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的成功故事勵志故事
李嘉誠并非承繼萬貫家財,而是白手興家。他于1928年出生于動蕩的中國,11歲到香港,不久慈父去世,并因此失學。他從跑街的扒鎖員開始刻苦干起,終于積累了起步所需的資金,從事塑膠玩具、花卉制造而名成利就,眼光獨到的地產投資更令其財富滾滾而來。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于李嘉誠的成功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李嘉誠的成功故事
2006年《蒙代爾》中國500富豪榜中榜剛在香港揭曉,排在第一的仍是香港首富李嘉誠,對于這個傳奇性的人物,我們不得不佩服。但他的成功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來看看他的第一桶金的故事吧。
香港首富李嘉誠,1928年7月19日出生于廣東省潮州市的一個書香門第。因為父親去世早,14歲的李嘉誠便被迫輟學,擔負起了家庭的重擔。他最初是在舅父的鐘表公司里當學徒,后來又做推銷員,在生活的磨礪下成熟起來。1950年他籌集五萬港幣創(chuàng)辦了長江塑膠廠,以生產塑料花打開了市場,被譽為塑膠花大王。60年代他轉向投資房地產業(yè),憑借他出色的經營和華不斷發(fā)展壯大,成為香港最大的地產發(fā)展商和物業(yè)擁有者。他所經營的房地產、金融、酒店、石油、電力等產業(yè)遍及世界五大洲。根據(jù)《澳洲人報》的最新調查估計,香港首富李嘉誠及其家族的身家約有110億美元(即約港幣780億元),在亞洲十大首富中位列第4,較去年躍升2級,而其財富只僅次于日本孫正義、文萊蘇丹及印度阿吉姆。
一、辛酸的童年
1939年6月,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開始踐踏這片寧靜的土地。李氏一家冒著隨時可能被殺的危險,躲著不時而來的流彈,爬過一道道封鎖線,步行十幾天,一路風餐露宿,歷盡千辛萬苦,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莊靜庵的家里。
禍不單行,這時李嘉誠的父親李云經因勞累過度不幸染上肺病。身為長子的李嘉誠一邊照顧父親,一邊拼命地溫習功課。他知道父親是給累病的,因此,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以取得好成績,讓生病的父親能獲得一份精神上的慰藉。
為了給父親治病,李嘉誠一家的生活過得相當清貧。兩頓稀粥,再加上母親去集貿市場收集的菜葉子便是一天的美食。全家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李嘉誠的父親身上,希望他能盡快把病養(yǎng)好,讓全家能度過這一難關。父親沒能熬過那年冬天,還是撒手歸西了。作為長子,李嘉誠從此不得不眼含熱淚,無奈地結束他的學業(yè)出來打工,以維持一家人的 生活。父親死后,14歲的李嘉誠被迫離開了心愛的學校用他還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贍養(yǎng)慈母、撫育弟妹的重擔。
李嘉誠先在舅父莊靜庵的中南鐘表公司當泡茶掃地的小學徒。李嘉誠到這里之后,學到的第一個功夫就是察言觀色,見機行事。他每天總是一個到達公司和最后一個離開公司。
辛苦而困難的3年過去了,當年那個14歲的少年已經長成精瘦但結實、英氣十足的小伙子了。17歲的李嘉誠在一家五金制造廠以及塑膠帶制造公司當推銷員,開始了香港人稱之為行街仔的推銷生涯。
當今世界很多杰出的企業(yè)家都從事過推銷工作。推銷是一門十分復雜而且不容易學會的工作。李嘉誠酷愛讀書。每天白天工作之后,晚上他還要買些舊書來自學,學完的舊書再拿到舊書店去賣,再用賣掉的錢買新的舊書。這樣既學到了知識,又節(jié)省了很多錢。最初,李嘉誠向客戶推銷產品之前,心情總是十分緊張。于是他就在出門前或者路上把要說的話想好,反復練習,從而成功地克服了緊張的心理。漸漸地,李嘉誠發(fā)現(xiàn)自己不僅推銷有術,而且大有潛力。他那與生俱來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十分適合于做推銷員。他總是能憑著直覺看出客戶是什么類型的人物,并且能馬上了解客戶的心理和性格,從而定好相應的推銷策略。
李嘉誠認為,在從事推銷工作的時候,必須充滿自信,而且要熟悉所推銷的產品,盡最大努力,設法讓客戶感到你的產品是廉價而且優(yōu)秀的。很快,李嘉誠成了全公司的佼佼者。但李嘉誠從來不喜歡高談闊論,他認為從事推銷工作,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勤勞,二是創(chuàng)新。由于出色的推銷成績,李嘉誠18歲就做了部門經理,兩年后又被提升為這家塑膠帶制造公司的總經理。
走南闖北的推銷生涯,不僅初步形成了李嘉誠的商業(yè)頭腦,豐富了他的商業(yè)知識,而且也使李嘉誠結識了很多好朋友,教會了他各種各樣的社會知識。同時,在推銷過程中,也使他學會了寬厚待人、誠實處世的做人哲學,為他日后事業(yè)的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塑膠花大王
李嘉誠經過幾年生活磨礪之后,逐漸成熟了起來。干推銷工作的這段時間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畢竟只是一名高級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膠企業(yè)、塑膠公司的財產畢竟是董事長的,失敗的最終承擔者也只有董事長本人。企業(yè)的成敗都與李嘉誠的關系不大,這使十分渴望向社會證明自身價值的李嘉誠下定決心要自立門戶。因此無論老板怎樣賞識,再三挽留,他都決意要離開,他要用自己平日點滴的積蓄從零開始,自己來親自創(chuàng)業(yè)。
1950年夏天,說干就干的李嘉誠以自己多年的積蓄和向親友籌借的五萬港元在筲箕灣租了一間廠房,創(chuàng)辦了長江塑膠廠,專門生產塑膠玩具和簡單日用品,由此起步,開始了他叱咤風云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
在創(chuàng)業(yè)最初的一段時期,李嘉誠憑著自己的商業(yè)頭腦,以待人以誠,執(zhí)事以信的商業(yè)準則發(fā)了幾筆小財。但不久之后,一段慘淡經營期來臨了。幾次小小的成功,使得年輕且經驗不足的李嘉誠忽略了商戰(zhàn)中變幻莫測的特點,他開始過于自信了。幾次成功以后,他就急切地去擴大他那資金不足、設備簡陋的塑膠企業(yè),于是資金開始周轉不靈,工廠虧損愈來愈重。過快的擴張,承接訂單過多,加之簡陋的設備和人手不足,極大影響了塑膠產品的質量,迫在眉睫的交貨期使重視質量的李嘉誠也無暇顧及愈來愈嚴重的次品現(xiàn)象。于是,倉庫開始堆滿了因質量問題和交貨的延誤而退回來的產品,塑膠原料商開始上門催繳原料費,客戶也紛紛上門尋找一切借口要求索賠。
從做生意開始就以誠實從商、穩(wěn)重做人處世的李嘉誠付出的代價是很慘重的。這種代價幾乎將李嘉誠置于瀕臨破產的境地。
這段時間,痛苦不堪的李嘉誠每天睜著布滿血絲的雙皮眼,忙著應付不斷上門催還貸款的銀行職員,應付不斷上門威逼他還甭原料費的原料商,應付不斷上門連打帶鬧要求索賠的客戶,以及拖家?guī)Э谏祥T哭哭鬧鬧、尋死覓活要求按時發(fā)放工資的工人們。
充滿必須信心的李嘉誠做夢也沒有想到,在他獨自創(chuàng)業(yè)的最初幾年里初嘗成功的喜悅后,隨之而來的卻是滅頂之災。1950年到1955年的這段沉浮歲月,直到今日,李嘉誠回想起來都有心有余悸的感覺。這是李嘉誠創(chuàng)業(yè)史上最為悲壯的一頁,它沉痛地記錄了李嘉誠摸爬滾打于暴雨泥濘之中的艱難歷程,它用慘重的失敗反映李嘉誠成功之路的坎坷不平和最為心痛的一段際遇。
失敗其實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失敗之后是否仍有信心,能否繼續(xù)保持或者擁有清醒的頭腦。像任何身處逆境的人一樣,李嘉誠經過一連串痛定思痛的磨難后,開始冷靜分析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分析市場走向。
在種類繁多的塑膠產品中,李嘉誠所生產的塑膠玩具在國際市場上已經趨于飽和狀態(tài)了,似乎已經沒有足夠的生存能力。那么意味著他必須重新選擇一種能救活企業(yè)、在國際市場中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從而實現(xiàn)他塑膠廠的轉軌。
一天深夜,李嘉誠自修完當天的功課后,仍象平日一樣隨手翻閱著一些雜志。當他閱讀最新英文版《塑膠》雜志時,發(fā)現(xiàn)在一個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刊登了一項有關意大利一家公司用塑膠原料設計制造的的塑膠花即將傾銷歐美市場的消息。
李嘉誠馬上聯(lián)想到和平時期過著平靜生活的人們,在物質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之后,必定在精神生活上有更高的要求。如果種植花卉等植物,不但每天要澆水、除草,而且花期短,這與當時抓緊時間工作的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很不協(xié)調。如果生產大量塑膠花,則可以達到既價廉物美又美觀大方的目的,能很好地美化人們的生活。想到這時,李嘉誠興奮地預測著:一個塑膠花的黃金時代即將來臨。
1957年,李嘉誠帶著企業(yè)復活的希望踏上了學習塑膠花制造技術的征途。精明的李嘉誠深知生意人對于剛面世的新產品是十分重視的,而且在技術上會有很大的保留,不會輕易地讓人學去,故不斷以購貨商、推銷員等身份,甚至不惜打短工,千方百計地搜集點滴有關塑膠花制作的技術資料。
不僅如此,李嘉誠又購置了大量在款式、色澤上各具特色的塑膠花品種帶回香港,不惜重金聘請香港乃至海外的塑膠專業(yè)人才,對這些購回的塑膠花品種進行研究。他一邊進行市場調查,一邊了解國際市場的發(fā)展動態(tài),希望能找出最受歡迎的塑膠花品種進行大規(guī)模生產。
1957年,咬緊牙關走出絕境的李嘉誠開始了他的一系列別具新意的轉軌行動:生產既便宜又逼真的塑膠花。這在當時的香港還是一個冷門。經過李嘉誠的努力以及各方面的促銷和廣告活動,塑膠花開始引人注目起來,為香港市民所普遍接受。長江塑膠廠的名字也開始為人們所熟悉。
重新開出一條道路的李嘉誠,在度過危機之后,便漸漸地走上了穩(wěn)定發(fā)展的道路。
1957年底,李嘉誠為了適應大規(guī)模的生產需要,將長江塑膠廠改名為長江工業(yè)有限公司。李嘉誠開始著手引進西方的管理經驗。他認定不管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企業(yè)內部保持高水平的管理,堅持按責任辦事是非常重要的。
李嘉誠常常這樣告訴身邊的人:我們長江要生存,就得要競爭;要競爭,就必須有好的質量。只有保證質量,才能保證信譽,才能保證客觀,才能保證長江的發(fā)展壯大。李嘉誠極其看重自己產品的質量。李嘉誠宣布:從今以后,長江的產品,沒有次品。
今天的李嘉誠給人最鮮明的印象是足智多謀,在經營策略上他從不輕易去冒險,更不會有隨便碰碰運氣的行動。他的所有決策都來源于對全面、廣泛的資料的占有和分析;他的決定,都是按照理行的實際情況而做出的合理的反應,這也是他最為人稱道的本領。
然而,李嘉誠的膽識和才華并不都是與生俱來的。除了他得天獨厚的天分之外,更多的是來自于他的勤奮和毫不懈怠的求知,以及善于吸取自己與別人的經驗教訓和謙虛謹慎的作風。
李嘉誠雖然率領企業(yè)步出了深淵,但并非就此脫離了困境。這時,他的資金仍然十分不足,生產設備仍舊很簡陋。他無法更新設備,增加廠房,招聘技工,生產規(guī)模也無法像計劃的那樣擴大。
正當李嘉誠預感到資金問題會給他的企業(yè)帶來新的危機的時候,有一位急需大量塑膠花的訂貨商來到他的公司。
第二天,在香港一家酒店的靜謐而優(yōu)雅的咖啡廳里,李嘉誠和訂貨商對坐著。有那么幾秒鐘,他們都沒有說話右側是沉默地品嘗著咖啡。接著,李嘉誠從手提包里拿出八種按照訂貨商的要求設計出來的機關報穎別致的塑膠花,放在外商面前。然后,李嘉誠誠懇地告訴外商。
先生,這八款塑膠花是我和公司設計人員昨晚一夜沒睡按你的愿望設計出來的,有五款我想基本符合你的要求;而另外三款,因為我考慮到你的訂貨是為圣誕節(jié)準備的,因此,在你的要求的基礎上,再揉進一些東方民族的傳統(tǒng)風味,我認為或許你會喜歡,所以全部拿來,供你挑選。精明的李嘉誠明白自己資金不足的劣勢,但他看準了這次薄利多銷的機會。他敏感地預測到如能與這位訂貨商達成協(xié)議,那么長江工業(yè)公司不但可以脫離困境,而且還可以在香港取得相當有利的競爭地位。李嘉誠接著說:就我個人而言,我當然十分希望能夠長期與您合作。長江目前雖沒有取得足夠的資金以及擔保,但是我們卻可以給你提供全香港最優(yōu)惠的價格、最好的質量、最優(yōu)的款式,并保證在交貨期按時交貨。而且,這八款塑膠花樣品,如果你覺得滿意,我愿意送給你,只是希望有機會跟你合作。
李嘉誠這翻坦誠相見的話語深深地打動了外商。這位訂貨商以十分驚訝但十分欣賞的目光注視著面前這位華人企業(yè)家,欽佩他竟然能在一夜之間設計八種款式的塑膠花供他挑選,訂貨商高興得情不自禁地握著李嘉誠的手連聲說:了不起,年輕人,我同意跟你合作,你會干好的!
這次成功使長江工業(yè)公司從此站穩(wěn)了腳跟,并在香港塑膠企業(yè)內有了相當?shù)母偁幠芰?,也使李嘉誠清醒地認識到對一個即使是身處逆境,但決意抓住機會的人來說,不管遇到什么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有信心、決心和執(zhí)著的誠意,機會的大門將永遠為這些胸懷抱負、希望有所作為的人們而敞開。
在接下來的日子,李嘉誠領導長江工業(yè)公司迎來了香港塑膠花制造業(yè)最為輝煌的時期。歐美各國對塑膠花的需求量更大了,就連中、下等家庭也漸漸養(yǎng)成了插花的習慣。
李嘉誠也充分利用這段鼎盛時期,不斷創(chuàng)新。他以高薪招聘塑膠專業(yè)人才,研制出歐美用戶最感興趣的接近天然花的的噴色塑膠花、特種花、熱帶新奇花卉,以及具有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中國特種花,從而順利地打入歐美市場。李嘉誠利用長江工業(yè)公司高品質的塑膠花產品,全方位地爭取到了海外買家的長期合約,業(yè)務得以迅速增長。
龐大的塑膠花市場,為李嘉誠帶來了數(shù)以千萬港元計的利潤,長江工業(yè)公司的塑膠花和李嘉誠本人也愈來愈受到塑膠界的注目。長江因此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膠花制造基地,而李嘉誠則被譽為塑膠花大王。三、進軍地產業(yè)
1958年初春的今晚,剛完成一樁生意的李嘉誠懷著難得的好心情,獨自驅車前往郊外。這幾天,李嘉誠心里頗不平靜,他在尋求新的發(fā)展。經營塑膠花為他帶來一筆可觀的財富,但李嘉誠預測到塑膠花市場有限,只有幾年黃金時間。該從何處著手呢?李嘉誠苦苦思索著。忽然,他眼前一亮:有了,進軍房地產!他想起了連日來工廠的業(yè)主只肯簽短期租約,每次續(xù)約,又得大幅度加租的情形。如果自己興建一座大廈,不僅可以解決工廠自身的問題,而且可以做業(yè)主,將大廈空余的廠房租出。對,就向土地賺錢。直到今天,李嘉誠一直保留這種習慣,只要一有靈感,他就牢牢抓住,決不讓它成為遺憾。
50年代末期的香港,經濟處于突飛猛進的時期。由于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影響,彈丸之地的香港成了名符其實的東方之珠。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使香港如同三、四十年代的大上海一樣,成為投資者的天堂、冒險家的樂園。地域狹小、人口眾多的香港,一下子變成了寸土尺金的地方。
1958年,李嘉誠在香港北角購地興建了一座十二層高的工業(yè)大廈,開始插足地產界,兼營房地產。1960年,李嘉誠在柴灣購地興建了兩座工業(yè)大廈。這兩座大廈的面積共12萬平方米。而在香港經濟迅速發(fā)展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香港的港島和新九龍中心地段地價猛升。洞察先機的李嘉誠,統(tǒng)率長江先人一步跨入地產界,并成為其中最積極的一支勁旅。
他將自己的經濟發(fā)展方針訂為:穩(wěn)健中求發(fā)展,發(fā)展中不忘穩(wěn)健。盡管是小心翼翼,不勁易冒險,但他還是技高一籌地將經營塑膠花工廠所賺取的利潤,以及第一幢工業(yè)大廈源源不斷的巨額收入,全部投資到房地產經營上。
幾年以后,由于香港局勢的動蕩不安,香港的房地產一次一次不由人意地顯示了它大起大落的特色。
在這個人心浮動、百業(yè)蕭條的大動蕩中,李嘉誠再一次顯示出他獨具慧眼、遠見卓識的才能:他一方面加緊穩(wěn)固大后方長江工業(yè)有限公司,繼續(xù)使之在塑膠工業(yè)中獨占鰲頭;一方面不緊不慢、胸有成竹地用現(xiàn)金、用最低價格收購那些急于將牧業(yè)膠手,棄船而去的有識之士的地皮和樓宇。
李嘉誠充分掌握地產發(fā)展的大趨勢,被人們贊譽為商業(yè)奇才,他總是能夠因勢利導地變逆境為順境,既大展拳腳,又穩(wěn)中求進,為他以后的蓬勃發(fā)展的事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71年6月,李嘉誠成立長江地產有限公司,走上集中經營房地產業(yè)務的軌道。
1972年7月31日,李嘉誠把握香港股市處于牛市巔峰的機會,將長江地產改名為長江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0月向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以及香港證券交易所申請股票上市,11月1日獲準掛牌,法定股本為2億港元,實收醬是8400萬港元,每股2元,升值1元,即以每股三元的價格開始公開上市發(fā)行。在香港股市處于巔峰期時正式掛牌的長江實業(yè),一出臺就受到股民的寵愛。
沉穩(wěn)持重的李嘉誠在塑膠花、房地產經營方面顯示了他的獨創(chuàng)性之后,又在經營股票方面再一次表現(xiàn)出他的遠見卓識,以及對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超乎尋呼尋常的領悟力。由于對房地產業(yè)行情看好,這樣就在人們用低價賣出物業(yè)并用所得的錢去買股票時,李嘉誠統(tǒng)率他的長江實業(yè)一邊發(fā)行股票,一邊用發(fā)行股票所吸收的資金成批地收購那些低價出賣的物業(yè)。
1974年5月,李嘉誠領導長江實業(yè)與實力雄厚、作風穩(wěn)健的加拿大帝國商業(yè)銀行合作,成立由李嘉誠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加拿大怡東財務有限公司。這個聯(lián)營公司的建立,不僅為發(fā)展中的長江實業(yè)引進大量現(xiàn)金,而且為長江實業(yè)在接下來的拓展海外、橫向發(fā)展的過程中,開辟了一條潛力深遠的高速公路。
1974年6月,長江實業(yè)更大開香港股在加拿大的先河:
在李嘉誠的創(chuàng)業(yè)生涯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77年。這一年是李嘉誠和他的李氏財團經過20余年的穩(wěn)打穩(wěn)扎、步步為營的奮斗,真正脫穎而出的一年。他大開華資吞并外資之先河:著名的美資永高公司帳購戰(zhàn),以及力挫群雄,擊敗香港置地房地產公司,購得中區(qū)新地王的兩次戰(zhàn)役,成為使香港英資、外資驚詫不已、而使中資興奮不已的熱門話題。
位于香港中區(qū)地下的中環(huán)和金鐘站段,是香港中區(qū)最繁華的地段,也是世界上最值錢的地皮之一,每平方米的地價高達1萬港元如果能在這塊享有地王之稱的地皮競爭上奪標并成功地發(fā)展物業(yè),不僅能帶來豐厚的利潤,而且奪標公司還可由此增強信譽且名聲大振。
早在1976年,李嘉誠就獲悉香港地鐵公司為購得中區(qū)郵政總局舊址地皮,曾與香港政府磋商多次,希望部分用香港地鐵公司的股票部分以現(xiàn)金支付,但是港府堅持用現(xiàn)金購買。于是既精通經營之道、又精通金融之道的李嘉誠,再次利用出售僂宇和發(fā)行新股的方式,集資數(shù)億港元現(xiàn)金,以打有備之戰(zhàn)。
不僅如此,李嘉誠還獲悉香港地鐵公司與政府達成有關九龍灣車廠及郵政總局舊址的批地協(xié)議:地鐵公司必須耗資近六億港元現(xiàn)金購地而急現(xiàn)金盡快回流的具體情況,提出一個將兩塊地盤設計成一流的商業(yè)中心和寫字樓相結合的綜合型商業(yè)大廈的建議,而且一反地產界只租不售的常規(guī)。為了穩(wěn)操勝券,李嘉誠還相繼拋出了兩個誘餌。其一是為了滿足香港地鐵公司急需現(xiàn)金的要求,長江實業(yè)主動提出提供現(xiàn)金做建筑費;其二是將商業(yè)大廈出售后的利益由地鐵公司和長江實業(yè)公司分享,并且再超平時分紅各五成的常規(guī),由地鐵公司占51%,長江實業(yè)占49%.
1979年1月14日,香港地鐵公司正式宣布,中環(huán)郵政總局舊址公開接受招標競投。素有地產皇帝之稱的置地公司,一度盛傳是奪標呼聲最高的公司。消息傳到長江實業(yè),李嘉誠聽后淡淡一笑,說:傳說總最是傳說,到底名花誰主現(xiàn)在尚無法定論。在這次地王公開招標競投活動中,香港地下鐵路公司先后收到30個財團以及地產公司的投標申請。
>>>下一頁是李嘉誠勵志故事
李嘉誠的成功故事勵志故事
上一篇:科學家重大成就故事推薦
下一篇:關于成功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