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怎么回事,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居榜首真相是什么
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1月10日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那么這十大科學留言到底有什么呢?怎么回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怎么回事?
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怎么回事
本次發(fā)布的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是在騰訊指數(shù)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從2018年發(fā)布的74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jù)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為百姓關注話題或與生活息息相關。其中既有事關人體健康的“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疫苗沒用可以不用接種”、“洗牙對牙齒有害”、“家用節(jié)能燈致癌還有劇毒”,也有涉及食品安全和空氣質量的“咖啡含致癌物飲用會致癌”、“室外能見度低都是重污染惹的禍”;既有對科學研究成果的誤讀“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人體最大新器官”、“宇宙墻為宇宙劃定了邊界”,也有對熱點話題的誤導“北極32℃高溫將導致北極熊滅絕”、“北斗地圖應用了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居榜首真相是什么
流言:
人的體質有酸堿之分,偏酸性的體質會導致包括癌癥在內(nèi)的各種疾病。想要不生病,必須保證身體的堿性環(huán)境。酸性體質的女性容易生女孩,堿性體質的女性容易生男孩。通過食用堿性食物、服用堿性保健品、使用堿性療法,可以改變身體的酸堿性。
真相:
“酸堿體質”本身是一個偽理論。自從十幾年前這個“理論”誕生以來,國內(nèi)外眾多科學家、醫(yī)生和科普工作者,就一直強調(diào)它是一場騙局。關于酸堿性體質,連一篇像樣的文獻、一點最簡單的科學研究都沒有。
2018年11月2日,美國“酸堿體質理論”創(chuàng)始人羅伯特·歐·楊(Robert O. Young)在美國圣地亞哥法庭被判處賠償一名癌癥患者 1.05億美元,他當庭承認“酸堿體質”是場騙局,自己也不是微生物學家、血液病專家、醫(yī)學專家及自然療法師等,不具備行醫(yī)資質。
事實上,人體內(nèi)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新陳代謝,其中很多反應對酸堿度十分敏感,人體有一套強大、有效的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使pH值保持基本穩(wěn)定,只會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nèi)波動。也就是說,人食用任何食物都不會改變?nèi)梭w的pH值,就算是喝醋也不會讓人體變得酸性更強。至于“酸性體質生女堿性體質生男”,更是無稽之談。
酸堿理論的倡導者利用大眾對健康的渴望和對癌癥等疾病的恐懼,大肆推崇偽科學的概念。一些逐利的商家,用這套理論給某些食品包裝上“健康”外衣,加價售賣。這對于普通公眾來說無疑是一次警示。除了“酸堿體質”理論,當前國內(nèi)還存在“火療保健”“生吃泥鰍”等各種“神奇”理論和療法。聽起來奇葩,但受誤導的公眾并不在少數(shù)。
點評:
科學是講究實證的,科學研究成果的正確性取決于其是否能被嚴密的證據(jù)所支持,并且能被重復驗證。盡管從表面看,“酸堿體質理論”提出者似乎也能通過“嫁接”一些科學術語而自圓其說,但這種理論始終缺乏可重復驗證的科學證據(jù)(比如實驗數(shù)據(jù)),在科學實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因此得不到同行評議的認可和科學共同體的支持,只能算是“偽科學”,建立在其上的一切說法、產(chǎn)品、療法都站不住腳。
而現(xiàn)實生活中,之所以總有人舉出身邊的成功案例,為這些不靠譜的產(chǎn)品、療法辯護,并不是這些人在說謊,而是統(tǒng)計學上的“幸存者偏差”在玩魔術,即人們只看到經(jīng)過某種篩選后的結果,忽略關鍵信息。具體到“偽科學”的傳播上,人們只看到眼前接受相關療法后有效的個體,卻沒意識到這些只是極個別的數(shù)據(jù),根本無法反映事物的全貌。面對任何一個有爭議的事件,如果沒有運用正確的科學思維,就很容易落入統(tǒng)計學的陷阱中。
科學相關文章:
2.關于科學名言
4.科學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