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政治論文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已成長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支撐和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經濟與政治論文,希望你們喜歡。
經濟與政治論文篇一
網絡經濟
摘 要 分析 了 網絡 在 工商 業(yè)領域的 應用 所帶來的巨大變革,并簡要分析了網絡在政府和科技 教育 、 文化 傳播 方面的重要作用,從而得出各種行業(yè)都需要網絡化的結論,進而得出網絡 經濟 將會蓬勃 發(fā)展 ,并且網絡業(yè)會吸收大量的勞動力。
關鍵詞 網絡應用 網絡化 效率
當前IT業(yè)不再像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那樣火熱了,好多人對IT業(yè)的前途有些懷疑,但是從網絡在國內的應用前景的角度對該行業(yè)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理性分析,我們會發(fā)現IT業(yè) 市場 前景廣闊,有大量的勞動力需求潛力,由此得出在現階段和未來長期內國家要對網絡技術要給予非常的重視,網絡技術需要更多的關注。
1 網絡應用于商品流通領域可以大大提高經濟效益
1.1 采購 成本 和存貨成本迅速降低
采購產品或服務可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首先,采購者必須找到供應商,并決定數量、送貨、質量和價格是否合適。被選定的供應商將根據詳細的數據信息生產出符合客戶要求的產品。如樣品通過,供應商的生產線已經準備就緒,買主便發(fā)出一定數量產品的定單,同時收到承諾的通知。當供應商將貨物運出時,買主又收到送貨通知和發(fā)票。買主的 財務 部核對發(fā)票并支付貨款。然而大多數公司的訂貨常常發(fā)生變化,這樣一來,購買程序就更加復雜。
現在來看一下利用因特網采購的效果。當采購方將采購產品的具體信息或供給商將產品的供給信息發(fā)布于網上之后,采購商和供給商都可以很快的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從而節(jié)省了供給雙方的尋找時間,同時,若有一方發(fā)生變化也可及時使對方作出相應的調整。而且,通過因特網的采購還可以節(jié)省供求雙方的 人力 和印刷、郵寄等交流信息的費用。
下面來看一個具體案例。通用電器公司(以下簡稱GE)照明部用網絡購買代替了人工購買之后,在節(jié)約成本和改善服務方面都獲得了明顯的收益。過去GE照明部所屬的工廠每天都為價值很低的機器零件向供應部發(fā)出數百個報價請求(RP)。每發(fā)出一次RP,倉庫都要送來 計劃書,復印、裝訂并附在有報價單的請求 發(fā)表之后,裝入信封寄出。這個復雜的過程至少要用7天的時間,所以供應部一次只能向2~3個供應商發(fā)出報價單。后來,GE照明部在全公司使用了網絡進貨系統TPNP。通過 電子 傳輸,供應部收到內部客戶的請求,然后通過因特網發(fā)送給全世界的供應商。在供應部發(fā)出RP后,供應商很快就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傳真、或私人網上的電子數據交換系統收到RP并在當天回復。有資料表明,在GE照明部的進貨過程中,采購人員的成本減少了30%,50%的采購人員被重新安置,公司這方面的成本也因此減少了20%。
對于公司而言,減少存貨數量意味著現有的生產能力被更有效的利用了。而更有效的生產可以減少或消除對機器設備的附加 投資 。而因特網和私人網正在使公司保持低存貨,使其數量以顧客需要而定,IBM公司的“個人系統組”(APS)就是一例。引入APS的第一年,存貨的周轉速度比上年提高了40%。存貨周轉速度的提高就降低了投資和運做成本,從而便節(jié)省了50億美元。IBM并不是唯一一家利用網絡來改善內部 通信 的廠商。許多制造商、批發(fā)商和零售商正在一起制定改進預測和再進貨的標準和方案。它將使廠商們共同決定今后的產品需求,分享產品存貨方面的信息。且越來越多的廠商認識到存貨的下降大大節(jié)省了原料處理、倉儲和一般 管理 的費用。
1.2 產品設計和生產周期縮短
生產周期是指生產一個產品所用的全部時間。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都有它的固定成本,這個成本隨著生產周期的變化而變化。而網絡在這方面也大有用途。在采用網絡技術以前,對于美國的制造商來說,一輛小汽車,從設計到大批量生產約需要4~6年。而采用網絡技術后,設計生產新車型的時間縮短為30個月。通過下面汽車生產設計到批量生產的流程就可以看到網絡在降低成本方面的作用。
為了對汽車的外觀有一個真實的感受,采用粘土制作一個汽車的整體模型。不斷地修改這個模型需要數月的時間。模型一旦通過,幾輛樣車被手工制造出來以 檢驗 汽車的各部分是否正確地結合在一起,以及這種車能否被經濟的制造出來,工程師和樣車制造者一起 工作來完善工程計劃書。一旦樣車通過,工程師便開始設計個別組件和生產這些組件的工具。接著,采購人員會與供應商一起商討以生產出機器工具的樣品和用于組裝試驗性汽車的零件。如果每個步驟進行的順利,工程師小組就會組裝一輛汽車來檢查是否會發(fā)生什么問題 。在經過進一步的修改之后,汽車最終會進入大批量生產階段。
而電腦的應用在幾天之內就可以完成以前需要數周甚至數月的工作。利用電腦共享信息也使得不同 組織的成員可同時為一個項目工作,而不是向以前那樣只能一步一步的來。在CAD、CAM和CAE的幫助下,整個集體可以共享計算 機資源,運用三維模型技術來設計汽車,還可以在不生產樣車的情況下,檢測各部分是否吻合。對組件做變動也不必事先制造出汽車。當設計方案最終敲定時,CAM程序就被安裝到機器上來生產工具設備和各種零件。
1.3 銷售成本和市場成本迅速降低
利用因特網描述產品、技術支持和訂貨管理等各種在線服務,不僅可以騰出大量人力,而且還可以讓客戶更滿意。
客戶購買商品時,最令人沮喪的就是不了解情況。最常見的就是客戶打電話給供應商,結果卻在各個部門之間碰來碰去,最后得到“將電話告之”的承諾。這種方式對買賣雙方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而利用因特網,客戶可以訪問公司的網址,給出訂購數量并得知貨物是否已在途中和第二天能否送到,所需時間一般不到一分鐘。讓我們看下面的一個例子。
Cisco公司在上網銷售以前,向其訂購一件產品可謂非常復雜??蛻舴降墓こ處熆赡芰私馑璁a品的型號和配置,這位工程師與他的采購部門 聯系。于是采購部門通過電話、電傳、電子郵件向Cisco公司訂貨。Cisco公司就登記訂貨并在24小時內售出產品。然而近1/4的訂購不能順利過關。當Cisco的系統檢查這個訂購時,經常發(fā)現產品配置上的錯誤。這種有問題的訂購即被拒絕。后來,Cisco公司推出了它的網上訂購和配置系統?,F在,同樣是這位工程師,可以坐在PC機前,在網上配置產品,可以立即得知發(fā)生的錯誤。由于Cisco公司已將客戶的定價程序化,有權限的買主只需敲幾下鍵盤就可以完成訂購。如今,客戶再也不要給Cisco公司電話查詢訂購情況、支票或是財務信息。只要擁有足夠的權限,客戶就可以直接從網址上獲得這些信息。網上定價和配置工具即節(jié)省了Cisco的時間,也節(jié)省了客戶的時間。訂貨與送貨的時間間隔也已減少到2~3天,客戶每次訂購的效率平均提高了20%。
2 網絡 在政府管理方面的作用
讓我們分析 一下電子 政府的幾個特征:覆蓋所有 行政 機關與公務員的連線辦公系統;具有無盲點、全覆蓋(對于服務人群來說)、全天候、零距離地高效優(yōu)質的服務出口;電子政府與公民的雙向交流、對公民的快速回應;電子政府所有系統都“易操作”,在電子化、數字化系統上的政府服務“易取得”,政府服務的標準化;城市與 社會 管理的數字化; 公共 信息資源的開放與共享;應對“數字鴻溝”,為民眾提供更多獲得政府服務的途徑與機會。
電子政府使政務公開、透明、廉潔、高效具有現實意義,同時也必將促進我國的 民主 化建設進程,對加速現代 化建設起到重要作用。
3 網絡在傳媒、科研、世界和平等
方面的作用
網絡在信息傳播方面有很多優(yōu)點。對于 新聞 之類的信息,有 電視 、廣播、報紙和網絡等傳播方式。電視和廣播的時間點上有一定限制,過了某一時間段,就不能再看新聞了。而報紙的新聞總是在時間上有些滯后,相對于網絡來說。但是在網上你可以不像電視和廣播那樣受時間限制,而且總能比報紙更及時的了解身邊、國內和國外的最新新聞事件。對于書籍之類的信息,如果用網絡來傳播,只需將書的內容 上傳到網上,那么有該書閱覽和下載權的讀者就可在網上閱讀該書,還可以將其重要部分下載,不僅節(jié)省了讀者的時間,顯然也節(jié)省了這本書的印刷和 運輸 時間,也就是節(jié)省了書的傳播時間。
由于網絡加快了信息的傳播,知識的創(chuàng)新的速度也加快了。就以科技 創(chuàng)新為例來談一下這方面的問題 ,在網上我們可以很快搜索到需要的相關信息,大大提高了查找知識的速度,網絡以其更快、更全面的信息顯然對于知識的創(chuàng)新會有很大的幫助。網絡同時使知識的重復創(chuàng)新盡可能的避免,大家也許都知道牛頓和萊布尼茲創(chuàng)立的微積分,而究竟是英國的牛頓還是德國的萊布尼茲首先創(chuàng)立了微積分學說,在 歷史 上有很長而且影響 很大的爭議,設想當時如果有網絡通訊的話,這樣的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就會很小,同時,這兩個科學 家完全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內作出更多的創(chuàng)新,從而為科學作出更大的貢獻。在社會 政治 方面,網絡有利于民主、公正和公平,使大國的霸權和一國說了算的世界格局更加難以發(fā)展 和維持,因為網絡的信息傳遞使大國的霸權政策執(zhí)行要付出很高很高的成本;網絡的信息快速傳播也使腐敗的發(fā)生明顯減少,因為有更多的發(fā)現機會。
鑒于網絡的重要作用,我們必須加快各行業(yè)的網絡化建設,從生產、管理、商業(yè)流通、科研、人們交往到所有其他各類的人類活動,都應該采用網絡化、電子化的方式,從而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將加快速度。與網絡的快速發(fā)展相對應,各行各業(yè)都將需要大量的網絡人才,另外,將需要更多的實用 軟件開發(fā)的人才,而計算 機和網絡本身硬件技術的改進必將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因此,硬件技術的開發(fā)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要加大對硬件技術的投入力度,這已經成為我國現在和未來發(fā)展的很重要的一個現實問題。
經濟與政治論文篇二
中國能源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
一、2010年能源經濟形勢分析
(一)能源需求快速增長,但能耗強度進一步降低
2010年是“十一五”規(guī)劃的收官之年,在國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的一攬子經濟刺激方案和各項政策措施的拉動下,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97983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yè)的增長率分別為4.3%、12.2%和9.5%;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增長15.7%,重工業(yè)增長16.5%,輕工業(yè)增長13.6%。國民經濟特別是工業(yè)生產的快速發(fā)展帶動能源消費快速增長:全年煤炭表觀消費量接近33.9億噸,同比增長10%;石油的表觀消費量為4.49億噸(其中原油4.4億噸),同比增長12.3%;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1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0.4%;全年全社會累計用電量為41923億千瓦時(其中線損為24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56%,電力需求彈性為1.4,單位產值用電量同比上升3.9%。
動態(tài)地看,2010年的能源消費增幅呈前高后低的態(tài)勢,除了2月份受春節(jié)因素影響外,能源消費量增幅逐月走低。如圖1所示,全社會用用電量增長率從1月份的40%逐月下調到12月的3%。導致能源消費增幅前高后低的主要原因是2009年的基數前低后高。此外,2010年下半年國家加大節(jié)能減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費的過快增長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能源消費增幅。
盡管能源需求快速增長,但單位產值的能源消費量則有所降低。2010年是實現“十一五”節(jié)能減排目標的攻堅時期,為確保實現能耗強度下降20%的約束性目標,政府連續(xù)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以減少能源消耗。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年能源消費總量為32.5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5.9%,單位產值能源消費量下降4.1%。“十一五”期間能耗強度累計下降約19.06%,年均下降4%,基本實現既定的目標。不過,我國的能耗強度仍是世界平水平的2.3倍,大約為美國的3倍,日本的5倍。
(二)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穩(wěn)步推進,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2010年,我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繼續(xù)穩(wěn)步推進。煤炭產業(yè)加快產業(yè)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在產能總量上超過32億噸,在結構上進一步得到優(yōu)化。石油方面,原油產能有所增加,超過2億噸;油氣管道建設取得新進展,隨著中緬油氣管道工程中國段開工建設,我國西南地區(qū)油氣資源陸路通道開始打通。
電力方面,2010年,全國電力工程建設完成投資7051億元,比上年降低8.45%,其中,電源工程建設完成投資3641億元,比上年降低4.26%;電網投資完成3410億元,比上年降低12.53%。2010年,水電完成投資791億元,火電1311億元,核電629億元,風電891億元。2010年,全國基建新增發(fā)電設備容量9127萬千瓦,其中,水電1661萬千瓦,火電5872萬千瓦,核電174萬千瓦,并網風電 1399萬千瓦。截至2010年底,全國發(fā)電設備容量96219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容量21340萬千瓦,火電裝機容量70663萬千瓦,核電裝機容量1082萬千瓦,風電并網裝機容量3107萬千瓦。2010年,全國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輸電線路分別為37140千米和6084千米,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2.58億千伏安。截至2010年底,全國電網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回路長度、公用變設備容量分別為44.27萬千米、19.74億千伏安,其中,500千伏等級線路回路長度、公用變設備容量分別為13.20萬千米、6.98億千伏安;750千伏等級線路回路長度、公用變設備容量分別為7493千米、3660萬千伏安。
(三)能源生產創(chuàng)新高,資源約束進一步凸顯
在強勁的能源需求帶動下,2010年國內能源生產快速發(fā)展,能源產量創(chuàng)下新高。原煤產量32.4億噸,同比增長9%。原油產量2.03億噸,首次突破2億噸大關,增幅7.1%為今年來最高增速;原油加工量達4.23億噸,同比增長13.4%,創(chuàng)十年來最高增速;全年汽油產量7675萬噸,同比增長5.1%,煤油1715萬噸,增長15.3%,柴油1.59億噸,增長12%。天然氣產量達967.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3.5%。發(fā)電量42280億千瓦時,其中水電6863億千瓦時,核電768億千瓦時,風電500億千瓦時,非化石能源發(fā)電量在總發(fā)電量中的比重為19%。
能源生產量的快速增長使得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所面臨的資源約束進一步凸顯。根據BP2008年的統計數據,我國經濟可開采的煤炭儲量為1145億噸,石油21億噸,天然氣24600億立方米。據此測算,我國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儲采比分別只有35、10和25,分別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9%、24%和42%。資源約束給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特別是石油,即使保持現有開采規(guī)模,也只夠再開采10年,能源瓶頸已近在眼前。
(四)能源對外依存度加大,能源安全形勢進一步嚴峻
2010年我國能源進口量大幅度增長。全年煤炭進口量為16478萬噸,同比增長30.98%,進口額169億美元,同比增長60.1%;煤炭出口量為1903萬噸,同比減少15%;煤炭凈進口量1.46億噸,同比增長41%。原油進口量為23931萬噸,同比增長17.5%,進口額1352億美元,同比增長51.4%;成品油進口量為3688萬噸,基本與上一年持平,進口額223億元,同比增長31.3%。全年進口LNG934萬噸,同比增長75%,首次進口管道天然氣44億立方米。
能源進口增幅都遠大于能源消費量和國內能源生產量的增長率,除了石油進口繼續(xù)保持快速的增長態(tài)勢外,煤炭與天然氣也步入大量進口的行列。大量的能源進口加大了我國的能源對外依存度,使能源供應安全形勢進一步嚴峻。當前,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為54%左右,加上成品油進口,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55%;煤炭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為4%和15%。
(五)能源價格普遍上漲,部分品種出現供需缺口
在強勁等能源需求的帶動下,2010年我國能源價格普遍上漲。首先,進口能源的價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煤炭的平均進口價格為103美元/噸,同比上漲22.3%;原有的平均進口價格為565美元/噸(約76.8美元/桶),同比上漲28.9%;成品油的平均進口價格為605美元/噸,同比上漲31.6%。
進口能源的價格上漲帶動了國內能源價格的上漲。煤炭方面,秦皇島5500大卡山西優(yōu)混煤的價格在最高的時候突破了800元/噸;主要電廠煤炭的到廠價格與2009年相比都有較大幅度的上漲,平均每噸煤炭的到廠價格提高了100元以上,最高的時期每噸上漲超過200元。
石油方面,綜合考慮國際市場油價持續(xù)震蕩上揚以及國內油品需求變化趨勢,2010年我國對成油品價格進行了4次調整:2010年4月14日,成品油價格每噸均上調320元;2010年6月1日,汽油、柴油每噸分別下調230元和220元;2010年10月26日,汽油、柴油每噸分別上調230元和220元;2010年12月22日,汽油、柴油每噸分別上調310元和300元。目前調整后的汽、柴油供應價格分別為每噸7730元和6980元。
天然氣價格方面,2010年6月,發(fā)改委對天然氣出廠價格進行了上調。發(fā)展改革委將部分油氣田一、二檔氣價進行并軌,取消了價格“雙軌制”;進一步擴大價格浮動幅度,允許供需雙方以出廠基準價格為基礎,在上浮10%、下浮不限的范圍內協商確定具體價格。要求各地原則上按照與汽油最高零售價格不低于0.75∶1的比價關系理順車用天然氣價格,保持車用氣的合理比價。還要求各地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天然氣銷售價格。隨后天然氣出廠價格提高在各地區(qū)紛紛開展,但是11月 以來,發(fā)改委為穩(wěn)定物價,并考慮國內通脹問題可能影響CPI等因素,決定暫緩天然氣價格上調。但是天然氣價格上漲的趨勢今后將越來越明顯,以后每年可能上調5%-8%。
盡管能源價格普遍上漲,但并沒有實現能源供需平衡,電力和柴油都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電力的供需缺口主要是由于各地政府為了完成節(jié)能減排的指標而采取“拉閘限電”的突擊式行動導致的。不過,即使在多個省份進行拉閘限電、甚至限制居民生活消費用電的情況下,2010年全年的用電量增長率仍高達14.56%,這反映了電力需求的強勁。當然,強勁的電力需求與現有的電價體系有直接的聯系。另外,柴油供需缺口是2010能源經濟運行中最突出的特征。“柴油荒”反映了現有的成品油定價體制不能很好地發(fā)揮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二、2010年能源經濟發(fā)展的新問題
面臨結構調整、轉變發(fā)展方式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等多種宏觀經濟目標,2010年是中國經濟形勢最為復雜的一年,能源行業(yè)的發(fā)展也出現一些新問題。
(一)“節(jié)能減排”供給管理力度加大,需求管理有待完善
在經濟形勢復蘇的帶動下,能源需求全面恢復到金融危機沖擊前的水平并再創(chuàng)新高。與此同時,節(jié)能減排、調整經濟結構、發(fā)展經濟發(fā)展方式的壓力也空前加大。特別是面臨著實現“能耗強度下降20%”既定目標任務的艱巨性,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了節(jié)能減排的力度。受此影響,能源消費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特別是9月份以來,能源需求逐步走低,煤炭產量增幅降到10%以下,用電量增幅降至9%以下。當然,今年以來能源增幅前高后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去年不同時期基數前低后高。為了剔除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而導致的2008、2009年能源需求波動的影響,把2007年作為基數分析電力消費走勢可以發(fā)現,單月用電量的增幅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這表明節(jié)能減排政策的實施特別是突擊式的拉閘限電對于一直能源消費總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不過,當前政府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做法主要采取控制能源總量的做法,屬于供給管理。比如,通過拉閘限電來控制電力消費量的過快增長。供給管理政策實際上并沒有真正改變能源需求,雖然在短期內控制了能源消費總量,但卻沒有控制能源需求總量,而只是通過行政手段制造了供需缺口。這種方式治標不治本,一方面,強大的需求總是會通過各種市場途徑來尋求供給,使得政府政策的執(zhí)行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管理政策一旦松動,能源消費總量和能耗強度必然反彈。
節(jié)能減排、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是一項長期任務,光靠控制能源供給總量難以實現目標,需要供給和需求管理雙管齊下,有其是加強需求管理,調節(jié)能源需求總量。其中,最為根本的在于理順能源價格,建立能夠充分反映市場供求狀況、資源稀缺程度、環(huán)境損害成本以及社會承受能力的能源價格體系,運用市場價格機制來調節(jié)能源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激勵企業(yè)改進技術和設備、提高管理水平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才能切實調整產業(yè)結構。
(二)“柴油荒”蔓延,成品油定價機制有待理順
2010年10月以來我國多座城市正在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柴油荒”,這是2010年能源經濟運行中最突出的特征。此次柴油的供需缺口是多種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包括:(1)國際油價持續(xù)高位震蕩,價格倒掛,地方煉油廠煉油成本增加,利潤減少,生產積極性下降,出現減產甚至停產。(2)9、10兩個月國內秋收、捕魚,農用使得柴油消耗量大增;(3)社會上出現囤油投機,成品油隱性消費顯性化;(4)國內部分煉廠七、八、九這3個月曾出現大規(guī)模檢修,以致供應減少;(5)部分地區(qū)為完成節(jié)能降耗指標開始實施大面積拉閘限電,企業(yè)不惜重金購買柴油發(fā)電機保障機器運轉,發(fā)電用柴油需求激增,等等。上述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了柴油市場的供不應求,不過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成品油管理體制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需要,特別是成品油定價機制不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價格杠桿失去其調節(jié)供需的作用,無法做到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
實際上,繼2009年成品油供過于求之后,2010年上半年我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為10963萬噸,而成品油產量已達1.22億噸。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成品油出口2102萬噸,同比增長23.4%,其中9月份成品油出口209萬噸,柴油出口36.81萬噸,同比增長25.3%。去年前9個月成品油產量增幅明顯,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為了消化庫存,完成季度銷售任務,拼命加大出口,不斷向商務部申請增加成品油出口配額,甚至不惜低價出口。那么,為什么柴油就從前9個月的加大出口消化庫存,轉向到處油荒呢?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石油行業(yè)的價格管理體制。第一,根據當前試行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guī)定,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xù)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這種滯后的價格自動調整機制催生了囤積居奇的行為,幾乎每一次臨近成品油價格調整窗口打開前,都會有人囤積柴油以獲利。第二,滯后的價格調整使得煉油企業(yè)缺乏在需求高峰期加大供給力度的激勵。第三,零售價格管制使得價格不能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而調整,不能通過價格杠桿來有效調節(jié)需求。第四,價格倒掛,進口商進口積極性下降,不能有效利用國際資源調劑國內緊缺。
由此可見,解決柴油荒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成品油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定價機制,充分發(fā)揮價格機制調節(jié)供需、有效配置資源的作用。另外,應該改革成品油進口配額制度,放寬進口限制,更好地利用國外資源來調節(jié)國內的供需。
三、2011年能源經濟形勢展望
(一)能源需求仍將快速增長,但增速可能回落
2011年是“十二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各地發(fā)展經濟的積極性都比較高,會帶動投資需求的增長,2010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較快,也預示明年投資增長后勁較足。另外,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長以及政府提高居民收入、促進消費的一系列措施將會促進消費增長率保持甚至略快于2010年的水平??傮w上看,2010年國民經濟將保持平穩(wěn)較快增長的勢頭。不過,隨著4萬億投資的退出,以及管理通貨膨脹,財政金融政策的調整,從緊的土地政策、產業(yè)政策、環(huán)保政策等將抑制投資需求,部分產業(yè)產能過剩將抑制投資需求過快增長,預計2011年投資增長率將略低于2010年的水平。另外,受發(fā)達國家經濟疲軟、勞動力成本上升和美元持續(xù)貶值的影響,中國出口增長將會明顯回落。由此判斷2011年的GDP增長率會低于2010年的水平,預計為9.5%。
今年是“十二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各地區(qū)為實現“十一五”規(guī)劃中的能耗強度下降20%的目標而關停的生產能力將重新開工生產,相對于2010年第4季度,預計上半年能耗強度將會有一定程度的反彈。不過,基于“十一五”能耗強度目標實現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十二五”期間各級政府在發(fā)展經濟的同時,將更加注重具有長期效應的節(jié)能減排措施。根據“十二五”期間能耗強度降低17%左右的目標,如果分解到每一年,年均能耗強度需要下降3.6%,但是,考慮到開局之年,預計2011年單位GDP的能源消費量將下降3.3%,全年能源消費總量約為34.45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6%??紤]到2010年四季度的能源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2011年四季度的能源需求增幅將出現一定程度的“翹尾”現象。預計2011年全社會用電量為4.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5%,電力需求彈性回落到1左右;煤炭消費量將超過35億噸,原油消費量為4.6億噸左右,天然氣消費繼續(xù)保持高速增長,消費總量預計將達到1300億立方米。
(二)能源供需總體平衡,中部地區(qū)可能偏緊
“十一五”期間,能源行業(yè)固定資產投資一直保持較快增長,煤炭、電力、成品油扥更主要能源產品新增產能持續(xù)較快增加。2010年底我國總裝機容量已經達到9.6億千瓦,為國民經 經濟 發(fā)展和居民生活的用電需求提供了足夠的裝機容量保障,制約電力供給的主要因素是電煤的有效供給問題。隨著煤炭價格逐步與國際煤炭市場價格接軌,澳大利亞、印尼和南美一些主要煤炭出口國和企業(yè)逐步加大對中國的煤炭出口量,成為國內煤炭生產的有效補充。油氣方面,近年來我國加大了油氣戰(zhàn)略通道建設、煉油能力建設和油氣儲備建設,為滿足油氣需求提供保障。近年來我國能源行業(yè)的發(fā)展為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2011年能源供需形勢總體平穩(wěn)。
不過,從區(qū)域方面看,在能源供需總體平衡的同時,局部地區(qū)的能源供需形勢仍然偏緊。隨著東部地區(qū)勞動力成本的提高、經濟結構加快調整,2011年乃至“十二五”期間,東部地區(qū)的制造業(yè)會加快向中西部轉移,而我國能源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qū),已有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服務于東部發(fā)達地區(qū)的用能需求。因此,需要密切關注中部地區(qū)的能源需求走勢。
(三)能源價格呈上漲趨勢,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
能源價格的“歷史欠賬”和強勁的能源需求將推動能源價格繼續(xù)上漲,特別是隨著進口能源所占比重的提高,受極端天氣、中東北非政局動蕩、和美元貶值的影響,進口能源價格的上漲將帶來輸入性通脹壓力。
煤炭方面,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發(fā)展經濟將是各級政府的主旋律,國家節(jié)能減排的力度也將會有所松動,由此將帶動煤炭需求的增加。而在供給方面,煤炭企業(yè)重組的進一步推進和淘汰落后產能的進一步實施將會減緩煤炭產能的增加速度。由此判斷今年煤炭價格看漲。國際煤炭價格的上漲也將推高國內煤價。隨著世界經濟的逐步復蘇,能源需求也逐步復蘇,特別是亞洲新興市場煤炭需求持續(xù)旺盛將推動國際煤炭價格逐步上漲。另外,美國實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會導致美元貶值,從而導致以美元計價的煤炭進口價格上漲,這會進一步減少煤炭的進口需求而推高國內價格。將于2012年7月開始增收的澳大利亞資源稅一旦正式形成最終方案,這種以成本轉移為目標的煤價上漲可能會提前來臨,預計在2011年下半年就有可能開始產生效應。國際煤價在2011-2012年存在超預期上漲的可能,而在中國進口量維持高位的背景下,國際煤價上漲很容易傳導至國內。
在煤炭市場價格看漲的背景下,電煤價格面臨較大的上漲壓力。盡管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已經明確要求2011年重點電煤 合同價格維持上年的水平,不得以任何形式變相漲價。不過在煤炭產業(yè)已經逐步趨于市場化的條件下,煤炭行業(yè)國家限價令的效果并不明顯。比如,2008年6月和8月,國家發(fā)改委曾連續(xù)兩次限制煤炭銷售價格,直至2009年1月解除煤炭限價令,從效果來看,這兩次限價均未能抑制煤價上漲。由于現在的市場價比較高,賣給市場比賣給合同電企更賺錢,所以煤炭企業(yè)經常以生產、安全原因來減少重點合同煤的供應,使得發(fā)電企業(yè)只能采購高價市場煤。另外,在價格限制下,煤炭企業(yè)供應給電力企業(yè)的電煤質量也得不到保證。過高的市場煤價使得煤電雙方的分歧不斷加深,從而導致電煤供應難以保障。基于此,我們判斷2011年的重點電煤合同實際執(zhí)行價格將會在2010年的基礎上上調30/噸左右。如果屆時電價不能得到有效疏導,火電企業(yè)的虧損面有可能進一步擴大,電力價格上漲壓力較大。
石油方面,美、日、歐發(fā)達國家經濟的復蘇和新興經濟體的發(fā)展將使國際石油需求保持小幅增長,而中東、北非產油國局勢動蕩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原油供給,加上美國實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引致的美元貶值將使國際油價進一步走高。由于中國當前的原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54%,國際油價走高將進一步加大國內油價上調壓力。
天然氣方面,隨著價格較高的境外天然氣供給量的增加,國內天然氣也面臨較大的上漲壓力。一方面,天然氣出廠價格會逐步提高以逐步趨向進口天然氣價格;另一方面,由于通貨膨脹壓力,去年在天然氣出廠價格已經上調后終端價格暫緩調整,這給今年的天然氣終端使用價格上漲造成較大壓力。
經濟與政治論文
上一篇:經濟生活政治論文1500字范文
下一篇:經濟政治論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