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茶茶道的發(fā)展歷史
龍井茶色澤翠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的特點。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龍井茶茶道的發(fā)展歷史,一起來看看。
龍井茶茶道的發(fā)展歷史
西湖龍井茶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國唐代,當時著名的茶圣陸羽,在所撰寫的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中,就有杭 州天竺、靈隱二寺產(chǎn)茶的記載。西湖龍井茶之名始于宋,聞于元,揚于明,盛于清。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演變過程,西湖龍井茶從無名到有名,從老百姓飯后的家常飲品到帝王將相的貢品,從漢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開始了它的輝煌時期。
明代,西湖龍井茶開始嶄露頭角,名聲逐漸遠播,開始走出寺院,為平常百姓所飲用。明嘉靖年間的《浙江匾志》記載: “ 杭郡諸茶,總不及龍井之產(chǎn),而雨前細芽,取其一旗一槍,尤為珍品,所產(chǎn)不多,宜其矜貴也。 ” 明萬歷年的《杭州府志》有 “ 老龍井,其地產(chǎn)茶,為兩山絕品 ” 之說。萬歷年《錢塘縣志》又記載 “ 茶出龍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與他山異。 ” 此時的西湖龍井茶被列為中國之名茶。明代黃一正收錄的名茶錄及江南才子徐文長輯錄的全國名茶中,都有西湖龍井茶。
如果說在明代西湖龍井茶還介于諸名茶之間的話,到了清代,西湖龍井茶則立于眾名茶的前茅了。清代學者郝壹恣行考 “ 茶之名者,有浙之龍井,江南之芥片,閩之武夷云。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來到西湖龍井茶區(qū)觀看茶葉采制,品茶賦詩。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還被封為 “ 御茶 ” 。從此,西湖龍井茶馳名中外,問茶者絡繹不絕。近人徐珂稱: “ 各省所產(chǎn)之綠茶,鮮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龍井,色深碧。茶之他處皆蜷曲而圓,唯杭之龍井扁且直。 ” 民國期間,著名的西湖龍井茶成為中國名茶之首。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積極扶持西湖龍井茶的發(fā)展。茶區(qū)人民在政府的關懷下,改舊式柴鍋為電鍋,選育新的西湖龍井茶優(yōu)良品種,推廣先進栽培采制技術,建立西湖龍井茶分級質量標準,使西湖龍井茶生產(chǎn)走上了科學規(guī)范的發(fā)展道路。
從西湖龍井茶的歷史演變看,西湖龍井茶之所以能成名并發(fā)揚光大,一則是西湖龍井茶品質好,二則離不開西湖龍井茶本身的歷史文化淵源。所以西湖龍井茶不僅僅是茶的價值,也是一種文化藝術的價值,里面蘊藏著較深的文化內(nèi)涵和歷史淵源。
龍井茶茶道的泡茶方法
茶具:優(yōu)質龍井茶、透明玻璃杯、水壺、清水罐、水勺、賞泉杯、賞茶盤、茶匙等。純凈水或山泉水(農(nóng)夫山泉就很不錯,多次沸騰會降低水中的含氧量,影響茶湯滋味)。
泡龍井茶的方法
1、一弄龍井:上投法
龍井茶葉,扁形、葉細嫩、條形整齊、寬度一致、綠黃色、手感光滑、一芽一葉或二葉。準備透明玻璃杯(本例杯子大小約200ml),置入適量適溫的開水后,投入約5公克龍井茶葉。
靜待龍井茶一片一片下沉,欣賞她們慢慢展露婀娜多姿的身態(tài)。茶葉在杯中逐漸伸展,一旗一槍,上下沉浮,湯明色綠,歷歷在目。
再仔細些欣賞,這真可說是一種藝術享受呢!雖然已經(jīng)可以品飲了,但總難舍,再看她一眼。
2、二弄龍井:中投法
準備透明玻璃杯(本例杯子大小約200ml),先置入適溫開水約三分之一,投入約5公克龍井茶葉,靜待茶葉慢慢舒展。
待茶葉舒展后,加滿開水??梢院攘?但還是難舍,容你再多看她幾眼。
3、三弄龍井:下投法
準備瓷蓋杯(本例大小約150ml),溫杯,投入適量龍井茶葉。加入少許適溫開水,拿起沖泡杯,徐徐搖動使茶葉完全濡濕,并讓茶葉自然舒展。
待茶葉稍為舒展后,加入九分滿開水,等待茶葉溶出茶湯。用杯蓋稍微撥動茶湯,使茶葉溶出的茶湯更平均,倒入小茶杯中品飲。
泡龍井茶的步驟
1、用剛燒的開水溫杯,用茶匙從茶葉罐里取適量茶葉(一般一次放5-7g,根據(jù)個人口味而定)放入玻璃杯中。
2、待開水涼至85度左右,高提水壺,沖入適量的水,已覆蓋所有茶葉為佳。
龍井茶怎么泡,龍井茶泡法
3、溫潤茶芽:采用“回旋斟水法”向杯中注水少許,以1/4杯為宜,溫潤的目的是浸潤茶芽,使干茶吸水舒展,為將要進行的沖泡打好基礎。搖香30秒左右,手捧玻璃杯,朝一個方向輕輕搖動玻璃杯,讓茶葉濕潤均勻受熱。
4、用開水溫過杯,倒出水,再投放茶葉,再用懸壺高沖法注入開水至九分滿。溫潤的茶芽已經(jīng)散發(fā)出一縷清香,這時高提水壺,讓水直瀉而下,接著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復三次,讓茶葉在水中翻動。
龍井茶怎么泡,龍井茶泡法
5、品飲:杯中茶水喝到一半時,就可以續(xù)水了,沖泡的時間,是要隨沖泡次數(shù)而增加。
龍井茶茶道的發(fā)展歷史相關文章:
2.歷史上的茶文化
5.茶與茶道的分類
龍井茶茶道的發(fā)展歷史
上一篇:龍井茶茶道的沖泡方法
下一篇:龍井茶茶道的歷史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