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反思
在教學中,老師要時時刻刻做好反思。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政治反思以供大家學習。
高一政治反思(一)
一、實現(xiàn)了兩個轉變
一是主體的轉變。以前我覺得自己是課堂的主角,現(xiàn)在我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得主角,我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和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及主動精神,培養(yǎng)和形成學生健全個性,使學生主動活潑地發(fā)展。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提出優(yōu)秀教師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人發(fā)現(xiàn)真理”,倡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這是很有道理的。在課堂上,我爭取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全員參與,師生互動,千方百計地使自己的教學內容經(jīng)過“外部刺激”,使學生產生情感體驗,最后內化“形成品質”。例如,經(jīng)常和學生一起談論國家大事,關于稅收的改革,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讓學生從身邊的具體事件體會黨的正確領導和三個代表的體現(xiàn)。針對當前的國際形勢,組織學生從網(wǎng)絡中看日本,看臺灣,看美國,學生從事實中展示強烈的愛國責任感,結合胡書記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談“八榮八恥”學生真正從內心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當然這一過程若沒有學生積極主動地自主參與,是無法實現(xiàn)的。
二、實現(xiàn)了“教材”向“學材”轉換。素質教育要求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把“教材”轉換為“學材”。教師“主導”作用的體現(xiàn),是對教學內容的劃定,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進度的安排。學生“主體”作用的體現(xiàn),是對“學材”的學習。這種學習,一方面是聽教師講,另一方面也是對“學材”的自學。以前課本只是我傳授的“教材”,而不是學生的“學才”,離開了聽我講,學生很少對課本進行津津有味的自學。一節(jié)課下來,我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學生只背書中的理論,作書中的練習,理論知識是老師講出來的而不是學生根據(jù)書中的事例總結出來的。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陶行知先生說得好:“先生的責任在不教,而在教學生學。”因此我把教學的重點從過去單純研究如何“教”轉向研究如何教學生“學”這一方面來。學生地位的改變使他們更有干勁了.
三、我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機會
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就必須有充足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因此,首先我特別注意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結構,思想政治課最容易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地方,是聯(lián)系實際的部分;如果課堂教學安排不當,三、五分鐘一帶而過,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主動性都不能得到很好的發(fā)揮。以前我總嫌學生答不到要點,又耽誤時間,急于求成,對學生實行“三包”(包動腦、包動口、包動手),現(xiàn)在想來,這是對學生主體性的扼殺。其次,我在教學過程中,更注意多創(chuàng)設便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環(huán)節(jié)。將學生中突出表現(xiàn)、及存在問題、設計成辨析題,或設計成主題參與型的辯論會,讓學生充分討論,自主選擇最滿意的答案。以前考試卷發(fā)下來,我就不停地糾正答案,現(xiàn)在多讓同學互相討論,自行解決,會的同學給不會的同學當老師,這樣一來需要老師疏導的就很少了,而且學生很有成就感。
我與學生交朋友
時代在呼喚新型教師,學生不再喜歡板著面孔教學的老師,學生不在害怕老師,而是更希望老師和他們一起說笑,一起研究,甚至愿把苦惱跟老師說說,這就要求師生關系平等合作。我與學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我充分尊重學生的思想感情,讓學生親自體驗悟出做人的道理。對學生真實情感的表露;從不使用挖苦性、刺激性的語言。學生心理上松了綁就一改畏首畏腳的狀況,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不時讓我學到了很多精辟的理論和見解。
當然,我自己又在多媒體課件設計方面還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以后我會盡最大努力為學生提供一些感性的材料.還有我將努力尋找更適合學生的一些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使自己更適合未來孩子的需要。
高一政治反思(二)
中學政治教學課堂不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陣地,更是新課程改革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這就要求政治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上有重大變革。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儲知識,而是學會探究,以便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是中學政治教師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任務的必由之路。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徹底打破封閉、單項、機械、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參與到教學互動中來。
第一,要結合政治新教材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分析現(xiàn)實社會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種政治、經(jīng)濟、文化現(xiàn)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將當今國內外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時政熱點與書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論知識生動、形象地相結合起來。如,學習“價格變動的影響”這一框教學內容時,通過分析汽車價格變動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引導學生認識到要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yè)家,面對不斷下降的汽車價格,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而對于家庭來說,隨著汽車價格的不斷下降,購買汽車也納入了生活消費的內容。這樣,學生才會對政治課感興趣,接受所學的政治理論觀點,從而加深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
第二,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特別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設法讓他們動起來。比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談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讓大家一起討論研究問題之所在,并從課本中尋找解決的辦法。例如,作為當代中學生,在金錢面前應當作出怎樣的選擇?學生中存在很多看法,教師可采取自主學習、綜合探究等活動,一方面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充分反映學生對金錢的思想狀況;另一方面要發(fā)揮教師的主流價值觀的引導作用,在注重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價值判斷的同時,為學生提供鮮明的基本價值標準,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學習。
第三,政治教師還要結合新課程的要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除常規(guī)方法外,還要求教師盡快掌握體現(xiàn)時代性特征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并運于教學過程之中。而這一點在政治課教學中體現(xiàn)更為明顯、要求更為迫切。通過多媒體課件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或者是照片、圖片、掛圖等生動、形象且直觀的教學手段,或者通過師生的講述,把學生帶入某種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學生有如身臨其境。通過這種情感渲染和傳達,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對知識的詮釋和理解,免去了生澀與呆板,也達到使學生學會對知識活學活用的目的。如,學習“公司的經(jīng)營”這一內容時,先用多媒體展示海爾集團的經(jīng)營狀況,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思維,引導學生質疑、探究、發(fā)現(xiàn),達到對學生有效地實施教學的目的。
第四,新課改的政治教學必須將群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結合起來,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內容和事例的設置很強調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差異性,這就要要求在政治教學中要針對不同生活經(jīng)歷、性格氣質、興趣愛好的學生,進行多側面、多樣化的個別教育,以此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政治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通過群體教育個人,給學生以溫暖和信心,使集體成員間互相激勵,促進個人的進步。在學習“消費”內容時,我以轎車消費為例進行教學,家庭經(jīng)濟狀況不同的學生對這個例子的反映明顯不同,此時,我就及時引導他們了解影響家庭消費的因素、怎樣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等知識。
作為高中政治教師,尤其是高一年級使用著新教材的政治教師,要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除了要轉變政治課的教學方法,還需要在政治教學中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觀。新課程改革對教學的定義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tǒng)一,這種統(tǒng)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新課程改革把教學的實質定義為交往、互動。教學過程的交往、互動,意味著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真正把教學看作是師生共渡的生命歷程,共創(chuàng)的美好體驗,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
高一政治反思(三)
高中新課程已經(jīng)開始實施,各教學第一線都被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貫徹、落實新課標,要體現(xiàn)新課程的新要求。高中教師該如何把高中新課程實施好?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中略有反想:
一、課怎么上?
高中新課程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如何實施?課程怎么上?課時要如何安排是我們最最關注的。舊教材《經(jīng)濟常識》分上下兩冊,供高一年一學年教學使用,而今壓縮成必修模塊1《經(jīng)濟生活》一冊,需在一學期教完,而每周課時仍為2節(jié)。新教材雖經(jīng)壓縮但知識點沒減反而有增,故普遍反映:“內容多而課時少,教不完。”
出于習慣,剛開始我們以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表達的“粗線條”為由,沒有把注意力放在對體現(xiàn)課程改革新理念的課程標準的學習和研究上,很少甚至不直接接觸課程標準,在教學中把新教材上已經(jīng)刪除的或已經(jīng)降低難度要求的舊教材上的理論內容又重新放入新教材的教學中,以致走進了內容多而課時少的矛盾的“怪圈”。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和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思考后,我們終于發(fā)現(xiàn):事實上新課程教學只有以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為根據(jù)、為根本要求,才能恰當?shù)乜刂平虒W總量,準確定位教學難度。于是我們仔細研究課程標準中以學生為行為主體表達的“內容目標”,是如何從過程性和結果性兩種意義上表達、呈現(xiàn)具體的學習目標的;并借助課程標準中以教師為行為主體的“提示與建議”,把握有關內容教學的側重、難易、詳略的要求,恰當處理好教材上看似比較多的教學內容。
如,關于“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有關教學內容。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內容目標”是“解析‘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這是要求學生通過理解和分析這一原則本身有關的知識內容,能夠審視堅持這一原則的價值意義;課程標準提供的“提示與建議”是:“模仿:為一家公司設計合理的分配方案。”這是建議教學中由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模仿分配方案的設計過程,能夠運用“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這一理論知識,提高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教材內容涉及到:概念6個:①效率②公平③效率優(yōu)先④兼顧公平⑤初次分配⑥再分配;原理觀點2個:①效率與公平的關系②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要體現(xiàn)“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內容的呈現(xiàn)形式是:探究活動4個,輔助文1則,綜合探究(講究效率,維護公平)1課。建議教學使用2個課時。
把握教材上的這一內容,進行教學時,如果不以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內容目標為根據(jù)――把教學內容限定為重點要求學生學習“什么是效率優(yōu)先和兼顧公平,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我國的現(xiàn)行分配制度)為什么要堅持‘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如何堅持‘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這三個主要問題上,并以此處理教材,整合教學內容,展開學生的探究活動,而是將教材上的所有內容按部就班地講授完,全部剖析透、深、清,甚至再補充分析新教材雖涉及到但并沒有給出具體解釋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概念的具體內容,恐怕很難按照新課程的教學要求在2個學時內完成教學任務的。
再以“國家收入的分配”的教學為例。舊課標和舊教材在講授這個內容時涉及“國民收入的分配用于積累和消費兩個部分,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的關系,財政的概念,預算的概念,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包括的方面,財政收支平衡的概念,增加財政收入,財政的巨大作用”等三框內容,需要3課時,也必然要求學生記憶大量的概念和原理。
同樣講授“國家收入的分配”,新課標規(guī)定的內容目標是要求學生“評議一個由政府財政承擔的工程項目,說明政府的財政支出對大眾生活、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和作用”。根據(jù)課標的這一規(guī)定,新教材把有關教學內容縮為了兩框內容“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財政的巨大作用”。教學時就要注意控制這個內容的教學總量和學習要求:減少學時,只需2課時;減少內容,學生只要重點掌握“什么是財政,財政收入的來源、財政支出的內容及其對大眾生活、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和作用”就可以了。至于教材上的預算、決算、財政收支平衡、財政赤字概念等,并不需要詳細分析,不要求學生深刻理解,只要知道會用就行了。教學的側重點在于給學生時間和機會再現(xiàn)一個由政府財政承擔的工程項目的事實,并引導學生通過對這一事實中所體現(xiàn)的財政支出的具體內容和具體作用的評議――歸納提升,理解相應理論知識;學以致用,說明政府的財政支出對大眾生活、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和作用。
二、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
基于新的教學理念,課程專家建議把課堂交給學生,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xiàn)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哄哄的討論看似熱烈但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chuàng)新;老師講得少正好又可以掩蓋部分老師知識儲備的不足和課堂準備的不充分。結果是,學生從課堂上獲得的知識,反而不如以前:以前雖然不怎么精彩,但好歹沒有什么錯,把老師講的背下來,也不失為一種收獲。而現(xiàn)在課堂上誰說的是對的呢?
學習氣氛空前活躍,主要發(fā)言者仍然只是部分活躍分子,而一部分沉默內向者仍然少有表達自己的機會。一節(jié)課發(fā)言的人次可能會有幾十次,但發(fā)言的學生的面并不廣。課改讓部分學生更多的自我表現(xiàn),這樣他們自然也可能更努力地去學習,思考問題,以使自己表現(xiàn)更佳,贏得老師更多的青睞和同學更多的掌聲;而另一啊分學生在課堂上大多數(shù)時間是在看別人的“表演”,自己也就不用準備,不想思考。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在課堂上的收獲反不如以前。這樣下去就隱伏著一種危險:學生中能力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向兩極分化,課程改革面向全體學生的目標可能就會落空。
因此我認為教和學都無定法,該探究時就探究,該傳統(tǒng)時就傳統(tǒng),關鍵在于實效性,這是不是符合新課程的要求?
三、學生的學習如何評價
評價高中學生通過學習是否達到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教學要求,對學生評價就必須包括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情感、學習方式,具體有以下五個方面。
1.知識掌握。主要評價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識記和理解?;A知識包括課程標準所要求的,高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觀點、基本原理、基本政策、基本事實。基本技能,包括基于原理的一些基本方法,以及觀察分析問題、正確表達問題的一些基本技術。
2.能力發(fā)展。主要包括觀察問題、認識問題的基本思想方法,運用知識分析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參與社會生活、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等等。這是伴隨著相應的活動展開,根據(jù)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思維水平,進行動態(tài)的、綜合的、有側重的評價。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是指向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評價,主要評價學生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的態(tài)度,對當前社會現(xiàn)象和問題所表達的關切、所持有的觀點。評價主要依據(jù)學生在課程實施中參與各類活動的行為表現(xiàn),既要堅持正確的價值標準,又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表現(xiàn),關注學生情感和態(tài)度變化的趨勢。
4.學習情感。主要觀察評價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和熱情,能否積極參與本課程的各種學習活動,積極參與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認真完成相應的作業(yè)練習等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