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股東除名權的行使條件
關于股東除名權的行使條件
股東除名權的目的,在于以剝奪股東資格的方式,懲罰不誠信股東,維護公司和其他股東的權利。對于股東除名權的行使,是具有法律條件的。下面詳細為你介紹股東除名權的行使條件的法律相關知識。
股東除名權的行使條件
基本案情
某某五金管件有限公司原注冊資本500萬元。2010年7月6日,某某五金管件有限公司形成股東會決議:……同意增加注冊資本,由500萬元增至1,500萬元,其中:吸收顧某某為公司新股東,其繳納的注冊資本金額為1,000萬元,出資方式貨幣,增加后的出資比例為66.67%。
2010年7月14日,顧某某向某某五金管件有限公司的X銀行帳戶匯入1,000萬元。同日,某某X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驗資報告,確認截至2010年7月14日止,某某五金管件有限公司變更后的累計注冊資本為1,500萬元,實收資本為1,500萬元。
2010年7月15日,該筆款項轉入某某五金管件有限公司的X銀行賬戶。當日,某某五金管件有限公司的X銀行帳戶匯入某某宇鑫商務咨詢有限公司X450銀行賬戶300萬元、匯入某某宇鑫商務咨詢有限公司X銀行賬戶300萬元。同日,某某五金管件有限公司X銀行帳戶匯入某某世奧企業(yè)登記代理有限公司X銀行賬戶190萬元、匯入某某山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X銀行賬戶210萬元。
嗣后,某某五金管件有限公司完成了增資程序,股東變更登記為顧某某持有66.67%股權,錢國妹持有3.90%股權,孫明蓮持有0.23%股權、顧永財持有9.20%股權、某某福達五金管件有限公司持有20%股權。
2012年12月19日,某某五金管件有限公司以律師函形式告知顧某某,因其在驗資以及2年之內未實際繳納資金。不是真正法律意義上的公司股東,要求顧某某配合辦理公司股東變更手續(xù)。
2013年1月16日,某某五金管件有限公司以律師函形式告知顧某某,已于近日召集各股東開會,決定恢復公司增資前各股東的出資比例,同時向法院提起訴訟。
2013年2月25日,某某五金管件有限公司通知顧某某召開股東會議,但未告知討論決議事項。
2013年3月16日,某某五金管件有限公司未經參加股東的表決即形成股東會決議:
一、鑒于名義股東顧某某于2010年7月通過某某X會計師事務所墊資1,000萬元入股本公司,驗資后將此1,000萬元全部劃走,經公司依法催告繳納,并已委托律師發(fā)函,但顧某某在相應期限內并未足額繳納的事實,其只有權列席本次會議,無表決權。其余到會股東一致同意免除顧某某股東資格。
二、到會股東同意公司恢復2010年7月增資前各自出資及所占比例,其中:股東某某福達五金管件有限公司,出資額300萬元,出資比例60%;股東顧永財出資額138萬元,出資比例27.60%;股東錢國妹出資額58.50萬元,出資比例11.70%;股東孫明蓮出資額3.50萬元,出資比例0.70%。
三、到會股東一致同意依法減資后,及時辦理公司工商變更登記手續(xù)。
四、通過章程修正案。顧某某未在該決議上簽名。
訴訟中,某某五金管件有限公司通過證據(jù)交換的形式向顧某某送達了股東會決議。
法院判決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三)》第十八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某某五金管件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律師評析
有限責任公司有很強的人合性,但其物質基礎依然來自于股東的出資,股東不履行出資義務,會危及公司的存在和發(fā)展。
因此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十八條明確規(guī)定未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全部出資為股東除名的原因。股東除名制度的規(guī)范目的和功能就在于保護公司其他股東的利益免受來自于個別或某些股東的行為或個人因素的影響,保障資合公司資本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最終保障公司的存續(xù)和穩(wěn)定。
雖然公司的股東會決議即可解除未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全部出資股東的股東資格,屬于私法自治的范疇,但并不意味著就排除了法院的司法審查權。司法審查并不是為了干預公司的內部事務,而是為了個人免受團體專制權力的侵害。司法審查不僅僅應該審查處罰的依據(jù),是否遵守了正當?shù)某绦?,還有權對具體事實進行審查。
同時,股東除名權的行使具有要式性。股東除名的執(zhí)行必須嚴格遵循公司法規(guī)所確定的除名程序,例如必須形成有效的將股東除名的股東會決議。
又例如有限責任公司在作出股東除名的決議后,應當制作除名通知,以書面形式送達被除名的股東,通知中應包含有除名原因、除名依據(jù)和除名生效時間等基本內容。之所以程序嚴格,因為股東除名行為這種嚴厲的措施旨在督促股東盡快出資,保證公司資本的確定和充實。
鑒于股東除名行為的后果是使股東喪失股東資格,對股東的權利影響重大,且對公司債權人利益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公司以股東會決議解除未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出資股東的股東資格,應當符合一定的條件和程序:
首先,解除股東資格這種嚴厲的措施只應用于嚴重違反出資義務的情形,即“未出資”和“抽逃全部出資”,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和抽逃部分出資的情形不應包括在內;
其次,公司在對未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全部出資的股東除名前,應給該股東補正的機會,即應當催告該股東在合理期間內繳納或者返還出資。只有該股東在公司催告的合理期間內仍未履行出資義務的,公司方能以股東會決議解除該股東的股東資格,法院才能確認公司這種除名行為的效力;
最后,公司解除未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全部出資股東的股東資格,應當依法召開股東會,作出股東會決議。
縱觀本案案情,作為顧某某出資款的1,000萬元在驗資報告出具后的次日由驗資賬戶匯入公司資金賬戶后,當日即向三名案外人銀行賬戶全額匯出,但并無合同等證據(jù)印證此項交易的正當性,所以可以認定原告存在1,000萬元出資被抽逃的事實。
對于究竟是誰實施的抽逃行為暫且不論,即使系顧某某抽逃,本案中,公司并沒有催告顧某某在合理期間內返還出資,未給予顧某某補正的機會?;谏鲜鰧τ诠蓶|除名權行使要式性的闡述,由此,法院無法確認公司這種除名行為的效力。
律師提示
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并不影響其股東身份的存在,但權利受限,僅是“瑕疵股東”。
根據(jù)《公司法解釋三》,“瑕疵股東”經公司催告后未在合理期間內繳納出資,公司可以股東會決議解除該股東的股東資格,即對股東除名。
首先,股東除名權行使前提,系“瑕疵股東”經公司催告訴后未在合理期間內繳納出資。“瑕疵股東”在催告前或者催告后合理期間內補足出資的,股東除名的行使條件消滅。
其次,除名權的行使主體是公司。對于“瑕疵股東”的補足出資義務,公司、其他股東甚至公司債權人均有權主張,但出資的權益歸屬于公司。但是對“瑕疵股東” 的股東權作出限制,以至于對股東除名,僅公司有權行使,即公司作為權利行使主體。當然,此系股東的意志系通過股東會決議賓形式體現(xiàn)。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 “瑕疵股東”被除名后,其出資義務不再履行,對應 “瑕疵股東”的出資額出現(xiàn)“真空”。因此,法院作出股東除名判決時,要同時向公司釋明:公司應當及時辦理法定減資程序或者由其他股東或者第三人繳納相應的出資。
股東除名權的法律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十八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全部出資,經公司催告繳納或者返還,其在合理期間內仍未繳納或者返還出資,公司以股東會決議解除該股東的股東資格,該股東請求確認該解除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前款規(guī)定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在判決時應當釋明,公司應當及時辦理法定減資程序或者由其他股東或者第三人繳納相應的出資。在辦理法定減資程序或者其他股東或者第三人繳納相應的出資之前,公司債權人依照本規(guī)定第十三條或者第十四條請求相關當事人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股東除名制度的適用
股東自身的原因
在大陸法系各國,作為股東除名原因的個人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1.股東因禁治產、準禁治產而被除名。股東處于禁治產或準禁治產狀態(tài),將無法保障股東對公司履行應有的合作義務,從而嚴重影響公司的利益;由于人合公司的股東具有不可代替性,在股東處于禁治產或準禁治產狀態(tài)時,股東對公司應履行的義務無法由第三人;另一方面,股東體力或智力狀況的減低將會影響到其他股東的信任,所以將股東處于禁治產、準禁治產狀態(tài)規(guī)定為除名的法定原因,是一些大陸法系國家公司法的態(tài)度。
2.以勞務出資的股東因無法提供勞務而被除名。以勞務出資的股東,如果因不可歸責于他的身體方面的原因,而無法對公司提供所需的勞務,將
構成被公司除名的原因。處于該種狀況的股東,由于喪失了參與公司經營活動的必要前提和基礎,所以公司有權對處于該種狀況的股東采取除名措施。
3.股東因破產或無償還能力而被除名。股東被宣告破產,或股東無力償還其個人債務,而債權人請求將股東在公司中的出資進行清算,將構成股東除名的原因。比如,《意大利民法典》第2288條規(guī)定,無限責任股東宣告破產或者被宣告無償還能力的,將直接導致股東除名效果的發(fā)生,公司必須對該股東在公司中的出資進行清算,以滿足股東個人債務人的利益。
股東不履行股東的其他義務
1.不正當?shù)拇砗蜆I(yè)務執(zhí)行行為。不正當?shù)拇砗蜆I(yè)務執(zhí)行行為是指沒有代表權限或者執(zhí)行權限而代表公司或者執(zhí)行公司事務,或者雖有權限卻行為不當?shù)那樾?。代表行為或者?zhí)行行為,都是以公司名義所為的行為,代表者或者執(zhí)行者的行為都被視為是公司的行為,所以對這兩者的權限一般應有嚴格的限制。這兩種行為的結果都由公司來承擔,都會對公司產生影響‘,因此,如果有無權限而為之,或者雖有權限卻不當為之情形發(fā)生,一旦產生不良的結果,都歸于公司,實質上是由公司承擔了并非由它所為的結果,而不當代表者或者執(zhí)行者卻沒有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這不僅違反民商法的“自己行為自己負責”的基本原則,更重要的是可能對公司造成損害,因此這種行為也應屬允許除名的事由。
2.權利濫用行為。在股東會會議采用“資本多數(shù)決原則”的前提下,大股東的地位可以使其很容易影響股東會的決議結果,按照自身的意志決定公司的重要事項,這就使得中小股東的意志被淹沒在大股東的意志中,得不到實現(xiàn),很可能產生大股東欺壓小股東的現(xiàn)象?;蛘叽蠊蓶|利用自己在公司中的有利地位收受賄賂、牟取非法收入、侵占公司財產等,甚至利用公司名義從事違法或者犯罪的行為,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帶來損害。為此,一些國家的立法例規(guī)定股東可以因為濫用權利而被除名。
股東不履行出資義務
在從資本信用到資產信用轉變的今天,雖然資合公司不再迷信資本的擔保作用,公司以其財產而非資本對公司債權人承擔清償責任,但不可否認,資合公司的成立基礎還是在于股東的出資。資合公司成立的必要條件是擁有法定的最低資本額。而股東履行出資義務則是使公司擁有最低資本額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手段,所以在資合公司中股東所負的最重要義務就是出資義務。股東繳付出資不僅是股東履行公司合同中所規(guī)定的義務,更是為籌集公司設立所需的初始資本的唯一途徑,也是對債權人和交易實行保護的必要基礎。[18]股東除名制度的規(guī)范目的和功能就在于保護公司其他股東的利益免受來自于個別或某些股東的行為或個人因素的影響,保障資合公司資本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最終保障公司的利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