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精品沙发,日韩在线精品视频,亚洲Av每日更新在线观看,亚洲国产另类一区在线5

<pre id="hdphd"></pre>

  • <div id="hdphd"><small id="hdphd"></small></div>
      學(xué)習(xí)啦 > 學(xué)習(xí)方法 > 高中學(xué)習(xí)方法 > 高一學(xué)習(xí)方法 > 高一語文 > 高一語文《赤壁賦》課文全解

      高一語文《赤壁賦》課文全解

      時(shí)間: 文娟843 分享

      高一語文《赤壁賦》課文全解

        考試是檢測(cè)學(xué)生學(xué)習(xí)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識(shí)儲(chǔ)備。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赤壁賦》,希望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

        《赤壁賦》全解

        前赤壁賦【原文】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

        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間。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niǎo],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lí)婦。

        蘇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liáo),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 陵,順流而東也,舳(zhú)艫(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釃(shi)酒臨江 ,橫槊(shuò)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qiáo)于江 渚(zhǔ)之上,侶魚蝦而友麋(mí)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páo)樽以相屬(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須臾(yú),羨長江 之無窮。挾(xié)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zhǎng)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 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zhǎn)更(gēng)酌 (zhuó)。肴(yáo)核既盡,杯盤狼藉(jí)。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注釋】

        [1]選自《經(jīng)進(jìn)東坡文集事略》卷一,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shí)所作。因后來還寫過一篇同題的賦,故稱此篇為《前赤壁賦》,十月十五日寫的那篇為《后赤壁賦》。赤壁:實(shí)為黃州赤鼻磯,并不是三國時(shí)期赤壁之戰(zhàn)的舊址,當(dāng)?shù)厝艘蛞艚喾Q之為赤壁,蘇軾知道這一點(diǎn),將錯(cuò)就錯(cuò),借景以抒發(fā)自己的懷抱。

        [2]壬戌:宋神宗元豐五年,歲在壬戌。

        [3]既望:既,過了;望,農(nóng)歷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4]徐:舒緩地。

        [5]興:起,作。

        [6]屬:通“囑(zhǔ ),勸酒。

        [7]明月之詩:《詩經(jīng)·陳風(fēng)·月出》有“舒窈糾兮”之句,故稱“明月之詩”、“窈窕之章 ”,與下注釋相同。

        [8]窈窕之章:《月出》詩首章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窈糾"同"窈窕"。

        [9]少焉:不一會(huì)兒。

        [10]斗牛:斗、牛,星宿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1]白露橫江 :白茫茫的水氣。橫江 :籠罩江 面。

        [12]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任憑小船在寬廣的江 面上飄蕩。縱:任憑。一葦:像一片葦葉那么小的船,比喻極小的船。《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航)之。"如:往,去。凌:越過。萬頃:形容江 面極為寬闊。茫然,曠遠(yuǎn)的樣子。

        [13]馮虛御風(fēng):(像長出羽翼一樣)駕風(fēng)凌空飛行。馮:通"憑",乘。虛:太空。御:駕御。

        [14]遺世獨(dú)立:超越塵世,獨(dú)自存在。

        [15]羽化而登仙: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想長了翅膀一樣,認(rèn)為成仙后能夠飛升。登仙:登上仙境。

        [16]扣舷:敲打著船邊,指打節(jié)拍,舷,船的兩邊。

        [17]桂棹(zhào)兮蘭槳:用桂樹木做的棹、用木蘭做的船槳,棹,一種劃船工具,形似槳。

        [18]擊空明兮溯流光:船槳拍打著月光浮動(dòng)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彰鳌⒘鞴猓褐冈鹿飧?dòng)清澈的江 水。

        [19]渺渺兮予懷:我的心思飄得很遠(yuǎn)很遠(yuǎn)。渺渺,悠遠(yuǎn)的樣子。

        [20]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詩文多以指自己所懷念向往的人。

        [21]倚歌而和(hè)之:合著節(jié)拍應(yīng)和。倚:依,按 和:同聲相應(yīng)。

        [22]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傾訴。怨:哀怨。慕:眷戀。

        [23]余音:尾聲。裊裊:形容聲音婉轉(zhuǎn)悠長。

        [24]縷:細(xì)絲。

        [25]舞幽壑之潛蛟:幽壑:這里指深淵。此句意謂:使深谷的蛟龍感動(dòng)得起舞。

        [26]泣孤舟之嫠(lí 離)婦:使孤舟上的寡婦 傷心哭泣。孤居的婦女,在這里指寡婦 。白居易《琵琶行》寫孤居的商人妻 云:"去來江 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 水寒。夜深忽夢(mèng)少年事,夢(mèng)啼妝淚紅闌干。"這里化用其詩。

        [27]愀(qiǎo 巧)然:憂郁的樣子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嚴(yán)肅地端坐著 危坐:端坐。

        [29]何為其然也:曲調(diào)為什么會(huì)這么悲涼呢?

        [30]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詩句。

        [31]夏口:地名,故城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

        [32]武昌:今湖北鄂城縣。

        [33]繆:通"繚"盤繞。

        [34]郁:茂盛的樣子。

        [35]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漢獻(xiàn)帝建安十三年(208),吳將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中擊潰曹操號(hào)稱八十萬大軍。周郎:周瑜二十四歲為中郎將,吳中皆呼為周郎。

        [36]方其破荊州,下江 陵,順流而東也: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劉琮率眾向曹操投降,曹軍不戰(zhàn)而占領(lǐng)荊州、江 陵。方:當(dāng)。荊州:轄南陽、江 夏、長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帶。江 陵:當(dāng)時(shí)的荊州首府,今湖北縣名。

        [37]舳艫(zhú lú 逐盧):戰(zhàn)船前后相接。這里指戰(zhàn)船。

        [38]釃(shāi 篩)酒:斟酒。

        [39]橫槊(shuò 碩):橫執(zhí)長矛。

        [40]侶魚蝦而友麋鹿:把魚蝦、麋鹿當(dāng)做好友。:伴侶,這里用作動(dòng)詞。麋(mí):鹿的一種。

        [41]扁(piān 篇)舟:小舟。

        [42]匏(páo 咆)尊:用葫蘆做成的酒器。匏,葫蘆。尊,通‘樽’。

        [43]寄:寓托。

        [44]蜉蝣:一種昆蟲,夏秋之交 生于水邊,生命短暫,僅數(shù)小時(shí)。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暫。

        [45]渺滄海之一粟:渺:小。滄海:大海。此句比喻人類在天地之間極為渺小。

        [46]須臾:片刻,時(shí)間極短。

        [47]長終:至于永遠(yuǎn)。

        [48]驟:屢次。

        [49]托遺響于悲風(fēng):余音,指簫聲。悲風(fēng):秋風(fēng)。

        [50]逝者如斯:語出《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逝:往。斯:此,指水。

        [51]盈虛者如彼:指月亮的圓缺。

        [52]卒:最終。消長:增減。長:增長

        [53]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語氣副詞。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54]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這。造物者:天地自然。無盡藏(zàng ):佛家語。指無窮無盡的寶藏。

        [55]適:享有。

        [56]更酌:再次飲酒。

        [57]肴核既盡:葷菜和果品。既:已經(jīng)。

        [58]狼籍:通“藉”,凌亂。

        [59]枕藉:相互枕著墊著。

        [60]既白:已經(jīng)顯出白色(指天明了)。

        【通假字】

        舉酒屬客(“屬”通“囑” 勸酒)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馮”通“憑” 乘)

        山川相繆(“繆”通“繚” 環(huán)繞)

        尊("尊"通"樽")

        狼籍(“籍”通“藉”,凌亂)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以”通“已”停止)

        【詞類活用】

        1、歌:歌窈窕之章(名作動(dòng),歌詠)

        2、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狀,像長了翅膀似的)

        3、空明:擊空明兮溯流光(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

        4、舞:舞幽壑之潛蛟(使動(dòng),使……起舞)

        5、泣:泣孤舟之嫠(lí)婦(使動(dòng),使……哭泣)

        6、正:正襟危坐(使動(dòng),整理,端正)

        7、南、西:烏鵲南飛……西望夏口(名作狀,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8、下:下江 陵(名作動(dòng),攻下)

        9、樵:況吾與子漁樵于江 渚之上(①名作動(dòng),砍柴 ②可以認(rèn)為無活用,漁、樵本身就為動(dòng)詞)

        10、侶、友:侶魚蝦而友麋鹿(意動(dòng),以……為伴侶,以……為朋友)

        11.舳艫(連接)千里:(省略謂語)

        【譯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緩緩吹來,江 面水波平靜。于是舉杯邀客人同飲,吟詠《詩經(jīng)·陳風(fēng)·月出》一詩的“窈窕”一章。一會(huì)兒,月亮從東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間徘徊。白茫茫的霧氣籠罩著江 面,波光與星空連成一片。我們聽任葦葉般的小船在茫茫萬頃的江 面上自由 飄動(dòng)。多么遼闊呀,像是凌空乘風(fēng)飛去,不知將停留在何處;多么飄逸呀,好像變成了神仙,飛離塵世,登上仙境。

        于是,喝著酒,快樂極了,敲著船舷唱起來。歌詞說:“桂木的棹啊,蘭木的槳,拍打著清澈的江 水啊,船兒迎來流動(dòng)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懷,仰望著我思慕的人兒啊,她在那遙遠(yuǎn)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簫的,按著歌聲吹簫應(yīng)和。簫聲嗚嗚嗚,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傾訴,余音悠揚(yáng),像一根輕柔的細(xì)絲線延綿不斷。能使?jié)摬卦谏顪Y中的蛟龍起舞,孤舟上的寡婦 啜泣。

        我不禁感傷起來,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著,問客人說:“為什么會(huì)這樣?”客人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孟德的詩嗎?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山川繚繞,郁郁蒼蒼,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當(dāng)他奪取荊州,攻下江 陵,順著長江 東下的時(shí)候,戰(zhàn)船連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 面上灑酒祭奠,橫端著長矛朗誦詩篇,本來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況我同你在江 中和沙洲上捕魚打柴,以漁蝦為伴,與麋鹿為友,駕著一葉孤舟,在這里舉杯互相勸酒。只是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谷粒。哀嘆我生命的短暫,而羨慕長江 的流水無窮無盡。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與明月一起長存。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經(jīng)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簫聲的余音寄托給這悲涼的秋風(fēng)。”

        我說:“你們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嗎?(江 水)總是不停地流逝,但它們并沒有流走;月亮總是那樣有圓有缺,但它終究也沒有增減。要是從它們變的一面來看,那么,天地間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發(fā)生了變化;要是從它們不變的一面來看,萬物同我們一樣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羨慕它們呢!再說,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為我所有,即使是一絲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這江 上的清風(fēng)和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到了才成其為聲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為顏色,占有它們,無人禁止,使用它們,無窮無盡,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而我能夠同你們共享。”

        客人聽了之后,高興地笑了,洗凈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盤雜亂地放著。大家互相枕著靠著睡在船中,不知不覺東方已經(jīng)亮了。

        【鑒賞】

        第1段,寫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懷抱之中,盡情領(lǐng)略其間的清風(fēng)、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興之所至,信口吟誦《詩經(jīng)·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體態(tài)嬌好的美人,期盼著她的冉冉升起。與《月出》詩相回應(yīng),“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氣一貫。“徘徊”二字,生動(dòng)、形象地描繪出柔和的月光似對(duì)游人極為依戀和脈脈含情。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霧氣籠罩江 面,天光、水色連成一片,正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游人這時(shí)心胸開闊,舒暢,無拘無束,因而“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乘著一葉扁舟,在“水波不興”浩瀚無涯的江 面上,隨波飄蕩,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風(fēng)飛行,悠悠忽忽地離開人世,超然獨(dú)立;又像長了翅膀飛升入仙境一樣。浩瀚的江水與灑脫的胸懷,在作者的筆下騰躍而出,泛舟而游之樂,溢于言表。這是本文正面描寫“泛舟”游賞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作者飲酒樂極,扣舷而歌,以抒發(fā)其思“美人”而不得見的悵惘、失意的胸懷。這里所說的“美人”實(shí)際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這段歌詞全是化用《楚辭·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fēng)恍兮浩歌”之意,并將上文“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的內(nèi)容具體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見,已流露了失意和哀傷情緒,加之客吹洞簫,依其歌而和之,簫的音調(diào)悲涼、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竟引得潛藏在溝壑里的蛟龍起舞,使獨(dú)處在孤舟中的寡婦 悲泣。一曲洞簫,凄切婉轉(zhuǎn),其悲咽低回的音調(diào)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驟然變化,由歡樂轉(zhuǎn)入悲涼,文章也因之波瀾起伏,文氣一振。

        第3段,寫客人對(duì)人生短促無常的感嘆。此段由賦赤壁的自然景物,轉(zhuǎn)而賦赤壁的歷史古跡。主人以“何為其然也”設(shè)問,客人以赤壁的歷史古跡作答,文理轉(zhuǎn)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陳其事,而是連用了兩個(gè)問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問道:“此非曹孟德之詩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勝問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兩次發(fā)問使文章又泛起波瀾。接著,追述了曹操破荊州、迫使劉琮投降的往事。當(dāng)年,浩浩蕩蕩的曹軍從江 陵沿江 而下,戰(zhàn)船千里相連,戰(zhàn)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滿,趾高氣揚(yáng),在船頭對(duì)江 飲酒,橫槊賦詩,可謂“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這類英雄人物,也只是顯赫一時(shí),何況我輩!因而,如今只能感嘆自己生命的短暫,羨慕江 水的長流不息,希望與神仙相交 ,與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實(shí)際的幻想,所以才把悲傷愁苦“托遺響于悲風(fēng)”,通過簫聲傳達(dá)出來??偷幕卮鸨憩F(xiàn)了一種虛無主義思想和消極的人生觀,這是蘇軾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個(gè)方面。

        第4段,是蘇軾針對(duì)客之人生無常的感慨陳述自己的見解,以寬解對(duì)方。客曾“羨長江 之無窮”,愿“抱明月而長終”。蘇軾即以江 水、明月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認(rèn)識(shí)。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過是轉(zhuǎn)瞬之間;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則事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盡的,又何必羨慕江 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須臾”了!這表現(xiàn)了蘇軾豁達(dá)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贊成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duì)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dá)、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tài),并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duì)待生活。而后,作者又從天地間萬物各有其主、個(gè)人不能強(qiáng)求予以進(jìn)一步的說明。那么什么為我們所有呢?江 上的清風(fēng)有聲,山間的明月有色,江 山無窮,風(fēng)月長存,天地?zé)o私,聲色娛人,我們恰恰可以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此情此景乃緣于李白的《襄陽歌》:“清風(fēng)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進(jìn)而深化之。

        第5段,寫客聽了作者的一番談話后,轉(zhuǎn)悲為喜,開懷暢飲,“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照應(yīng)開頭,極寫游賞之樂,而至于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評(píng)論這篇文章說:“所見無絕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閑地曠,胸?zé)o雜物,觸處流露,斟酌飽滿,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豈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為之,亦不能如此適調(diào)而暢遂也。”蘇軾通過各種藝術(shù)手法表現(xiàn)自己坦蕩的胸襟,他只有忘懷得失,胸襟坦蕩,才能撰寫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賦》來。(1)駢散結(jié)合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tǒng)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zhì)與情韻,同時(shí)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diào)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duì)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筆勢(shì)筆調(diào),使全篇文情郁郁頓挫,如“萬斛泉涌”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對(duì)偶不同,它相對(duì)更為自由 ,如開頭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意的一個(gè)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并且極富聲韻之美,體現(xiàn)了韻文的長處。

        (2)形象優(yōu)美,善于取譬

        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連用的六個(gè)比喻,渲染了簫聲的悲涼,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音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寫得具體可感,效果極佳。
      看過"高一語文《赤壁賦》課文全解 "的還看了:

      1.高一語文必修2古文 赤壁賦

      2.高一語文必修一第四課《中外短詩五首》課文全解

      3.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三課《大堰河——我的保姆》課文全解

      132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