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細胞增殖》教案(2)
總結:
1、完成了DNA的復制及其相關蛋白質的合成后,核仁逐漸解體消失。阻礙DNA分離的核膜也隨著解體消失。
2、DNA分子很大,數目也較多,遺傳物質以染色質形式高密度地聚集在細胞核內。在細胞分裂初期染色質高度螺旋化變成染色體,可以使DNA分子在分離過程中不損壞,保證了遺傳信息的完整性。
3、簡要介紹紡錘絲的來源和紡錘絲體的形成。
4、關于染色體與染色單體、染色體與DNA的關系,可以通過照片及動畫進行講解。
重點講解染色體的結構。讓學生明確:染色單體形成于細胞分裂間期,。在有絲分裂前期才能通過顯微鏡觀察到。
通過復習染色體與遺傳物質DNA的關系——染色體是轉載遺傳物質DNA細胞結構,讓學生清楚地知道DNA分子與染色體、DNA分子與染色單體間的數量對應關系。DNA分子的行蹤是通過觀察細胞結構——染色體的行為了解到的。
2、中期:
根據對圖解和照片的觀察,描述有絲分裂中期細胞的特征。
DNA高度螺旋化。短粗的染色體清晰可見。
所有染色體的著絲點集中在“赤道板”上。
總結:
1、突出在紡錘絲的牽引下,染色體的著絲點集中到細胞中央的道板上。
2、強調赤道板是位于細胞中央部位的一個坐標面,不存在任何物質性結構。
3、由于染色體高度集中,造成紡錘體清晰可見。
4、強調繪圖要點……。
3、后期:
根據對動畫片段、圖解和照片的觀察,描述有絲分裂后期細胞的變化過程及特征。
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染色體數目增加一倍。
紡錘絲牽引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核遺傳物質DNA均分。
總結:
1、在紡錘絲的牽拉下,每個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成兩個。原來在一起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分離。——用詞要準確。重點強調染色體數目增加的原因。
2、移向細胞兩極的染色體上著絲點是受力點,染色體臂應該是順向細胞中央的赤道板。
3、由同一條染色體上的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形成的兩條染色體,由于是復制品,因此形態(tài)、大小等特征應該完全相同。
4、末期:
遺傳物質已經完成了均分過程,接下來就是細胞質的分離等收尾工作了。根據對圖解和照片的觀察,描述有絲分裂末期細胞的變化過程及特征。
DNA解螺旋,染色體 → 染色質。
新的核膜出現,細胞核重新形成。紡錘體消失。
赤道板中央位置出現細胞板,并向外圍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細胞質分離成兩部分。
1個親代細胞 → 2個核遺傳物質完全相同的子代細胞。
總結:
1、收尾工作與分裂前期正好相反。
2、由于細胞壁的物理特性,導致了植物細胞在分裂結束時只能是細胞板向外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
3、有絲分裂有效地保持了細胞內遺傳物質的恒定性。對生物的遺傳意義重大。
討論:
1、為什么細胞只有在進行分裂的過程中出現染色體,其他階段都以染色體形式存在呢?
2、同時出現或消失的結構都有哪些?其中細胞核結構與染色質幾乎是同步存在的意義?
3、DNA是如何實現平均分配的?
4、簡要說明有絲分裂的特點?其生物學意義是什么?
5、回味有絲分裂過程中精巧的程序設計,你從中能得到什么啟示?
6、在一個細胞周期中,遺傳物質的規(guī)律性變化設怎樣的?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表示?
用表格形式如何表現?表格的優(yōu)點是?
用曲線如何描述?優(yōu)點是什么?
根據表格中的內容,用曲線描述一個細胞周期中DNA、染色體、染色單體的數量變化
根據這一圖表可以清楚地讀出一個細胞周期中各個不同階段內DNA、染色體和染色單體的數量變化。
復習:(課件素材資料:可以選用網上下載的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動畫、自制課件中的動畫或下載的錄像片斷)
播放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動畫
看有絲分裂過程中的“絲”,回憶遺傳物質的均分過程。
展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圖片和動畫片段,對比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討論二者的異同。
講解有關中心體的產生時間及組裝過程(后者選講)。
課堂練習:嘗試用表格形式表示動物和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異同。
討論:
1、有絲分裂的特征和意義。
2、通過有絲分裂進行繁殖所產生的下一代個體有什么特點?
3、由同一個受精卵發(fā)育成的兩個雙胞胎個體應該具有什么特色?
4、科學技術方面有哪些成果是利用生物有絲分裂的特點實現的?
5、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一樣,在細胞進入分裂期以前也進行過一次遺傳物質的復制過程。但是緊接著卻連續(xù)發(fā)生了兩次細胞的分裂——遺傳物質兩次被平均分配。你認為減數分裂產生的子代細胞中的遺傳物質與親代細胞相比還會相同嗎?應該有什么特點?(這就是減數分裂名稱的由來)
6、無絲分裂過程產生的子代細胞能否用于培養(yǎng)新一代個體?為什么?
7、分析比較三種細胞分裂方式的異同。他們各自適用于那些過程?為什么?(選作)
實驗四:觀察植物細胞的朋絲分裂
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分析:
實驗目的是實驗設計的依據,也是檢驗實驗結果的依據。因此首先要明確實驗目的。
實驗目的:利用那些生物材料和實驗工具來實現目的?
一、如何根據實驗目的選擇實驗材料?實驗材料應滿足什么特點?如何培養(yǎng)?取材時有什么要求?如何實現?
二、分析實驗設計思路……。
三、實驗所必需的儀器和設備。
四、如何根據實驗目的制作玻片標本?制片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培養(yǎng)材料: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為什么?還可以用那些材料替代?
解離:藥品?作用?根尖最佳長度?原因?如何判定解離狀況?
怎樣才能看清細胞核的變化?藥品性質?是否可以直接染色?為什么?怎么辦?
漂洗: 目的?方法?要求?
染色:染色的方法?注意事項?染色時間受哪些因素影響?(解離狀況、溫度)作比較要有紀錄。
制片:如何使解離的細胞分散開?
課件:錄像帶上截取的錄像片斷
觀察:尋找什么形狀的細胞?重點觀察那些內容?
視野內最多的是什么時期的細胞?為什么?
如何依據細胞的狀態(tài),確認細胞所處的時期?簡圖
五、學生操作、觀察并用繪圖的方法描述和記錄實驗結果。
六、填寫實驗報告。記錄心得體會如你認為制作一個好的裝片關鍵環(huán)節(jié)是什么?
如有時間,可以增加觀察動物細胞有絲分裂裝片的內容。
探究活動
觀察膜的選擇透過性
實驗過程:
1、血細胞失水、吸水的過程:
(1)用生理鹽水制成臨時裝片觀察紅細胞形態(tài)。
(2)從蓋玻片一側加入略高濃度的鹽水,觀察血細胞失水變形的過程。
(3)添加蒸餾水稀釋后,觀察血細胞吸水直至脹破的過程。
2、植物細胞的選擇吸收過程:
(1)制成洋蔥葉肉植物細胞臨時裝片。
(2)從蓋玻片一側添加少量2%氯化鈣溶液,觀察細胞形態(tài)改變過程。
(3)可以進一步進行實驗:測定試驗開始前與實驗結束后,溶液PH值的變化。
對實驗的改變及延續(xù):
1、嘗試用不同的實驗材料制作臨時裝片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
例如:觀察蛔蟲受精卵細胞的分裂過程。
2、改變解離、染色時間摸索最佳實驗效果。
實驗設計:
(1)根據班級人數情況分成若干試驗小組。
(2)注意解離時間和染色時間二者之間的密切關系。
解離時間短時最好染色之前對根尖做縱剖,以利于染色。
解離時間長時,染色時間就要短一些。此時根尖有可能松散開,而導致不能轉移。因此建議不移動根尖,在同一載玻片上完成解離、漂洗、染色等全過程。
3、根尖放在載玻片上不動。只是改變根尖的環(huán)境——解離、漂洗、染色全在載玻片上完成。注意每個環(huán)節(jié)操作完成后用吸水紙吸除多余液體,以免影響下一步操作。
其他探究活動
一、觀察實驗:細胞葉綠體的流動與光照強度間的關系。
實驗材料:黑藻葉片或蘚的葉狀結構
實驗過程:
1、制作臨時裝片。
2、用高倍鏡觀察一般情況下細胞質的流動。
3、對標本施加強光照后觀察葉綠體的流動以及葉綠體的朝向。
二、觀察有色體的實驗。
實驗材料:成熟的辣椒外果皮或番茄果肉細胞等。
實驗過程:制成臨時裝片,用高倍鏡觀察
三、觀察草履蟲食物泡的形成、伸縮泡的活動(膜的流動性)。
實驗材料:草履蟲培養(yǎng)液。稀釋的紅墨水、吸管、棉纖維等
實驗過程:
1、用草履蟲培養(yǎng)液制成臨時裝片。(加棉纖維限制草履蟲游動。)
2、用高倍鏡觀察草履蟲伸縮泡的活動。
3、滴加稀釋的紅墨水,用高倍鏡觀察草履蟲食物泡的形成過程。
看過"高一生物《細胞增殖》教案 "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