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于永正老師執(zhí)教《楊氏之子》有感
觀于永正老師執(zhí)教《楊氏之子》有感
花未全開月半圓,學問深時意氣平
大師的教學方法永遠讓人瞠目結(jié)舌,而這堂于永正老師的《楊氏之子》,令人震撼的是他的“簡潔”。《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梁國姓楊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用機智的語言反擊當時的大儒孔君平的故事。
本文是整個小學階段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整堂課中,于老師圍繞著“初讀正音—了解大意——熟讀成誦——改編練寫”這樣簡潔的教學過程開展??床坏匠銎洳灰獾钠嬲忻钏?,看不到出人意料的展示表演,只有一般的“簡潔”。
簡從讀中出,花開月半圓。于老師的課堂始終圍繞著“讀”的學習方式,初讀,熟讀,賽讀,誦讀。從“文”的角度開始,不求甚解地讀。學生在讀的氣氛中,對古文的了解,從無到有,對古文的興趣,由弱變強。簡單的“讀”被于老師發(fā)揮出不簡單的意義,最后學生的“表演讀”,是整個“讀文”的升華,用他們的理解,老師的點播,平時的累積,頤指氣使的演技,略解古文之意??此苹ㄩ_月半圓,學生對古文的興趣,卻浪逼潮漲,意氣似夢。
簡從啟中來,學問深時開。開課伊始,學生可謂是“啟而不發(fā)”,其冷場的氣氛讓我不禁心頭一緊,這樣的課堂節(jié)奏和學生反應(yīng)換做是我身處現(xiàn)場做課的話,估計已經(jīng)是一頭冷汗焦灼戒躁了。靜觀于老師的言行舉止,我才真正懂得了名師與普通教師的區(qū)別,于老師真可謂是“啟而不發(fā)善誘之”,他不急不躁、笑眼微瞇,言辭幽默地點評著學生的表現(xiàn),但卻又不急于告訴其答案,而是“不悱不啟, 不悱不發(fā)”反復地啟發(fā)引導孩子們,一次次的領(lǐng)讀,一次次的糾正讀音,一次次的引導熟讀,用簡單的啟,做學問的達。
回顧當下,花哨的課倘若浮躁的人,比比皆是。“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求發(fā)展”,我想是于老師課堂的明了寫照,看似花未全開月半圓,但簡潔的課風,扎實的學功,啟人深思。
【本文作者:吳偉萍(微信公眾號:紅谷一小語文名師工作室)】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