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分數的意義是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的重要知識點,“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正確地認識單位“1”,理解分數的意義,并能對具體情境中分數的意義做出解釋,有條理地運用分數知識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篇一
本節(jié)課的教學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各個環(huán)節(jié)注重了對分數意義的體驗,并在體驗中隨時注意總結。
1、聯系生活實際,感受數學化。
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課伊始,在輕松的聊天環(huán)境中,引入分數,勾起學生的分數的認識。在接下來的一系列舉例中,始終都在強調“在生活中”可以把什么平均分,“在生活中”還可以把什么看做單位“1”。通過學生熟悉的事物,將抽象的分數具體化。
2、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環(huán)境,促進有效學習。
在教師的引導下,明確一些物體可以看做單位“1”進行平均分得到分數后,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讓學生自己通過手中的事物進行平均分,從中得到分數。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經歷了猜測、試驗、推理、證明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中主動和富有個性的學習。對于數學知識的最終結論,不僅僅停留在知道了,而是讓學生親手操作,在具體的試驗中,真正做到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
3、以學生已有認知水平為基礎。
《課標》中指出:教師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因此本節(jié)課從傳統(tǒng)的書本知識向學生的生活數學開放,把學生的個體知識,直接經驗看成重要的課程資源,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知識,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努力探索新知,讓預設的教學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開放的納入到學生的直接體驗中。
上完這節(jié)課我覺得還有一些不足值得改進,自己在課堂上對時間的掌控能力還有待提高,以至于不能很好的整體把握課堂教學節(jié)奏,顯得前松后緊。還有在學生進行匯報時,教師有些操之過急,面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沒能順利的引導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而是教師替為代之。從以上看出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還很匱乏,需要不斷地鍛煉,提高。
有人說,課堂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課堂教學的藝術貫穿于課堂教學全過程,在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應該講究教學藝術。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的努力學習,鉆研,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的課堂教學結構,從而真正的把學習的自由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快樂帶給學生。
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篇二
《分數的意義》這節(jié)課教學的主要特點是:教師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基礎上,能用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對于教學目標的重新認識及由此采取的相應的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
以人發(fā)展為本是當前教育的共同理念。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不僅重視讓學生掌握知識,并能十分重視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和學習方法的滲透,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思維的展示,讓學生通過回憶想象、學習交流、動手實踐等數學學習活動來發(fā)現知識,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努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
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了自主探索學習的步驟,學生通過自主選擇研究內容、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和相互質疑等學習活動,獲得了快樂數學知識,學生的能動性和潛在能力得到了激發(fā)。體現在兩大特點;一是大膽放手,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兩種學習方式,重視直觀教學,通過觀察、判斷、交流、動手操作抽象出分數的意義。二是做到了學生能自主探索的知識,教師決不替代。如:讓學生自己動手找出多種平均分的方法;分母、分子不同時出現,就是讓學生看到分母就想到平均分,看到分子就知道表示這樣的份數,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感悟,自己弄清楚分母、分子的含義,并能用分數表示;對不懂的地方和發(fā)現與別人不一樣的,有提出疑問的意識,并愿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加以解決。這樣就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使學生有了發(fā)揮創(chuàng)造的空間,有了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愉悅,促進了自身的發(fā)展。
平等的師生關系和開放的學習方式,有力地支撐了這種積極的氛圍,形成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主動獲取,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尊重學生,平等對話、相信學生、讓學生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二是注重課堂自主學習與合作精神的體現,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真正懂得如何與他人融洽地協作學習,真正懂得正確對待探索中遇到的困難。學生面對新知識,敢于提出一連串想知道的新問題,教師組織學生廣泛地探討,使概念內涵充分揭示,讓學生動手操作深化對分數的理解。整節(jié)課都在民主、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數學,獲取知識。
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篇三
本課教學的重點就是分數的意義??紤]到如果讓我自己概括分數的意義,概念中“一份”我也會把它納入到“幾份”中去,讓學生自主、完整地概括出這一概念幾乎不可能。因此我主要是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各個分數的產生,使學生在回顧的過程中感受、理解、提煉出分數意義的模型,結合教師的板書補充,逐步形成分數的意義。而對于分數單位的教學,我是在分數的意義教學之后,讓學生通過看書,再通過嘗試回答,去理解。在多次回答“它的分數單位是多少?它里面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之后,學生勢必會有一些發(fā)現,再請學生概括出分數單位、分數單位的個數與分數分子、分母的關系,使學生在數學技能方面得到發(fā)展。
在設計練習時,我著重圍繞本課重點既分數意義的理解進行安排,既安排了完成書本上的習題,也設計了一道綜合性、生活化、滲透數學思想的習題。前兩道練習分別是書中的“練一練”和“練習六第3題”,第三道“鋸木頭”問題的設計考慮有三:一是適度綜合了書中練習六第2、3、4三題。首先是讓學生在具體的實際生活問題中理解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其次是使學生感受到同一個分數,“單位1”的量變化,所對應的數量也隨之變化。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感受到“單位1” 的量的變化是如何影響分數所對應的數量的變化的。二是發(fā)展學生數感,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能力,其實也滲透深化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三是滲透數學思想,極限的思想。引導學生在現實的問題情景中,通過想象,體會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四是滲透數學文化,通過最后出示莊子書中的一段話,讓學生初步接觸這個數學故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化深厚的底蘊。學生數感的發(fā)展需要專項的訓練,但更需要教師課堂教學進行長期的、適時地滲透進行,數學思想、數學文化更是如此。這不是一蹴可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
但是回顧整課的教學,還是存有一些遺憾。比如一些細節(jié)上處理還是不夠好。在新授部分將許多物品作為整體呈現時還是需要用一些符號使學生深入感受到將它們看作一個整體,在學生看書過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導和指導。還有就是練習的量還是較少,學生在技能層面發(fā)展不夠。
看過" 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的還看了: