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凇和雨凇是怎么形成的
霧凇和雨凇是怎么形成的
在自然界里,地面物體上形成的冰晶和水滴并不都是霜和露。有一些貌似霜、露的現(xiàn)象,卻是由其他氣象條件造成的。
雨凇
例如,某地區(qū)原來溫度較低,各種地面物體的溫度也就較低。遇到天氣急遽變暖(例如溫度急升10°C),有些大而重的物體卻不能一下子變得和周圍的空氣一樣暖,這樣,在空氣和這些物體之間便形成一個比較大的溫差。如果這時溫度在0°C以下,便會在物體上形成冰晶,它叫做"硬凇"。如果溫度在0°C以上,便會在物體表面凝結(jié)成水滴,叫做"水凇"。冬天玻璃窗上的"窗霜"和"呵水"的形成就與此相似。
硬凇和水凇與霜、露都是由于空氣和地面物體之間存在著溫度差而形成的。但是,形成硬凇和水凇的溫度差是由天氣變暖而引起的,形成霜、露的溫度差卻是由于地面物體輻射冷卻所引起的。所以,它們所反映的天氣條件不同,附著的物體也不盡一樣,它們是不同的天氣現(xiàn)象。
霧凇
初冬或冬末,有時會出現(xiàn)一種奇怪現(xiàn)象:從空中掉下來的液態(tài)雨滴落在樹枝、電線或其它物體上時,會突然凍成一層外表光滑晶瑩剔透的冰層,這就是"雨淞"。這種滴雨成冰的現(xiàn)象是怎么回事呢?實(shí)際上這里的雨滴不是一般的雨滴,而是過冷雨滴。這種情形并不常見,多在冷暖空氣交鋒,而且暖空氣勢力較強(qiáng)的情況下才會發(fā)生。這是靠近地面一層的空氣溫度較低(稍低于攝氏零度),而其上又有溫度高于攝氏零度的空氣層或云層,再往上則是溫度低于攝氏零度的云層,從這里掉下來的雪花通過暖層時融化成雨滴,接著當(dāng)它進(jìn)入靠近地面的冷氣層時,雨滴便迅速冷卻,由于這些雨滴的直徑很小,溫度雖然降到攝氏冷度以下,但還來不及凍結(jié)便掉了下來,當(dāng)其接觸到地面冷的物體時,就立即凍結(jié),變成了我們所說的"雨淞"。
另外,在有過冷卻霧的時候,特別有利于冰晶在地面物體上增長。這時在電線上、樹枝上形成了白色的冰花,叫做"霧凇"。在有霧而溫度又高于0°C的時候,霧滴沾附、匯聚在樹葉或其他物體上,叫做"霧凝",這在森林中最常見。它們也都不是霜和露,因?yàn)樾纬傻脑虿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