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書心得5篇
《論語》像一位智慧老人,給我們指引人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讀后感范文,希望給大家?guī)韼椭?/p>
論語讀后感
看完了《詩經(jīng)》再看《老子》,一部部幾千年前的不朽經(jīng)書讓我獲益,又讓我不禁迷惑;幾千年前的先秦諸子百家是如何悟到這些道理的呢?但是這些字字珠磯的作品對我來說還是有些太深奧了,咬牙讀了幾本后,我把信心全部放在《論語》上了。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斷斷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匯集片酬,后來就成了《論語》。中國歷史上從漢武帝開始,尊儒學為統(tǒng)治思想,《論語》治天下??梢姟墩撜Z》在古代社會生活中發(fā)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它的推崇。
大家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像一座大雪山,只有那些專業(yè)人士才能攀上去,其實不然。在我看來,《論語》更像一碗熱騰騰的雞湯,喝下去后讓心靈得到一次洗滌,不,應該用一次升華??鬃拥摹墩撜Z》很少由長篇大論,每一則都很簡練。因為無言也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這句短語就是最好的敘述。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是一路跌跌撞撞,一身傷痕闖過來的。全世界都驚嘆于我們,因為我們的一種信念,孔夫子就是一個很叫信念的人。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明信子矣?!弊迂曉唬罕夭坏靡讯?,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比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先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是啊!兵、食物都是護生的,人都有一死,還不如信念重要了。對待生活,孔子最愛顏回,他曾夸獎道:“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在處世方面,子曰:“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子曰:內(nèi)省不疚,夫何優(yōu)何懼。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交友需要謹慎。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損矣。子曰:“三軍可多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弊屛颐靼字鞠蛑匾?。
論語讀后感
從小到大,我都不是很喜歡看論語,因為論語是文言文的,我看不懂,不過,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新論語》,讓我覺得非常的好看。
《新論語》是錢寧重編的,此書將《論語》的章節(jié)全部進行分拆,并重新結構。就本質而言,《新論語》仍是《論語》,因它的內(nèi)容皆來自《論語》,沒有一字一句增刪。《新論語》之“新”,是新在了編排體例上,以“仁”為核心,重新結構了原文。作者希望以這種方式,來展現(xiàn)《論語》文本中原有的意義、內(nèi)涵與邏輯。
就像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葛劍雄教授說的:“不加一字,不減一字,編而不作,《論語》一新?!?/p>
看了《新論語》后,我才真正體會到了論語這本書的偉大,學習到了儒家文化的真諦。
論語讀后感
“學而”句提出了“學”的本質,“學”之道;緊接著就是知己之樂;然后是君子的概念,理想的人格。
而君子想要做“仁人”、行“仁道”,最重要的是要樹立起其根本,這個根本就是“孝弟”,就是“孝順父母,愛敬兄長”。
但并不是人人都具備有“仁”,比如“巧言令色”之流基本上無“仁”可言。當然,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在面對父母時,無論再怎么“巧言令色”也不為過。
可是,要怎么知道自己有沒有做到“仁”呢?“吾日三省吾身”。通過反省,實時檢視自己的行為,以此修身,使之符合“仁”之道。概括起來,反省有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答應別人的事,是否有盡心竭力去完成;與朋友往來,是否有做到誠實守信;恩師所傳之學問,是否有學以致用?
個人修身、齊家到一定境界了,那便可以出來治理國家了。治理千乘之國,有五點要素:敬慎于事而不荒嬉;取信于人而不相欺;節(jié)儉而不奢靡;愛民而不輕用民力;必不得已而需用民力,當在農(nóng)閑之時,以不誤稼穡。
而后生晚輩求學者,與君子“為仁人”、“行仁道”一樣的道理,當先樹立起根本。那根本是什么呢?根本為“德”?!暗隆卑ā叭搿焙汀俺觥眱刹糠帧Wx后感.“入”是根本中的根本,“孝悌”。“出”,包括行為做事有章法,與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而后由“入”的推己及人“愛眾人”,并且親近“仁人”,習“仁”之道。當根本豎立起來之后,還尚且有余力的話,那就可以去學習詩書文章了。
后生晚輩所求之學,未必一定就得是詩書文章。倘若他能夠誠心誠意做到:見到賢人,能夠恭敬相待;侍奉父母,事事能夠竭盡全力;為保家衛(wèi)國,甘愿獻出生命;對待朋友,能夠做到言而有信;那么,即便不曾學習圣賢之書,那他也必定是一個有學問的人。
論語讀后感
在暑假里,我讀了《學庸論語》。《學庸論語》包括大學、中庸和論語。我覺得這本書里包含的的道理太濃厚了,而且不是一讀就懂的,要你細細地去品味,去理解,去反復閱讀才會明白其中的含義。
比如: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他做人孝順父母,尊重兄長,而喜歡冒犯長輩的人是少的,不冒犯長輩而愛作亂的是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確定做人的道理,他是仁的根本。
還比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說,孔子說,一個人丟了誠信,他還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呢?就好似打車沒有輗,小車就沒有軏一樣。
孔子不僅僅是勤奮、樂觀大度的人,還是謙虛的人,孔子在述而第七中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能有什么因難呢?”
《論語》中國文化導讀之一,值得我們用我們的一生去讀
論語讀后感
那些話語在無聲中穿越四季,比曾經(jīng)更永恒,延長到了下個冬季。
——題記
“溫故而之新,可以為師矣”,“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反之”,“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hellip;…
一條條古訓在耳邊輕吟,每一條都富含著深刻的道理,引人沉思,《論語》中的博大精深,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領悟明白的,它跨越了千年塵埃,吹散了腐朽陰霾鑄成了不朽的千古絕唱。曾經(jīng)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是沒有一種叫做”永恒”的東西的,那些一直被人們都傳通的事都發(fā)生在看不見的地方,讓我們無從感觸,而直到我接觸《論語》后,才知道為什么它要以流傳千古,因為它的一切內(nèi)涵都是與生活和做人的基本道理息息相關的。一直在努力的表達著,用僅存的溫暖去書寫。
它讓我們懂得了什么呢?和那片天空一樣柔軟的感受,它們一直帶著”有意義”快活的前行,無所顧盼的前行。簡潔的話語中透出須臾般永恒的真諦,它讓我懂得了用不同的方式思考。
它讓我懂得了什么呢?天空的尉藍,云朵的匿跡,暗影收斂的腳步,知道與理解的誠實,父母與親人的憂慮與愛,學習與思考的正比性。它讓我懂得了一定要好好珍惜,要堅持最初的方向。
它讓我懂得了做呢?還以為道路一直都會平坦,航程一直都有光束,行途一直都有溫暖,自己會一點點放棄。它讓我懂得了五彩與繽紛的夢,雖然喜愛,卻是為了更有意義的美好事物的存在。
在《論語》寬闊的道路上前進,總會路過那些溫良與美好,總會學會善良高尚,去相信航程絕不會是無盡天光,去相信幸福的曙光。
《論語》使我懂得的,使我堅信的,就隨著它的流傳而日久彌新,不被風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