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成群:女性意識的悲劇
編者按:《妻妾成群》是作家蘇童創(chuàng)作的一部中篇小說,曾被改編成多部影視作品,由張藝謀執(zhí)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其中之一。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篇《妻妾成群》女性意識的悲劇。
《妻妾成群》是作家蘇童創(chuàng)作的一部中篇小說。這部作品通過描寫一個“受過新時代教育”的女學生頌蓮,嫁入到高墻深院秩序井然的封建家族陳府,最終又在“妻妾成群”明爭暗斗中走向精神崩潰的悲慘命運,藝術化地再現了中國封建禮教吞噬人性的恐怖景象?!镀捩扇骸吩桓木幊啥嗖坑耙曌髌罚蓮埶囍\執(zhí)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其中之一。
《妻妾成群》的時代背景是中國1920年代北洋軍閥混戰(zhàn)至第一次國共內戰(zhàn)前夕之間的幾年。19歲的頌蓮,在父親去世后家道中落,被迫嫁給某富有人家陳姓家族作四太太,如同家族中的第四個女主人。剛嫁進這個富有的大宅院時,她受著有如王室的待遇,接受舒適的錘腳,當她的丈夫,大宅院的主人,夜晚留宿她的房間時,門前便會掛著紅燈籠。然而,頌蓮很快的發(fā)現,并非所有的太太們都能接受到同樣的奢華待遇。事實上,是主人每天決定要在哪一個太太的房間過夜,在哪個房間前點燈籠,享受腳底按摩,讓這位太太決定餐點,讓她得到仆人們的尊敬與服侍。這里的競爭不斷,四位妻子不斷去爭奪丈夫對自己的注意和感情。
蘇童以冷靜近乎白描的手筆為讀者繪出了一個極度可悲的女性生存世界。她們是一群卑微而又可憐的人物,她們的命運如風中之燭、水中之萍,時時都有被吞噬、被淹沒的危險。封建禮教、男權主義的壓迫,是造成女性悲劇命運的極其重要的和不可推卸的因素。但是,女性自身的問題也同樣不能被忽略。某些時候,對女性的傷害已經不僅僅是社會問題、傳統(tǒng)問題,而是人本身、女性自身的問題。
在《妻妾成群》中,蘇童抓住了一個很深刻的主題:女性在認同男性文化后彼此傷害對方的現實,于是女人的結局越是凄慘,越是悲涼,越是強烈地撞擊著讀者心靈。這些女人們,不管是妻妾、是妓女還是情婦,他們都帶有強烈的人身依附意識,正是這種"與生俱來"的依附意識使女性處于無可選擇的境地。而被依附主體——男性一時的好惡,往往使女性面臨失去依附的危機。
剛剛出場的頌蓮很快吸引了我的注意,她在那個深家大院里是一個別樣的存在。她之前接受了當時對于女性而言近乎可以說最先進的教育,激進憤慨,似乎應當擁有至少是轟轟烈烈的愛情與人生。天有不測風云,她流落到了陳家,做了四太太。
她的“受過教育”并沒有為自己的生存境地有過一絲一毫的幫助。相反,在這樣的院子里,她的活力恰恰成為她最大的絆腳石。如果說她就此墮落,深陷。那至多算是一個令人惋惜的故事,還不至于成為悲劇。但她的悲劇之處正是在于她身處這樣的環(huán)境,卻并沒有完全喪失掉自己的女性意識,并沒有喪失掉自己一直的追求。于是,在這深宅大院里,她注定與眾不同。
她一面執(zhí)著的追求著希冀中的愛情,另一面卻又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這樣的掙扎與矛盾,將她推進了死亡的深淵。而在宴會中男性主人對她“不守規(guī)矩”的厭棄與不滿則成為她走進那口井的導火索。
與其說那口井在吸引著頌蓮不如說是頌蓮離那口井越來越近,當她終于看到自己中意的人時,她放下自己的清高與固執(zhí),企圖去不顧一切的追求那份感情。但這樣的追求注定只是飛蛾撲火,毫無成功的可能。
壓抑的生活就這樣一點一點的侵蝕著頌蓮,但她卻還是頑強的保留著自己的本真,于是,她的出路只剩下了一條——死亡。
在那樣的一個時代,像頌蓮這樣的女性不在少數。即使是接受了教育,他們看到了希望,但卻又在看過希望之后被丟進新一輪的絕望。于是,她們抗爭。但這樣的抗爭注定是失敗,在經歷這樣的抗爭與失敗后,在親看到自己以往的追求幻滅之后,她們自己要么不堪重負非死既瘋,要么拋開自己一切的信仰在深宅大院中茍且偷生,過上自己曾經最看不上眼的生活。
這樣的悲劇在那個時代幾乎每天都會上演,于是,我們唏噓感慨,似乎在埋怨著主人公的意志力不夠堅定。我們不知道的是,她已經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做出最大努力后卻還是不能改變現狀甚至是越來越糟糕,她們怎么能不絕望,怎么能繼續(xù)活在這世上,如螻蟻般,仿佛那才是對自己最大的不忠。
那許許多多的頌蓮經歷了女性意識的覺醒,卻也遭受著女性意識覺醒后卻無生存土壤的悲劇,無力回天。
2018年8月24日
作者:劉若凡
公眾號:三十六攝氏度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