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的急救方法
胃痛,中醫(yī)病證名。多由外感寒邪、飲食所傷、情志不暢和脾胃素虛等病因而引發(fā)。胃是主要病變臟腑,常與肝脾等臟有密切關系。胃氣郁滯、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機。治療以理氣和胃為大法,根據(jù)不同證候,采取相應治法。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胃痛的急救方法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胃痛的急救方法
一、揉內(nèi)關:內(nèi)關穴位于手腕正中,距離腕橫紋約三橫指(三個手指并攏的寬度)處,在兩筋之間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轉(zhuǎn)圈36次,兩手交替進行,疼痛發(fā)作時可增至200次。
二、點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蓋邊際下三寸(相當于四個手指并攏的寬度),在脛骨和腓骨之間。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足三里穴,平時36次,痛時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三、揉按腹部:兩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臍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36圈,逆時針36圈;此法可止痛消脹,增進食欲。
胃痛的歷史沿革
1、胃痛之名最早記載于《內(nèi)經(jīng)》,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內(nèi)經(jīng)》首先提出胃痛的發(fā)生與肝、脾有關,還提出寒邪、傷食致病說。
2、唐宋以前文獻多把屬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屬于心經(jīng)本身病變的心痛混為一談,直至金元時代李杲《蘭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門,將胃脘痛明確區(qū)分于心痛,使胃痛成為獨立的病證。
3、明清時代進一步提出了胃痛的治療大法,《醫(yī)學正傳》說:“古方九種心痛,……詳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實不在于心也。”“氣在上者涌之,清氣在下者提之,寒者溫之,熱者寒之,虛者培之,實者瀉之,結(jié)者散之,留者行之。”《醫(yī)學真?zhèn)?middot;心腹痛》還指出了要從辨證去理解和運用“通則不痛”之法。
胃痛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西醫(yī)學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脫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為主要癥狀者,屬于中醫(yī)學胃痛范疇。
胃痛的病因
1、外邪犯胃
外感寒濕熱諸邪,內(nèi)客于胃,皆可致胃脘氣機阻滯,不通則痛。其中尤以寒邪為多。
2、飲食傷胃
飲食不節(jié),過饑過飽,損傷脾胃,胃氣壅滯,不通則痛。
3、情志不暢
憂思惱怒,傷肝損脾,肝失疏泄,橫逆犯胃,脾失健運,胃氣阻滯,均致胃失和降,而發(fā)胃痛。
4、素體脾虛
脾胃為倉稟之官,主受納運化水谷,若素體脾胃虛弱,運化失職,氣機不暢或中陽不足,中焦虛寒,失其溫陽而發(fā)胃痛。
病機
胃痛的病位在胃,與肝脾關系密切。基本病機為胃氣阻滯,胃失和降,不通則痛。病理因素主要有氣滯、寒凝、熱郁、濕阻、血瘀。病理性質(zhì):早期多為實證;后期常為脾胃虛弱,但往往虛實夾雜。
胃痛的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jù)
1、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發(fā)生疼痛,其疼痛有脹痛、刺痛、隱痛、劇痛等性質(zhì)的不同。
2、常伴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嘈雜泛酸,噯氣吐腐等上胃腸道癥狀。
3、發(fā)病特點: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復發(fā)作病史,發(fā)病前多有明顯的誘因,如天氣變化、惱怒、勞累、暴飲暴食、饑餓、飲食生冷干硬、辛辣煙酒或服用有損脾胃的藥物等。
病證鑒別
1、胃痛與真心痛
真心痛是心系病變所引起的心痛證,多見于老年人,為當胸而痛,其多刺痛,動輒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氣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變部位、疼痛程度與特征、伴隨癥狀及其預后等方面,與胃痛有明顯區(qū)別。
2、胃痛與脅痛
脅痛是以脅部疼痛為癥狀,可伴發(fā)熱惡寒,或目黃膚黃,或胸悶太息,極少伴嘈雜泛酸,噯氣吐腐。肝氣犯胃的胃痛有時亦可攻痛連脅,但仍以胃脘部疼痛為癥狀。兩者具有明顯的區(qū)別。
3、胃痛與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恥骨毛際以上整個位置疼痛為癥狀。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癥狀。兩者僅就疼痛部位來說,是有區(qū)別的。但胃處腹中,與腸相連,因而在個別特殊病證中,胃痛可以影響及腹,而腹痛亦可牽連于胃,這就要從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來加以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