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下冊期中語文知識點
初2下冊期中語文知識點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它們彼此間帶有明顯的層次性,且呈現(xiàn)出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初2下冊期中語文知識點之間是相互影響的,且初2下冊期中語文知識點間影響存在強弱之分。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初2下冊期中語文知識點,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初2下冊期中語文知識點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見: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
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飼,喂養(yǎng)。
3、食之不能盡其材:材同才,才能。
4、其真無馬邪:邪同耶,嗎。
5、板印書籍:板同版,雕版。
6、若止印三二本:止同只,只,僅。
6、已后典籍皆為板本:已同以,以后。
7、舟首尾約八分有奇:有同又,表示零數(shù)。
8、詘右臂支船:詘同屈,彎曲。
9、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橫,跟豎相對。
10、蓋簡桃核修長者為之:簡同揀,挑選。
11、滿坐寂然:坐同座,座位。
12、四支僵勁:支同肢,肢體。
13、同舍生皆被綺繡:被同披,穿。
14、與之論辨:辨同辯,辯論。
15、裁如星點:裁同才,僅僅。
二、古今異義字
1、一食或盡粟一石或:古義為有時今義為或者
2、無絲竹之亂耳絲竹:古義為管弦樂器,文中指奏樂的聲音;今義為絲綢和竹子
3、無案牘之勞形形::古義為身體今義為形狀、樣子
4、孔子云云::古義為說今義為云彩
5、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冒:古義為蒙、蓋今義為冒出
6、藥稍熔藥:文中指松脂、蠟和紙灰今義為治病的藥品
7、有布衣畢升布衣:古義為平民今義為衣服的一種
8、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曾:古義為尚今義為曾經(jīng)
9、其兩膝相比者比:古義為挨著今義為比較
10、高可二黍許許:古義為左右、上下、光景今義為答應或表猜測
11、嘗貽余核舟一嘗:古義為曾經(jīng)今義為嘗試
12、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但:古義為只今義為轉(zhuǎn)折連詞
13、微聞有鼠作作索索聞:古義為聽今義為用鼻子嗅
一詞多義
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動詞)
執(zhí)策而臨之(策:鞭子,名詞)
一食或盡粟一石(食:吃,動詞)
食之不能盡其材(食:喂養(yǎng),動詞)
馬之千里者(之:不譯,定語前置的標志)
只辱于奴隸人之手(之:的,助詞)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之,湊足音節(jié),無義)
執(zhí)策而臨之(之:它的,代詞)
無絲竹之亂耳(之: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義,助詞)
何陋之有?(之:賓語前置的標志,無義)
策之不以其道(其:它,代詞)
其真無馬邪(其:難道,副詞)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能夠,能愿動詞)
雖有千里之能(能:能力,名詞)
持就火煬之(就:靠近,動詞)
瞬息可就(就:完成,動詞)
每字為一印(印:字印,名詞)
其印自落(印:字印,名詞)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印:印刷工具,名詞)
文言句式
(1)倒裝句
馬之千里者
盡粟一石
何陋之有?
會賓客大宴
弗之怠
(2)省略句
策之不以其道(省主語)
則以一鐵范置(于)鐵板上
火燒令(之)堅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之)游
寓(于)逆旅
判斷句
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虛詞
1、而,連詞,作用:A表示并列,B表示承接,C表示轉(zhuǎn)折,D表示修飾
(1)而伯樂不常有。表示轉(zhuǎn)折,但是,可是。
(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4)執(zhí)策而臨之。
(5)啟窗而觀。
(6)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7)而豎起左膝。
(8)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9)城市依稀而已。
(10)既而風定天晴。
(11)而樓上人往來屑屑。
(12)足膚鄆裂而不知。
(13)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
(14)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15)假諸人而后見也。
初二語文下冊期中復習提綱
一、詞匯積累
落第 不遜 詰責 托辭 油光可鑒 抑揚頓挫 深惡痛疾 翳 責罰 廣漠 寬恕 文縐縐 凄慘
奧秘 翻來覆去 滯留 愚鈍 器宇 禁錮 軒昂 犀利 侏儒 酒肆 尷尬 粗制濫造 藏污納垢
郁郁寡歡 鶴立雞群 正襟危坐 頷首低眉 誠惶誠恐 無可置疑 黯然失色 廣袤無垠 搓捻
企盼 繁衍 遷徙 覓食 油然而生 花團錦簇 美不勝收 繁花似錦 風云突變 不可名狀
落英繽紛 冥思苦想 期期艾艾 博識 美艷 消釋 裉盡 凜冽 脂粉奩 睥睨 迸射 拖泥帶水
播弄 虐待 躊躇 鞭撻 祈禱 罪孽 雷霆 旸谷 姮娥 蒼茫 翡翠 精靈 蜿蜒 執(zhí)拗 海誓山盟
憔悴 饋贈 真諦 鑲嵌 酷肖 長吁短嘆 千山萬壑 盛氣凌人 蓬蒿 咫尺 狼藉 吶喊
不自量力 相形見絀 精巧絕倫 美味佳肴
二、課文理解
1、《藤野先生》是魯迅先生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被收在《朝花夕拾》里。這篇回憶性散文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真摯懷念,贊揚了他正直熱誠、治學嚴謹、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zhì)。作者追述了自己棄醫(yī)從文的思想變化,文中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本文依據(jù)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zhuǎn)移和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來記敘。文章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敘事線索,還有一條內(nèi)在的暗線,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文中具體寫了四件事,從不同側(cè)面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zhì)。(1)主動關(guān)心“我”的學習,認真為“我”改講義,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終認真負責的精神。(2)為“我”改正解剖圖,體現(xiàn)了藤野先生對學生嚴格要求和循循善誘。(3)關(guān)心解剖實習,表現(xiàn)藤野先生對“我”的學習一直關(guān)心、一直惦記,既熱情,又誠懇。(4)向“我”了解中國女人裹腳,表現(xiàn)了他對骨學的興趣和求實精神。文中還有白描的手法來勾畫人物的特征。
2、《我的母親》作者是學者胡適。文章選自《胡適自傳》。這篇文章寫自己童年至少年時代如何在母親的嚴格要求和深情關(guān)愛下成長的幾件事。表現(xiàn)了母親那無比深摯的愛子之情和優(yōu)秀的性格品質(zhì),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和敬愛。從全文來看,課文寫了母親三個方面的事:一是對我的管教;二是作為當家的后母如何處理家庭的難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對待他人對自己人格的侮辱。寫母親作為后母當家之難,主要寫了三件事:(1)如何在除夕之夜對付敗家子大哥的債主,表現(xiàn)了母親寬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與我的大嫂、二嫂相處和如何對待他們妯娌之間的矛盾。這件事表現(xiàn)了母親容忍、溫和的性格。(3)寫母親受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氣,直到叫那個說了不負責任的話的五叔當面認錯賠罪才罷休。這件事表現(xiàn)了母親“剛氣”的一面。因此在為人方面,母親具有克己謙讓,寬容善待,和睦仁慈的優(yōu)秀品質(zhì)。
3、《我的第一本書》選自《文化名人憶學生時代》(下),作者牛漢。文章從一位詩人來訪談起,自然引出話題,既點明“我的第一本書”指的是小學一年級國語課本,又表明這第一本書在我人生中的分量。這人生中的第一課蘊含著生活的艱辛,人間的溫情,同學的友誼和上學的樂趣。“我的第一本書”也是本文的敘事線索。
4、《列夫?托爾斯泰》節(jié)選自《三作家》,作者茨威格是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本文是一幅列夫?托爾斯泰的“肖像畫”,作者不僅為我們展現(xiàn)了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征,更為我們揭示了托爾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的無限崇敬與贊美之情。文章在藝術(shù)手法上的獨特表現(xiàn)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作者寫出自己心中偉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大量運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
5、《再塑生命》節(jié)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海倫?凱勒,美國女作家,自幼因病成為盲聾啞人。本文敘述了莎利文老師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求知的熱望及艱辛而愉快的生活經(jīng)歷。“再塑生命”從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愛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來,“我在那個寂靜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會有溫柔和同情。”但是,在莎利文老師的教育下,“我”的靈魂被喚醒,再次擁有“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
6、《雪》選自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過對北方的雪的贊頌表現(xiàn)出來的。像江南的雪那種平和恬靜的美固然能讓人喜歡,但更崇高的美應該像北方的雪那樣,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在悲壯的戰(zhàn)斗中得到升華。
7、《雷電頌》選自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這部歷史劇是郭沫若同志于1942年在重慶寫的部歷史劇,它借古諷今,揭露了國民黨統(tǒng)治下的黑暗現(xiàn)實,抨擊了蔣介石的反動統(tǒng)治,傳達了人民反對國民黨獨裁統(tǒng)治的真實意愿。課文選的《雷電頌》是第五幕第二場屈原的一段獨白。這篇獨自,一是對風、雷、電的期待與歌頌,一是對光明的渴望與追求。
8、《短文兩篇》中的《日》和《月》選自散文集《龍?虎?狗》,作者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現(xiàn)當代著名文學家。寫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發(fā)表時始用“巴金”這一筆名。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度铡吠ㄟ^“飛蛾撲火”“夸父逐日”兩個事例,贊美了他們?yōu)樽非蠊夂蜔岫⒂芦I身的精神,表達了自己寧可轟轟烈烈地戰(zhàn)死,也不愿寒冷寂寞地偷生的戰(zhàn)斗決心?!对隆吠ㄟ^“我”對寒冷月光入侵的感受,寫現(xiàn)實世界的寒冷和毫無生機,贊頌了像姮娥一樣為改變現(xiàn)狀而不惜犧牲的獻身精神。
9、《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詩,作者高爾基,俄國作家,“無產(chǎn)階級藝術(shù)最偉大的代表者”(列寧語),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導師。主要作品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長篇小說《母親》,劇本《小市民》等。《海燕》是高爾基在1901年3月寫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結(jié)尾部分,原題為“海燕之歌”。全文運用象征的手法,通過對海燕在暴風雨即將來臨之際勇敢歡樂的形象的描寫,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急劇發(fā)展的革命形勢,熱情地歌頌了俄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先驅(qū)者堅強無畏的戰(zhàn)斗精神,是一曲無產(chǎn)階級戰(zhàn)斗的頌歌。海燕象征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于獻身精神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先驅(qū)者的形象;“海鷗、海鴨、企鵝”象征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烏云、狂風”象征反革命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