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精品沙发,日韩在线精品视频,亚洲Av每日更新在线观看,亚洲国产另类一区在线5

<pre id="hdphd"></pre>

  • <div id="hdphd"><small id="hdphd"></small></div>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一學習方法 > 高一生物 >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識點總結(jié)介紹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識點總結(jié)介紹

      時間: 夏萍1132 分享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識點總結(jié)介紹

        生物有必修和選修,必修的課程無論文理科都要學習的,下面學習啦的小編將為大家?guī)砀咧猩锉匦薅闹R點歸納,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識點總結(jié)

        遺傳因子的發(fā)現(xiàn)

        一、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相對性狀

        性狀:生物體所表現(xiàn)出來的的形態(tài)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為方式等。

        相對性狀:同一種生物的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

        1、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

        顯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xiàn)1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

        隱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xiàn)1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

        附:性狀分離:在雜種后代中出現(xiàn)不同于親本性狀的現(xiàn)象)

        2、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

        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

        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DNA分子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決定1對相對性狀的兩個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相同位置上)。

        3、純合子與雜合子

        純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結(jié)合成的合子發(fā)育成的個體(能穩(wěn)定的遺傳,不發(fā)生性狀分離):

        顯性純合子(如AA的個體)

        隱性純合子(如aa的個體)

        雜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結(jié)合成的合子發(fā)育成的個體(不能穩(wěn)定的遺傳,后代會發(fā)生性狀分離)

        4、表現(xiàn)型與基因型

        表現(xiàn)型:指生物個體實際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

        基因型:與表現(xiàn)型有關的基因組成。

        (關系:基因型+環(huán)境→表現(xiàn)型)

        雜交與自交

        雜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體間相互交配的過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體間相互交配的過程。(指植物體中自花傳粉和雌雄異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測交:讓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可用來測定F1的基因型,屬于雜交)

        二、孟德爾實驗成功的原因:

        (1)正確選用實驗材料:一豌豆是嚴格自花傳粉植物(閉花授粉),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是純種

        二具有易于區(qū)分的性狀

        (2)由一對相對性狀到多對相對性狀的研究(從簡單到復雜)

        (3)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4)嚴謹?shù)目茖W設計實驗程序:假說-------演繹法

        三、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

        (一)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

        P:高莖豌豆×矮莖豌豆DD×dd

        ↓↓

        F1:高莖豌豆F1:Dd

        ↓自交↓自交

        F2:高莖豌豆矮莖豌豆F2:DDDddd

        3:11:2:1

        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過程中,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二)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

        P:黃圓×綠皺P:YYRR×yyrr

        ↓↓

        F1:黃圓F1:YyRr

        ↓自交↓自交

        F2:黃圓綠圓黃皺綠皺F2:Y--R--yyR--Y--rryyrr

        9:3:3:19:3:3:1

        在F2代中:

        4種表現(xiàn)型:兩種親本型:黃圓9/16綠皺1/16

        兩種重組型:黃皺3/16綠皺3/16

        9種基因型:純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4種×1/16

        半純半雜YYRryyRrYyRRYyrr共4種×2/16

        完全雜合子YyRr共1種×4/16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減數(shù)分裂

        一、減數(shù)分裂的概念

        減數(shù)分裂(meiosis)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細胞過程中所特有的細胞分裂方式。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連續(xù)分裂兩次,新產(chǎn)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比體細胞減少一半。

        (注:體細胞主要通過有絲分裂產(chǎn)生,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一次,新產(chǎn)生的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與體細胞相同。)

        二、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

        1、精子的形成過程:精巢(哺乳動物稱睪丸)

        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間期:染色體復制(包括DNA復制和蛋白質(zhì)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稱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

        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常交叉互換。

        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排列在赤道板上(兩側(cè))。

        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末期:細胞質(zhì)分裂,形成2個子細胞。

        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無同源染色體)

        前期:染色體排列散亂。

        中期: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都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子染色體。并分別移向細胞兩極。

        末期:細胞質(zhì)分裂,每個細胞形成2個子細胞,最終共形成4個子細胞。

        2、卵細胞的形成過程:卵巢

        精子與卵細胞相同點:精子和卵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都是體細胞的一半

        三、注意:

        (1)同源染色體:①形態(tài)、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

        (2)精原細胞和卵原細胞

        的染色體數(shù)目與體細胞相同。因此,它們屬于體細胞,通過有絲分裂

        的方式增殖,但它們又可以進行減數(shù)分裂形成生殖細胞。

        (3)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體分離并進入不同的子細胞。所以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中無同源染色體。

        (4)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的變化規(guī)律

        (5)減數(shù)分裂形成子細胞種類:

        假設某生物的體細胞中含n對同源染色體,則:

        它的精(卵)原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可形成2n種精子(卵細胞);

        它的1個精原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形成2種精子。它的1個卵原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形成1種卵細胞。

        四、受精作用的特點和意義

        特點: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細胞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細胞核就和卵細胞的細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體的數(shù)目又恢復到體細胞的數(shù)目,其中有一半來自精子,另一半來自卵細胞。

        意義: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減數(shù)分裂與有絲分裂圖像辨析步驟:

        1、細胞質(zhì)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減數(shù)分裂中的卵細胞的形成

        2、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若為奇數(shù)——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次級精母細胞、次級卵母細胞、

        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看一極)

        若為偶數(shù)——有絲分裂、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3、細胞中染色體的行為:有同源染色體——有絲分裂、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聯(lián)會、四分體現(xiàn)象、同源染色體的分離——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無同源染色體——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一極無同源染色體——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極有同源染色體——有絲分裂后期

        注意:若細胞質(zhì)為不均等分裂,則為卵原細胞的減Ⅰ或減Ⅱ的后期。

        基因在染色體上

        薩頓假說: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

        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現(xiàn)代解釋

       ?。喊樾赃z傳

        一、概念:

        遺傳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因而總是與性別相關聯(lián)。

        二、XY型性別決定方式:

        染色體組成(n對):

        雄性:n-1對常染色體+XY雌性:n-1對常染色體+XX

        性比:一般1:1

        常見生物:全部哺乳動物、大多雌雄異體的植物,多數(shù)昆蟲、一些魚類和兩棲類。

        三、三種伴性遺傳的特點:

        (1)伴X隱性遺傳的特點:

       ?、倌?gt;女②隔代遺傳(交叉遺傳)③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2)伴X顯性遺傳的特點:

       ?、倥?gt;男②連續(xù)發(fā)?、鄹覆∨夭。硬∧副夭?/p>

        (3)伴Y遺傳的特點:

       ?、倌胁∨徊、诟?rarr;子→孫

        附:常見遺傳病類型(要記住):

        伴X隱:色盲、血友病

        伴X顯:抗維生素D佝僂病

        常隱:先天性聾啞、白化病

        常顯:多(并)指

        基因的本質(zhì)

        一、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1.DNA是遺傳物質(zhì)的證據(jù)

        (1)肺炎雙球菌的轉(zhuǎn)化實驗過程和結(jié)論

        (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1.注射活的無毒R型細菌,小鼠正常。

        2.注射活的有毒S型細菌,小鼠死亡。

        3.注射加熱殺死的有毒S型細菌,小鼠正常。

        4.注射“活的無毒R型細菌+加熱殺死的有毒S型細菌”,小鼠死亡。 DNA是遺傳物質(zhì),蛋白質(zhì)不是遺傳物質(zhì)。

        5.加熱殺死的有毒細菌與活的無毒型細菌混合培養(yǎng),無毒菌全變?yōu)橛卸揪?/p>

        6.對S型細菌中的物質(zhì)進行提純:①DNA②蛋白質(zhì)③糖類④無機物。分別與無毒菌混合培養(yǎng),①能使無毒菌變?yōu)橛卸揪?②③④與無毒菌一起混合培養(yǎng),沒有發(fā)現(xiàn)有毒菌。

        噬菌體侵染細菌 用放射性元素35S和32P分別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和DNA,讓其在細菌體內(nèi)繁殖,在與親代噬菌體相同的子代噬菌體中只檢測出放射性元素32P DNA是遺傳物質(zhì)

        2.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1)某些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

        (2)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

        二、DNA的結(jié)構

        1、DNA的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糖核苷酸(4種)

        3、DNA的結(jié)構:

       ?、儆蓛蓷l、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鏈盤旋成雙螺旋結(jié)構。

       ?、谕鈧?cè):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成基本骨架。

        內(nèi)側(cè):由氫鍵相連的堿基對組成。

       ?、蹓A基配對有一定規(guī)律:A=T;G≡C。(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4.特點

       ?、俜€(wěn)定性:DNA分子中脫氧核糖與磷酸交替排列的順序穩(wěn)定不變

       ?、诙鄻有裕篋NA分子中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多種多樣(主要的)、堿基的數(shù)目和堿基的比例不同

       ?、厶禺愋裕篋NA分子中每個DNA都有自己特定的堿基對排列順序

        3.計算1.在兩條互補鏈中的比例互為倒數(shù)關系。

        2.在整個DNA分子中,嘌呤堿基之和=嘧啶堿基之和。

        3.整個DNA分子中,與分子內(nèi)每一條鏈上的該比例相同。

        三、DNA的復制

        實驗證據(jù)——半保留復制

        材料:大腸桿菌

        方法:同位素示蹤法

        場所:細胞核

        時間:細胞分裂間期。(即有絲分裂的間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間期)

        3.基本條件:①模板:開始解旋的DNA分子的兩條單鏈(即親代DNA的兩條鏈);

       ?、谠希菏怯坞x在細胞中的4種脫氧核苷酸;

        ③能量:由ATP提供;

       ?、苊福篋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過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鏈;③形成子代DNA

        特點:①邊解旋邊復制;②半保留復制

        6.原則: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7.精確復制的原因:①獨特的雙螺旋結(jié)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

       ?、趬A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復制能夠準確進行。

        8.意義:將遺傳信息從親代傳給子代,從而保持遺傳信息的連續(xù)性

        簡記:一所、二期、三步、四條件

      點擊下頁查看更多高中必修二的知識點歸納

      377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