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感悟優(yōu)美散文:人間有味是清歡
學習啦:人要懂得知足常樂,凡事過猶不及,因為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清淡的歡愉。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人間有味是清歡》這篇文章吧!
初讀這一句時,不知道什么是清歡,朦朧的覺得這樣的境界難以企及。清是淡泊,歡是快樂。只有大智慧如東坡者,或許才有所得,我等豎子,理解也難。
讀這首詞時,只記住了這一句,卻為那種狂放,疏朗的處世態(tài)度所征服,為那淡泊名利,純樸簡單,寄情山水的爽朗所吸引。能詩為文,攜一二知己,放歌抒懷,清雅而不失清高,豈不是最美的賞心樂事?
或許這就是人間的清歡。
作為農(nóng)人,春播秋收后,便有許多的閑暇時光可以虛度。遠足也好,近游也罷。只要在最簡單的生活方式中找到熱愛,便是小人物的大境界。石頭上有畫,就可以想象塵世,乃至宇宙;花草里看匠心,便知大造;萬物中尋開心,偶悟生死。這便是詩了。庶民未必不是詩。
夏天的時候,和家人湊齊,在有著草,有著水的空地上,支起帳篷,安下鍋灶,或可呼朋喚兒,敘家常,談生死,論是非。把接續(xù)骨肉,演繹一遍,甚至數(shù)遍,從中體會親情的快樂。也許這就是最樸素的清歡吧!
山上扎寨,肉,蔬菜都是自家院子里產(chǎn)的,大廚神廚的都是族中媳婦,清淡的,油膩的,葷的素的一股腦的炒上來,歡聲笑語也一并炒在里頭,其心也融融?;蛟S老哥們還有回憶,還有說古,還有對生活的感知,對上蒼的感恩一并傾吐,伴著大杯的沏茶同飲,這是家的清歡。
我是慣于懶惰的。一冬天跟著羊的勤快而勤快,聽烏鴉贊美人間,聽喜鵲訴說正道,聽麻雀不斷爭逐,聽野雉呼朋引類,感受造化之妙,體悟人物之靈,然后寫詩為文,也是一種清歡。
在山上,和鄰村的牧羊人老蔡閑聊,聊得最多的不是羊,不是家長里短,而是過去與現(xiàn)在的對比,是對過去的懷念對未來的展望,對現(xiàn)實的思考。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說是那個年代生產(chǎn)隊時,大隊書記大隊長就是皇上,小隊長便是一方諸侯。冬天的倉庫里,每天都會打簸糧食。婦女們來的有早有遲,遲到的就要受罰,罰得方式不外乎脫褲子,裝棉褲。脫褲子好理解,裝棉褲是什么呢?解釋一下,就是在遲到的女人褲子里面裝糧食,麥衣子等,反正有啥裝啥,一為懲罰,二為取個樂,這樣的事情每天都會發(fā)生。有一天一個女人遲到了,懲罰的方式依然是脫褲子,眾婦女一哄而上,脫了那女的褲子,這還不夠,有人就起哄,來來來隊長,上了她。于是那個女人就被當眾奸污了,羞得差得沒自殺……其實,那時候幾乎百分之八十的女人都跟隊長有一腿,不是為了愛或者性欲,而是為了忍辱負重的生活。
聽到這個故事是在三年前,而至今我依然悲哀,依然震撼。這種疼痛回憶里隱藏的苦澀,讓我覺得自己有些清歡的日子,有著莫名的負罪感。
清歡,在我看來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對自己所處層面的清醒理解。農(nóng)民不會壯懷激烈,不會多愁善感,不會風花雪月,只要衣食米面不缺,油鹽醬醋不愁,清茶一杯,羊肉半碟便是灑脫,便是豪客,便是清歡境界。
讀《風舞河湟》的時候,友人毛宗勝老師推薦李萬華老師和劉新才老師的作品,趕著讀了,被那大氣空靈所感動,甚至征服,我是怎么也寫不出這樣的文字的,能讀懂一二,便受益匪淺,由衷地拜服。其實更喜歡王月邦老師的散文作品,讓我有種想流淚的感覺。
“……那天,我,王月邦,站在一棵老杏樹的遺址上,熱淚縱橫!”這是何等尖銳的疼痛啊!
我讀到的,是書中溢著墨香的清歡,是哲思,是這仿佛滲進骨髓里的欣喜。
在這個世界上,物欲橫流的是人性的本然,我無可厚非亦不能免俗。人生得意須盡歡或者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的境界,這樣的高度我是達不到的,那么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這樣的美事也是聊得一試的,誰能說雅事都是文人墨客的專利呢?
幾個數(shù)十年前的舊友,加了微信,建了小群,彼此聯(lián)絡(luò),以AA的方式聚餐,一邊飲茶吃果,一邊聊天說地,聊了個通宵,以友基的話說,把過去的窩囊倒上一倒。這一倒,便通體舒泰,便蕩氣回腸,友誼在漫漫歲月中如醇醪,如糯米,而此刻則如茶。前天友還說是到遠處浪個走……
我找到的,忘不了的友誼和彼此淡淡如流水的掛牽,是伴了我半生的清歡,似乎其韻味,不比東坡差。
人老來的時候,最渴望精神寄托與自身修養(yǎng)。作為回族,我的修養(yǎng)價值便是體現(xiàn)在立躬跪叩與念頌上。清真寺就是最貼心,最臨近真宰的地方,四年前開工,去年完成的新大殿氣勢恢宏,內(nèi)飾木雕前領(lǐng)拜窯兒豪華精湛,地毯厚而舒適,顏色養(yǎng)目悅心。進去里面,靜心澄慮,一聲真主至大,便凡俗塵囂頓止,悠然忘我。或則屏息凝神,聽教長講孝道,講敬畏,講忠誠,講感恩,講和諧,以經(jīng)典洗心,以見識洗目,以善例洗罪……只是人們目迷五色,難于救贖??墒牵绻恢v不說,不勸不引,任自沉溺,這世道豈不更加腐朽?
我聽到的,領(lǐng)悟的,是對今生人生苦短,去日無多的感慨,是對洗去的自身的那些齷齪,那些隱于光鮮之下的陰暗的窘迫。我汲取清淺的養(yǎng)分,溫養(yǎng)我的魂魄,提純我的字句,我所仰慕的那些圣哲先賢,給我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異于他人的思維視角,讓我有心,有趣的伺候我的文字,以至于長成篇什的樣子,供知我,近我,愛我的人賞讀。這也是我的清歡。
吃著,聽著,浪著,今天的社會帶給我們的,是那些已經(jīng)故去的先人們不能想象的日子,有滋有味,能吞吐風云,能勾勒命運,還能有什么,是理解不了的清歡呢?
耽于紅塵,理解紅塵,淡泊紅塵,心中有愛,便是清歡。只是說這人間我來過。
(本文為“化泉春杯”全國散文征文大賽參賽文章)
公眾號:化隆文聯(lián)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