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閱讀知識點
閱讀題是我們語文考試得分最高的題目之一,素有得閱讀者得天下的說法。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考語文閱讀知識點,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中考語文閱讀知識點(一)
考點一:說明文的特點
說明文是三大實用文體之一。它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客觀地解說事物的外貌、構造、性質、特征、范圍、類別、來源、成因、關系、功用等,來闡明事物的內容和形式、本質和規(guī)律。它的特點是內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學性,結構上有清晰的條理性,語言上具有嚴密的準確性。
考點二:說明文的分類
說明文按說明對象,可分為事物性說明文和事理性說明文。事物性說明文是解說實體事物的形態(tài)、結構、性質、特征等的說明文。如《松鼠》介紹了松鼠的外貌、生活習性、經濟價值等。事理性說明文是闡釋抽象的事理、本質、規(guī)律等的說明文。如《向沙漠進軍》闡釋沙漠對人類的危害和人類征服沙漠的方法。
說明文按寫作方法,可分為一般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一般性說明文以平實的筆法,客觀準確地介紹人物、事物和知識,說明事物變化和事理。這類文章具有具體性、科學性和淺顯易懂,所以又稱為平實說明文。如《中國石拱橋》。文藝性說明文,即科學小品,它的特點是用文藝的筆調(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兼用描述等方式以對話、故事等形式來加強說明的形象性,使文章生動、活潑、有趣。
考點三:說明文閱讀的步驟
1. 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把握說明內容
閱讀說明文,只有把握住文章所要說明的事物特征,才能清楚地認識作者介紹的事物。所謂“特征”就是這一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構造(里外)、形態(tài)(大小、長短等)、性質(冷、熱、硬、軟等)、變化(動、靜、快、慢等)、成因(簡單、復雜)、功用(用途)等。
2. 弄清順序
事物的特征和本質是通過合理的順序層次表現(xiàn)出來的。說明文都是由說明對象本身的特點出發(fā)來安排說明順序的,所以不同的說明對象運用的說明順序也不同。閱讀說明文,要懂得說明順序的一般規(guī)律。 說明順序大體有三種:
(1) 空間順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間存在形式,或從外到內,或從上到下,或從前到后,依次進行說明。這種說明順序,一般用于說明相對靜止的事物和內部構造比較復雜的事物。如園林、建筑物、工藝品等。如《故宮博物院》用空間順序介紹故宮博物院的構造。
(2) 時間順序。即以時間先后作為說明順序。這種說明順序一般用于說明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如《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寫書籍由古到今的發(fā)展變化。
(3) 邏輯順序,也稱事理順序。即按照事物的內部聯(lián)系或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說明順序。
中考語文閱讀知識點(二)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xiàn)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中考語文閱讀知識點(三)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規(guī)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概括歸納
(1)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