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親王小楷書法
成親王愛新覺羅·永瑆(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號少廠,一號鏡泉,別號詒晉齋主人,滿洲愛新覺羅氏,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清朝著名書法家。乾隆以書法著名,其二的造詣不下于他,愛新覺羅·永瑆尤善行楷。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成親王小楷書法,希望對你有用!
成親王小楷書法欣賞
成親王小楷書法圖片1
成親王小楷書法圖片2
成親王小楷書法圖片3
成親王小楷書法圖片4
成親王書法個(gè)人作品
《詒晉齋書》,共五卷。嘉慶九年(1804 )奉圣旨摹勒,長沙陳伯玉、元和袁治刻。此帖??逃垃w一人之書。首卷為御制文四種。后四卷以臨古為主,共十九種。此刻因摹勒出自名手,永瑆亦摹古功深,故頗為可觀。
《壽石齋藏帖》,四卷。嘉慶十年(1805 )昆山孫銓撰集,陳景川刻。孫氏曾匯刻清代七十四家書,亦名《壽石齋藏帖》,本文所指藏帖則專刻其所藏永瑆一人之書,共六十余則。[1]
《詒晉齋巾箱帖》,十六卷,嘉慶十二年(1807 )金匱錢泳摹勒四卷,名“巾箱帖”;嘉慶十六年( 1811 )增刻四卷,名“集錦帖”;嘉慶十七年(1812 )續(xù)增刻“藏帖”及“藏真帖”各四卷,后三種皆元和袁治摹勒。以其均為小冊,故統(tǒng)謂“巾箱帖”,皆永瑆書。除“集錦帖”十四種臨古、自書各半外,其它皆以臨古為主。
《詒晉齋巾箱續(xù)帖》,四卷,嘉慶十三年(1808 ),共刻永瑆書十七種,臨古與自書各半。平江貝墉摹勒。
《話雨樓法帖》,八卷,嘉慶二十三年(1818 )華陽卓秉怡撰集,金陵周玉堂等摹勒。此帖八十一種,皆永瑆書,臨古、自書各半。此刻出自雙鉤,故精美在諸刻之上。
《快霽樓法帖》,四卷,嘉慶二十三年(1818 )華陽卓秉怡摹勒,皆永瑆書,共十八種,卷帙雖少,精美不讓前帖。
《詒晉齋法書》,十六卷,嘉慶二十四年(1819 )金匱錢泳摹勒,共刻永瑆書六十二種。臨古與自書各半。永瑆以書名于時(shí),錢泳又工于摹勒,故此帖刻成后,海內(nèi)風(fēng)行,翻版者眾。
另《搶沖齋石刻》,嘉慶二十五年(1820 ),共十二卷,以趙孟頫、董其昌二家墨跡為主,后二卷為成親王永瑆所書。《雍睦堂法書帖》中也有成親王法書冊。
《中國書法鑒賞大辭典》中收入成親王永瑆的楷書作品《臨歐陽詢楷書軸》,十二行共二百四十六字,今藏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刊于《文物 ·書法叢刊》。評者謂其雖是臨歐陽詢,實(shí)“貌合神離”,因摻入了趙孟頫的娟秀與俊逸,更顯得“溫文爾雅,循規(guī)蹈矩。”其《楷書立軸》,四行共七十五字,刊于日本《明清書道圖說》。評者謂此書堪為成親王的楷書代表作,尤能得歐陽詢法,“筆力遒勁瘦硬,出規(guī)入矩,灑落超然,筆墨蘊(yùn)籍”,“筆致流麗,書體典雅,古韻濃郁,又有新意,功力深刻。”《中國書法今鑒·碑帖印譜》中收入了成親王小楷《群仙賦》, 1971年臺灣文化圖書公司出版?!冻捎H王臨化度寺碑墨跡》,1916年刻。收入《中國書法鑒賞大辭典》的永瑆行書作品有《題畫菊扇面詩軸》,為七言律詩,五行共五十九字,刊于日本《中國書道全集》。評者謂其:“清疏靈秀”,章法上體現(xiàn)了“行楷間出的節(jié)奏”。其中的楷法“筆畫瘦硬挺峭,行距疏朗,終不離歐陽詢和趙孟頫的影響。”《秋日坐雨得友人書詩軸》,為五言詩一首,五行共六十二字,刊于日本《中國書道全集》。評者謂此書章法仍體現(xiàn)著行楷相間的風(fēng)格,“出現(xiàn)二、三個(gè)正楷字后,接著三、五個(gè)行書字,加之墨色的協(xié)調(diào),行款的齊整、疏朗,給人以靈秀、溫潤的美感。”《中國書法鑒賞大辭典》還收入了其行書《贈張良臣詩軸》,為七言絕句一首,四行共二十八字,遼寧省博物館收藏,刊于日本《中國書道全集》。
另外,1971年臺灣文化圖書公司出版了《成親王書歸去來辭》,1986年巴蜀書社出版了《成親王書竹枝詞》?!督笥^》還收入了《成親王書多心經(jīng)》,《楹聯(lián)墨跡大觀》收入了成親王的《楷書七言聯(lián)》“青李來禽書旨邃,荔枝盧橘賦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