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復習資料
高考地理復習資料
做好每一個科目的復習,會讓你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網(wǎng)絡整理的地理高考復習資料以供大家學習。
高考地理復習資料:主要的環(huán)境問題
1、 沙塵暴
成因:①自然:干旱、大風、氣流上升;②人為:植被破壞。
分布:我國西北、華北(春季)。
危害:降低大氣能見度,危害健康、交通、湖泊、水庫、農業(yè)生產、村莊、城市。
措施:①生物措施:保護好現(xiàn)有植被、植樹造林;②工程措施:跨流域調水、引水灌溉;③管理措施:退耕還林、還牧。
2、 荒漠化
成因:①自然:氣候干旱,植被退化,物理風化加劇,風力強勁;②人為:濫伐、濫墾、過度放牧。
分布:西北、華北北部、東北西部。
危害: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積減少。
措施:①生物措施:保護好現(xiàn)有植被、植樹造林;②工程措施:跨流域調水,引水灌溉;③管理措施:退耕還林、還草。
3、 沙化
成因:①自然:氣候干旱,植被退化,物理風化加劇,風力強勁;②人為:濫伐、濫墾、濫牧。
分布:季風區(qū)的邊緣地帶。
危害: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積減少。
措施:①生物措施:保護好現(xiàn)有植被、植樹造林;②工程措施:跨流域調水,引水灌溉;③管理措施:退耕還林、還草。
4、 水土流失
成因:①自然:暴雨、土質疏松、植被覆蓋率低;②人為:濫墾、濫伐及工程建設。
分布:黃土高原,南方地區(qū)的丘陵、山地。
危害:使山區(qū)成為荒漠,高原面溝壑縱橫,淤積湖泊、河床、加劇洪澇災害。
措施:保護好現(xiàn)有的森林和植被,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種草;嚴禁開墾陡坡地。
5、 公害病
成因:工業(yè)廢水中的重金屬污染,如日本的“水俁病”(汞)。
分布:城市、工礦區(qū)及其周圍地區(qū)。
危害:危害人體健康,出現(xiàn)中毒癥狀。
措施:修建污水處理廠,污水經(jīng)處理后排放。
6、 水體富營養(yǎng)化
成因:含N、P的廢液大量排入池塘、湖泊、河流。
分布:城鎮(zhèn)郊區(qū)、江河湖海。
危害:水中缺氧,使水生生物生存受到影響。
措施: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使用低存留的化肥農藥;工業(yè)廢水、生活污水經(jīng)處理后再排入江河湖海。
7、 赤潮
成因:①自然:溫度高;蒸發(fā)大,降水少;水體交換少;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②人為:含N、P的工農業(yè)廢水、生活污水排入大海。
分布:工業(yè)、城市集中的沿海;我國最易發(fā)生的海域是:珠江口、長江口、渤海等。
危害:使水中溶解氧濃度降低,導致生態(tài)失衡;產生毒素,危害水生生物的生長繁殖和漁業(yè)生產、水產養(yǎng)殖。
措施: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使用低殘留的化肥農藥;工業(yè)廢水、生活污水經(jīng)處理后再排入江河湖海。
8、 酸雨(pH<5.6)
成因:燃燒煤和石油排放出大量的SO2、NO3等。
分布:世界:西歐、北美、日本;我國:主要在南方。
危害: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農作物,危害人體健康,腐蝕建筑物。
措施:對石化燃料進行無渣處理;進行技術改造;加強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化害為利。
我國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主要是由于燃燒煤炭排放大量SO2造成的。我國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及四川盆地、華中、西南、華東沿海地區(qū)、華南和北方地區(qū)是我國五大酸雨區(qū)。南方較北方嚴重,北方酸雨主要在夏季。
9、 溫室效應
成因:森林大量減少,大量使用石化燃料。
分布:全球。
危害:全球變暖,極地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濕狀況發(fā)生變化。
措施: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減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量。
10、臭氧減少
成因:人類大量使用制冷劑、殺蟲劑等,使空氣中氟氯烴增多。
分布:南極臭氧空洞,北極臭氧層變薄,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層變薄速度加快。
危害:地面紫外線輻射增強,損害人的免疫力,易患皮膚癌;危及海洋生物,導致全球變暖。
措施:禁止或減少氟氯烴的排放;積極研制制冷系統(tǒng)。
高考地理復習資料:中國自然資源
1.自然資源的國情基本特征:總量豐富、人均占有量少
自然資源大國:領土世界第三;探明礦產資源儲量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
年徑流量世界第六;森林世界第六
人均資源量不足:人均土地世界1/3;人均礦產資源世界3/5;人均耕地世界1/3;
人均河川徑流量世界1/4;人均森林世界1/5
2.水資源和水能資源
水資源的空間和時間分布
空間:南多北少,西北更少 耕地分布:北多南少(小麥、棉花集中產區(qū)——華北平原,耕地約占40%,水資源6%)
時間:夏季降水豐沛,冬季降水少
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
(1)跨流域調水:引灤入津;引黃濟青;南水北調
(2)興修水庫
(3)節(jié)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水能的開發(fā)
水能資源蘊藏量6.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區(qū),其中以長江水系最多,其次為雅魯藏布江水系。
3.土地資源
基本國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土地資源的分布:
(1)耕地的分布: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盆地和低緩的丘陵地區(qū)
北方:旱地 南方:水田
(2)草地的分布: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區(qū)草地的類型和產草量,自東向西隨著降水量的減少而變化。
(3)林地的分布:東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區(qū)和邊疆地區(qū),以及東南部的山地。
高考地理復習資料:中國地勢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臺灣山脈和橫斷山等山脈。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東的內蒙古、新疆地區(qū)、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線以東至海岸線多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級階梯。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幾百萬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歷史上此一重大地殼運動形成了中國的地貌。從空中俯瞰中國大地,地勢就像階梯一樣,自西向東,逐漸下降。受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撞擊,青藏高原不斷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構成了中國地形的第一階梯。高原上的喜瑪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高達 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階梯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邕^第二階梯東緣的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東直達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階梯,此階梯地勢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著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邊緣鑲嵌著低山和丘陵。再向東為中國大陸架淺海區(qū),也就是第四級階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