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露禪太極拳的簡介
楊露禪太極拳的簡介
楊露禪太極拳是一種優(yōu)秀的漢族拳術(shù)。主要講述太極拳的發(fā)展.它、對人有很好的幫助.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fā)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fā),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準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fā)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fā)對方,試其虛實,術(shù)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fā)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后發(fā)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zhuǎn)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楊露禪太極拳的簡介。
楊露禪太極拳的基本方法
太極拳以“掤、捋、擠、按、采、挒、肘、靠、進、退、顧、盼、定”等為基本方法。動作徐緩舒暢,要求練拳時正腰、收顎、直
背、垂肩,有飄然騰云之意境。清代拳師稱“拳勢如大海,滔滔而不絕”。同時,太極拳還很重視練氣,所謂“氣”,就是修煉人體自身的精神力,這是太極拳作為內(nèi)家功夫的特點之一。
八種勁法中,掤勁是八勁之本,練太極拳不能須臾離開此勁。它是彈簧力,又如水托舟,如戥稱量;是知覺力,一切外來之力皆藉其辨別方向、大小。其他七勁不過是方位和作法不同另有所稱。例如,掌心由內(nèi)向外纏絲稱為掤勁,若掌心由外向內(nèi)纏絲則稱為捋勁,若雙手同時將掤勁交叉向外掤出,則稱為擠勁。掤勁是向上向外之力,使對方之力達不到胸部,是保護自己的防御手法;捋勁是向旁的橫力,三分向下,七分向后,用時要 含胸 轉(zhuǎn)腰 坐胯 三者一致,防止對方肩擊胯打;擠勁是向前推扌鄭之力,擠在手背,另手輔之,要點在于雙手用力一致,兩腳抓地前弓;按勁是向前推擊或上掀之力,用時須頂頭懸 含胸 拔背 用腰力發(fā)出;采勁是以手抓住對方手腕和肘部向下向后下沉之力,用時要含胸縮胯,一般是先采后挒;挒勁是以手向左右上下?lián)蹰_之力,用時要身軀配合以腰帶動;肘勁是以肘擊人,在近身時使用,有“遠拳近肘貼身靠”之說;靠勁是用肩擊胯打,貼身時使用。
楊露禪太極拳的太極原理
先師郝少如在教學中對身法要求特別重視。他指出:"習太極拳必須處處按照太極拳的原理要求完整豐富,無論是教與練必須從身法著眼,身法是練好太極拳的關(guān)鍵,必須嚴格要求。"練身法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練外形,就是學習拳架注重身法,以尾閭正中為基準(在前進、后退、左轉(zhuǎn)、右旋時,必須保持軀干的中正),強調(diào)步法上嚴格分清虛實,以正中為前提,變換時完全用內(nèi)勁而不允許依靠身體的前俯后仰、左右偏倚,或者身體的起伏來借力;上下肢與身法必須配合好,如配合得不好會直接影響身法。既要支持身體的穩(wěn)定,又要顧及分清虛實,對初學者來講是比較困難的,但必須練好八條之后,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靈。
活協(xié)調(diào),動作一致,隨心所欲。只有周身輕靈,才能進而掌握行氣運動的本領。第二階段是練內(nèi)形,也稱內(nèi)勁。先以意識作為指導,練成意、氣、拳架三者合一,由外形至內(nèi)形。身法是組織內(nèi)形,產(chǎn)生內(nèi)勁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所以,平日行功走架,一舉一動必須由內(nèi)及外,達到內(nèi)外相合統(tǒng)一。此即"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道理。身、手、步法一定要做到相互協(xié)調(diào)配合,達到以內(nèi)形支配外形的目的。
(一)武派(郝式)太極拳是用"起、承、開、合"四個要領貫串始終,因此在習練中不可因起、承、開、合節(jié)序的關(guān)系而產(chǎn)生繼續(xù)的現(xiàn)象。應以求尾閭正中,將含胸、拔背、裹襠、護臀、提頂、吊襠、松肩、沉肘和虛實分清等法則,一個一個地逐漸掌握好。然后再求腰脊斂氣,使氣注腰間。脊骨之氣能注于腰間,一身便有了主宰。一身能有主宰,身、手、步法才能聯(lián)成一體。能聯(lián)合一體,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達到靈活協(xié)調(diào),進一步掌握行氣運動的功夫。能做好以上這些要領,就能以意送氣達于腹部,不便之上浮,就能氣沉丹田。
(二)練太極拳必須明確呼吸自然之理,千萬不能閉氣。練拳從開始就要思想意念集中,精神貫注,周身要空松,勁才能顯得正,決不能用呼吸系統(tǒng)的運動來支配太極拳的開合運動。手法要氣勢騰挪,有預運之勢,無散漫之意;神聚于眼,我意欲向何處,則眼神直射何處,周身也直射何處,一轉(zhuǎn)眼則周身全轉(zhuǎn)。視靜猶動,視動猶靜,總須從神聚而來,手法達于氣勢騰挪,即可氣貫手指。
(三)平時行功走架,既要沉著穩(wěn)妥,又須輕靈自如。每一拳勢必須分"起、承、開、合"四個字,但四字之間不可截然斷續(xù),必須做到連貫自如,不能呆板,要開中寓合,合中寓開。走架時要學會知己的本領,一動勢/必先問問自己有何處不夠,或有哪些要求不合度,只有不斷糾正,才能不斷進步。走架的速度要慢,但要防止呆滯,所謂身法輕靈,必須貫徹于走架之中。走架的目的在于運用,平日行功走架時,就要當做正在與人打手,在打手時又要當做走架,如是相輔相成,拳藝才能不斷提高。走架成熟之時,全身似氣球,身體猶如懸空,兩手高低屈伸皆能靈活自如,兩腿不論前進后退、左右旋轉(zhuǎn)、虛實變換,無不隨意所欲。太極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極,日久功深,太極拳的精妙藝術(shù)得矣。
常見多年純功不能運化、雙重之病未除者有之,發(fā)勁不能如放箭、有的放矢者有之,甚至有拳法變形走樣者,凡此皆由于十三勢身法末參悟,缺明師指點,學者不可不辨耳?!∥溆硐宓摹短珮O拳論》全文如下: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蕩,神宜內(nèi)斂,無便有缺陷處,無便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xù)處。其根在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后,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而在內(nèi)也。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斷,乃攘之速而無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jié)節(jié)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
楊露禪太極拳的動作名稱
42式太極拳動作名稱
01: 起勢 02:右攬雀尾 03:左單邊 04:提手 05:白鶴亮翅 06:摟膝拗步 07:撇身捶 08:捋擠式 09:進步搬攔捶 10:如封似閉 11:開合手 12:右單鞭 13:肘底捶 14:轉(zhuǎn)身推掌 15:玉女穿梭 16:右左蹬腳 17:掩手肱捶 18:野馬分鬃 19:云手 20:獨立打虎 21:右分腳 22:雙峰貫耳 23:左分腳 24:轉(zhuǎn)身拍腳 25:進步栽捶 26:斜飛式 27:單鞭下勢 28:金雞獨立 29:退步穿掌 30:虛步壓掌 31:獨立托掌 32:馬步靠 33:轉(zhuǎn)身大捋 34:歇步擒打 35:穿掌下勢 36:上步七星 37:退步跨虎 38:轉(zhuǎn)身擺蓮 39:彎弓射虎 40:左攬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勢
①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都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wěn),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谥姓彩?,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云流水,輕柔勻緩;
?、蹌幼骰⌒危瑘A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zhuǎn)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苓B貫協(xié)調(diào),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wěn)定;
?、葺p靈沉著,剛?cè)嵯酀?,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nèi)剛,發(fā)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楊露禪太極拳的實戰(zhàn)應用
太極拳是一門最講求省力打人的藝術(shù),所以借力打人、引進落空是太極拳最本質(zhì)的特點。要掌握"四兩撥千斤"的巧妙技藝,就是要懂得身法輕靈之理,以意運氣、以意打人,久之則身法無所不合。一身之勁在于整,一身之氣在于斂,身法能一一求對,輕靈自如,達到"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機,而在上即能得勢,上下相隨,前后左右無不得力也。能得機得勢,乃能舍己從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敵變化;能因敵變化,"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之技,才能出神入化?!】傊M落空、借力打人,周身須完整統(tǒng)一,動則俱動,靜則俱靜,勁斷意不斷,才能一觸即發(fā)。牽引在上,運化在胸,儲蓄在腿,主宰在腰,蓄而后發(fā)。一身須具備五張弓,才能做到蓄勁如張弓、發(fā)勁如發(fā)箭。勁以曲蓄而有余,周身之勁在于整,發(fā)勁要專注一方,須認定準點,做到有的放矢。勁起于腳跟,由腳而腿而腰形于手指,須完整一氣,不能有絲毫間斷。
楊露禪太極拳的傳奇人物
河北永年人楊露禪(1800 ~ 1873),幼時在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姓家為雇工,學習太極拳,壯年返里傳習太極拳,因他能避開并制服強硬之力,當時人稱他的拳為“沾綿拳”、“軟拳”、“化拳”。楊露禪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貴族多向他學習。他武技高超,當時人稱“楊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