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相關論文
探析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相關論文
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發(fā)展,各種各樣的負面因素導致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影響,關注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水平,關心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是當前十分緊迫的任務。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探析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相關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探析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相關論文篇一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實施策略》
摘要: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發(fā)展,各種各樣的負面因素導致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影響,出現(xiàn)心理健康水平向下的傾向,這直接影響他們的生活、工作,更將給學生的成長帶來巨大的危害。關注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水平,關心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是當前十分緊迫的任務。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策略
中圖分類號:G4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2-0251-02
有關教師心理健康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關關系。關注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水平,關心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是當前十分緊迫的任務。
一、心理健康
198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給健康下了這樣一個定義:“身體無疾病不虛弱,心理無障礙,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適應能力,只有這三個方面的狀態(tài)都達到良好時,才是完全意義上的健康。”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標準的,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標準的。不過人的心理健康的標準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標準具體與客觀。關于心理健康的標準,學術(shù)界針對不同的研究側(cè)面和角度,有不同的定義。
英格里士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xù)的心理情況,當事者在那種情況下能作良好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發(fā)展其身心的潛能;這乃是一種積極的豐富情況。不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麥靈格爾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于環(huán)境及相互間具有最高效率及快樂的適應情況。不僅是要有效率,也不僅是要能有滿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規(guī)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備。心理健康的人應能保持平靜的情緒,敏銳的智能,適于社會環(huán)境的行為和愉快的氣質(zhì)。筆者認為,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和普通人群有類似之處,但由于其職業(yè)的特殊性,與普通大眾也有不同之處,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第一,對教師角色的認同。第二,有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第三,正確地了解自我、體驗自我和控制自我。第四,具有教育獨創(chuàng)性。第五,在教育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實地感受情緒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緒。
二、實施策略
心理健康對教師的諸多方面都會產(chǎn)生直接影響,要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就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創(chuàng)造心理健康的條件。
1.社會環(huán)境支持策略。營造良好的社會支持環(huán)境。從社會的角度形成尊師重道的良好風尚,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這是解決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根本途徑。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全社會的努力,這是一種社會支持系統(tǒng),也是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徑。國家和社會應通過各種政策的制定、法令的頒布來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福利待遇,維護教師的合法權(quán)益,形成尊師重教的風氣,建立教師心理健康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對教師的角色期待要合理,從而消除教師的心理失衡感,讓教師體驗到被尊重、被關愛,工作有價值,從而建立職業(yè)自豪感。這可以從根本上有效防止教師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
2.學校心理環(huán)境支持策略。學校內(nèi)部要營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學校的物質(zhì)條件、規(guī)章制度、管理措施、工作職責、人際關系等應多從心理這一層面加以考慮,使教師有獲得社會支持的切實的心理感受。學校管理者既應幫助教師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住房、工資、福利待遇等,更應為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及管理的自主權(quán),提供更多晉升的機會,建立客觀公正、正面激勵的教師評價制度以滿足教師的成就動機。同時注意教師角色的專業(yè)性,嚴格限制時空上存在分離性的教師兼職,恰當分配教師角色任務,以最大限度地緩解和消除教師的角色沖突。學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長的支持與關心能有效減輕教師的心理壓力,防止教師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
3.家庭支持策略。教師應努力營建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美滿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進個體健康人格的形成與發(fā)展,能在個體遇到困難時給予鼓勵和幫助,緩解個體的心理壓力。這一點對中小學教師尤為重要。在工作中遇到困擾、受到壓力的教師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家庭的溫馨,在工作中本應體驗到的滿足感就能夠在家庭得到彌補。而沒有配偶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教師則很難在工作之外獲得情感上的舒緩和心理上的安慰,由此很容易產(chǎn)生孤獨、憂郁等消極情緒,不利于心理健康。
4.自我認知策略。自我認知包括對自己身體、能力、性格、態(tài)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是一系列態(tài)度、信念和價值標準所組成的有組織的認知結(jié)構(gòu),把一個人的各種習慣、能力、觀念、思想和情感組織聯(lián)結(jié)在一起,貫穿于經(jīng)驗和行為的一切方面。正確的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知識的積累是分不開的,也有研究表明,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受教育的程度呈正相關。所以教師應多學習,多接受新知識,以加強自身修養(yǎng)。教師也可以堅持收集有關自己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情況的資料。這些資料不僅能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而且能使教師更清楚地知道是否達到了自己預定的目標。教師對自己教學方法的利弊了解越深,越了解學生是否接受這些方法,就對自己了解越深,自我認識就越客觀,自我概念就越堅定,評價工作就做得越全面,對自己也就更自信。
5.自我維護策略。教師應強化自我維護意識,掌握自我調(diào)節(jié)方法。首先教師應當學會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保持心理平衡。教師情緒控制的方法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從認識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緒的原因,看自己的反應是否合理、是否適度;二是控制可能發(fā)生的沖動行為,采用合理或間接手段適當疏導情緒。其次,進行合理宣泄。如果不良情緒積蓄過多,得不到適當?shù)男?,容易造成身心的緊張狀態(tài)。這種緊張持續(xù)時間過長或強度過高,還可能造成身心疾病。因此,教師也應該選擇合適的時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緒。情緒的宣泄可以從“身”和“心”兩個方面著手。“心”方面如在適當?shù)沫h(huán)境下放聲大哭或大笑,對親近和信任的朋友或親人傾訴衷腸,給自己寫信等。“身”方面如劇烈的體力勞動、縱情高歌、逛逛街、外出旅游等。再次,教師可從其他地方尋求滿足感。如果教師覺得在學校中無法獲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可以試著在教室以外尋求成就感,例如培養(yǎng)一項有創(chuàng)造性的愛好。最后,教師要培養(yǎng)健康樂觀的性格。教師的性格特征不僅會影響自己的職業(yè)適應水平,而且還影響自己個人的長遠發(fā)展和身心健康。由于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教師應具備如下良好的性格特征:善于交際、樂于助人、責任心強、情緒穩(wěn)定、熱情、健談、誠實可信等。在教育工作中,尤其要注意防止形成狹隘、嫉妒、無主見、無責任心、抑郁孤僻等不良性格,注意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性格。
6.健康體魄策略。教師應加強身體鍛煉,促進體魄健康。人的身體健康與人的情緒有著密切的關系。身體健康是情緒愉悅和穩(wěn)定的基礎。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往往表現(xiàn)為精力充沛、心情開朗。若一個人長期身體虛弱、多病,則容易引起抑郁的心情。教師的工作十分繁忙,他們的大部分時間是圍繞學生度過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妥善安排時間,加強身體鍛煉,合理分配精力,科學安排工作、學習和生活,避免身心經(jīng)常處于疲憊狀態(tài),建立有序的、有張有弛的工作秩序,切實提高工作效率。
總之,為了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的水平,教師應當有自知自明,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能經(jīng)常用心理健康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并作出調(diào)整。
參考文獻:
[1]楊睿娟.不同職業(yè)類別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橫斷歷史研究(1995-2011)[J].教師教育研究.2013(04).
[2]葉一舵.做一個快樂的教師——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心理調(diào)適(之一)[J].新教師.2013.
[3]公雪,聶樹波.落后地區(qū)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學校解決策略[J].華章.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