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服藥注意事項
兒童身體尚未發(fā)育完全,對于藥物的使用一定要注意安全。寶寶用藥要注意什么呢?寶寶服藥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本文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寶寶服藥注意事項的資料,僅供參考。
寶寶服藥注意事項
1、不要什么藥都用溫開水送服
不是所有的藥都適合用溫開水送服,下面幾類藥最好用涼開水服用。
維生素類:維生素類藥物屬于水溶性制劑,很不穩(wěn)定,遇熱后容易被破壞而失去療效。
止咳糖漿:止咳糖漿之所以有止咳作用,主要是因為糖漿口服后會覆蓋在發(fā)炎的咽喉黏膜表面,從而減輕對黏膜的刺激,緩解咳嗽癥狀。如果用溫熱的水送服,可能會稀釋糖漿,降低粘稠度,就不能形成“保護膜”,也會影響藥物療效。
益生菌:一些對腸道有保護作用的益生菌制品,用溫度稍高的水服用,可能會殺滅菌群而影響藥物效果。
預防疫苗:給寶寶吃預防小兒麻痹癥的糖丸前后,都應避免食用熱的食物或喝熱的飲料和水,因為疫苗會在高溫下被殺死而失去活性。
助消化藥:一些幫助寶寶開胃助消化的藥物,是通過藥中所含的一種活性蛋白酶發(fā)揮作用的,這種酶遇熱后會凝固變性失去作用,達不到助消化的作用。
2、寶寶吃藥后不要馬上睡覺
寶寶躺著吃藥或吃好藥后馬上睡覺,往往會使部分藥物粘在食道里,這樣,既影響藥物發(fā)揮作用,又可能損傷食道。所以,給寶寶服藥后,應多喝水,最好半小時后再讓寶寶睡覺。
3、理性看待抗生素的使用
現(xiàn)在很多醫(yī)生都提醒家長不要濫用抗生素,于是有的家長就一味地拒絕使用抗生素。專家提醒家長,應該理性看待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是處方藥,不贊成家長自作主張給孩子使用抗生素,但如果在就診時,醫(yī)生明確診斷是細菌感染并且開了抗生素,就應當遵醫(yī)囑足量足療程服用,而不應當抱有排斥心理盲目拒絕。
4、服藥要看藥品說明書,不要忽略服藥時間
飯前服用:是指飯前1或2個小時服用,以利于藥物吸收。很多止瀉的藥物需要在飯前服用。
飯時服用:是指在飯前或飯后片刻服用。一些開胃的或幫助消化的藥物應在飯時服用。
飯后服用:是指飯后半小時或1個小時服用,這樣可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或促進胃腸對藥物的吸收。一般來說,抗生素類等大部分藥品都適合在飯后服用。
5、不要把一天吃3次的藥物安排在早中晚餐前后吃
“一日3次”或“一日2次”,是根據(jù)實驗測定出藥物在人體的代謝速度后規(guī)定的,意思是將一天24小時平均分成三段或兩段,每8小時或12小時服用一次。按時吃藥,才能保證體內(nèi)的藥物濃度,達到治療目的。如果把一天吃三次的藥物安排在早中晚餐前后吃,就會使白天寶寶身體里藥物的濃度過高,而晚上又達不到治療的作用。
對每天服藥次數(shù),醫(yī)生用字母表示。qd,代表一天服藥1次;bid,代表一天服藥2次;tid,代表一天服藥3次。
嬰兒喂藥要注意什么
喂藥時間
喂藥時間嬰兒吃藥,大部分跟吃飯時間沒太大關系,隔6小時,或8小時吃一次藥。
沒有特別指定服用時是時,選擇比較容易吃藥的喂奶前或吃非乳性食品前,給孩子吃藥比較好。第二次、第三次也都盡量在指定的時間吃藥的好。但如果白天睡覺時間有所延長,吃藥時是也可以有所變化,這是沒辦法的事。
喂藥次數(shù)
規(guī)定一天要吃幾次的藥,時間上可以不等間隔分配。盡量按規(guī)定的次數(shù)來給孩子服用夠就可以。如果沒有按規(guī)定的藥量來吃藥,那治療就沒法取得效果。但為了遵守這種現(xiàn)象,吃藥時間的間隔要縮短,重要的是盡量在孩子入睡之前完成服用。而且必須深夜也要起來吃的藥,醫(yī)生一般都會事先說清楚,所以那時要按照指標去做。
喂藥藥都被吐出時
剛喝完藥,藥就吐出來的情況下,如果吐的量很少,就沒有多大關系,但如果吐了很多就需要再喝一次藥。
喂糖漿性液體方法
由于藥有可能積淀在瓶底,所以服用前振一次,然后估計一次的服用量,如果孩子能用杯子喝水,可以直接對著藥瓶子喝。但不會使用杯子的嬰兒,可以用空奶瓶或專用藥來喝藥。可以用少量的牛奶或果汁與藥一起混淆之后喝,量太多的話,會喝不完,所以要少量。
開過口的口服藥,應放在冰箱里保存。
喂粉末狀藥的方法
先把手指洗干凈后放在藥水里,然后直接觸一下嬰兒的臉頰外側濕一點,看看反應,這種方法最能識別溫度是否合適。之后,跟牛奶或涼開水攪在一起要把他一次性喝完。放進嘴里不能喝下去時,可混淆少量的飲用水或果汁等,那時如果使用喂奶瓶,瓶內(nèi)則會粘上藥粉,要用勺子或杯子及專用藥瓶來喝比較好。
剩下的藥怎么辦
如果醫(yī)生沒說能保存的話,那么扔掉。剩下的藥即使能保存,只能保存到2-3個月以下,那時嬰兒的體重增加了,所需的藥量也變多了,雖然是同樣的癥狀,但服用效果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所以要重新就診,開處方。嬰兒雖有類似的癥狀,但有可能得的是不同的病,所以有必要防止使用已用過的藥,特別是口服藥易變質(zhì),所以請不要把剩下的藥無意給孩子喝。
總而言之,為了不讓孩子隨便喝,保管藥時,要放在孩子手夠不著的地方。眼藥的使用方法讓嬰兒正面躺著,用大人的兩條膝蓋來夾住嬰兒的頭固定不動,這樣可以順利滴藥。一個人較難時,可和愛人同時幫著給孩子滴藥,眼藥如果是用于結膜炎,為了預防感染,滴藥時,先滴兩眼中沒有炎癥的眼睛,然后再滴另一只眼。外用藥的使用方法發(fā)疹病很多,根據(jù)病名、狀態(tài),所開的處方也不同。有時候即使是用于同樣的濕疹,但擦的部位不同,藥的種類也不同,所以按醫(yī)生的指示,指定次數(shù)來擦藥。擦另一種藥時,先用香皂來洗原來部位或用含橄欖油的藥布來擦凈之后,換新藥來擦按處方開的外用藥。用完了之后,癥狀也沒好或出現(xiàn)惡心現(xiàn)象,就需要再次就診。栓劑的使用方法栓劑是從肛門塞進之后使用的藥,解熱劑是它的代表藥,嘔吐不能喝任何藥的時候用栓劑。塞藥時,先在栓劑表面上滴一點水或橄欖油,用換尿布的要領即可,先把尖的部位使頸插入,用拇指摁住一會兒。栓劑是以體溫來溶化,所要放在冷庫里保管,只在使用時拿出來,如果藥的每次使用量是整個藥的1/2量的時候,先把固體狀態(tài)藥外面的整個膠囊,用剪刀來切了一半之后再保管。塞進肛門之后,如果萬一塞進去不久馬上跟大便一起往外排瀉的話,可以再塞栓劑一次。
兒童用藥要注意事項
1、給藥途徑的選擇
我們提倡“能口服給藥治療的不肌注,能肌注治療的不靜點給藥”。雖然注射法給藥劑量準確、起效快、不受消化液影響,但也有其不足,除注射部位消毒外,藥物的質(zhì)量、藥物的刺激性、藥物本身的毒性、輸液中的微粒和熱原等都可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死亡。病情不嚴重時,請選擇口服或肌注給藥,病情嚴重時才選擇靜脈給藥。
2、給藥劑量要準確
兒童給藥物量一定要根據(jù)日齡或體重計算給藥量。因給藥量大或靜點速度過快,超過兒童的承受能力或耐受性,就有可能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
3、藥物的選擇要合適
兒童一些重要器官,如肝、腎均未發(fā)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腎清除功能較差,應避免使用毒性大的、不良反應較嚴重的藥物。
抗菌藥物的選擇:一般的感冒發(fā)燒不要隨便使用抗生素,非用不可時,也應選毒副反應小的藥物,如青霉素類抗菌藥物。禁止或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抗菌藥物,如氨基糖苷類、萬古霉素、去甲萬古霉素等可引腎及耳毒性。氯霉素可引起灰嬰綜合征。如確有應用指征時,必須進行血藥濃度監(jiān)測,據(jù)此調(diào)整個體化給藥方案,以確保治療安全有效。不能進行血藥濃度監(jiān)測者,不可選用上述藥物。四環(huán)素類可引起齒及骨骼發(fā)育不良,牙齒黃染。喹諾酮類可引起軟骨損害,避免用于18歲以下未成年人禁用?;前奉愃幒瓦秽愃幙蓪е履X性核黃疸及溶血性貧血,兒童應避免使用。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缺乏安全性資料,建議2歲以下的兒童避免使用或謹慎使用。兒童由于腎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經(jīng)腎排出的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β內(nèi)酰胺類藥物需減量應用,以防止藥物在體內(nèi)蓄積導致嚴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毒性反應的發(fā)生。
瀉藥與止瀉藥的應用:兒童便秘應先調(diào)整飲食,可吃些蜂蜜、水果、蔬菜等,在十分必要的時候才使用緩瀉劑。兒童腹瀉時也應該先調(diào)整飲食,控制感染補充液體,一般不主張使用止瀉藥,因使用止瀉藥后腹瀉雖可得到緩解,但可加重腸道毒素吸收甚至發(fā)生全身中毒現(xiàn)象。
解熱止痛藥的應用:兒童發(fā)熱的原因很復雜,也許是普通感冒、扁桃體發(fā)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在沒有查出病因前,濫用解熱止痛藥,會掩蓋病情,妨礙正確診斷,耽誤治療。特別是幼兒高熱時,如果使用解熱止痛藥不當,還會引起出汗增多、體溫突然下降而發(fā)生虛脫。有消化道出血或潰瘍的患者,應禁用或慎用阿斯匹林、保太松等藥物。
鎮(zhèn)靜催眠藥的應用:鎮(zhèn)靜催眠藥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廣泛的抑制作用,產(chǎn)生鎮(zhèn)靜、催眠和抗驚厥等效應。兒童有高熱、過渡興奮、煩躁不安、頻繁嘔吐等情況,使用鎮(zhèn)靜藥可以使患兒得到休息,以利病情恢復。常用的藥物有苯巴比妥、安定、異丙嗪、氯丙嗪等,但是使用鎮(zhèn)靜劑不當也可造成患兒呼吸抑制。不應長期使用鎮(zhèn)靜催眠藥。
激素類藥物的的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常用的有氫化可的松、可的松、潑尼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應用本類藥物時,必需嚴格掌握適應癥,以免產(chǎn)生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大劑量或長期應用本類藥物,可引起肥胖、高血壓、水腫、血鉀降低、骨質(zhì)疏松等不良反應。一般感染不要使用本類藥物,因其對病原微生物無抑制作用,且可抑制炎癥反應和免疫反應,降低機體防御功能,反而可使的感染病灶(如化膿性病灶、結核)活動和擴散。如必須長期使用本類藥物時,應給予促皮質(zhì)激素,以防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同時給予鉀鹽,并限制鈉鹽的攝入,還應增加蛋白飲食,適當加服鈣劑及維生素D。停藥時應逐漸減量,不宜驟停,以免發(fā)生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不足癥狀。
維生素類、微量元素、滋補品的合理使用
維生素類:應根據(jù)兒童身體生長發(fā)育需要適量補充維生素類藥物。不應將其作為補劑給兒童長期服用,過量服用也會出現(xiàn)對肝、腎臟損害及中毒癥狀,如周身不適,胃腸道反應、頭痛、骨及關節(jié)痛等。
微量元素:兒童缺微量元素如鐵、鈣、鋅等時,補充時不可長期使用。最好到醫(yī)院做生化檢驗,測定其血中含量,以調(diào)整補充量,血中含量正常時,停止服用。
補品:兒童不宜常吃補品,攝取營養(yǎng)最重要的是均衡,任保一種營養(yǎng)物質(zhì)攝入過剩,均會導致營養(yǎng)失衡。人參蜂王漿之類的補品,用多了會導致兒童性早熟。要避免濫用滋補品如人參、人參蜂王漿、冬蟲夏草等。
聯(lián)合用藥須注意的問題
藥物種類不易過多,可用可不用的藥物盡量不用。不要聯(lián)用可使毒性增加的藥物,如慶大霉素與卡那霉素(氨基糖甙類藥物)聯(lián)用。
兒童不宜服用成人制劑
兒童用藥要選擇兒童劑型的藥物。不要使用成人規(guī)格的糖衣片、緩釋片、控釋片、膠囊等。因糖衣片、膠囊劑,一方面可掩蓋藥物的苦味,另一方面又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如“速效感冒膠囊”等復方制劑中含有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咖啡因,高燒的兒童服用后易誘發(fā)驚厥抽搐,特別是5歲以下的小兒更不宜服用。
用藥后要密切觀察
如果出現(xiàn)寒顫、頭暈、惡心、嘔吐、皮疹等身體不適,應立即停藥,進行相應處理。
外用藥膏類的使用要點
即使同樣都是外用藥,也分為溶液、酊劑、粉劑、洗劑、油劑、乳劑、軟膏、糊膏、硬膏、膜劑、凝膠、氣霧劑等多種形式,其藥物特點各有千秋,使用方法也不盡相同。
用藥特點
溶液用于濕敷,酊劑要均勻涂抹;粉劑多擦會結成團塊,洗劑使用前必須搖勻;油劑用后感覺比較潤滑,乳劑則容易清洗;軟膏會阻礙皮膚散熱,糊膏滲透作用稍差;硬膏能阻止水分蒸發(fā),膜劑可以深入皮膚;凝膠會在肌膚上形成一個薄層,氣霧劑噴灑均勻能代替涂布。
看了寶寶服藥注意事項的人還看了:
寶寶服藥注意事項
上一篇:嬰兒濕疹中藥偏方
下一篇:寶寶拉泡沫便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