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地理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七年級上地理知識點總結
學習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是需要花費很多努力,但不要放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地理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
人教版七年級上地理知識點總結1-2章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jié) 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的赤道周長:約 4萬千米(坐地日行8萬里,講的就是地球的赤道周長)
▲讀懂七年級上冊P3圖1.2,用圖說出地球的平均半徑6371千米
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形狀: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球體
▲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用證據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
1、登高可以望遠
2、麥哲倫船隊環(huán)球航行的成功
3、站在海邊,看遠方駛來的輪船,總是先看到船的桅桿,然后看到整個船身。
4、月食現象
2、經線(度)、緯線(度)特點及經緯網
▲列表比較經緯線的特點:
經線 | 緯線 | ||
定義 |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 并以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 與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 地球儀的圓圈 | 要求能在圖上判讀 |
形狀 | 半圓,兩條相對應的經線組成經線圈 | 圓,每條緯線組成緯線圈 | |
長度 | 全部等長 | 赤道是最長的緯線, 向兩極逐漸縮小為零 | 同度數的緯線,長度相等。緯度越大。緯線圈越小。 |
指示方向 | 南北方向 | 東西方向 | 要求能在經緯網地圖中應用 |
▲列表比較經度與緯度的區(qū)別:
經度 | 緯度 | 能力要求 | |
度數起點線 | 本初子午線(00經線) | 赤道(00緯線) | 1、能在經緯網地圖中讀出經緯度。 2、判斷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低、中、高緯度的劃分。 3、根據緯度判定五帶 |
度數劃分 | 東經00-1800 西經00-1800 | 北緯00-900 南緯00-900 | |
度數變化 | 以本初子午線為界,越向東,東經度數越大;越向西,西經度數越大。 | 以赤道為界,越向北,北緯度數越大;越向南,南緯度度數越大。 | |
代號 | 東經:E | 北緯:N | |
半球劃分 | 200W、1600E的經線圈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
▲判定的技巧:
A、東西半球判定:從200W向東到1600E是東半球,從200W向西到1600E是西半球
B、南北半球判定:北緯北半球,南緯南半球
C、低、中、高緯度的判定:
緯度小于300為低緯度
緯度大于600為高緯度
緯度值為300-600為中緯度
D、緯度判定五帶:(P12圖1.20)
緯度小于23.50為熱帶
緯度大于66.50為寒帶,北緯北寒帶,南緯南寒帶
緯度值為23.50—66.50為溫帶,北緯北溫帶,南緯南溫帶
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
1、地球運動及其產生的現象:
▲地球公轉、自轉的比較:
地球運動 | 繞什么轉 | 運動方向 | 運動周期 | 地理現象 | |
自轉 | 地軸 | 自西向東 | 一天(24小時) | 晝夜交替(每天太陽的東升西落) | |
公轉 | 太陽 | 自西向東 | 一年 | 四季的變化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晝夜的長短變化) | |
▲地球自轉方向:
面對北極(或在北極上空看):逆時針
面對南極(或在南極上空看):順時針
▲地球在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
(地軸與公轉軌道保持66.50的夾角)
▲二分二至日比較:(P11圖1.19)
春分日 | 夏至日 | 秋分日 | 冬至日 | |||
日期 | 3月21日前后 | 6月22日前后 | 9月23日前后 | 12月22日前后 | ||
太陽直射點位置 | 赤道 | 北回歸線 | 赤道 | 南回歸線 | ||
北半球晝夜長短 | 晝夜等長 | 白晝最長 (晝長夜短) 北極圈內極晝 南極圈內極夜 | 晝夜等長 | 白晝最短 北極圈內極夜 南極圈內極晝 | ||
▲五帶的比較:(P70圖4-22)
名稱 | 氣候特征 | 地理現象 |
熱帶 | 終年炎熱 | 有太陽直射現象 |
南、北溫帶 | 四季變化顯著 | 既無極晝、極夜現象,也無太陽直射現象 |
南、北寒帶 | 終年寒冷 | 有極晝、極夜現象 |
第三節(jié) 地圖
(一)、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注意單位要統(tǒng)一,1千米=100000厘米)
比例尺的大小看其值如1: 100大于1: 1000
比例尺的三種表示方法:
數字式: 1: 100000
線段式: 0 1千米
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表示的內容越簡略?! ∥淖质剑?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千米
比例尺大小與表示內容、范圍的關系:對于圖幅大小相同的兩幅地圖: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表示的內容越詳細。
▲方向:
在地圖上判定方向的方法:
A、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判定方向(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平行移動指向標)
B、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緯網判定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C、既無指向標,也無經緯網的地圖,根據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判定
在野外確定方向的方法:
A、 指南針定方向:指南針平放,紅磁針指向北,白磁針指向南
B、北極星定向:面向北極星的方向是正北方
C、太陽和手表定向:在中高緯地區(qū),手表平放,時針對準太陽,時針與表盤中12點之間夾角的平分線所指的方向為南方。
D、樹木定方向:在北半球,向南的一側,樹木茂盛或樹的年輪較稀疏
▲圖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P14圖1.24中的常用圖例要記憶)
(二)、等高線地形圖:海拔和相對高度、識別地形部位
1、地面高度的計算(P16)
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2、地形圖的判讀(P16)
▲識別地形部位:要求根據等高線特征,判別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A、等高線彎曲部位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反之向低處凸出為山脊;
B、等高線重疊為陡崖;
C、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的部位為鞍部;
D、閉合圈狀的等高線中,數值表現為內高外低的是山頂,反之內低外高的是盆地。
▲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
▲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中,一般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水域
3、地形剖面圖:可以更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狀況。
地形剖面圖繪制:考查實際繪圖能力(P18)
第二章 世界陸地和海洋
第一節(jié) 大洲和大洋
一、世界的陸地與海洋:
(1)海洋和陸地分布:三分陸七分海(陸地29%,海洋71%)
(2)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及分界線:要求通過課本熟記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注意讀懂P30圖2.7亞、歐、非的分界)
▲大洲、大洋之最:(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最大的洲和跨緯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最小的洲(大洋洲) 最大的洋 (太平洋)、最小的洋(北冰洋)
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 跨經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南極洲和北冰洋)
第二節(jié) 海陸的變遷
1、海陸變遷
(1)地表形態(tài)變化:
外力作用:風、流水、海浪、生物等的作用
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地震、火山噴發(fā)
(2)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假說
(3)板塊構造學說:(P37圖2.19)
A、全球的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 B、板塊是運動的;
C、板塊的內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 地震。
(4)世界的兩大火山、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地中海一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5)解釋印度尼西亞海嘯發(fā)生的原因:
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
人教版七年級上地理知識點總結3-4章
第三章 世界的天氣與氣候
第一節(jié) 多變的天氣
1、天氣與氣候的區(qū)別:(要求能對具體的例子進行判別)(P58活動題)
▲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
特點是:時間短、常變化
▲氣候: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特點是:時間長、一般不變化
2、常用的天氣符號:(預報天氣)(P46圖3.6中的常用天氣符號要記憶)
第二節(jié) 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和 第三節(jié)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日、月、年平均氣溫,氣溫日、年較差,年降水量:(考查計算)(P51)
▲日平均氣溫=一天中不同時間測得的氣溫值的和÷次數
▲月平均氣溫=一個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氣溫的和÷該月的天數
▲年平均氣溫=一年中每月的月平均氣溫的和÷12
▲氣溫的日較差=當日的最高氣溫一當日的最低氣溫
(陸地上日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
▲氣溫的年較差=月平均氣溫的最高值一月平均氣溫的最低值
(北半球陸地上最熱月為7月,最冷月為1月;海洋上比陸地上遲一個月,分別為8月和2月。南半球相反)
▲年降水量=各月降水的總和
2、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要求能繪制和讀圖分析(課本P51和P55的活動)
3、世界氣溫、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
▲世界氣溫分布規(guī)律:
(1)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緯度因素】
(2)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上氣溫高于海洋上氣溫;冬季相反?!竞j懸蛩亍?/p>
(3)在山地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0C, 【地形因素】
▲世界降水分布規(guī)律:降水的主要類型有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1)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緯度因素】
(2)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西岸降水少,大陸東岸降水多。
(3)中緯度地帶,內陸降水少,沿海降水多?!竞j懸蛩亍?/p>
(4)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地形因素】
第四節(jié) 世界的氣候
1、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
2、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qū);(P58圖3.23)
第四章 世界居民與地區(qū)發(fā)展差異
第一節(jié) 人口與人種
一、世界的人口:
1、世界人口數量:1999年達到60億;現在每年約增加0.8億的人口
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以1800年為界,世界人口增長分三個階段,經歷緩慢增長、快速增長、目前仍以較快速度在持續(xù)增長。人口增長與經濟發(fā)展水平有密切聯(lián)系。
2、世界人口增長:人口增長率最大的大洲是非洲, 人口增長率最小的大洲是歐洲
年增加人口數最多的大洲是亞洲
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反映人口的增長快慢。
亞非拉國家人口增長快、歐美國家人口增長緩慢甚至負增長。(P40)
3、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來表示。
該地區(qū)的總人口÷該地區(qū)的總面積
(2)人口稠密區(qū):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
世界人口稠密地區(qū)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東部等.
(3)人口稀疏區(qū):
干早的荒漠、寒冷的極地、高寒的高原、濕熱的熱帶雨林都是不適合人口長期居住
4、世界的人口問題:
(1)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糧食短缺、毀林開荒、草場超載、生態(tài)惡化、用水緊張
(2)增長過慢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資源不足,國防兵力不足
(3)人口遷移帶來的問題:交通擁擠、治安惡化、用水緊張、就業(yè)困難
5、正確的人口觀:
世界上的人口不能無節(jié)制地增大。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huán)境相協(xié)調,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相適應。
二、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其主要分布地區(qū)
人種:根據人類體質特征將世界上的居民劃分為白色、黃色、黑色人種。
分布:
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也屬于黃色人種。
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州、及非洲北部、亞洲西部
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世界的居民,分布最廣泛的是白色人種,分布范圍最小的是黑色人種。
從地理分布來看,人種由赤道向極地逐漸變淺,這與各地太陽輻射的強度密切相關。
第二節(jié) 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的主要分布地區(qū)
聯(lián)合國六種工作語言(漢英俄阿西法);
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流傳最廣的語言是英語;
了解:比利時、瑞士為法語國家;巴西為葡萄牙語國家:俄語在東歐具有廣泛影響;伊拉克、埃及主要為阿拉伯語。
★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區(qū)(不同宗教的建筑物特征:尖頂、圓頂、塔頂)
基督教分布在歐洲、美洲、大洋州
伊斯蘭教分布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中國的西北地區(qū)(新疆、寧夏等地)教徒被稱為穆斯林,在我國被稱為回教。
佛教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源于中國本土的宗教是道教。
第三節(jié) 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1、城市景觀和鄉(xiāng)村景觀的差別 (先有鄉(xiāng)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人口越來越集中、房屋越來越高大密集、交通越來越擁擠、環(huán)境越來越嘈雜與污染。
2、聚落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
寒冷、濕熱、干旱地區(qū)的民居特色;
寒冷地區(qū)的民居:厚墻、小窗、屋頂高聳
濕熱地區(qū)的民居:薄墻、大窗、有完備的排水系統(tǒng)
干旱地區(qū)的民居:屋頂大多平頂
城市利用交通條件:河流干支流的匯合處或河流的入海處
★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人教版七年級上地理知識點總結第5章
第五章 發(fā)展與合作
★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
通常根據經濟發(fā)展水平的高低劃分國家。中國屬于發(fā)展中國家。可以從人口、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上進行比較。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是發(fā)達國家歷史上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掠奪以及目前發(fā)達國家擁有核心技術的優(yōu)勢。這也是世界貧富差距產生的根源。
★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的地區(qū)分布特點
發(fā)達國家大多分布于歐美、大洋洲,位于北半球北部;
發(fā)展中國家以亞非拉國家為主,針對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分布的南北差異,國際上把這種經濟發(fā)展差別說成是“南北差異”。
★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貧富差距是國際間產生矛盾與沖突的重要方面,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fā)展
“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聯(lián)合國等國際組織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
聯(lián)合國:世界規(guī)模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
我國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看了“人教版七年級上地理知識點總結”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