(chuàng)造力與經濟技術實力的結合,通過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方式不斷的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
其次,藝術設計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不僅在精神上滿足了人們的需求,給人們帶來了愉悅和享受,而且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它把人們的意識通過社會生產實踐轉化為實體,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改變和進步,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
第三,從歷史上看,藝術設計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案例也是相當多的,最典型的就是包豪斯運動,包豪斯本來是起源于德國的,可是在二戰(zhàn)期間,各國優(yōu)秀設計師為了躲避戰(zhàn)爭對藝術的摧毀,紛紛前往沒有遭受戰(zhàn)爭摧毀的美國,由于這些設計大師的到來,驟然間給美國的社會經濟帶來了極大的發(fā)展。
3.藝術設計的發(fā)展必須融于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藝術設計是一種有目的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生產實踐,這種目的是指人們的期望與需求,使藝術設計能為人類自身服務的期望與需求,這種目的性決定了藝術設計的功能性,然而人們的期望和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的發(fā)展不斷發(fā)展的,所以藝術設計的功能性也是多種多樣的,設計者的使命和職責就是把人們的這種多種多樣的期望和需求轉化為具體的實實在在看得見摸的著的東西來服務與人們。
隨著當今時代的飛速發(fā)展,人類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復雜繁多,人類需求分為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兩大類,通常物質需求較直觀,易于把握,像吃穿用等這些物質需求都有一定的限度,容易滿足,但是精神需求卻是無限的,很微妙很難把握,具體操作起來也比較困難,不好解決,難以滿足,這對我們藝術設計的發(fā)展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這就要求我們的藝術設計作品能蘊含著深厚的底蘊和氣質,能慰藉人們的情感,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其精神含量。當藝術設計所蘊含的精神含量滿足了人類的精神需求時,它的功能就得到了實現,藝術設計作品要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能滿足目標群體的精神需求。
二、藝術設計與政治的關系
在藝術設計與政治的關系問題上,有的人認為藝術設計是從屬于政治的,它的存在是為政治服務的。還有人認為藝術設計是完全獨立的,它與政治沒有關系,不受政治的影響。我們要正確的理解和認識藝術設計與政治的關系,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來看,藝術設計與政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政治影響藝術設計,藝術設計反應政治,兩者既對立又統(tǒng)一,既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分離。
首先,馬克思主義認為藝術設計和政治都是經濟的反映,它們都屬于上層建筑,但從它們與經濟的距離相比較來說,政治與經濟的關系更近些,馬克思基本原理認為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嗎,與經濟有著直接的關系,但是藝術設計與經濟的關系卻不是直接的,它必須通過政治、法律、等中介,才能達到為經濟服務的目的。其次,藝術設計的本質表現了人的需求,而政治滲透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政治影響藝術設計,決定著藝術設計的性質和發(fā)展,一定程度上,藝術設計也反作用于政治,通過政治為社會服務。在我國,藝術設計必須按照社會主義政治方向發(fā)展,必須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
三、藝術設計與文化的關系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藝術、文學、科學等,而藝術設計則是文化的一種表現現象,是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產物。藝術設計和文化是緊密相聯(lián)系的,我們很多時候我們察覺文化的存在都是通過藝術設計的表現形式體現出來的,藝術設計和文化的發(fā)展是統(tǒng)一的,相輔相成的。文化是藝術設計的創(chuàng)造的靈感來源,藝術設計是文化的內涵,藝術設計和文化相互影響,一個時期的文化影響著那個時期的藝術設計,一個時期的藝術設計也影響著那個時期的文化。一個藝術設計作品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蘊作依托,就像是一杯白開水,淡然無味,沒有思想也沒有內涵。
記得幾年前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個優(yōu)秀的設計師必須具備哪些的條件,其中第一條就是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這么多年對藝術設計的學習,也驗證了這一點,以深厚文化底蘊的基礎之上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是經得起推敲的,就像現在許多沒有受過專門的藝術設計教育的人,他們只是學過一些現代的藝術設計的操作軟件,也可以做設計,但他們永遠也只是設計軟件的操作者,永遠也成不了大設計大師,這就是缺乏文化底蘊的原因所致;相反,一個藝術設計作品如果有著一定的文化底蘊作依托,那么它就會有思想有內涵,就會豐富,它的生命就會長久,它所表現的事物也是多種多樣的。從精神層面上講,藝術設計是為了進一步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一種文化現象,所以說藝術設計和文化之間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
在我看來,文化與藝術設計之間就是一種底蘊和延伸的關系,文化是藝術設計的底蘊,藝術設計是文化的延伸,文化是藝術設計的基石,藝術設計是文化內涵的表現,藝術設計豐富著我們的文化,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藝術設計是人類對自己文化的創(chuàng)造,二者是相互協(xié)調、相互作用、共同發(fā)展的關系。
四、結語
藝術設計與人類生活密切聯(lián)系,覆蓋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改變這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藝術設計的根本任務就是創(chuàng)造更美好更進步的生活,因此,藝術設計必須堅持源于生活,堅持把握好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之間的關系,使藝術設計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之間的關系達到平衡,更好的為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