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精品沙发,日韩在线精品视频,亚洲Av每日更新在线观看,亚洲国产另类一区在线5

<pre id="hdphd"></pre>

  • <div id="hdphd"><small id="hdphd"></small></div>
      學習啦>學習方法>初中學習方法>初一學習方法>七年級歷史>

      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梳理

      時間: 錦祥0 分享

      學習中的困難莫過于一節(jié)一節(jié)的臺階,雖然臺階很陡,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踏,攀登一層一層的臺階,才能實現(xiàn)學習的理想。 祝你學習進步!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2020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僅供大家參考。

      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梳理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第1課隋朝的統(tǒng)一與滅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統(tǒng)一(581年-618年)

      建立:581年(楊堅建立隋朝,以長安為都城,楊堅就是隋文帝)

      統(tǒng)一:589年(隋文帝滅掉陳朝,統(tǒng)一全國)

      滅亡:618年(隋煬帝二世而亡)

      二、隋朝在諸多方面創(chuàng)規(guī)立制,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朝代,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新局面。具體表現(xiàn)在:選官制度上開始實行科舉制;在經(jīng)濟方面開通了連接南北的大運河。

      1、大運河的開通(隋煬帝)

      ①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

      ②中心、起始點: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③長度和地位: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④四個組成部分: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⑤連接五條河流: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⑥開通的作用(意義和影響):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交流。(消極作用:但也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2、科舉制(隋煬帝)

      ①創(chuàng)立(隋朝):隋文帝開始用考試的辦法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設置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創(chuàng)立。

      ②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進士科最為重要。武則天:首創(chuàng)殿試和武舉。

      ③發(fā)展(明朝):八股取士

      ④科舉制的積極影響:1)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變革,加強皇帝選官和用人的權力,擴大官吏選拔范圍。2)推動教育發(fā)展。3)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續(xù)1300多年。

      三、隋朝的滅亡

      原因:隋煬帝的殘暴統(tǒng)治。時間:618年

      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和統(tǒng)一(618年-907年)

      618年,李淵建立唐朝,以長安為都城,李淵就是唐高祖,并實現(xiàn)了全國的統(tǒng)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與“貞觀之治”

      (1)主觀原因:他吸取隋亡的歷史教訓,他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

      (2)客觀措施:①任用賢能。唐太宗廣納賢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齡善于謀略,杜如晦敢于決斷(房謀杜斷),他們都是貞觀時期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首創(chuàng)于隋朝);制定法律,減省刑罰;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嚴格考查各級官吏的政績。

      ③經(jīng)濟方面。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④邊疆管理。唐太宗時期先后擊敗東、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tǒng)治。

      三、女皇武則天

      我國歷的女皇帝。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xù)實行唐太宗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選拔賢才的政策,社會經(jīng)濟進一步發(fā)展,國力不斷增強。在科舉考試方面創(chuàng)立了殿試制度和武舉,親自面試考生,后人稱她的統(tǒng)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四、唐玄宗與“開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時期)

      (1)措施:①任用賢能。任用賢相姚崇和宋璟,實施了一系列改革。

      ②政治方面。整頓吏治,裁減冗員。③經(jīng)濟方面。發(fā)展經(jīng)濟,改革稅制。

      ④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編修經(jīng)籍。

      第3課盛唐氣象

      一、經(jīng)濟的繁榮

      1、農(nóng)業(yè):出現(xiàn)了曲轅犁和灌溉工具筒車。

      2、手工業(yè):紡織業(yè)品種繁多,蜀錦冠于全國;陶瓷器生產(chǎn)水平也很高,越窯的青瓷、邢窯的白瓷、唐三彩最有名。

      3、商業(yè):長安城人口百萬,既是當時中國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有市:商業(yè)區(qū)和坊:居民區(qū))。

      二、民族交往與交融

      1、政策: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2、唐太宗被各族首領尊稱為“天可汗”,意為各族共同的君主。

      3、唐太宗時期,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藏族的祖先)贊普松贊干布。作用: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也增進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

      4、唐玄宗時,將金城公主嫁尺帶珠丹。

      三、開放的社會風氣

      特點:開放,充滿活力、兼容并蓄

      四、多彩的文學藝術

      1、唐詩::①李白的詩歌頌祖國山河的壯美,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李白因此享有“詩仙”的美譽。②杜甫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他被譽為“詩圣”。③白居易的詩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婦孺都會吟唱,深受大眾歡迎。

      2、書法:唐朝最的書法家是顏真卿、柳公權和歐陽詢3、畫家:唐朝最的畫家是閻立本和吳道子。

      第4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與日本的交往

      (1)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他們把唐朝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筑技術等傳回日本,對日本社會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2)鑒真東渡:唐朝最富影響的僧人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法等,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貢獻。(為日本設計唐招提寺;前后12年,前5次東渡失敗,第6次才成功,雙眼失明)

      二、與天竺(印度)的交往

      (1)玄奘西行:唐太宗貞觀年間,玄奘歷盡艱辛,西行天竺學習佛法。玄奘的見聞,由弟子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玄奘——《西游記》中唐僧的原型)

      三、交流頻繁的原因(吸引世界各國來華的原因):

      A、唐朝政權強大,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B、唐代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C、玄奘、鑒真等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D、唐朝海陸交通發(fā)達。

      四、唐朝的對外政策:對外開放和友好交往的政策。

      對我們今天的啟示:A.一個國家只有經(jīng)濟發(fā)達,文化先進才能對于國外產(chǎn)生輻射力和吸引力.B.一個國家只有對外開放,積極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進步.

      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zhuǎn)弱的轉(zhuǎn)折點)

      1、原因:A、開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日益腐敗。B.社會矛盾尖銳,邊疆形勢緊張。C.節(jié)度使勢力膨脹,形成外重內(nèi)輕。D.安祿山擔任三個邊地的節(jié)度使,逐漸擴張勢力。

      2、人物:安祿山和部將史思明

      3、結果和影響:對社會經(jīng)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zhuǎn)衰。安史舊將和內(nèi)地節(jié)度使權勢加大,逐漸形成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

      二、唐末農(nóng)民起義:黃巢起義,結果:被朱溫與其他藩鎮(zhèn)聯(lián)合鎮(zhèn)壓,但給唐朝統(tǒng)治者以沉重的打擊。

      三、唐朝滅亡:907年,朱溫建立后梁政權,我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四、五代十國:北方黃河流域先后出現(xiàn)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政權,南方出現(xiàn)吳、南唐、吳越、前蜀、后蜀、楚、閩、南漢、南平九個政權,再加上北方割據(jù)太原的北漢,史稱“五代十國”。

      影響:五代十國雖然是一個政權分立的時期,但統(tǒng)一始終是一個必然趨勢。

      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梳理

      一、隋唐科舉制度:

      北:P20科舉制是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隋唐時期創(chuàng)立并完善了科舉制度,強調(diào)以才能作為選官標準的原則。

      二、武則天

      北:P13-15武則天是我國歷的女皇帝。

      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不拘一格選拔普通地主中的優(yōu)秀人才。注重減輕農(nóng)民負擔,采取各種措施促進社會生產(chǎn)斷續(xù)發(fā)。當時,人口明顯增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史稱有“貞觀遺風”,為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三、“開元盛世”

      北:P15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政局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被譽為“開元盛世”。

      四、唐與吐蕃的交往:

      P28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與松贊干布聯(lián)姻,密切了唐蕃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

      五、遣唐使、玄奘西行、鑒真東渡

      (一)遣唐使

      北:P32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文化交流的使團;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歷法、書法藝術、建筑藝術以及生活習俗等帶回本國,對日本的生產(chǎn)、生活與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二)鑒真東渡

      北:P33鑒真到達日本除講授佛經(jīng),還詳細介紹中斬醫(yī)藥、建筑、雕塑、文學、書法、繪畫等技術知識,對中日經(jīng)濟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貢獻。(識圖P34鑒真東渡示意圖)

      (三)玄奘西行

      北:P35玄奘是唐朝的高僧,為了求取佛經(jīng)精義,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玄奘是第一個系統(tǒng)地把天竺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記錄下來并介紹到中國的人。(玄奘西行示意圖)

      六、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內(nèi)容,評價唐太宗:略

      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fā)展

      一、中國古代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

      北:P64魏晉南北朝以來,全國經(jīng)濟重心出現(xiàn)了南移的趨勢。兩宋時全國的經(jīng)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zhuǎn)移到長江流域。

      二、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實

      北:P75-76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蒙古族的首領,尊稱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1260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繼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忽必烈為元世祖。

      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

      一、清朝設置駐藏大臣

      北:P1101727年,清朝開始設立駐藏大臣,作為中央政府的代表長駐西藏,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二、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史實

      北:P110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重新統(tǒng)一新疆,促進了維吾爾族同中原地區(qū)的交流,對鞏固西北邊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設伊犁將軍,加強中央對邊疆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管轄。

      三、清朝加強對邊疆地區(qū)管轄和維護祖國統(tǒng)一的主要措施:略。

      四、戚繼光抗倭:明朝時戚繼光抗倭。

      P104-105(1)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jīng)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qū),沿海居民稱他們?yōu)椤百量堋?,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嚴重,倭寇到到處燒殺搶掠,使百姓的生命財產(chǎn)慘遭損害。明政府派年輕的將領戚繼光,到浙東沿??官痢?2)戚繼光訓練的軍隊作戰(zhàn)勇敢、紀律嚴明,多次挫敗倭寇的進攻,聲名大振,號稱“戚家軍”。1561年戚家軍在臺州九戰(zhàn)九捷,迅速蕩平浙江境內(nèi)的倭寇。后又開赴福建和廣東,東南沿海抗倭寇基本肅清。

      五、鄭成功收復臺灣

      北:P105—106明末,荷蘭殖民者侵占了我國臺灣地區(qū),1661年,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大軍從金門出發(fā),在當?shù)馗呱阶迦嗣竦膸椭?,順利地在臺灣登陸并迅速包圍了入侵的荷軍。1662年,荷蘭總督被迫簽字投降,臺灣又回到祖國的懷抱。鄭成功收復臺灣,給荷蘭殖民者以沉重打擊,對亞洲和其他國家也起到保護作用。

      六、雅克薩之戰(zhàn)

      北:P106—107沙俄強占雅克薩和尼布楚。康熙帝決定用武力捍衛(wèi)祖國邊疆,1685年,清軍圍攻盤踞在雅克薩的沙俄軍隊,俄軍戰(zhàn)敗投降。1686年,清朝再次出兵雅克薩,重創(chuàng)俄軍。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邊界問題。1689年,中俄兩國在尼布楚進行談判,雙方簽定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

      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梳理

      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一)

      1.繼秦漢之后,實現(xiàn)我國第二次大規(guī)模統(tǒng)一的朝代是隋朝

      2.開創(chuàng)“開皇之治”盛世局面的統(tǒng)治者是隋文帝楊堅

      3.隋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在歷的作用是促進了南北經(jīng)濟交流

      4.隋朝統(tǒng)一全國的時間是公元589年

      5.開鑿京杭大運河的皇帝是隋煬帝楊廣

      6.隋文帝楊堅統(tǒng)一全國時,最后一個滅掉的南方政權是陳朝

      7.成為溝通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的是京杭大運河

      8.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并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

      9.京杭大運河連通了五大水系,由北到南依次是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10.京杭大運河的中心是洛陽

      11.京杭大運河分為四段,由北到南依次是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12.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殺死,江都就是今天的揚州

      13.京杭大運河的南北終點是余杭和涿郡

      14.隋朝京杭大運河的主要功能是運輸

      15.今天的北京,在隋朝時被稱作是涿郡

      16.大運河的南端、在隋朝時被稱作“余杭”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杭州

      17.隋朝滅亡的原因是隋煬帝的暴政

      18.唐朝的建立者是唐高祖李淵

      19.唐太宗李世民奪得政權的方式是玄武門之變

      20.唐太宗李世民創(chuàng)立的盛世是貞觀之治

      21.三省六部制中,負責起草政令的是中書省

      22.李世民認識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原因是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

      23.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完備法典是《唐律疏議》

      24.隋朝建立、唐朝得以發(fā)展使用的制度有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

      25.唐太宗時的諫臣,被唐太宗稱為一面“鏡子”的是魏征

      26.三省六部制中,負責審核政令的是門下省

      27.記錄唐太宗和他的大臣等議論古今得失的書是《貞觀政要》

      28.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29.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納諫的根本原因是維護自己的封建統(tǒng)治

      30.唐朝百姓不想服勞役,可以合法利用的方法是交納實物代替

      31.三省六部制中,負責管轄六部、執(zhí)行政令的是尚書省

      32.唐太宗的名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思想根源是儒家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

      33.武則天當皇帝后將國號改為周

      34.武則天對科舉制度的創(chuàng)新貢獻是創(chuàng)立“武舉”和“殿試”

      35.有“貞觀遺風”,被稱作是“政啟開元、治宏貞觀”的是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

      36.武則天為提高庶族地主等新貴族的政治地位而編修的是《姓氏錄》

      37.唐朝新發(fā)明的農(nóng)業(yè)工具是曲轅犁和筒車

      38.唐朝最鼎盛時期是開元盛世

      39.唐朝時管理今天新疆的是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40.唐朝用于灌溉的工具是筒車

      41.唐代制陶業(yè)的突出成就代表是唐三彩

      42.被譽為開元前期“救時之相”的是姚崇

      43.武則天時期對于整個唐朝的發(fā)展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啟下

      44.唐朝用于耕地的工具是曲轅犁

      45.武則天修訂《姓氏錄》后,排名第一位的姓氏是武氏

      46.武則天的歷史功績是執(zhí)政期間社會經(jīng)濟繼續(xù)發(fā)展

      47.開辟了“開元盛世”局面的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

      48.被稱作是“中國古代第五大發(fā)明”的是科舉制度

      49.科舉考試中的常設科目有明經(jīng)科和進士科

      50.盛唐時期,從習俗風尚到思想文化體現(xiàn)出的特點是胡漢交融與中西貫通

      51.我國是茶的故鄉(xiāng),飲茶習俗風靡全國開始的時間是唐朝

      52.唐朝科舉制度中,重點考察考生解決實際問題、以及治理政事能力的科目是進士科中的策問

      53.唐朝時期,人們出行時的交通方式主要是騎馬

      54.科舉制度以前,選拔人才的主要標準是出生門第高低

      55.周邊少數(shù)民族尊稱唐太宗李世民為天可汗

      56.唐太宗時期,前往吐蕃和親的女英雄是文成公主

      57.科舉制度以后,選拔人才的主要標準是才能

      58.唐朝時期,被稱為“吐蕃”的地方,就是今天的西藏

      59.與文成公主和親的吐蕃藏族首領是松贊干布

      60.采取“懷柔”政策,用民族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少數(shù)民族,被少數(shù)民族尊稱為“天可汗”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二)

      1.我國歷第一位、也是一位女皇帝是武則天

      2.文成公主入藏時,在位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3.被唐玄宗冊封為云南王的南詔首領是皮邏閣

      4.唐玄奘將西行途中的見聞口述、弟子整理成的書是《大唐西域記》

      5.“和同為一家”主要是指唐朝與哪個少數(shù)民族的關系?吐蕃

      6.唐朝時,日本派到中國來的留學生被稱為是遣唐使

      7.六次東渡日本,將佛法傳播到日本的我國高僧是鑒真

      8.唐玄奘西天取經(jīng)的目的地,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在唐朝時被稱作天竺

      9.閻立本繪制的、描繪唐太宗接見松贊干布求婚使節(jié)的人物畫是《步輦圖》

      10.我國第一個將天竺佛教、風土人情、歷史、地理等記錄下來并介紹到中國的人是玄奘

      11.唐朝都城長安的城市建筑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宮城皇城外郭城

      12.鑒真東渡日本弘揚佛法時,唐朝的統(tǒng)治者是唐玄宗李隆基

      13.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經(jīng)時,唐朝的統(tǒng)治者是唐太宗李世民

      14.長安城內(nèi),百姓的居住區(qū)和商業(yè)區(qū)主要在城市的哪個部分?外郭城

      15.我們今天將購物稱作是“買東西”,主要是因為唐朝時的商業(yè)區(qū)是東市和西市

      16.唐朝最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呂,為中華文化傳播到日本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漢語名字叫做晁衡

      17.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有明確時間記載的印刷品是《金剛經(jīng)》

      18.雕版印刷術發(fā)明的時間是唐朝初年

      19.第一次將火藥的配方記錄下來的科學家及其著作是孫思邈的《丹經(jīng)》

      20.火藥的發(fā)明,與我國古代哪一項活動有關?煉丹

      21.火藥開始運用于軍事的時間是唐朝末年

      22.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單孔大石橋是趙州橋

      23.被稱為“詩仙”的浪漫主義詩人是李白

      24.被贊譽為“天衣飛揚、滿壁風動”,成為敦煌壁畫的象征的是飛天圖案

      25.唐朝時,市場上出現(xiàn)的一種用于交易憑據(jù)的印刷品是印紙

      26.唐朝末年,的印刷業(yè)中心是成都和洛陽

      27.最初用火藥制造的武器叫做火箭或者飛火

      28.趙州橋的設計工匠是李春

      29.趙州橋的設計時間是隋朝

      30.被稱為“詩圣”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是杜甫

      31.我國的三大藝術石窟除了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外,另外一個是甘肅敦煌的莫高窟

      32.唐朝的樂舞《霓裳羽衣舞》的作者是唐玄宗李隆基

      33.大型樂舞《霓裳羽衣舞》,主要是借鑒了哪里的音樂元素?西域樂曲

      34.杜甫的詩歌大多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生活,因此他的詩歌被稱作是詩史

      35.唐太宗李世民創(chuàng)作的大型樂舞是《秦王破陣樂》

      36.孫思邈在我國醫(yī)學被稱作是藥王

      37.有資格“雁塔題名”的人是新科進士

      38.科舉考試時,明經(jīng)科主要考察的內(nèi)容是記誦儒家經(jīng)典學說

      39.我國規(guī)模、藝術成就的石窟是敦煌莫高窟

      40.趙州橋現(xiàn)在我國的哪個地方?河北省趙縣的洨河

      41.派大軍掃平東突厥,并設置都督府、任用突厥人進行管理、保留當?shù)仫L俗,實行“以夷治夷”方針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42.唐朝中原地區(qū)與少數(shù)民族貿(mào)易的主要物品是茶葉

      43.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古代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是京杭大運河

      44.唐太宗手下的兩個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并稱為房謀杜斷

      45.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的作者及書名是陸羽的《茶經(jīng)》

      46.唐朝時期采取的民族政策是開明民族政策

      47.《秦王破陣樂》中的“秦王”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48.趙州橋的的建筑特點是單孔石拱

      49.鑒真東渡日本后,定居的地點是日本奈良

      50.唐朝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當時的國際性大都市是長安

      51.大昭寺門前的“甥舅會盟碑”體現(xiàn)的是唐朝與哪個少數(shù)民族的友好關系?吐蕃

      52.少數(shù)民族突厥的首領被稱作是可汗

      53.生活在今天新疆地區(qū)的維吾爾族,在唐朝時被稱作是回紇

      54.生活在今天東北地區(qū)的滿族,在唐朝時被稱作是靺鞨

      55.為了確保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穩(wěn)定,唐朝對南詔、回紇、靺鞨等地區(qū)少數(shù)首領采取的措施是冊封

      56.唐朝時的畫家,開后世“寫意畫”之先河,被稱為“畫圣”的是吳道子

      57.長安的外郭城內(nèi),百姓的居住區(qū)被稱作是坊

      58.唐朝時,對我國西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做出很大貢獻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是南詔

      59.隋唐時期出現(xiàn)的楷體字的發(fā)明者,被合稱為“顏筋柳骨”的兩位書法家是顏真卿和柳公權

      60.杜甫的詩歌中,反映復雜動蕩的歷史時代的代表作品是“三吏”“三別”

      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梳理相關文章

      七年級歷史下冊必考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歸納

      2020最新七年級歷史下冊的知識點總結

      2018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整理

      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歸納

      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難點總結(兩套)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歸納2020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

      人教版七年級下歷史知識點梳理

      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梳理

      學習中的困難莫過于一節(jié)一節(jié)的臺階,雖然臺階很陡,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踏,攀登一層一層的臺階,才能實現(xiàn)學習的理想。 祝你學習進步!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2020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僅供大家參考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1078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