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上冊知識點
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所以學科都有它自身的規(guī)律特點,如果同學們在平日的學習和練習中,注意了這些規(guī)律和方法,語文也一定會得心應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語文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語文知識點
隆中對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樂yuè毅徐庶shù詣yì因屏bǐng人
猖蹶jué沔miǎn吳會kuài殆dài
存恤xù胄zhòu簞dān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謂為信然謂:說。
(2)將軍宜枉駕顧之顧:拜訪。
(3)由是先主遂詣亮詣:拜訪。
(4)度德量力度:估計。
(5)君謂計將安出出:產生。
(6)挾天子而令諸侯挾:挾持、控制。
(?)將軍既帝室之胄胄:后代。
(8)將軍豈有意乎?豈:是否。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欲信大義于天下信通伸解釋為伸張
(2)自董卓已來已通以解釋為表示時間的界限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2)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時人莫之許也。
當時的人都不認同這種說法。
(2)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現(xiàn)在曹操已經擁有上百萬的人馬,挾制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確實不可和他爭勝。
(3)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老百姓誰敢不備酒備飯來迎接將軍呢?
三、文學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隆中對》選自《三國志》,作者陳壽,是晉朝的史學家。
九年級語文知識點總結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1.給加點的字注或根據(jù)注音寫漢字
推敲(qiāo)汲取(jí)孜孜不倦(zī)鍥而不舍(qiè)根深蒂(dì)固
對chèn(稱)駕yù(馭)淵bó(博)不言而yù(喻)
2..根據(jù)意思寫詞語
①汲?。何?。②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復琢磨。③根深蒂固:比喻基礎穩(wěn)固,不容易動搖。④孜孜不倦:勤勉的樣子。⑤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堅持下去。⑥不言而喻:不用說就可以明白。⑦鍥而不舍: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⑧輕而易舉:形容事情容易做。⑨一事無成:連一樣事情也沒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3.文學常識
羅迦·費·因格,1948年生,當代美國實業(yè)家、學者、創(chuàng)造學家。曾任加利福尼亞創(chuàng)意顧問。著作有《當頭棒喝》、《創(chuàng)造性紙牌》等?!罢嬲鞓返娜藗兪?a href='http://lpo831.com/zixun/ertong/' target='_blank'>兒童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1.給加點的字注或根據(jù)注音寫漢字
肇(zhào)埋沒(mó)彷徨(pánghuáng)嘹望(liáo)儒家(rú)榮xìng(幸)
授yǔ(予)清tán(談)不知所cuò(措)格物致zhī(知)
2.根據(jù)意思寫詞語
①修身齊家:舊時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整齊家政。領悟:領會。
②清談:本指魏晉間一些土大夫不務實際,空談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實際的談論。
③彷徨: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
④袖手旁觀:把手籠在袖子里,在一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xié)助別人。
⑤一帆風順:船掛著滿帆順風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
⑥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措:安置,處理。
⑦格物致知: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格:推究;致:求得。
初三語文上冊知識點
一、句末點號:句號、問號、感嘆號三種,
二、句中點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
三、標號: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連接號(-)、間隔號(.)
四、標點速記口訣
(一)、口訣復習法
1、問號:第一注意選擇問,全句末尾才用問。第二注意倒裝問,全句末尾也用問。第三注意特指問,每句末尾都用問。第四注意無疑問,陳述語氣不用問。
2、感嘆號:關鍵注意倒裝嘆,全句末尾才用嘆。
3、頓號: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頓。并列謂和并列補,中間不要去打頓。集合詞語連得緊,中間不要插進頓。概數(shù)約數(shù)不確切,中間也別帶上頓。
4、分號:分句內部有了逗,分句之間才用分。
5、冒號:提示下文用冒號,總結上文要帶冒。
6、引號:引用之語未獨立,標點符號引號外。引用之語能獨立,標點符號引號里。
7、括號:注釋局部緊貼著,注釋整體隔開著。
(二)、口訣解說與例句
1、問號:
⑴第一注意選擇問,全句末尾才用問。(選擇性的問句,中間的停頓用逗號,只在全句末尾打一個問號。)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還是到廣州去呢?b.你打算今天去呢,還是明天去呢?c.你是臨場害怕呢,還是身體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裝問,全句末尾也用問。(倒裝性的問句,問號也打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b.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們?
⑶第三注意特指問,每句末尾都用問。(特指性的問句,每個問句的末尾都要打上問號。)
例:除了他能去,還有誰呢?你嗎?你能去嗎?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無疑問,陳述語氣不用問。(有些句子的局部雖然帶上疑問詞,但整個句子的語氣是陳述語氣,這樣的句子就不能打問號。)
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b.誰都不知道他叫什么。c.讓我們來看看這個評價是否恰當。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橋的消息傳出后,許多人都非常關心這座立交橋將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樹木將怎么辦。e.基礎知識究竟扎實不扎實,對今后的繼續(xù)深造有重要影響。
2、感嘆號:關鍵注意倒裝嘆,全句末尾才用嘆。(倒裝性的感嘆句,感嘆號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多美呀,祖國的春天!
3、頓號: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頓。(有的句子并列詞語中還有并列詞語,大的并列詞語之間用逗號,小的并列詞語之間用頓號。)
例:a.原子彈、氫彈的爆炸,人造衛(wèi)星的發(fā)射和回收,標志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達到了新的水平。b.這個經濟協(xié)作區(qū),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較強的工業(yè)基礎,巨大的生活資料、生產資料市場,較豐富的動植物、礦產、海洋、旅游等資源。
⑵并列謂和并列補,中間不要去打頓。(并列性的謂語之間和并列性的補語之間打逗號,而不打頓號。)
a.你要不斷進步,識字,生產。b.這個故事講得真實,動人。
⑶集合詞語連得緊,中間不要插進頓。(集合詞語是緊密的結構,不能用頓號分隔開來。如“師生員工”,其間就不能用頓號。)
例:a.這次“嚴打”的成功,和廣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和公安干警家屬的支持是分不開的。b.這個縣有30多所中小學。
⑷概數(shù)約數(shù)不確切,中間也別帶上頓。(概數(shù)即約數(shù),是不確切的數(shù)目,中間不能打頓號。)
例:a.看上去十七八歲,一副瘦骨伶仃的樣子。b.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
初三語文上冊知識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