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離騷讀后感800字六篇精選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快來了,讀離騷,可以感受到屈原愛國的精神。那怎么寫讀書感受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亩宋绻?jié)離騷讀后感800字六篇精選,希望你喜歡。
端午節(jié)離騷讀后感800字精選一
《離騷》是屈原的文化作品,長約2400字,這首具有濃濃的浪漫主義政治抒情詩,是屈原作品中最具代表性、思想性、藝術(shù)性的佳作。其所以用離騷為詩名,司馬遷說,離騷即離憂。東漢大詩人王逸說,它含有離別憂愁的意思,因此后人常用騷賦代指屈原的作品。
《離騷》大約可分十二章,依次從追求家世、姓名由來,歷數(shù)上古君主為政得失,申述自己遠大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斗爭中遭受到的迫害,以及對社會政治黑暗的揭露和批判,對幻想中美政理念的闡述等等。此文寫于何時,司馬遷用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八個字加以說明,即屈原放逐到江北時,他是在內(nèi)心充滿著愛國和憂國憂民情況下寫成的。
從整個詩體上看,又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詩人對往事的回顧,主要述寫了家世出身、政治抱負、忠而被疏后的痛苦和堅持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第二部分,以女媭之勸和遠行為契機,寫下了自己先后經(jīng)歷過的重華之證,帝閽之拒,求女之?dāng)?,描繪了個人一生不懈追求美政理想的艱辛及理想破滅后的殘酷現(xiàn)實;第三部分,抒寫了詩人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沒有放棄的精神,他曾問卜求巫,并聽二者建議,決計遠行時對故國鄉(xiāng)土的強烈眷戀,不忍離開的矛盾心理,以對比或?qū)ξ锸稣f的方式,表述自己對政治改新的要求和追求美政的執(zhí)著。通過哀君主之昏庸,怒黨人之卑劣,而生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堅持正義不與奸邪同流合污的堅定立場和九死未誨的斗爭精神,故后人評曰:可與日月爭光也。
一首《離騷》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滲透力,讀了此文,我深有感觸的是:
一是它的浪漫主義的色彩。此詩把神話的傳說、歷史人物、自然現(xiàn)象揉合于一體,特別是那些詩人南訪重華,飲馬咸池,上叩帝閽,下求佚女,馳天空游仙境的描述,為讀者勾勒出一部神秘、奇妙、狂放、孤憤的另一世界,使人讀后意想深深,耳目一新。
二是詩中運用香草、美人的象征對比方法,表現(xiàn)了他異與渾濁世俗的高潔,以追求才貌兼?zhèn)涞呐?,表達他對理想君主的渴望;以鏟除惡草,表述對奸邪小人的痛恨,形成了獨特的詩文創(chuàng)作新體,在古詩體列上獨樹一幟。
三是開拓了詩體的新體。屈原以前的舊體多整齊劃一,四言五言一直沿續(xù)著。楚賦則不同,語句字數(shù)參差不一,自由多變,突破了傳統(tǒng)模式,以六言為主,間以五六七八字不等,偶而也有三字,且句中句尾多用兮、之、乎等虛字,讀之大有高上低下錯落之美和一唱三嘆的韻味。
四是抒情和敘事的結(jié)合,幻想與現(xiàn)實的交織。詩中還大量引用楚地方言,大有雙章疊韻的特征,使作品帶著楚國人氣豪放、豪氣和不拘禮法的楚風(fēng)。
兩千多年來中國詩詞的不斷變化,與屈原詩體與楚賦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漢代后七言詩的發(fā)展與出現(xiàn),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繼承屈原文化發(fā)展而成。
屈原不僅是戰(zhàn)國時代楚國的政治家,他又是我國第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不僅為我國詩歌創(chuàng)作開拓一個新紀(jì)元,他又是楚辭的代表者,奠基人,受到了中外文化界的關(guān)注。1953年,屈原以詩人身份同波蘭的天文學(xué)家哥白尼,法國文學(xué)家拉伯雷,古巴作家何塞馬蒂一道,成為世界和平理事會當(dāng)年紀(jì)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端午節(jié)離騷讀后感800字精選二
奇臺訊(通訊員 朱永紅)讀《離騷》,除了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樣為人熟知的經(jīng)典名言,還有有些語句也讓人深有感觸:“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dāng)】儭薄ⅰ袄先饺狡鋵⒅临?,恐修名之不立”、“常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等等。這些語句表現(xiàn)了屈原的懷才不遇、憂國憂民、以及對國家的忠貞不渝。在小人當(dāng)?shù)赖臍埧岈F(xiàn)實里,屈原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樣高潔,又像優(yōu)雅高貴的天鵝一般被一群自以為是的丑小鴨排擠、奚落。
面對現(xiàn)實的污濁險惡,屈原前途的艱險和命運的多舛不言而喻,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寧愿捍衛(wèi)自己的人格尊嚴(yán),九死而未悔?!瓣庼裁造F暗瀟湘,蘭菊高潔空自香。屈子忠節(jié)憾萬里,千秋流芳天風(fēng)揚?!彼膱载懖磺鸵磺坏膼蹏鵁崆榍Ч帕鱾鳎灾寥藗冊谵r(nóng)歷五月初五這一天用包粽子、賽龍舟的方式來紀(jì)念這位偉大的愛國之士。
屈原二十六歲就做了楚懷王的左徒,為楚國建立了法度,辦理外交,使楚國勢趨于富強,并一度成為六國聯(lián)合抗秦的領(lǐng)導(dǎo)。從某種角度來說,他所做的一切和他所堅持的一切,用今天的觀點來看,也是對本職工作高度負責(zé)的精神。這個高度負責(zé)里面既包括了“擔(dān)當(dāng)天下,以我為先”的勇氣,也隱藏了犧牲奉獻精神。他之所以在遭遇流放,生活在條件及其惡劣的環(huán)境中仍不忘考慮楚國的前途命運,可以說是把愛國主義情操融入了自己的事業(yè)當(dāng)中。這一點是現(xiàn)代人尤為值得學(xué)習(xí)和借鑒的。工作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就要帶著一份高度負責(zé)的精神,不能以“差不多”的心態(tài)敷衍了事。
在端午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談一些讀《離騷》的粗淺認識,愿與大
端午節(jié)離騷讀后感800字精選三
讀好《離騷》,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整個心靈都受到了凈化還有對情感的升華,沒錯,面對生活,人生的道路,我們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則,屈原有芳與澤其雜糅兮,唯玿質(zhì)其猶未兮一說,哪么我們又何嘗不可有自己的看法與堅持!讀好《離騷》雖沒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卻知道了為何它是一部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奇珍瑰寶它是一部感動人們,激發(fā)人們,有強烈藝術(shù)魅力的作品。
讀了《離騷》的前半部分,心里一直覺得有什么在抖動。也許,冰冷的文字背后,隱藏的是詩人火熱的心。
曾經(jīng)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經(jīng)多少次破滅了夢想。他畢竟沒有被現(xiàn)實擊倒。他不能成為歷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為偉大的詩人。
香草美人,講述著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的往事;瓊枝玉樹,勾勒出他那清瘦的輪廓。
曾經(jīng),是那么的躊躇滿志。后來,就只有失意,只有落魄。一切的一切,違背了他的本意。憤怒、煩惱、失望,每一個失敗者都會經(jīng)歷的心靈痛苦,令他刻骨銘心。他只有在竹簡上、絹帛上寫出自己的苦惱,留給后人。
剛剛開始的時候,他或許還日思夜想,想著君王有一天會醒悟。然而,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他真的絕望了。他無法挽救國家,無法使國家強盛,只有看著國家走向毀滅。
他也不是沒有過彷徨的時候?;谙嗟乐徊熨猓觼泻跷釋⒎?。回朕車以復(fù)路兮,及行迷之未遠。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fù)修吾初服。既然無法改變,只有選擇遺忘。他想盡辦法遠離這個圈子,然而,他最終回來了。對于他而言,是否能夠有所作為倒在其次。重要的是,離開并非是他的本意。在人的心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思想斗爭。是否有過急流勇退的想法,是否成功,都不是評價一個人物的關(guān)鍵。信念,才是人心中最強大、也最可怕的力量。而屈原,是一個有信念的人。
屈原一心要興國圖強,實現(xiàn)美政,但卻蒙冤被譖,眼看自己被楚王疏遠,排擠出政治舞臺,滿腔的愛國抱負即將化為泡影,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憂愁、悲苦和憤慨,發(fā)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離騷》這篇震古爍今的不朽詩篇。
端午節(jié)離騷讀后感800字精選四
每每讀屈原《離騷》,我都有一種窒息的感覺,屈原對美政的描繪,對明君的追求,以及那種求而不得的絕望,令我感同身受地明了屈原曠世的孤獨,生生的執(zhí)念。楚江邊那遺世獨立,悲愴怨憤的幽魂,勾起了我?guī)锥嗟母锌?
自傲不是錯,自傲本無罪。可當(dāng)你有高貴的出身,有驚世的才華,同時又有白蓮般的品質(zhì)的話。自傲就成了別人喉中刺,眼中釘,肉中瘤了。屈原屈原出身貴族,嫻于辭令又明于治亂。本就令人眼紅,可偏偏屈原還以“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這樣高貴出身自喜,以 “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的才華自傲,以“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的品質(zhì)自得。又怎能避免陷入 “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的境地呢?于是屈原失去了楚懷王的寵信,同時失去了屈原實現(xiàn)楚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令楚國成為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的理想的機會。屈原的國泰民安,豪情壯志,雄才偉略,愛國熱情終于再無用武之地了,他的治國宏圖立馬變?yōu)榕萦?,一切抱負沉入海底。屈原從天上重重的摔入深淵,他心中充滿了憤懣與綿長的愁苦。屈原不舍,不甘,不屈。他執(zhí)著地撲向他的理想,從此讓自己走上了不歸路。
執(zhí)著帶給他的是更深的迫害,更透骨的孤獨,更徹底的絕望。屈原的遺世獨立注定只能是一個人的翩躚。他的才華,抱負,美德再無人在乎,君王不但視而不見,甚至厭煩不耐,朝廷中找不到一個志趣相投之人, 就連自己最貼心的女伴也勸自己明哲保身“ 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 。屈原明白此時應(yīng)該“及行迷之未遠”,“退將修復(fù)吾初服”,但作為一個有抱負,有理想,有責(zé) 任的君子,他無法做到獨善其身。 那么自傲睨視的人,為了理想他上奔下尋, 他次次進言,屢表忠心,可他卻連楚懷王的面都見不了。在經(jīng)歷了一次次的失望后,屈原也開始抱怨君王的不智,“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但無論屈原表忠心還是表怨憤,再無法得到君王的側(cè)目了。他躑躅前行,悲愴的背影,揉碎了多少士子文人、鄉(xiāng)野孺婦的心啊。
屈原反省自己的遭遇而“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開始想要收斂自己的一切才華,拋棄那個耀眼的理想,“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忍辱而活,他轉(zhuǎn)而化解自己“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哪里沒有芳草,何必執(zhí)著于一處呢?但 他明白失去了那個理想,那個刻入靈魂深處的執(zhí)念,便連自己也丟失了,他可以丟失生命,卻不能丟失理想。于是他縱身一跳,跳入了滾滾楚江,用自己的生命祭祀自己的理想。許多人說屈原的死是一種懦弱,其實屈原的死并無關(guān)勇敢懦弱與否的問題,而是在于生命的空無與充實的問題,這種對理想執(zhí)拗地追求、壯烈的宣告、徹底的守望,正如西楚霸王項羽的烏江自刎是對自己判斷失誤最氣吞山河的擔(dān)當(dāng)一樣,他舉動本身就是一種驚天撼地的勇氣,足于睨視天地萬物。
對屈原而言, 不管我們理解與否,都不重要了,他在楚江邊生生守候著自己的理想,反舔著自己的孤寂靈魂。屈原連同他的理想,因為他的執(zhí)著,他的守候?qū)⑴c日月同輝。
端午節(jié)離騷讀后感800字精選五
小時候,不讀屈原的詩,但不會不知道他的故事。讀了《離騷》的前半部分,心里一直覺得有什么在抖動。也許,冰冷的文字背后,隱藏的是詩人火熱的心。曾經(jīng)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經(jīng)多少次破滅了夢想。他畢竟沒有被現(xiàn)實擊倒。他不能成為歷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為偉大的詩人。
香草美人,講述著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的往事;瓊枝玉樹,勾勒出他那清瘦的輪廓。曾經(jīng),是那么的躊躇滿志。后來,就只有失意,只有落魄。一切的一切,違背了他的本意。憤怒、煩惱、失望,每一個失敗者都會經(jīng)歷的心靈痛苦,令他刻骨銘心。他只有在竹簡上、絹帛上寫出自己的苦惱,留給后人。剛剛開始的時候,他或許還日思夜想,想著君王有一天會醒悟。然而,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他真的絕望了。他無法挽救國家,無法使國家強盛,只有看著國家走向毀滅。
他也不是沒有過彷徨的時候。“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仉捃囈詮?fù)路兮,及行迷之未遠。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fù)修吾初服。”既然無法改變,只有選擇遺忘。他想盡辦法遠離這個圈子,然而,他最終回來了。對于他而言,是否能夠有所作為倒在其次。重要的是,離開并非是他的本意。在人的心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思想斗爭。是否有過急流勇退的想法,是否成功,都不是評價一個人物的關(guān)鍵。信念,才是人心中最強大、也最可怕的力量。而屈原,是一個有信念的人。
端午節(jié)離騷讀后感800字精選六
品魯迅之作,感慨萬千;讀冰心散文,細膩委婉;然而,屈原詩歌,給人留下的卻是無限激情與對祖國的忠誠!
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的民族節(jié)日,為了紀(jì)念屈原而產(chǎn)生.
有人曾說過:“初讀好書,似遇新友,重讀此書,似會舊友.”的確如此,第一眼見到《離騷》二字,就覺得這是一本意味深刻的書籍.果然,大約一看后,無法真正明白作者想要通過書來表達的情感.反復(fù)斟酌后才略知一二.
“寧溘死一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這句是我最難忘的一句.沒有華麗的語言,但卻在字里行間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報效祖國,為國家效力的熱衷這情,“我委屈著自己的心智,壓抑著自己的情感,暫且認同把譴責(zé)和羞辱一起承擔(dān).”
是啊,也許屈原那熱血沸騰的心我們終生無法親身體驗,可我相信,就如他所說的:“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卻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遺輝.” 好一幅幽美恬靜的水墨畫卷,好一種看破世俗,紅塵的浩蕩之氣,好一位用生命來鑄成宏偉詩篇的屈原.
讀好《離騷》,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整個心靈都受到了凈化還有對情感的升華,沒錯,面對生活,人生的道路,我們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則,屈原有“芳與澤其雜糅兮,唯玿質(zhì)其猶未兮”一說,哪么我們又何嘗不可有自己的看法與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